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问题来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销售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李永瑞,毕妍,李俊莉,王昌海,于海波,王洛忠.房地产开发企业薪酬方案设计探讨——以北京H置地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
[2]王凌云,刘洪.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薪酬体系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9).
[3]王元艳.S公司销售人员薪酬组合的优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0)。
[4]赵辉.A企业薪酬体系设计个案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7,(4).
[5]孙柏龄.浅谈煤炭运销企业的经营销售高素质、科学化管理[J].北京外经贸大学学报,2007(1).
[6]刘森宇,马文.如何依靠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煤炭运输企业的销售增长力[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8).
[7]李景福.浅析提高煤炭运输企业销售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J].煤炭经济,2006(10).
[8]王丹惠,金铭.国内煤炭运输企业主要存在的销售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金融管理:综合版,2005(7).
[1]韩峰浅谈销售管理工作中对销售人员的激励[J].中国市场,2013(33).
[2]张锐捷,胡志洪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2(23).
[3]毛春依谈销售管理工作中对销售人员的激励[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4).
[4]孙永胜,李丽营销从业人员有效激励体系的设计[J].统计与管理,2013(4).
[5]鲁遥外贸出口企业销售人员激励研究——以DW公司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
[6]刘晓炜激励视角下的销售人员绩效管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16).
[7]刘李豫,王云凤强化对电话销售人员的有效激励——以教辅行业A公司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3(3).
[8]姜蕾,宁谨理,郭祥玉不同激励制度对销售人员激励有效性分析——基于某男装品牌的研究[J].纺织导报,2013(4).
[1]樽粮.全员营销的价值和误读[J].当代经理人,2005(5)
[2]王谦.海尔的全员营销[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5)
[3]潘丽琴.中小企业的全员营销探析[J].经济师,2012(11)
[4]张小红.全员营销误区剖析[J].电信技术,2010(11)
[5]周小光.重钢的全员营销[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8)
[6]杨坚红.永和大王的成功之道——开展全员营销[J].企业经济,2003(6)
[7]钱华锋.销售人员激励性薪酬的设计[J].消费导刊,2009(2)
[8]荆芳坤.企业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
[9]王萍.销售人员薪酬体系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09(4)
[10]张四龙.销售薪酬设计[J].企业管理,2007(4)
[11]杨睿娟.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方案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17)
[12]徐小辉,赵国强.销售人员双效薪酬方案[J].江苏商论,2006(8)
[13]胡淑奇,韦劲敏.煤炭运销企业的销售能力增长关键在于体制创新[J].中国经济导报,2004(9).
拓展阅读: 汽车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4S店是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销售店。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四部分。它拥有统一的外观形象,统一的标识,统一的管理标准,只经营单一的品牌的特点。汽车4S店汽车专卖店是由汽车经销商投资建设,用以销售由生产商特别授权的品牌汽车,其渠道模式可以表述为:厂商--专卖店--最终用户。汽车4S销售模式目前成为我国轿车市场上主流的渠道模式。
一、汽车4S店现状分析
信誉度方面 4S店有一系列的客户投诉、意见、索赔的管理,给车主留下良好的印象,而普通改装店由于人员素质、管理等问题,经常是出了问题找不到负责的,相互推委,互相埋怨,给车主留下非常恶劣的形象。以前4S店没有经营汽车用品,车主是没有选择的,只有去零售改装店,现在4S店有经营这方面业务,肯定不会舍近求远的,4S店将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2.专业方面
由于4S店只针对一个厂家的系列车型,有厂家的系列培训和技术支持,对车的性能、技术参数、使用和维修方面都是非常的专业,做到了"专而精"。而汽车用品经销商接触的车型多,对每一种车型都不是非常的精通,只能做到"杂而博",在一些技术方面多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在改装一些需要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的产品时,4S店是有很大的优势。
3.售后服务保障方面
随着竞争的加大,4S店商家越发注重服务品牌的建立,加之4S店的后盾是汽车生产厂家,所以在售后服务方面可以得到保障。特别是汽车电子产品和汽车影音产品在改装时要改变汽车原来的电路,为以后的售后服务带来麻烦。曾经看到一家改装店改装一台奥迪轿车的汽车影音,影音改装好了,结果车不能点火了,因为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服务保证,改装时把奥迪车的电脑程序破坏了。有的汽车制造商甚至严厉规定:不允许汽车电子方面的改装,如果改装了,厂家不进行保修。如果在4S店改装的车能对车主承诺保修,消除车主的后顾之忧,那将是吸引车主改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4S店改装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是车主的首选,同时还可以避免与零售改装店直接的价格竞争。
4.人性化方面
在4S店让车主真正的享受到"上帝"的感觉,累了有休息室,渴了有水喝,无聊可以看杂志、书刊、报纸、上网,如果急着用车还有备用车供你使用,整个流程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为你打理,不用自己操心就完成整个业务。而汽车用品改装店这些方面根本做不到。
二、汽车销售服务
(一)销售服务的概念
销售是创造、沟通与传送价值给顾客,及经营顾客关系以便让组织与其利益关系人受益的一种组织功能与程序。销售就是介绍商品提供的利益,以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过程。商品当然包括着有形的商品及其附带的无形的服务,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是指客户特定的欲望被满足,或者客户特定的问题被解决。能够满足客户这种特定需求的,唯有靠商品提供的特别利益。因此,销售的定义就是您能够找出商品所能提供的特殊利益,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销售,它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专业知识的积累,实战经验的积累,行业人脉的积累。它打破了传统的生存手段,打破了固有的工作模式,以一种完全崭新的面貌计入经济发展的史册中。在它的身上,体现着自尊与自卑,骄傲与低微。它绝对因人而异,不同的销售人员代表着产品的不同价值。在人们心目当中,即佩服顶级销售人员侃侃而谈的演说、潇洒不凡的性格魅力,又无时无刻不在鄙视低微的销售人员。它既是鸿毛,又是泰山;既是企业的命脉,又是所谓"流浪汉"的家。每个人都在感叹:它具有如此悬殊的差别,它具有如此不可攀登的顶峰。 营销是一种帮助所需要的人们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的过程,而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则从这个交换过程中得到适度的报酬。因此,如何让双方各取所需,彼此感到满意,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就是一种艺术了。所以,"销售"可以说是一种"变赢的艺术"。
