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论文
从当下教育的最终宗旨来看,人的可持续和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应仅限于知识的传达、技艺的训练,还应该围绕人的能力与素质、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对教育对象进行职业文化的培养和建设。职业文化的构建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求所在,它不仅实现了高校从规模到质量的发展,而且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和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通过职业发展来体现和实现,现代职业文化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高等教育要通过职业文化建设,来引导学生建立与职业活动相关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塑造其职业使命感、荣誉感和健康和谐的职业心理,为教学对象更好地走向职场和社会进行心理培育和观念建构。
一、认识误区,构建职业文化教育的结构体系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增加,人才市场成为高校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重要考量起点,职业规划和职业文化教育也就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新生事物。但由于当前还存在功利化的教育课程体系,这也鲜明地反映在高校职业文化教育上。
王文兵认为:“新的现代职业规范与意义体系还没有在理念层面和现实层面完全确立起来。”当前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存在一种以现实功用为中心、以外在形式为主导的职业文化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在最初设计过程中就夹杂着以职场就业为具体方向的功利思维,其职业文化教育设定为引导学生如何迎合市场需求,进行具体而庸俗性的职业策略训练。同时,当下的职业文化教育缺乏对职业文化内涵的全面认识,无法真正沉潜于职业文化的精神内部,仅将此定位于一般职业礼仪、职业用语、职业行为等程式化形式的认识和培养,从而塑造出外在化、浮泛性的认识观念,并不能真正引导学生对职业文化产生心灵认同和自主归依,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狭隘偏执、缺乏理想内涵的职业文化观念,甚至会促成一种质疑、逆反和冷淡的心理情绪。
(一)认识既有的教育误区,建构职业文化的完整结构
职业文化的完整结构首先表现在职业文化层面的完整性。职业行为不仅受个人利益、家庭发展的影响,同样也因职业与社会环境、国家命运的密切关系受到社会精神和国家文化的督促。因此,一个完整的职业文化结构必须具备个体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结构。从个体层面而言,职业文化教育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具有个体色彩,认可个体在职业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个人物质利益和精神意识的追求与实现,这是个体自我实现的职业表现。从社会层面而言,所有的职业个体都具有社会性,社会环境和社会精神成为职业行为的重要精神来源和思想起点,职业文化教育应引导学生意识到个体职业活动必须为社会群体文化所监督和推动,从而承担其作为社会成员应该面对的社会义务和规则。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命运和社会命运、个体命运并非处于孤立状态,而是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个体的职业状态与国家进程应存在一种同向合力的发展态势,职业文化教育也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是个体价值实现最为重要的平台,天下观念、家国意识是个体职业文化观念最为关键的宏观情怀。当然,职业文化结构的.三层面具体生成和组合离不开具体职业的介入,个体的职业行为其走向是要受所在企业、事业或个体单位的利益、规则和理念影响,特定的职业场所为职业文化观念提供了具体的实践空间。因此,职业文化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企业(事业)文化的综合价值,并且意识到个体职业观念与企业(事业)文化观念之间存在一种损益、对话和合作的关系。
(二)突破原有单一的职业文化结构,构建多层次的模块教育体系
同时,职业文化教育内容不应只是围绕职业礼仪、职业行为等单一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应该建立多层次的模块教育体系。从完整的职业文化体系来看,职业文化教育应该包括职业观念模块、职业思维模块和职业规范模块三个系列。其中,职业规范模块是现有职业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它更多引导学生认识职业场所中所应遵守的言语、交际等礼仪性规范。这是一种知识性的教育内容,它只是职业文化教育的基础性方向。职业观念模块引导学生认识职业在衔接个体、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时所呈现出的职业道德、职业义务和职业权力等。它是整个职业文化教育的核心,其教育最终目的是为学生建构一个健康、平衡、和谐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观念。而职业思维模块教育是围绕学生的职业思维进行的培养。职业思维作为特定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其特征发展与特定职业具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职业环境、职业规范导致个体职业思维的差异性。通过职业思维模块的教育,学生能更为快捷地寻找到适应于所从事职业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合理地从事相关职业行为。
总之,通过多层面的职业文化结构和多层次的模块教育体系的构建,职业文化教育的内涵和方向才更为完整,赋予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才更为精确。
二、依据差异,建设职业文化教育的多元方向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塑造。高等教育所承担的教育责任因教育对象的复杂性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学生自身的家庭环境、地域文化、知识基础等相关背景都会影响高等教育在个体教育过程中的实施方向。职业文化教育也要依据个体或群体教育对象的差异呈现出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过程上的区分度,从而实现服务人、塑造人的教育功能。
(一)依据专业差异,建立具有专业导向的教育方案
专业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建制。当前,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发展与社会市场需求有着密切关联,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市场定向式培养的教育趋势。因此,依据专业差异调整职业文化教育就成为当前高校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必然在其专业教育过程中会凝聚成相应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和心态图谱,所以,职业文化教育就须根据这些存在的差异进行教育程序的改变、教育内容的调整,从而适应不同专业发展的需求。如工科专业学生,其专业教育必然会塑造其科技工具理性,也必然会推动相关学生的生活空间和心灵世界的客观化生存,甚至机器化生存。这种教育效果固然塑造工科专业学生的理性实践能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其人文素养的上升空间,从而造成其未来生存的某些瑕疵。因此,在职业文化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文化职业行为的引导,促使其将工具合理性与人文合理性进行融汇,从而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更为健康、优化的生存智慧。又如,中文类专业学生,其专业教育多围绕语言、文学、文化等板块进行教学。较之工科专业学生而言,其感性思维被强化,理性思维自然欠缺,实际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弱化。同时,其面对社会、制度等外在力量时更容易生成异己化的认识,从而使心灵蒙上虚无之思。因此,职业文化教育需要针对这些潜在的职业行为缺陷进行预先干预,从而使专业学生能建立完善的职业文化观念。
