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社会学概论论文怎么写

2023-12-07 02: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社会学概论论文怎么写

  社会学是人类多元化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正如作者所说:“工业化、都市化、人口流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是推动社会学产生的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作者说社会学是在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后产生的;如果往上推,社会学是从启蒙运动后人类思想的转变而产生的革命而带来的。而启蒙运动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人脱离神本(把圣经抛弃)而寻求人本(犯罪后的理性之光)。所以;从本质来说,社会学是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产物。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在发展中或发展后的问题,而试图以研究的结果来找到解决的方法。但事与愿违,社会学常常能找出问题却找不到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有时看似解决了,却只是短暂的表面上的治标不治本。因为社会学到底还是以人为本,是从人的角度去了解世界上的问题。我们有信仰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根本就是在于人是有罪的人,且人是没有办法靠自己解决罪的。所以,我认为社会学只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社会学是发现提出问题,而神学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原因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者说“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这我不全赞同。社会学的确是认识社会的有效工具,却不是改造社会改变社会的有效工具。因为还没有一个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是因为社会学而带来的,我们也没有看见世界上有这样绝对的例证。社会学只能让我们更认识社会的现象,不能让我们改造社会。从神学、历史学与伦理学来看,宗教才是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主要动力来源。社会学不外乎是研究关于人的问题和与人有关联的一切事物,社会学是离不开人的没有人就不会存在有社会学。而人是有人性的、宗教性的、是唯一有上帝形象的被造者,在社会学里社会学只把人当做高等的动物来研究,所以它只能研究人一切外在的表现与问题;却不知其本质的来源、过程中的意义与终极的结局。从本质来说社会学根本不懂何谓人,也更不能经过研究找出方法使人活得有永恒的意义与价值,也就不能让社会有一个真正良性的运行和协调的发展。社会学即不懂人,就更不懂人是有罪性的;而一切的社会问题都是从人性中的罪出来的,那它就更不懂了。要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从本质来说必须先解决罪的问题;这样说来社会学对于解决社会本质问题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我说社会学只能是认识社会现象的有效工具而不是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宗教信仰才是,在众宗教中如果要深入研究就只有基督教才能改造甚至改变社会。这不是神话或纸上谈兵,这是在史可考的;欧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科学、现代文明都是可以站出来做证的。
  那么说社会学不是完全无用了吗?不是的,社会学有其本身的价值。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社会学是可以发现社会问题的,也是可以使人们更清楚认识社会的,它更是能帮助国家决策层、机构、教会;更好地了解当地社会的各个领域的不同情况,从而能更好地做完美的计划与决策来帮助社会。虽然说社会学是人文科学,对信仰本身无多大助益。但是对于教会事工却有很大的帮助,是教会了解社会需要的有效工具。所以社会学是很有用的,如果我们能以神学为根基去了解、解决社会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将是对社会很大的益处,也是教会在社会中的贡献与见证。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屈智芳.社会保障与女性职业发展[D].郑州大学2010

  [2]朱力等着.社会学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学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美)戴维·迈尔斯(DavidG.Myers)着,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刘杰,徐祥运编着.社会学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李春凤.不同组织高学历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差异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7]程慧.我国女性职业结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9

  [8]耿飞.社交网络中趣缘群体互动模式转换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9]洪睿旋.微博环境下女性话语权的现阶段提升与再提升困局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0]张廷成.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退役运动员再社会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1]赵雯雯.选秀类电视节目作为新型向上流动途径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2]冉娟.公共部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13](美)孙隆基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刘梦主编.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刘泉红,刘健.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9)

  [2]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11(08)

  [3]张彻.区域经济差异识别及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

  [4]李红艳.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J].数据.2011(08)

  [5]赵德余.广东积分落户管理政策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13(08)

  [6]何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制度冲突与出路前瞻--基于江苏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J].上海城市管理.2013(04)

  [7]李璐颖.城市化率50%的拐点迷局--典型国家快速城市化阶段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03)

  [8]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

  [9]王文军.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

  [10]肖红蓉.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武汉大学2010

  [11]钟怀宇.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的改革与创新[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02)

  [12]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13]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4]王建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合理预测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

  [15]叶玉瑶,张虹鸥,许学强,周春山.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J].地理研究.2011(12)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王一鸣.中国城镇化进程、挑战与转型[J].中国金融.2010(04)

  [2]刘梦琴.广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J].南方农村.2010(06)

  [3]姜达洋.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05)

  [4]昝剑森,刘扬.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06)

  [5]晏月平,廖炼忠.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6]窦金波.以制度创新推进城市化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

  [7]邢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浅议[J].大众文艺.2009(24)

  [8]李爱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和完善--以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03)

  [9]周小刚,陈东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理论阐释与政策选择:农民工市民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10]周弘.国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面面观[J].求是.2009(22)

  [11]周小辉,屈胜喆,夏沁田.论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9(10)

  [12]鲁德银.土地城镇化的中国模式剖析[J].商业时代.2010(33)

  [13]鲁德银,王习春.试论中国特色城镇化新道路--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变迁与城镇化政策[J].孝感学院学报.2009(05)

  [14]孟祥林.城镇化进程模式: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论我国存在的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15]田永坡.德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趋势[J].行政管理改革.2010(04)
猜你喜欢:
1.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3. 社会学论文参考

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5. 关于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概论》课程讲什么内容?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给同学们一种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方法。
本课程由浅入深,既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又有大量的实例解释,通俗易懂,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期间的特点,突出了启发性和应用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