(二)销售服务的要素
销售要素是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促进市场交易而运用的市场营销手段。这些要素多种多样,而且随着社会营销形势变化的发展而发展。
1.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要素理论:短缺经济时代的"4P理论"。
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将各种营销要素归结为四大类: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着几个词的英文开头都是P,故称为"4P"。
2.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饱和经济时代的"4C"理论。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
药品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题目:我国药品销售渠道未来发展探索
(一)借助第三终端市场打开销售局面
第三终端市场主要包括包括了广大农村医药市场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无论从宏观政策上还是具体的实施办法上,在今年都有了进一步的落实,尤其是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具体指导措施也在不断完善,明年将使之拥有一个更大的市场机会。而今年针对广大农村医药市场主要包括县以下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诊所和部分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所、私人诊所、厂矿企业门诊部等。他们不受今年各地药品招投标的限制,使许多药企尤其是处方药企业纷纷开始重视第三终端市场的开发。今年面对第一终端的药品销售,面临许多地区的药品挂网招标导致的价格降低和国家发改委针对药品尤其是抗生素类药品的降价措施,使许多处方药品在第一终端的销售陷入困境。第三终端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所、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的发展潜力成为各药企的青睐的对象。
目前全国市场第三终端市场的发展非常不均衡,市场差异化也比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医疗体系进展也不一样,各地医药商业渠道拓展第三终端的步伐也不一致。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拓展第三终端市场的步伐。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开拓第三终端的销售模式也比较单一,一是依托面对第三终端市场的医药商业公司平台,通过商业渠道资源间接开展第三终端的销售活动;二是企业自己组建专门从事第三终端市场开发的销售队伍,深入一线市场通过某种销售模式如推广订货小会等,深入挖掘市场,发挥当地卫生院等较大终端的能力开拓第三终端市场。无论哪种形式,哪种销售模式,我们的根本目的必须明确,那就是将我们的产品有效地向这些空白市场拓展。第三终端市场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同样存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发展过程,明确销售目的,实时洞察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当地区域医药商业渠道格局变化、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阶段,顺应市场变化,结合企业自身状况,走出一条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第三终端开拓模式。
企业的品牌和实力是开拓市场的先天优势,同样体现在第三终端市场地开发。品牌企业或具有开拓实力的企业在目前市场竞争口趋白热化的今天拓展第三资终端市场势必是一项很好的选择。但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重视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品牌企业的知名度推动非品牌产品的销售
品牌产品的良好声誉可以作为打开第三终端的敲门砖,己经进入第三终端市场的品牌产品可以吸引客户,借助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推广和带动其他非品牌产品的销售;没有进入第三终端市场的品牌产品,依托起己经营造起来的销售氛围,依靠己经形成的品牌产品的市场效应可以轻松地进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
2、结合企业其他深度分销工作低成本针对第三终端进行人员配置
开拓第三终端市场实际上是我们深度分销工组的一部分,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首先让大家头疼的事就是人,人力成本、投入产出、人员编制增加带来的管理问题等等都是困扰大家的大事。而对于品牌企业来讲尤其是强势品牌产品的企业,打假工作是销售团队长期的一项任务,而假货最容易出现的地区就是在第三终端市场,我们完全可以结合企业的打假工作,配置第三终端市场的深入分销人员,将开拓第三终端市场和企业假货查处结合起来,既节省了资源又深入拓展了市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第三终端市场的特点是终端数量多、分散,单个终端消化量小而整体市场容量大,点多面广、需求量大、配送困难、利润低、风险小。这就决定了我们开发第三终端的模式主要是以通过医药商业渠道平台和企业自身组织的销售会议进行销售,会议销售成为第三终端开发最主要的销售方式。这种针对第三终端客户举行的面对面式的会议销售,非常关节的一环是我们销售人员的拉单能力。我们以前组织过很多这样的第三终端会议,会议订货的效果往往决定于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相同的产品,相同的促销政策,相似的区域环境,不同业务人员参与的会议活动,订货量相差很远。因此,重视业务人员会议销售工作的能力是放在销售工作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无法让竞争对手仿制的东西。在目前市场竞争同质化产品、同质化销售严重的今天,加强销售队伍的软件建设,提高团队的工作能力是赢得这场战斗的法宝。业务人员的拉单能力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实战操练来完成。
第三终端客户业务达成后最主要的也是最难的.问题是配送问题,开发第三终端对于生产企业来讲需要寻找具有区域市场配送能力的医药商业公司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对于医药商业渠道来讲就必须建立自身建立和完善配送能力或寻找专业物流公司完成此项功能,这是开发第三终端的临门最关键的一脚。开发第三终端市场最主要需要解决的是配送和售后服务的问题。配送问题的解决原则是充分开拓和挖掘第三终端资源,以量取胜,摊薄配送成本。同时加强管理,在配送模式、销售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配送规模等方面争取低成本、高效率。
目前主要的配送模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建配送体系
2、成为两网定点单位或利用两网定点“中转模式”实现配送,充分利用政府支持
3、利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作为物流中心
4、利用目前中国最健全的物流体系邮政物流网络
5、利用第三方物流
6、利用目前快速消费品的物流网络
(二)有效利用招标中介资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为了解决药价高的问题,医疗机构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医疗机构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编制本期拟集中采购的药品品种(规格)和数量计划,经单位药事管理机构集体审核后提交药品招标采购经办机构(指医疗机构联合组织的招标采购机构或招标代理机构即招标中介)。
(二)药品招标采购
