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是针对前言来说的,一般来说,可以写一些你引用的资料从哪来,以及你在写这篇论文中的感受,你的论文中的优点或论文简介(可以写得有悬念一点,吸引人),然后呼吁别人来看你的论文,不过后记要短小精炼切忌又长有罗唆。
你可以参照下面这篇写:
致谢
时光茬蒋,岁月如梭,进入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班学习三年来,不敢说学业有成,至少是追求不懈,回首往事,不禁感慨、感动和感激。凡事但求无愧于父母的养育、恩师的教诲和自己的努力,所幸的是我坚持了下来,从一个起点走到一个终点,今天我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决定将 《****若干问题研究》作为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是源于一起引起很大争议的案件,即三九医药案.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个吵得沸沸扬扬的案件,当时的感觉就是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后来通过查找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关于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才了解到国内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确实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后面,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经常因为大股东的贪婪而被吞噬。写这篇文章之前,也阅读了许多专家学者关于该项制度的阐述,受益匪浅。也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感谢导师***教授,她治学严谨,在繁重的行政事务下,对我们给予悉心指导、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这一点将永远铭记在心。感谢****教授、****教授、****教授等老师,对本人的帮助颇大,表示深切的感谢。
还有法律硕士班的**同学、***同学、***同学等人的帮助,一一铭记在心。贵州省移民开发办的领导和同事,他们的关心永生难忘。
此外,还要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稿和参加论文答辩的专家们,感谢对本文的意见与建议,这样我才能更快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得以提高。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曾多次遇到写作误区和盲点,所幸最终能坚持下来,囿于学识,不足之处,请诸位师长指正。
1、后记就是写一些你文章中还有没完全研究结束的问题,或者你这是点到了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些问题还是分感兴趣,你可以在后记中写出来,让大家知道你未来还要做什么方面的思考和研究。
2、致谢就是谁帮助了你,还有谁觉得他帮助了你,你都写上,你表示谦虚和有福同享。
毕业论文后记说白了就是相关历程的回顾与总结加上一些感悟,最后在写些感谢的话.前者内容与日记相似,后者就是纯粹的敷衍之词(当然如果你是真心感恩的话除外),一般400-500字就行.
后记是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多用以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又称跋或书后。唐代韩愈作《科斗书后记》便有后记之称。古人多用书某书或某文后这一题名,如宋代欧阳修即有《书梅圣俞稿后》,曾巩有《书魏郑公传后》,王安石有《书李文公集后》,都以书后为题。偶或用读某书或某文后题这一名称,如唐代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便名之读后题。后世所谓题跋,都是后记。后记实际是列在书后的序文(见序),但与序文稍有不同。其差异之处在于后记或跋,篇幅往往小于序,在内容方面往往不需如序说得那么全面,体制规模也都小于序文。
如何写后记:
写完一篇文章后,如果要有补充的或遗漏的问题,都可以用后记的形式。有些采访性的或新闻性的文章,在事后有了新的发展而又不便单独介绍的,都可以后记的形式加入文章。既能丰富文章内容又不耽误出版,两全其美。
有时作者故意用后记的形式对某个问题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让读者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有题记不一定要有后记。后记只是对你的文章中心的升华。你可以在最后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中心,而不一定用后记。有时用了后记反而显得文章过于累赘。
一、概念教后记,又称为教后小结或课后小结,是指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得失并简明扼要的写在教案上(大多写在教案末尾或旁批上)的一种明快而短小的文体。教后记有别于教学小结,它不是一堂课教学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不是课堂上提出问题得到阶段性的结论,也不是师生教与学活动得到阶段性的成果,而是教师对自己上完一课之后的回顾思考,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教后记是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案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作用1、写教后记实际上就是教学上的再备课,是对原来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梳理和再思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上课之前教师所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出结论。教师通过写教后记进行自我小结,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这对今后的教学无疑是大有好处的。2、写教后记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需要多多积累教学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逐步胜任教学工作。青年教师通过写教后记,日积月累,教学经验就会丰富起来。对于老教师来说,坚持写教后记,也有利于自己更新知识,吸收他人的经验,在教学上精益求精。3、坚持写教后记,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写教后记,能经常反馈教学信息,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研究改进教学的对策,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增强传递处理信息的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学科的教学测量及评价的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三、内容 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 四、形式 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批注式:又称点评式, 即在教案上各个栏目内容相对应的地方,针对实施教学的情况,言简意赅地加以批注、评述。批注又可分为眉批、夹批、尾批三种。 提纲式:比较全面地评价教学上的成败得失,经过分析与综合,提纲挚领和条分缕析地一一列出,写在教案末尾。摘记式:抓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抓住其中最成功的一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总结,并从中引出自己的见解,写在教案末尾。 随笔式:把教学过程中最典型的、需要探讨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对它们进行较全面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整理和提炼,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和体会,形成特定的思路,构成有头有尾的完整的篇章,成为随笔式的教后记。这是一种要求较高的教后记,也可写在教案末尾或教案附页上。写这种随笔式教后记,对搞教研最有用处,许多好的见解,往往就是从这种日积月累的随笔式的教后记中提炼出来的。 五、类型 从内容性质与形式的结合上来看,教后记有如下十种常见类型: 1、小结得失型。对一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小结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主要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可行性措施。这是教后记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反馈信息型。把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表情、情绪所发现的情况,或提问、检查作业、课堂练习、测验等方面发现的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听课后的反映,如哪些问题学生疑惑不解,哪些知识学生还未掌握,哪些学生学习还未达标等,将其记录在“案”,以便对症下药。 3、探讨问题型。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及独到的见解写出来。 4、分析原因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的教学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它的后果和影响,寻找克服它的对策。 5、拾遗补漏型。对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进行补充,对遗漏的内容进行增补。 6、纠正过失型。如实记录教学上的失误,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措施来补救,以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 7、取长补短型。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教学效果跟教学最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 8、研究学生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教”与“学”双向活动的最佳结合点,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9、拓展扩充型。在教学内容方面,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知识信息,以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步伐。 10、抓住“亮点”型。“亮点”即成功的闪光点。一堂课之所以成功,其关键是什么,用“沙里淘金”的态度去寻找这个“亮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写成富有创意的教后记。 六、要求 1、迅速及时。把课堂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内容迅速及时的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文,不让它们成为稍纵即逝的过眼烟云。 2、实事求是。不虚美,说实话。要从实际实例出发,既要找出成功点,也要找出缺陷,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 3、有的放矢。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因人因事有感而发,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如果目的不明确,无的放矢,教后记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4、就事论理。教后记要力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不要就事论事,要就事论理,要把对一件事情的分析推广至对某一类事情的分析,使其具有典型性和可迁移性。 5、集中简明。教后记篇幅短小,容量不大,故主旨要单一,内容要集中,有所侧重,语言要简拣、明了。自己理解下!南海天才为你打造顶级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