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音乐课与双减政策论文_双减政策对音乐课的影响

2023-12-07 01: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音乐课与双减政策论文

音乐学科应对双减的方法有:

1、每位音乐教师都应从思想上明确责任、从能力上完善自身

音乐教师必须还要从能力上完善自身。“双减”之后的音乐教育需求数量增大、质量增高,且真正的音乐美育实际上至少需要有美学、教育学和音乐学三类学科的协同合作才能真正得以实施,所以,“双减政策”实施的同时,音乐老师的视角应该也随之变宽、变远,加强自身能力的完善。

2、“音乐课堂”抓落实,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效果

对于音乐课堂来讲,更应该注重落实,从学生特点、学生兴趣、教学方法手段入手,抓好学生的演唱、演奏等基本技能,否则就是耗费学生的时间、家长的金钱。

3、建立能与“音乐课堂”相呼应的“音乐学科课后服务”

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积累了演唱、演奏等基本技能的前期学习经验之后,再由音乐老师在课后服务的时间进行巩固,同时进行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的风格流派等方面的探究与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与音乐兴趣的扩大。

音乐的基本要素: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强弱、调性、时长、音色等。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曲调,节奏,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

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旋律和节奏。

双减背景下对音乐的要求

这次的“双减政策”,看似是减少了学生的一些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焦虑,但我们老师却丝毫不能放松,可以说是肩上的担子变重了。

随着政策的实施,随着音乐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音乐教师应该响应党和国家对素质教育和美育工作大力度推进的号召,做好思想准备去奉献和追求,迎接接下来相对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另外,音乐教师必须还要从能力上完善自身。“双减”之后的音乐教育需求数量增大、质量增高,且真正的音乐美育实际上至少需要有美学、教育学和音乐学三类学科的协同合作才能真正得以实施。

所以,“双减政策”实施的同时,我们音乐老师的视角应该也随之变宽、变远,加强自身能力的完善,多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索真正的“以美育人”。

双减政策对艺术类培训的影响

近期,多地“双减”细则陆续落地,不少教育培训机构从之前的惊慌中逐渐平静下来,开始组织研讨如何转型应对监管,其中一个重要布局就是引进艺术培训。

从出台的文件来看,取消学科辅导类的校外培训,其他兴趣类的培训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校外学科辅导类的取消,孩子课外的多了,必然会有更多的家长倾向于给孩子报兴趣类的培训,从这个角度去想,“双减”政策下,艺考生会受到打击吗?

7月3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

通知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对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虽然两种管理仅仅一字之差,命运却天差地别,前者将从培训机构课程中剔除,而后者不仅有了免死“金牌”,而且将堂而皇之地成为校外培训的主打产品,反而借着“双减”政策,让艺术培训机构有机会宣扬艺术发展在中高考中的作用。

这个通知意味着什么?

1、学科培训会向艺术培训转型;近年来国家已经在逐步降低高中的录取比例,很多地区高中的录取率都在逐渐的向50%靠近。这无疑让家长们很难接受,那么“双减政策”落地,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艺术类则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之一。在初升高中,艺术生进一所高中可以比普通生低50-100分,而高考的时候,通过艺考,也可以用低分进入一所不错的本科校。

2、非中考高考学科将成为校外培训的宠儿。如今从幼儿园开始就各种套路各种噱头让报各种班,占用正常上学时间上课,家长攀比心也都很重,看朋友家孩子学什么自己让孩子也去跟风学什么。机构就是抓住家长的这种心理,所以一半以上的培训机构都是通过熟人介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