1.汇总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计划,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核各医疗机构提出的采购品种、规格,确认集中采购的药品品种、规格、数量,并反馈给医疗机构。
2.确定采购方式,编制和发送招标采购工作文件。
3.审核药品供应企业(投标人)的合法性及其信誉和能力,确认供应企业(投标人)资格。
4.审核投标药品的批准文件和近期质检合格证明文件;
5.组织开标、评标或谈判,确定中标企业和药品品种品牌、规格、数量、价格、供应(配送)方式以及其他约定。
6.决标或洽谈商定后,组织医疗机构直接与中标企业按招标(洽谈)结果签订购销合同。购销合同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明确购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7.监督中标企业(或经购销双方同意由中标企业依法委托的代理机构)和有关医疗机构依据招标文件规定和双方购销合同做好药品配送工作。
(三)同品种药品集中招标一年最多不超过2次。
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程序中可以发现招标中介起着关键作用,它们链接着医院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管理部门。在招标采购流程中医药企业主要和招标中介联系,而招标中介链接着医院这个最终的买主,也就是说招标中介拥有大部分医院资源。无怪乎有人说招标中介是药品招投标背后的推手。
目前,全国被批准的药品集中招标代理中介机构大大小小估计己有百余家。这些机构的来历复杂多样,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由医药电子商务网络公司发展而来,借助互联网作为工具进行招标。比如海虹、金药、环宇等等公司。
一类是由地方药品集中采购中心发展而来,部分借助计算机进行采购,招标是其采购的一种方式。这些采购中心原来都是一些医疗改革试点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原地方卫生管理部门的下属企业。比如佳木斯市、陕西省等地。
一类是传统的机电设备、工程招标代理公司,药品招标代理只是其招标代理业务的一部分。比如黑龙江省招标公司。
当然这些招标中介也分三六九等,级别高的招标中介招标经验丰富、实力强、有很好的客户源、较强的招标代理能力。借助他们的力量可以很容易的进入医院和地方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虽然有很多的非议,但在中国仍然要走很长的路,作为中国目前很重要的药品销售渠道,医药企业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利用招标中介完成医药企业不能完成的工作,利用招标中介来完善自己的销售渠道。
(三)混合型医药销售模式
当前企业的销售从渠道的角度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直效销售、直控销售、非直控销售以及混合型销售。混合型销售模式就是既自建渠道,又保留各级代理商空间,两者互相策应,并插入市场的每一处空白。目前,国内医药企业采用这种销售模式不是太多,但在药改新政的局面下这种销售模式会很快被推广使用。因为这种模式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混合型的销售模式,生存的根基在于中国地域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性,来源于不同模式各自具备的适宜条件,来自于消费群体需求的差异化。
采取这种混合型销售模式要注意一些基本问题:
1,两者不能形成竞争格局;
2,要绝对处理好厂商关系;
3,厂家需要足够强的资金实力与品牌影响力;
4,在同一地区先自建渠道,运行平稳后,再招合作伙伴;
5,厂家当地自建渠道要对当地合作伙伴提供全面服务.
混合型经营管理模式的实质是一企多制,按照扁平化、信息化、小机构大职能的原则,精减机构,精干主体,减少管理层次,建立和形成了精干、效能、快速反应、纵横协调、权责明确、管理到位的组织结构体系。按照企业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内部市场化、控制预算化、责任目标化、奖惩制度化的原则,实行生产与经营分开,生产与生活后勤剥离,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建立了集权与适度分权相结合,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一企多制”,其目的是精干医药企业的主体,其核心是根据各单位、各部门不同性质和情况,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分而治之”,实行灵活多样的模式策略,充分调动各单位和各级各类人员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构的运行效率,巩固和加强核心主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方式是划小核算单位,建立内部银行,实行内部买卖结算制,模拟市场运行,同时加大分流剥离力度,原则上与主业关联性小的部门、产业,从主业中分离出去,进行企业化经营。
买本书吧:物流客户服务,书里面会有体现
第一章 物流客户服务基本概念.
第一节 客户与服务
第二节 客户服务理念分析
第三节 物流客户服务
第工章 物流客户行为研究与市场定位
第一节 物流客户行为分析
第二节 选择物流客户服务的目标市场
第三节 市场定位和确定物流客户服务的战略
第三章 物流客户服务系统设计
第一节 物流客户服务系统设计概述
第二节 物流客户服务系统设计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物流客户服务信息的管理
第四章 物流客户服务的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间客户服务
第二节 物流保管客户服务
第三节 物流运输客户服务..
第四节 物流配送客户服务
第五章 物流客户满意度评价
另外你也可以在网上搜一下,里面会有答案的,我帮你搜到了一个,你看是这样的吗?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评价指标的构建
付丽茹 解进强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物流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客户服务是物流活动的主要产出功能,它不仅能够完整反映物流活动的根本目标,而且提供物流活动的准绳。建立评价和控制机制则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流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基于此,本文构建的客户服务评价指标将客户满意的外部评价视角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自我完善的内部评价视角结合起来,并通过客户服务标准进行衡量服务水平,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客户服务,外部评价指标,KPI,客户服务标准
著名管理专家伯纳德(Bernard J. La Londe)和保罗(Paul Zinszer)是从流程的角度来定义客户服务的:“客户服务是一个以成本有效性方式为供应链提供显著的增值利益的过程。” 他们认为,客户服务是一种活动、绩效水平和管理理念。其中,把客户服务看作是绩效水平,是指客户服务可以精确衡量,并且可以作为评价企业的一个标准。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展开的相关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代替客户企业为其客户进行服务,一个是针对客户企业展开的服务,本文以后者为重点研究对象。
客户服务是物流活动的主要产出功能,它能完整反映物流活动的根本目标,提供物流活动的准绳,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评价和控制机制使客户服务流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对客户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关键是确定客户服务评价指标。本文尝试性的将外部评价指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KPI结合起来,尽量保持评价的公正、客观,充分体现服务的流程目标和组织目标。
一、以客户满意为出发点的外部评价指标
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客为本”的服务理念必须体现在客户服务的评价过程中,即充分考虑客户对评价指标的关注,把影响客户满意程度的指标作为重点,形成来自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通过企业的信息网络或者调查访谈代表性客户群体来获得。