(二)依据性别差异,建立具有性别导向的教育方案
性别差异是人格、社会、跨文化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和解释个体差异的潜在变量。钱铭怡等学者认为,男性和女性不仅在感知觉和运动能力、认知方式、言语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智能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在情绪表现、交际方式、道德发展等人格与行为方面也有性别差异。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理论也认为,基于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在外部因素影响下,通过内化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可能受现存的社会歧视因素的驱使,在教育、职业等选择中做出不同的决定。因此,高等教育不仅存在性别教育平等的问题,还存在性别教育差异的问题。从当前的高等教育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来看,性别差异尚未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参考依据,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目标缺乏性别差异的考虑。但从职业文化教育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有必要依据学生在智能、人格、行为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区分度的教育。如管理能力和领导气质的培养,职业文化教育应侧重引导男性学生注重以自我性为中心的职业魄力、以利他性为中心的职业视野培养,而对女性学生更应该侧重其理性判断、关系导向、沟通能力的职业能力培养。
(三)依据个体差异,建立私人定制式的教育方案
随着高校教育小班化观念、服务型教育理念的提倡,职业文化教育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依据个体差异来推动私人定制式的学生培养的条件。高校可以通过设置学业导师、职业规划指导师等专职教师,建立职业咨询室、职业文化实践小组等形式针对学生诸如学业需求、就业方向、人生规划等个体需求,进行更为精确、有效、个性化的引导,从而通过教师专门的定向的服务、指导等方式促成学生职业文化观念的建立和完善。
三、融入实践,实现职业文化教育与社会职业组织的有效嫁接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基本宗旨。传统儒家教育提倡“学、思、习”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学”是教育接受者接收相关教育信息和资源的过程;“思”是教育接受者对相关信息知识进行主体化,通过和自身既有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结构进行修补结合,从而逐渐将碎片式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建立自我的知识体系;“习”则是将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或知识观念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正其是非,将外在知识与自身心灵进行契合,从而完成知识信息的个体化。因此,实践是所有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重要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文化教育也应该和实践密切联系,从而推动学生职业文化的深入延伸和优化。
(一)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教师能力的积极发展
传统的高校教师,其教学行为大多被“传道、授业、解惑”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其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也多停留于知识性教学和情感性教学的理论层面,尚未将实践教学贯彻到教学的诸多领域。这一点在传统学科和人文学科表现非常明显。因此,要推动职业文化融入实践,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现有教育趋势和新型模式进行观念更新,使其充分意识到实践化教学对于学生职业观念的形成和成熟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在理论教学层面上进行合理引导和教育规划,从而使学生在专业学习、通识教育等多元教学环境中强化其职业文化实践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能力的积极发展也是推动职业文化的实践化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多数高校教师,其教师能力主要体现于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师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学生的接受需求和专业预期。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增强实践教学的技能,从而全方位引导学生认识和建立实践理念。
(二)建立多元层次的职业文化模拟实践体系
在学生真正进入社会职场之前,如何进行预备性的职业文化实践教育是高校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完善的职业文化预备性或模拟化的实践演练,学生才能更为顺畅协调地面对社会职场,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平稳过渡。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存在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模块,如工科专业的金工实习、师范专业的模拟实习、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艺术专业的社会写生等。但这些专业实践大多以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演练作为实践目的,并没有增设职业文化观念这一实践方向。如师范专业的模拟实习,其主要以教师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为实践目标,在其模拟实习过程中较少涉及学生与职业、学生与社会之间交际观念、职业伦理等问题。因此,在现有的专业实践模块中,未来重要的方向就是要融入职业文化模拟实践体系,在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承担学生职业文化观念的引导。另外,从学工系统来看,学生工作者也需要围绕学校社团、校园文化等领域,为学生的职业文化预演建立更广阔的平台,通过开展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职场模拟、人际关系模拟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文化认知,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
(三)依托社会具体行业,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融汇点
