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大学生就业难评论文章

2023-12-06 15: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大学生就业难评论文章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

自1999年扩招政策出台后, 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据统计,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560万,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了 800万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 达 834万人,而2020年预计达到 874万。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却没有相应增长,特别是有效需求短期内增长十分有限。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自身素质不高、求职技巧缺乏

首先,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由于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大偏差,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很多毕业生认为只有在比较高的层次就业,留在大城市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愿意到大城市、到沿海发达地区,而不愿意到到中小企业、到基层和农村去就业。

其次,自身素质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部分毕业生对自身定位很高,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但事实上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责任心差、忠诚度低,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最后,学生缺乏求职技巧。有些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很不自信,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无法真正展示自己的实力。

2、扩招政策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多

高校扩招是基于增加高级人才供给量,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而采取的战略政策。但其短期效益并不理想。自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出台后,我国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逐年增加,导致毕业生逐年增多。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115万,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874万。如此庞大的人群,必然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3、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忽视

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来调适。往往是所开的专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

根据自身师资条件,专业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适应;又或者是按招生当年的市场需要大规模的扩招某些专业的学生,几年以后市场是否能完全吸纳则很难把握。这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忽视也不容小觑。目前,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多高校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些专业课的教学,对其他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心理素质差,无法适应社会要求,由此也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首先,大学毕业生应该正视现实,对自己进行正确的社会定位,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降低求职的心理预期,充分利用各方面渠道尽快就业。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弥补自己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做好自我职业规划。大学生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这就是通常说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应该从一踏进大学校门就应该开始职业规划,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是天之骄子。是宝贵的社会资源,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是民族的未来。然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影响着大学生群体前途命运,造成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形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折射出多方面、深层次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为:大学生择业观扭曲;大学教育脱离社会需求;社会对应届大学生缺乏宽容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大气力给予解决。

二.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大学生自立自强。

现在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有部分大学生拈轻怕重,愿意留在城市,不愿去农村。应该加强大学生去偏远地区工作的政策倾斜,让大学生认识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激发他们艰苦地区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指引出新的方向。

(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大学主动作为。大学是培养大学人才,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场所。应该努力联系社会实际,提高教育内容的实效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在大学生就业上要主动联络单位企业,帮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进行对接,为学生就业提供多种渠道。对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多专业性、实用性的指导,让学生免除后顾之忧。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社会全力支持。当前社会上企业不愿意接受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不能很快给单位创造价值,也担心大学生在单位能力锻炼提高了又跳槽,经济上不划算。政府应该为企业招聘大学生方面提供就业补贴,并积极搭建企业大学生技能培训平台。此外,政府还应做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劳动权益保护,成立维权组织,坚决杜绝企业的毕业生歧视和性别歧视,营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就业环境。

(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谋求创业新出路。创新,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倍增作用。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积极搭建创业论坛、项目孵化、投资对接方面的服务,为帮助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为构建创新型社会提供有利支持。

大学生青年,年轻,有激情,有活力,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实现国家复兴的中坚力量。相信,在学校的帮助下,在社会大力支持下,在自己奋斗图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定能得到圆満解决。大学未来一定能拥有成功事业,成就完美人生,实现远大理想,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持久力量。

谈谈你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看法

1、眼高手低社会经验少,给你一份工作说起来很容易,侃侃而谈,一旦做起来就傻眼了,缺乏锻炼。这就说明大学生对社会认识太少,平时也缺乏社会锻炼的机会。还一时半伙不能从学校这个大环境里走出来。

2、高不从低不就,觉得自己是大学生,那么小的职业小的岗位不太适合自己的身份,但是那种薪资待遇样样都好的岗位,又不够资格或者说没有经验,人家又不用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咯。

3、过于高傲自大,觉得自己大学生去伺候别人,平时自己在家里不是衣来伸手就是饭来张口的,觉得堂堂大学生去伺候别人,碍于面子,做不来。

4、盲目的考取证书,学习理论,严格遵守应试教育,现在这一套实行不开咯,上学上大学就一味的知道学习,考取证书,学习第一就好了吗?那是不对的,我们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更的工作,为了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如此导成了有证书无技术的现象咯。

5、没有那么大的产,就想端那么大的碗,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就想着去做那个工作,当然是做不来的了。刚开始就得慢慢的先积累经验,然后又了经验之后再去应聘自己想要的工作也不迟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