1.客户服务外部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细分
基于客户满意的基本理论,根据客户对服务过程中不同指标的关注,提出以下多层次的外部评价指标体系:
(1)物流企业形象:对于服务性行业,企业形象与客户的满意度有着极大关联,物流企业形象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子指标:
①品牌效应:客户都希望能与有上好品牌效应的物流企业合作,这不仅关系到客户自身的品牌效应,也是出于信心的保障。业内排名、公众中的知名度都可作为其子指标。
②公众形象:客户都希望能与公众形象好的企业合作,以避免自身企业形象遭到破坏。员工服装的统一度、环保表现、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都可作为其子指标。
③资产能力:对于一些客户而言,这一有形指标将大大影响其对服务的信心程度。物流企业的一些财务指标可作为其子指标。
④亲和程度:主要评价物流企业的易接触性和沟通性,在客户寻找相关服务时,是否容易接触到物流企业并形成良好沟通。
(2)物流企业的运行质量:可视作物流服务的核心质量,重要的子指标有:
①正确度:表征物流服务正确的程度,包含7R的全部内容,其所涵盖的子(孙)指标相当丰富,如仓储服务中的库存准确率、运输服务中的发货及时率、进出口业务中的报关及时性、订单处理正确率等。
②伤害度:指一定时期内物流活动中货物的损害数与这一时期的物流服务总量的比例。运输残缺率、仓储残缺率都可作为其子指标。
(3)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反映了在基本的运行质量上客户对物流企业额外服务的关注。
①透明性:主要表现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了解和控制需求。子指标有:物流流程的透明性、物流信息的共享性、物流问题的及时通知性。
②反应性:包括企业对需求的反应和对问题的反应,指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快捷、有效响应的意愿程度,表明了企业的服务导向。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客户投诉处理得当率都可作为其子指标。
③沟通性:主要指物流企业在服务全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情况,包括服务人员的友好态度和对需求的理解,沟通的渠道和频率等。
④柔性(灵活性):指物流企业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运输服务中的小批量运单完成率可作为一个子指标。
⑤可靠性:指物流企业按照对客户的承诺和计划的质量提供服务的能力。
⑥保险性:指参与物流服务的员工的知识、礼貌以及他们传达信任和信心的能力。
(4)物流企业的成本评价:对服务的满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对所付服务成本和所获服务价值的对比。
①运作成本:表征物流活动的日常成本,例如运输服务中的单位公里运费,仓储服务中的单位立方米保管费等。
②系统成本:指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时,改进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
③结算方式:包括客户企业在物流服务方面的结算难易程度,以及结算方式合理性的指标等。
(5)物流企业的服务执着性:执着性是指企业是否真诚地为客户着想,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并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个指标能反映物流服务的个性化趋势和长期合作的趋势。
①物流服务创造性:主要描述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没有出于对客户的考虑,采用创造性的方式或方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②意外灾难的处理:指在客户发生意外时,例如遭遇自然灾难或经营危机,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真正关心客户,切实采取减少客户损失的措施,使服务过程富有人情味。
需要指出的是,第三方物流服务越是一体化,即物流外包程度越高,客户所关注的服务绩效指标也越趋向于根级指标。例如,对于将物流业务全部外包的客户而言,一般只关心物流服务总成本、物流企业形象、反应性等一二级指标,而一些底层指标,如单位运费、仓储残缺率都成为物流企业的内部绩效指标而加以控制。
2.外部评价指标的量化和权重
(1)态度性或感受性指标的量化。
物流服务的一些态度性或感受性指标如企业形象下的亲和性指标,是很难量化或不可量化的。多数情况下客户感到很难使用特定分值(从1至10的满意程度)来表达一种感受或长期经验,描述性语言却容易使客户找到共鸣,通过分析人员对各种描述进行特定评分,即可量化处理成标准数据。
(2)定量测评指标的转化。
相当一部分指标可直接进行定量处理,特别是物流运行质量的一些指标较容易量化,也易于获取数据。但所获的直接数据只能表征物流服务质量,而不能完全表示客户服务水平,因为客户会根据自身的期望标准进行判断。客户对服务的预期,可能由对物流企业的认知或以往经验而来,也可能是根据业内服务最好的企业的服务水准而来,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并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以使得指标期望值更为合理。最后,对于这些指标,还需要将计算所得的量值恰当的划分为几个区域,以对应于1到10的重要程度值,这样就实现了指标的转化,定性和定量的测评指标的量纲得到了统一,数据的处理、分析也就比较容易了。
(3)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由于各指标对客户的重要性不同,因此对评价客户服务的贡献率也有较大差异。客观公正的指标权重是评价客户服务的关键。物流企业可以利用有代表性客户群体的问卷调查来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
客户对服务的期望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要求就是对外部评价指标的意义和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为了获得实时的数据做出客观评价,对于可量化的指标,如物流运行质量指标,可采用计分卡的方式,定期总结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一些不可量化的指标,就需要企业与客户经常保持沟通,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获取最新数据。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内部评价指标——KPI
1. KPI简介
KPI指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确定KPI的一个重要原则是:SMART原则。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目标,并且随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现实存在并可验证的,而不是基于假设或预期;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是关注效率的表现。
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KPI设计
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组织目标是通过提高物流服务的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来巩固已有的客户关系,发掘潜在的新客户;流程总目标是在低成本快速满足客户对服务的要求。本文以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较普遍的物流业务为参考,试图建立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其基本构成如下:
(1)运输服务指标体系
①运输需求满足率:指客户企业的运输需求能够及时满足的比率,可用需求得到满足的次数占总需求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②货物及时发送率:可用一定时期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到客户订单后,按指定的或协议的日期及时将货物发送出去的次数占总订单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③货物准时送达率:可用一定时期内准时送达次数占总送货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④货物完好送达率:可用一定时期内货物无损坏的送达次数占总送货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客户要求这个指标应该达到100%。