“大学是推动学生社会化,并直接将他们引向社会,通过职业这个桥梁完成学生生命个体作为人的存在。”在当前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势必要与社会市场、企业单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导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的企业或行业岗位也就成为高校职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接和融汇的对象。作为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企业,它往往具有明确的经营哲学、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各种用来强化文化观念的礼仪与习俗。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实践导师的教学职位来邀请企业管理者和学生面对面、零距离接触,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职场中的职业文化,也可以通过与具体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让学生有相对独立的时间中进入企业实习,一方面延伸其实践实习内容,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职业文化的建设。学生通过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发展,从而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营销思维和企业文化,认识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规章法理和分配准则,并在团队凝聚的文化场中,感受职业行为的自律和他律的舆论氛围,感知企业组织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建构自身完整而现实的职业文化观念。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培养未来职业人的教育组织,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和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的主力军,其职业文化素质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质量,也关乎社会、国家的发展质量。高等教育有必要从建构职业文化教育的结构体系、建设职业文化教育的多元方向、加强职业文化教育和社会职业组织的嫁接等路径,进行更新其职业文化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以下是我整理的人的全面发展哲学观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人指的便是所有人,包括一切作为主体的人。人的发展不是“某方面”发展,而是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要赋予所有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同时又要重视人作为主体的所有需求实现,为人产生出更高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价值;价值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053-0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在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实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大众化的充分体现。这充分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人民群众的尊重与重视。
一、人的主体性“围绕人”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强调的是人,即必然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的最高问题是人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人必然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人。这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作为主体存在的人才能具有发展的可能。因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首先蕴含的就是对现实中的人的主体性肯定与认识。
只有作为主体的存在才具有发展的可能。从主体性的概念来讲,主体性内含着客体性,即作为主体存在的人首先受到来自于客观世界及自身所面临的客体的限制与约束。这样也就决定了要成为主体必须与一定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那么,必然存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从而使主体的主体性被剥夺,即人不能作为主体而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人不能称其为人,只是与牛马类同的会说话的动物而已,自身完全处在严重的不自由的状况。当然在更多的时候,主体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受限,一部分主体性被压制从而也没有能够使主体性得到很好发挥,甚至对于某一方面主体性的过度发挥还会使主体的主体性受到负面的影响。所以,当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时一定要保证人作为主体地位的存在,即要谈人的发展,必须使人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主体存在,要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使人得到与其社会历史条件相一致的主体性地位。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指的是人类的发展过程也是人追求并逐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也说明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具有现实性的。那么在现实中,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不断的给人提供其全面自由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使人作为主体的主体性在现实中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即我们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已经为人作为主体的存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距离人作为主体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充分条件还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满足作为主体的内在需求。
二、对于主体矛盾的认识“围绕一切人”
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与面对作为主体存在所具有的各种矛盾。人既是单一的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总是现实的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更作为人类中的一分子而客观存在着。因此,不仅单个的人可以作为主体存在,不同群体以至于整个人类都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从而产生出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以及类主体三种主体形态。“人本身是个体的人、类的人和社会化的人的三位一体的生存结构,个体、社会和类,其实都应当看成是人本质的三重属性,是人生存的三种主体”[1]。个体主体指的是人作为个体面向其他个体所具有的主体地位,群体主体指的是每一个个体都是群体的一部分,面向的是其他的群体。类主体则把人放到了和自然客体并列存在的地位与位置,每个个体都是整个人类的一部分。
这三种形态的关系密不可分,既存在根本的一致又存在诸多矛盾。一致性体现在不论作为那种主体存在,都指的是现实中的具体的个人,三种主体在现实中最为具体的表现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具有客观需求的个体。但是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又有着三种层次与意义上的存在与交织,从而使主体之间存在着种种诸多又复杂的矛盾。个体与个体自身矛盾,不同个体之间的矛盾,群体与群体的矛盾以及个体、群体与人类的矛盾都使主体的存在面临严峻的问题。
