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因子分析最终论文形式

2023-12-06 03: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因子分析最终论文形式

将分析题项拖入选框中,点击进行“开始因子分析”(用户可主动设置因子个数)。
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用于探索分析项应该分成几个因子,比如20个量表题项应该分成几个方面较为合适。
因子分析通常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第二步是因子与题项对应关系判断;第三步是因子命名。
因子分析应用举例:
1、案例
当前有一份数据,共有12个量表题,希望将此12个量表题使用因子分析浓缩成几个维度,用于探索企业员工满意度的维度情况。研究人员在研究前预期分析项可分为4个维度(也可不事先假定),当然有可能个别项与因子对应关系并不合适,因此有可能对其进行删除处理。
2、操作步骤
将分析题项拖入选框中,点击进行“开始因子分析”(用户可主动设置因子个数)
得到的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步:首先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
SPSSAU对结果进行智能分析
第二步:判断提取的因子个数
第三步:是因子与题项对应关系判断
因子与题项对应关系判断:假设预期为4个因子(变量),分析题项为12个;因子与题项交叉共得到48个数字,此数字称作”因子载荷系数”(因子载荷系数值表示分析项与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针对每个因子(变量),对应12个”因子载荷系数”,针对每个分析项,则有4个”因子载荷系数值”(比如0.765,-0.066,0.093,0.075),选出3个数字绝对值大于0.4的那个值(0.765),如果其对应因子1,则说明此题项应该划分在因子1下面。
第四步:对因子进行命名
本次研究员工满意量表共提取出4个因子,此4个因子对应的题项分别为4个、3个和2个,对4个因子分别进行命名,分别为福利待遇因子、管理及制度因子、员工自主性因子和工作性质因子。

因子分析法的模型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而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因子分析模型描述如下:⑴X = (x1,x2,…,xp)¢是可观测随机向量,均值向量E(X)=0,协方差阵Cov(X)=∑,且协方差阵∑与相关矩阵R相等(只要将变量标准化即可实现)。⑵F = (F1,F2,…,Fm)¢ (m

本科论文可以用因子分析吗

可以。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