⑤运输信息及时反馈率:指每一笔货物运输出去以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客户反馈运输信息的比率,可用一定时期内及时反馈运输信息的次数占总订单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这个指标也要求达到100%。
(2)库存管理指标体系
①库存完好率:指某段时间内仓库货物保存完好的比率,可用一定时期内完好库存数占总库存数的百分比表示。客户企业对这一指标的要求一般为100%。
②存货准确率:存货定期盘点且帐物相符的数量占定期盘点并核对的存货的百分比,这一指标应每月由作业地点汇报。
③发货准确率:指仓管人员根据订单准确发货的比率。
(3)客户服务过程的评价指标
①客户投诉率:指在T时间段内,某一客户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投诉的比率。这是体现客户服务水平高低和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可用客户投诉次数与总的物流服务次数之比来表示。
②客户投诉处理时间:每次客户投诉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做出及时反应以处理问题,并且保证以后此类问题不再出现。投诉处理时间一般为2小时,可以根据行业情形,适当调节。但如果客户重复投诉,则此指标的权重应该加大。
③回单返回及时率:指在完成每笔物流业务后,运输单据及时返回客户企业的比率。一般客户企业会每月收回一次运输单据以备查。
除了以上三类主要评价指标外,KPI体系还可包括进出口业务评价指标(报关及时性、订单处理及时率、准确率),费用结算评价指标(费用结算及时率、准确率)等。 表1和表2分别是国外常用绩效评价指标调查结果和国内某物流公司的质量承诺保证,可作为参考。
表1 常用绩效评价指标调查
所评价的活动 评价此活动的客户和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百分比
准时交货 37.80%
准时拣选 26.10%
差错损失水平 13.50%
总的系统成本 10.80%
客户企业的顾客满意 10.80%
周期时间减少 7.20%
其它 7.20%
来源:王焰,《物流服务绩效标准及评价》,《物流技术》,
2002年第1期
表2 国内某物流公司的质量保证
仓储
帐实相符率:≥99%
出库残存率:0%
出入库保证能力:100%
单据传递准确率:100%
运输 运输及时率:≥98%
运输准确率:100%
途中残损率:<0.1%
单据传递准确率:100%
来源:同表1
应当指出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KPI评价体系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在初步建立起来之后,经过试运行,然后收集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对所建立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进行补充、修改,使其不断完善,并最终确立高效可行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除客户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客户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外,也可由局外人,如客户企业的顾客来进行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性与客观性。
三、制定客户服务标准,提高客户服务绩效
1.制定适宜的客户服务标准
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对服务质量进行衡量或评价;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评价指标确定之后,就应该为其设立标准。评价标准并不是越高越好,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要考虑到其服务资源的能力限制问题;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涉及到企业的竞争战略定位问题;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则有一个服务质量的可信度问题。
有效的客户服务标准除了应具有重点突出、具体明确、挑战性的特点外,还应为员工所接受,并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反映客户的观点;第二,能为服务业绩提供可操作和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法;第三,为管理层提供调整业务活动的线索。物流企业应在仔细研究客户需求、认真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确定最优的客户服务水平,然后由管理层为各个细分市场或业务部门制定详细的服务标准,并将其传达到所有的相关部门及员工,同时辅之以必要的激励政策促使员工努力实现客户服务目标。下面是某物流企业客户服务标准的部分内容。
是否使用公认的市场调查方法对客户的需求如服务水平、运输方式等进行了充分的研究
对于竞争对手的客户服务水平是否同样进行了研究
对于客户服务水平及标准是否予以阐释和确定
对于客户愿意以交货速度换取提高交货可靠性的要求,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
对于迅速答复客户提出的询问事项是否制定了标准
是否建立了发展的系统以根据标准检查客户服务工作情况,并能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各有关方面进行改进
2. 改进客户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客户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曾经被认为是卓越的服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为一般的甚至拙劣的服务。因此,客户服务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改进客户服务的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物流企业利用已有的绩效评价指标衡量服务要素的实际绩效,找出实际绩效与标准之间的差异;然后,采取行动改进和提高服务,以满足或超越客户的需求;接着,评价客户的满足程度,制订并实施新的服务标准。如此往复,构成客户服务改进的良性循环。
衡量
行动 评价
图1 客户服务的改进过程
在这个完整的循环中,寻找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契机最为关键。
方法之一,对服务质量差距的分析与弥补。A.Parasuraman和Christian Gronroos 等人的研究表明,客户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诸多差距,如管理者差距(物流企业服务目标与客户企业期望目标之间的差距)、质量标准差距(管理者对客户期望的理解与物流企业服务标准之间的差距)、服务传递差距(员工对服务质量的理解的异化)、市场传播差距(市场沟通活动中所做出的承诺与实际服务质量的差距)、客户期望的服务与实际经历的服务之间的差距等。做好物流服务差距分析工作,可发现各类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缩小并最终消除差距,这一方面依靠服务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改进与提高,即在大量搜寻客户信息基础上强化服务规范,并且提供优质的内部服务支持;另一方面,可通过客户服务活动中员工与客户的互动过程来消弥,使服务符合客户期望。
方法之二,是找出客户服务的主要薄弱环节,即关键改进领域。这些领域的任何改进都会给客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并且是物流企业可以马上做到的。一旦找到客户服务的问题所在,即可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作为一个项目加以管理,最终达到改进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郝聚民编著,《第三方物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2. 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组编,《物流客户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10月