马克思在《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阐述了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或阶段的理论。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个时期的人处于对他人和群体的依赖、依附地位,人的能力低下。“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个阶段首次实现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的解放,用物的经济联系、商品交换和货币关系代替人的依赖关系。个人有了相对较多的自由,个人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展。“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在前两个社会阶段中矛盾属于不可调和矛盾,矛盾双方处于敌我两端,整个社会的运作与他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对于少数个人利益的实现。由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存在,人的全面发展时便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事情。一种情况是某些人和群体得到很好发展,而一部分人和群体的发展没有得到实现,这最后产生出来的是作为少数个别的主体存在,而绝大多数的民众并没有获得主体地位,根本无所谓发展。另外一种情况是某一方面似乎得到实现,而其他方面却相差甚远,这最后所产生出来的可能是其已经发展的方面受到其他方面的限制,也很难促进主体自身的发展。这两种情况下,人的全面发展都是无法得到真正实现的。因此,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应该重视促进主体矛盾的相互融合。在现实中既重视作为个体的存在,又重视作为群体主体、类主体的存在。
但在现实中,当我们去谈及人的全面发展时遇到了难题。一种情况是某些人和群体得到很好发展,而一部分人和群体的发展没有得到实现。另外一种情况是某一方面似乎得到实现,而其他方面却相差甚远。这两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人自身都会存在巨大的甚至难以调和的矛盾,人的某些方面的发展受限,人的全面发展都无法得到真正实现的。因此,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应该重视促进主体矛盾的相互融合。在现实中既重视作为个体的存在,又重视作为群体主体、类主体的存在,保障个人作为任何一种主体应该获得的利益与发展的条件,才能实现作为三种主体的良好的融合。 三、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围绕一切人的需求与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是指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人作为主体的实现与发展在现实中通过人们的需求与要求展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求与要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个人实现其价值与意义的内在动力。作为个体与群体又存在着多种层次的需求与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人具有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五种层次的需要,至于在现实中的具体情况更是复杂多样。和社会历史条件相结合,人需求处在不同的层次,人的需求对于解决人的矛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的需求层次越高,主体存在的矛盾越容易解决;人的需求越完善,他的全面发展越容易实现。但由于需求的形成与实现和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与有限性都可能使人们的需求以及对自身需求的认识处在较低水平,甚至可能出现错误。如果需求较低,表面看来似乎是好事情,但却使人们作为主体的地位摇摇欲坠。如果需求大大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甚至严重违背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那么我们就不能单纯从需求出发对社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更应该从社会以及自然角度去审视人们的需求是否合理。如果需求本身是不合理的,那么实现人们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不会体现其意义与价值,相反可能会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
因此,我们要界定的是合理需求的标准,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社会具体历史条件、主体自身的实际能力。这是我们站在不同层次主体角度对需求标准的界定。从类主体的角度出发,人类整体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面对的是自然,产生出来的需求也应该是符合自然对的人的要求。作为社会群体、人类应该遵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活生生的社会个体,我们应该从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以及自我的现实条件出发,来界定自身的需求与需要,否则所产生出来的需求很难得到实现,相反会造成自身处在严重的矛盾之中,身心不和谐引发多种心理与思想危机。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搞好现代化建设,仍然是当今中国社会实践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从各个方面创造出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充分条件。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充分的物质基础与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伴随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而不断发展的,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告诉我们,搞好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人的发展,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即人民群众的现代化。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又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是不断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改善,社会物质文明程度就会提高;社会物质文明程度提高,生产劳动者的观念与思想得到不断更新,新观念、新思想不断产生;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人的自由时间延长,物质生活内容丰富,精神生活需求与内容也会不断提升。
第二,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伴随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认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对法制与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创造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但人亦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一系列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最终很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社会主义在现实中重视人的需要,又不断创造各种条件满足人们的需求与需要,就意味着在现实层面上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人的全面发展哲学观论文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论文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统一性为一体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求理论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把推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和实践主题。