我大概整理了一下,大的方面主要有以下:
1.各国的动漫发展
2.绘画风格(线条的处理、颜色的使用等)
3.动漫篇幅
4.故事内容题材
5.各国的动漫行业运行模式。
如果是电视版的也涉及的话就一定要写写配音方面的不同。
每一个方面都有不小的篇幅可以写,我也很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见到像这样主题的书面材料,希望能帮到你一点
提供一些日语专业学年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1 对日本高速成长期的研究——以国民意识变化为中心
2 对日中韩三国饮食文化的考察
3 从依赖心理看日本文化
4 关于日中“食文化”中人性的研究
5 探索日本动漫对世界的影响
6 论日本女性的意识変化
7 中日动漫文化的比较研究
8 对日本“欺负人现象”的意识分析
9 探讨日韩两国传统服饰的差异性
10 试论日语中的“和制英语”
11 浅论太宰治“奔跑吧,梅洛斯”的“人性善”
12 从日语的暧昧表现探讨日本人的性格
13 关于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人气浅论
14 日语“国字”初论
15 议日本谚语的中译
16 从介川的“鼻子”析介川的人生观
17 论日本贫富分化的现象
18 关于中日两国惯用语的考察
19 关于日本人名的考察
20 关于日语汉字读音的考察
21 关于日本人集团意识的考察
22 日语书面语及口语的异同分析
23 关于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
24 关于日语外来语的考察
25 从宫崎骏的动画片看日本人的自然观
26 关于日本语女性语特性的考察
27 对日本人服务意识的分析—商品的售前和售后服务
28 关于日语句型的语法作用的分析
29 试析语言行动中的日语特点
30 关于日语流行语的研究
31 通过“寒暄”观察日本的文化特点
32 日中敬语表达对比研究
33 日本「职业女性文化」分析――以日中职业女性为中心
34 根据樱花观察日本国民性
35 电视剧台词中日语性差别现象分析
提供一些日语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1 对日本高速成长期的研究——以国民意识变化为中心 2 对日中韓三国饮食文化的考察 3 从依赖心理看日本文化 4 关于日中“食文化”中人性的研究 5 探索日本动漫对世界的影响 6 论日本女性的意识変化 7 中日动漫文化的比较研究 8 对日本“欺负人现象”的意识分析 9 探讨日韓两国传统服饰的差异性 10 试论日语中的“和制英语” 11 浅论太宰治“奔跑吧,梅洛斯”的“人性善” 12 从日语的暧昧表现探讨日本人的性格 13 关于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人气浅论 14 日语“国字”初论 15 议日本谚语的中译 16 从介川的“鼻子”析介川的人生观 17 论日本贫富分化的现象 18 关于中日两国惯用语的考察 19 关于日本人名的考察 20 关于日语汉字读音的考察 21 关于日本人集团意识的考察 22 日语书面语及口语的异同分析 23 关于中日同形词的比較研究 24 关于日语外来语的考察 25 从宮崎骏的动画片看日本人的自然观 26 关于日本語女性语特性的考察 27 对日本人服务意识的分析—商品的售前和售后服务 28 关于日语句型的语法作用的分析 29 试析语言行动中的日语特点 30 关于日语流行语的研究 31 通过“寒暄”观察日本的文化特点 32 日中敬语表达对比研究 33 日本「职业女性文化」分析――以日中职业女性为中心 34 根据樱花观察日本国民性 35 电视剧台词中日语性差别现象分析
首先一个是,行内人都知道,中国的动画人、漫画人的技术水准并不差。
第二个是,中国ACG行业的投资环境恶劣。
——这是发挥技术水准和进一步开发技术水准的局限条件。
第三个是,上面很多人提到的审核机制的问题。众所周知,连电影业这个文化产业中相当庞大的一个产业领域也无法建立起良好的分级审核机制,动漫产业可说是离这一天还远得很,而这对动漫产品的创作比起电影而言影响更大。
——这是开拓创作水准的局限条件。
第四个也是上面很多朋友提到的,传统观念问题,动画即儿童文艺的观点即是上面第三点所提问题的诱因又同时是其结果。
第五个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尽管早年中国本土的动画、漫画产品别具一格,但随着政治与历史的原因、经过时间的变迁,就商品这层意义而言,逐渐没落为非常低劣的等级,更不必提文化意义。而大家也都知道,中国的动漫爱好者大多是因喜日本的动漫产品而喜欢上动漫的,在找不到好的国产产品的大环境中、以及日本的动漫产品始终保持着在一定时间内较难超越的大前提下,绝大部分的国内动漫爱好者并不对国产的前景看好,甚至越发的自以为是的认为中国的动漫行业完蛋了,并且越发的畸形的认为这就是事实(如上面多位的悲观甚至说是偏颇的发言就是例子)——这并不是责怪,而是现实,并无所谓对错,只是现今状况确是如此,令观众、读者这么想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是,这引发了一个可怕的现象,那就是“母语嫌恶”:
简单的概括一下就是——就算本土真的出现了一部在各方面意义上而言都相当值得赞叹的作品,因为它是本土的,你就觉得它很烂。
看到这里很多人也许想问,母语嫌恶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回答是:这是提炼“很多人看不惯小说中的角色都是中国人”这一现象而来的,广义而言,还有像是“只看外国小说、电影而不看国内小说、电影”的现象等等,上面所说的“因为是本土的所以是烂的”则是更广义而言的一种表现。
而在第五点中,归根结底我想说的是,母语嫌恶也是另一种“传统观念问题”,这和上面所说的第四点是同样的、是需要加以引导的,当然这应该从创作者自身先找问题,但是对于观众和读者的一定引导也绝对是必要的。
第六点是,媒体协作。现今的文化产业营销已不再是各自为营的时代,媒体协作才能为各个文化产业同时带来创收,单纯靠漫画、轻小说、动画、同人音乐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开拓疆土不如协作起来,这样才能利用有效的资金与操作来制作一部成功的动漫商品——而这点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于是很多人就会问,那既然如此,干嘛不来协作一下试试看呢?答案是,解决第六点需要解决上面所说的全部五个大问题,而这五个大问题的每一个又都是解决的如此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