3. 田同生著,《客户关系管理的中国之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
4. 王学秀,张伶,周尚志,《顾客服务活动与服务质量改进》,《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第12期
5. 李传荣,《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为契机,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年第2期
6. 胡佐政,《企业绩效管理的KPI方法及其实施》,《工业技术积极》,2003年第2期7. 胡建林,张蕾丽,《买方市场条件下物流企业顾客服务问题浅议》,《物流技术》,1997年第4期
关于现代企业如何实施有价值的客户关怀的管理论文
摘 要: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商业模式中,“客户关怀”是客户维护阶段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依靠过硬的售后服务已经不能再满足客户的需要,必须提供主动的、超值的、让客户感动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信任。在如今产品同质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客户关怀”日益成为各企业关注的核心话题,如何依靠有效的客户关怀实现保有客户并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成为各企业关注的焦点所在。
关键词:客户关怀;满意;体验;服务;沟通
从时间上看,客户关怀活动包含在客户从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客户体验的全部过程中。是企业为客户在产品和服务购买之外提供的所谓“超值”服务,比如定期和不定期的客户回访、上门服务、节日慰问,还有VIP卡优惠、商家联盟等等。
从客户体验的角度看,客户关怀活动同样包含在客户从购前、购中到购后的全部过程中。在客户购买前,客户关怀为公司与客户之间关系的建立打开了一扇大门,为鼓励和促进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作了前奏。购买期间,客户关怀则与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将服务提供与客户的期望相吻合,满足客户需求。购买后,客户关怀活动则集中于企业高效的跟进、圆满的完成产品维护和修理的相关步骤等,使客户能够重复购买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现在大部分企业都会把客户关怀的注意力放在交易的不同阶段上,努力营造出友好、激励、高效的氛围。但客户关怀并非是一味地追逐客户需求,也不是单纯为客户赠送礼物,或是说上一句温馨的话语,也绝非是简单地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服务方案,按部就班地去实施。
客户关怀需要全新的理念贯彻始终,需要落实到每个服务细节,更需要用心关怀让客户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服务文化魅力。因此,现代企业实施“有价值的客户关怀”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注重客户的“内心需要”
“客户是上帝”口号总在耳边响起,但我们的客户到底需要什么?他们想要的服务究竟是什么?我想,其实大部分客户衡量一个公司服务的好坏标准,不仅仅是窗口的“笑脸相迎”,而是能为他们真正解决问题,不是日常服务的好坏,而是它对于造成的失误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态度。
客户往往非常关注服务人员对他的态度,当客户觉得服务人员是尽心尽力地为他好时,就会集中服务优点并加以放大,从而掩盖缺点,反之,他们会集中缺点并放大,从而完全抹杀全部优点。
大部分的人都有过在商场排队等候的经历,在无奈和烦躁中,服务人员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茶水”就能大大缩短客户的心理等待时间,提升现场客户感知,减少客户抱怨。
二、提供“创造惊喜、恰如其分”的客户关怀
假设你给了客户一个惊喜的体验,即使其它方面仅仅是一般的,也会得到客户的很高评价,相反,一旦在非常关键环节上犯了错误,哪怕是犯了看上去并不是错误的错误,也会使客户的体验下降,其它处处都做得很完美也可能会毫无价值。
“提高服务”很容易被当做一句不疼不痒的口号,也很容易被作为一个“舍生忘死”的理想,其实,只要将心比心,你就会发现客户的要求其实并不多,但企业必须以行动来见证。这决不仅指“礼貌迎客”、“微笑服务”。客户希望被重视,希望我们认真对待和仔细倾听他们的诉求,向他们提供详细的信息并正确解答提出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认识到:客户使我们企业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是客户给我们发薪水。如果服务企业是以客户为中心,处处替客户着想,通过恰如其分的客户关怀,帮助客户提升其礼品的价值和送礼品的效果,客户怎么会不满意,怎么会不忠诚。
三、实现“标准化,提供差异化”的关怀服务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每个客户都需要关怀,面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需要不同的关怀定位。对各类客户(偶然旁观的客户,有意购买还没有做决定的客户,不满意的客户,过去的客户,甚至还包括还没有完全使用我们的产品或使用我们竞争对手产品的客户)都要实施针对性关怀。
商场对特殊的顾客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帮助和照顾,比如孕妇、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可以优先办理业务,也可以提供到休息席的专项服务,提供儿童座椅、助听设备等等。也可以为商务人士提供笔记本用交流电源、无线网络免费接入等等。遇到过当天生日的顾客送上问候,播放生日快乐音乐。
四、提供“独特”关怀服务,体现“有价值”的细节服务
客户与企业的接触点很多,几乎在所有的点上都可以开展客户关怀服务,但并不是所有的机会都有足够的价值,根据“峰-终定律”,我们应该选择服务过程中的.峰值体验和终点体验来更好的将客户关怀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客户关怀的过程更要与产品和服务密切结合,充分利用这些难得的时机来为企业营销服务。
比如,人们都有在营业厅、餐馆等待或在医院长时间候诊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有些机构会提供诸如送水、看报等服务,但其实应该更好的利用这段难得的机会做好主动营销,比如知识普及、产品介绍、互动活动,都可以在提高客户感知的同时达到很好的营销效果。
五、注重与客户的“双向沟通”
现代社会讲究沟通与互动,企业更应该主动收集客户反馈,不仅仅依靠意见本、客户的投诉等,要主动的通过各渠道收集客户意见,主动改进。让客户有充分的主动表达的机会,不仅会降低投诉,更会大大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密切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捕捉及时、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可以说,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客户经理的工作质量。
总之,“客户关怀”真正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以“有价值”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市场营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打造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如果企业把每一次服务工作,都当作是对客户的“关怀活动”,那么充分发掘其细节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钧.品牌国际化势在必行[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03).
[2]桂琳,咚仁城.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问题分析与思考[J].科研管理,2007,(04).
[3]赵新栋.海外并购的风险控制[J].中国检疫,2005,(08).