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理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真正贯彻和落实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使理论教育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在马克思的思维和视野范围内,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和最高价值追求。伴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愈来愈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为引导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理论教育工作,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注人到理论教育的理念中,把造就全面和谐而自由发展的人作为理论教育的第一要务和最终目的,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最高价值定向
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是以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问题的科学解答与求证为理论契机,在正确理解“人”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的学说的彻底变革.第一次科学地把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开创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新境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尤其是谈到未来的社会形态.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年,马克思再次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这些言论在当时尽管只作了理论上的设想和探讨,但所透析出的科学观点与内在思想价值,把人类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层面,使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轴心和最高价值定向。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 教育
论文摘要: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他人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实质是立足于主体性的实现,而教育的目的也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深入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对于走向强调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和内涵
首先,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在对人的发展的范围界定上,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的,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个人的发展问题,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个人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指每个人。他指出:“如果用哲学的观点来考察这种发展,当然不难设想,在这些个人中有类和人在发展,或是这些个人发展了人。同时,马克思提出,我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规定认识到何种程度。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将人的本质论述为“人类特性恰恰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可见,人作为类存在物,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此外,每个(个人)又是现实的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性表达。从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是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统一体,这也是马克思关于“完整的'人”其基本特性的科学描述,人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各种素质综合作用下其个性的发展。
其次,马克思把个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社会历史过程中考察。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呈现出原始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到了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分工导致人的发展陷人异化和片面性,这种片面性正是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而要实现人的发展在更高形态上的全面性,就必须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在更高形态上的统一,以此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主要是:
第一,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但人是社会动物,适应和改造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当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适应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进行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就能极大地反映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像马克思所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
第二,每个人在需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中的丰富个性的需要呈现为多层次宝塔式的体系,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高消费、超前消费、商业文化更强化了人们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由此出现了寻求感官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从这一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更应实现人的精神的健康发展。
第三,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人的一切发展其最基本的就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发展。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如可见,实现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内在要求。为此需要社会“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能力的机会”。除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的系统教育则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