服务营销不仅可以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服务营销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服务企业营销手段的变化
(一)购前阶段
1.新兴营销方式出现,营销传播 渠道 多元化一般情况下,服务企业主要依靠传统媒介,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宣传、传播,以此提高市场认知度,占领市场份额。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兴营销方式开始出现,如:博客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等。这些新兴营销方式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让消费者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使得企业与消费者沟通、交流的互动性增强。这些都有利于服务企业获得更为有效的传播效果,提高大众对企业的认知。
2.密切与各大网络平台联系与合作,增加在线销售渠道通常服务企业通过门市销售、电话销售、人员上门推销等手段进行服务产品的销售。这些销售方式缺乏针对性,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在“大面积广撒网”。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企业密切与各大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增加了在线销售渠道,而不仅仅局限于实体层面的销售,如:餐饮企业与拉手网、美团网等网络平台合作,消费者可进行网上团购、预定等;旅游企业与携程网、艺龙网进行合作,消费者可以实现网上酒店预订、景点门票购买等;理财公司增加在线交易服务等。在线销售渠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给消费者的消费带来了便利性。
3.服务产品弹性定价借助网络平台,服务企业采用的是直销模式。这种模式与先前的间接销售模式相比,交易环节减少。相对应,服务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包括 广告 宣传费用、雇佣服务人员的费用、中间商渠道营销费用等等。因此,服务产品的价格也降低了。价格的降低在网络上会赢得一大群消费者的青睐,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营销效果。同时,借助网络平台企业可以采用折扣定价策略,同一种服务产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针对不同的群体价格也会不同。比如:在拉手网购买的电影票的价格比实际到电影院购买的价格相对较低,同时,在价格便宜的基础上,拉手网针对学生群体电影票价格更加优惠。
4.促销手段多样化促销是每个企业必然要使用的营销手段。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服务企业的促销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而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媒介进行。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易进入性,服务企业在网络平台上实施了一系列促销,包括:服务团购的优惠、消费抵用券、新用户网络注册的福利等等。网络平台的促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操作简单,且优惠空间更大,因此对企业绩效的增长贡献较大。
(二)消费阶段和服务体验阶段
1.整合“高技术”服务和“高接触”服务,丰富服务产品结构无论是服务营销还是传统的产品 市场营销 ,产品都是其核心。在服务营销中,消费者直接参与到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它是由消费者和服务人员共同生产的。服务质量主要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因此,提供高接触的服务是提高消费者服务感知的重要渠道。目前,科技的发展在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酒店电子菜单、银行电子叫号机的使用、在线客服等,大大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消费者服务体验过程中时间、精力的浪费。高接触服务和高科技服务的融合,增强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性,进一步改进了服务质量,强化了服务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2.服务体验过程中的促销:微信“扫一扫”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营销成为当前比较流行的营销手段。微信营销是以手机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因此,相对便捷、简单。在服务消费过程中,服务企业可能会借助微信平台,开发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微信“扫一扫”。其主要思路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扫一下企业的二维码就会自动进入企业的网站,可享受各种服务产品的价格优惠,包括:优惠券的领取、新用户注册赠品的发放、分享链接的优惠等等。微信平台的使用一般都是年轻消费群体,他们的感染力较强,因此,这些“促销”对企业的营销传播影响较大。
3.有形展示科技化在传统的服务营销中,服务人员是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互联网的普及,服务的有形展示开始无人化、无纸化、电子化、数字化。例如,在网络平台上,服务企业的有形展示主要是网上图片、网络视频等;在实体店面,服务企业的有形展示主要有电子信息屏幕、移动电子设备等。这些“展示”与传统的有形展示相比,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企业服务有形化的一种有力手段。
(三)购后阶段
购后网上评价实现“促销+营销传播”双赢。由于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即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意味着交易结束,服务就结束了。因此,服务有区别于一般的有形产品。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服务,消费者在消费结束后,可在网络平台上就服务进行评价。网站兼具商店和媒体的双重特性,顾客的访问量和推荐行为都可能为网站带来额外的收益。就网上服务评价这一环节,服务企业实施了一系列营销策略,比如“好评返现”、“好评”赠送下次消费优惠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销的效果。通过这些评价,服务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消费者的喜好,维系“老客户”与服务企业的关系。同时,当潜在消费者在消费前进行网上搜索时,“老客户”的“好评”也是他们选择消费的一个依据,起到了营销传播的效果。因此,网上评价既维护了“老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又发展了“新客户”,对企业来说,实现了双赢。
二、结论
在互联网背景下,服务企业各个阶段营销手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总的来说,互联网的兴起,从服务企业角度来看,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且营销效果更为明显;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增加了消费者消费的便利性,节省了消费者消费的时间、精力、财力的耗费。不过,互联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服务企业面临一些挑战。随着服务企业收集、储存和使用消费者信息,消费者的安全和隐私也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服务企业应当为之作出努力,给予适当的保护。
[摘 要]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中国 保险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保险营销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服务质量。判断保险企业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在于顾客期望值满足程度,而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具体 措施 ,则体现在树立服务至上观念、提高员工服务素质及提供专业化服务等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短短十几年的 发展,中国保险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险种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由1982年7亿多元,猛增到1997年的1080亿元,保险公司也由原来垄断经营,发展到现在的以“中保”为主体,多家中外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中国保险需求将以每年10%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00年保费收入将达到2480亿元,保险密度为191 65元,保险深度为2 83%。同时据盖洛普调查公司最新调查(1999年)显示,未来两年百姓打算购买什么,选择彩电为33%,选择人寿保险占22%,名列第二。所以,作为保障 经济和 社会安定的中国保险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较(如1991年,瑞士、日本、英国、美国的保险密度,分别为3002美元、2487美元、1999美元、1931美元,该年保险深度超过8%的国家有:韩、南非、英、美、日、瑞士等),中国保险业尚处在一个拓宽时期。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保险市场将逐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中国保险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认为,根本对策是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一、保险营销的本质在于提高服务质量
1960年,“AMA”最先给服务定义为“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作为一种无形的、以风险为对象的特殊商品,保险商品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服务。与有形物质商品相比,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1、不可感知性。是指保险服务的特质,组成服务的元素是无形无质的,以及使用服务后的利益让人不能触摸。2、不可分离性。即保险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3、不可储存性。基于上述两个特征,使保险商品不像有形商品一样,可被储存起来。4、不稳定性。保险商品很难像一般工业产品实行 机械化或标准化生产,质量缺乏稳定性。5、价格相对固定性。保险商品遵循的是非价格竞争原则。保险商品的上述五方面特性,决定了保险营销的根本方向在于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同时,据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保险营销活动中,其营销核心是提高服务质量,因为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增大了“顾客总价值”,另一方面减少了“顾客总成本”。从而达到了“顾客让渡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保险市场的顾客需求。
但是,在我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状况又如何呢?上海保险同业工会1998年曾就服务问题,进行过 市场调查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资料表明:成交后业务员与顾客从未 联系过的占36 7%;保户打多次电话业务员才回应的占3 6%;保户因找不到业务员而要求退保的占20 5%;保户发现正式保单条款与业务员推销时承诺不一致的占6 4%;业务员要求保户退保、转投自己的占2 6%;业务员在保户面前贬低其他业务员、抬高自己的占21 8%。服务质量较高的“平安”保险公司尚且如此,可见,中国保险业服务质量的确难尽人意。难怪有84 8%的上海市民,呼吁保险公司要提高服务质量。
二、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现实意义
优质的服务有利于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信任感,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更好地满足保户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保险公司续保率、增加新“保单”的目的。所以,优质的服务,能为保险企业带来销售,创造利润,是一种“双赢”策略,即顾客满意、企业获利。从保险业成功人士的一系列事例中,同样也能得到印证,如美国保险协会会长梅蒂先生,被誉为保险业传奇人物。
相反,低劣的服务,将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形象,流失原有顾客群,导致保户退保、断交保费、拒绝续保以及失去顾客源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据 统计,一个不满意客户,会将自己的抱怨平均告诉8人至10人。著名的推销员乔气拉德曾说过:每一个顾客背后都有250个关系人,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保险服务质量测量标准
既然服务质量是保险营销的核心问题,那么,怎样判断服务质量的高低呢?美国著名学者白瑞及西斯姆等,提出服务质量模型,据他们的理论,保险服务质量有五个测量标准:1、可感知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有形部分”,为各种保险、服务人员外表等。2、可靠性。指保险企业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承诺服务。3、反应性。指保险公司随时准备愿意为顾客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4、保证性。即保险服务人员的友好态度与胜任能力,它能增强保户对企业服务质量的信心和安全感。5、人情性。指保险企业要真诚地关心顾客,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并予以满足,使整个服务过程富有“人情味”。据上述五个标准,白瑞等建立了“Servqual”模型,测量服务质量,即:Servqual值=实际感受值-期望值。
据此模型,企业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实际提供服务状况(即顾客实际感受值)与顾客期望值之间的差额。由此推断,保险企业的服务重点(或判断核心标准),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期望值,即顾客渴望从保险公司得到的满意服务。
我们将保险企业的实际服务,按其满足顾客期望值标准,分为如下五个等级。1、基本服务。如业务员亲自向顾客递交保单。2、标准服务。如保户生日、婚庆或节假日,业务员是否送 贺卡 等。3、满足服务。如保户出险,业务员是否亲自参与理赔,若保户依约无法得到理赔时,业务员是否带一份礼物以示安慰。4、超值服务。如保户是一名球迷或戏迷,业务员是否想方设法送去紧俏的戏票、球票。5、难忘服务。如保户生病住院无人照顾,业务员是否及时照顾保户,甚至做保户的陪夜人。
在上述五个等级服务中,一般认为,第一到第三等级Servqual值为0,第四至第五个等级Servqual值大于0。若连第一等级服务都做不到的,则保险企业将失去顾客群;Servqual值若等于0,则保险企业将可能拥有游离顾客群。只有Servqual值大于0,保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可能拥有忠实的顾客群,不断扩大顾客源。
四、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基本策略
就保险企业而言,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基本策略有两大类。
(一)标准跟近策略
它是指保险企业将自己的服务同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标准,进行对比,在比较和检验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一种策略。保险企业在运用此策略中,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营销策略方面,保险企业应将自身的策略与竞争者成功的策略进行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关关系;2、在服务经营方面,保险企业主要集中于从降低竞争成本和提高竞争差异化的角度,了解竞争对手的做法;3、在服务 管理方面,保险企业应该根据竞争对手的做法,重新评估那些支持性职能部门对整个企业的作用。
(二)蓝图技巧策略
它是指分解 组织系统和架构,鉴别顾客同服务人员接触点,并从这些接触点出发,改进保险企业服务质量的一种策略。从而借助流程图的 方法 ,来分析服务传递过程的各方面,包括从前台服务到后勤服务的全过程。它通常涉及四个步骤:1、把服务的各项内容用流程图画出,使服务过程清楚显示;2、把容易导致服务失败的点找出;3、确立执行标准和规范;4、找出顾客能看见的服务展示,而每一展示将视为 保险企业与顾客服务的接触点。
五、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保险服务至上的营销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才能确保营销战略、策略的科学制定和实施,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保险公司要想提高其服务质量,首先应树立“服务至上”的营销观念。世界著名企业IBM公司的宗旨是“服务”,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宗旨是“ 信誉第一,效率第一;顾客至上,服务至上”。
(二)加强企业员工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1、加强员工 职业道德 教育 ,培养员工热忱、负责、高尚的修养,以及诚实守信、服务至上的职业道德。2、训练员工拥有广泛精湛的专业知识、娴熟高超的服务技能。3、培养员工积极乐观的 心理素质及诚实、守诺的 工作品质。4、要求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保险服务保险企业服务的完整过程,包括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三个基本环节。
1、售前服务。指从开始接触顾客前的准备,至保险业务促成历经的服务过程。售前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树立保险企业良好的 社会形象,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通过有形展示,建立保险企业良好专业形象。有形展示的基本要素有:实体 环境、信息沟通、价格。(2)关心准顾客个人及家庭健康状况。(3)协助准顾客的事业。(4)设计、制作针对准顾客需求的险种、 计划书。(5)准确的销售说明。(6)每个营业部开设24个小时热线 联系电话等。
2、售中服务。指从保险业务促成至递交保单所历经的服务过程。售中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促成交易,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建立客户咨询电话;(2)将保费交给公司办理;(3)亲自送客户体检或财务检查;(4)为客户尽量减少投保手续、流程,建立“绿色通道”;(5)亲自递交保单;(6)寄一份感激客户投保的信等。
3、售后服务。指递交完保单后的一切服务过程。售后服务的目的在于:提高客户信心,避免保单失效以及 发展顾客源,改善保险企业形象。良好的售后服务,有利于刺激保户再加保,增加保源,提高续保率。
通常售后服务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对客户家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给予关心和关注;(2)定期访问;(3)不定期联系;(4)承诺重于一切,一定要履约守信;(5)随时为客户提供答疑咨询;(6)向客户传递反馈各种信息;(7)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让客户满意;(8)加强防损防灾服务。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 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郭国庆.市场营销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刘子操.保险营销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