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素材积累是关键,只有有了合适的素材才能写出更好的议论文。那么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积累素材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积累素材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1. 记录下平时阅读时看到的好素材
我们平常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引发强烈共鸣的句子,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抄写到自己的记录本里。当然,这些句子不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去整理,只需要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多回顾一下,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就可以。等到我们需要写议论文的时候,如果其中有合适的句子,就可以将他们引入到自己的作文当中。
2. 课本是我们获取素材的重要渠道
我们平常学习的语文课本里的作品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大多是出自名家之手,它们的结构新颖,思路清晰,语言优美,而且涉及到的题材非常广泛,古今中外,奇闻异事均包括在内,所以里面其实包括了非常好的素材,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加以运用。
3. 可以专门去摘抄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
如果一篇议论文中出现了许多古人的名人名言,那么就会显得这篇文章非常有文化底蕴,会让阅卷的老师认为这篇文章的作者读过很多书,思想比较活跃,非常有追求,于是印象分就会提高很多,可以说是在不知不觉当中拿到了许多分。
4. 多阅读一些不同类型的书籍
议论文的题材很多,有些可以说是天马行空,如果我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很有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平常的积累要足够深厚,所以建议大家多读一些不同类型的书籍,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奇人异士,都可以带着兴趣去读,这些都会给我们提供非常好的素材。
议论文写作:素材加工使用五法
制作:李玉冰时间:2013/12/9议论文重在说理,能够以理服人、以理取胜固然很好。但对高中学生而言,事实论据的选择,也就是材料的加工使用,也绝对不容忽视。事实胜于雄辩,唯有摆出好的事实,才可能讲出雄辩的道理。事是理的基础,理是事的升华;事据理而取舍,理依事而辨析。当前同学们在议论文材料使用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五大误区:
1.材料直接引用,不注重对象,材料的针对性不强。
2.只有材料,没有分析,观点和材料,油是油,水是水。
3.材料虽然有分析,但是不会分析,抓不住要害。
4.材料分析不能紧扣一个中心,东扯西拉,不着边际。
5.材料分析在一个平面上展开,不能多角度、多层面的展开。
议论文中材料使用的这些误区,严重削弱了材料的价值,也影响了说理的力量。对于材料,很多同学捡到篮里就是菜,有材料已经不错了,根本不在乎材料的有效性使用。更多的同学,对材料的使用方法,竟然一无所知,最后只能是材料加观点,一凑了之。
那么,究竟
如何才能有效使用和改造好材料,点石成金,使得材料价值最大化呢?下面介绍五种实用技巧。
方法一:变换叙述角度
材料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建立论点的理由,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充分地支撑论点。因此,我们在叙述材料的过程中,要选择好材料叙述的角度,特别要注意对象,抓住材料中能够证明论点的核心要素,精心推敲,反复捶打,才能紧扣论点,以一当十。
比如要证明的论点是:闻过则喜,知错必改,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有同学直接使用《将相和》这则材料,作为例证:
蔺相如立了大功,因而官位高于廉颇,廉颇不服气就故意刁难他。蔺相如知道后不但不生气,而且不记私仇,他顾全大局,顾念国家。廉颇知道后,羞愧万分,背上荆条向蔺相如请罪。结果两人成了刎颈之交,共治国家,留下一段佳话。
因为材料的不加选择,直接引用,论证的效果很差。这则材料中,叙述的主体,一会是蔺相如,一会是廉颇,不断变化,而且反映在两个人身上的品质又有不同。“闻过则喜,知错必改”的是廉颇,因而要改变叙事的角度,以廉颇为主体,突出廉颇的知错必改,有错必纠的精神品质,就能很好地证明论点:
廉颇对于资历浅而职位比自己高的蔺相如十分嫉妒,故意开口不逊,多次公开为难对方。但当他得知蔺相如所以回避忍让,并非惧怕,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后,马上意识到错误。他勇敢地登门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成刎颈之交,共同效力国家,成就了赵国数十年的固若金汤。如果观点是“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就应以蔺相如为叙述主体,突出他的精神品格。
方法二:压缩、改造材料
材料运用,尤其注重精炼和贴切。所谓精炼,就是材料只是为议论而服务,叙述事实论据时,要择要交代,高度概括,切忌描写,多用叙述,把能证明观点的那部分说明就行了;所谓贴切,就是论据和论点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论据时,必须依据论点的需要“压缩”、“替换”、“改造”,其高度必须和论点相一致,否则会造成论据游离,减轻说理力量。比如对材料方仲永的转换,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
材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末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其文理皆可观者。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观点:人的先天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材料转换:才华超群的少年,哪怕是先天的天才,如果只沉浸在赞美之中,故步自封,不求进取,也必将泯然众人,一事无成。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便是最典型的例子。方仲永是个农家子,5岁时,“指物作诗,立就”,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但他从此不思进取,每日随父亲走街串巷,到处登门作诗,结果,方仲永在20岁的时候,还没有多大长进,已经同平常人一样了。方仲永本来是个聪颖的奇才,却受他父亲的影响而追名逐利,后天不学最终沦为庸人。倘若他能在赞美声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奋学习,悬梁刺股,到了二十多岁还会平庸无奇吗?
由此可见后天的努力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决定作用。
转换方法:
①摘取:根据论点的需要摘取原事实材料的要点,构成材料的核心骨架。例文中摘取了原文中的“指物作诗,立就”,来说明方仲永的天分,紧扣论点中的“先天条件出众”。②替换:原材料中有“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作者改为“但他从此不思进取,每日随父亲走街串巷,到处登门作诗”。这样一改,就把侧重点放在方仲永身上;原文中的“父利其然也”,之所以只字不提,正是为了突出方仲永“泯然众人”,乃是自身的主观因素所致。由此可见,之所以字斟句酌的“替换词语”,乃是为了与论点契合,丝丝入扣,提高论据的论证力量。
③压缩:大胆对材料进行压缩,尽量把可有可无的材料去掉。原文“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几句话共60余字,压缩成“结果,方仲永在20岁时的候,还没有多大长进,已经同平常人一样了。”20余字。这种压缩,是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心论点。
④概括:作者把“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乞之”一语,概括为一句话“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言简意赅,力透纸背。
⑤情感:很多人认为议论文材料的叙述,只需要客观,不必有情感。这种观点,尤其错误。事实上,在材料的叙述中,渗入自己的主观感情,更能够提高材料的质感,突出材料的倾向性。要知道,议论文本来就是“我的看法,我的观点,我的爱憎”,增加一点情感色彩,有何不可呢?本例中,结尾的“方仲永本是个聪颖的奇才,却受他父亲的影响而追名逐利,后天不学,最终沦为庸人。倘若他能在赞美声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奋学习,到了20岁,还会平庸无奇吗?”这一反问,有力的表明了作者对这位奇才变为庸才的叹惜之情。
方法三:变换叙述方式
如果是新颖的材料,或者是陌生的材料,有时候需要我们花费一点笔墨去叙述,这种材料叫做具体例证。但如果是常见的材料,这样用墨就显得有点浪费,叙述材料要精简到极点,有时候一句话就够了,这叫做概括例证。概括例证时,有时文字太少,会显得突兀,故不妨多用一些特定的句式,恰当组合,构成排比,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既能增强说理的气势,又能增强情感,加强论证,可谓一举多得。
正面概括举例,我们可用“记住”句式,“记住”句子最后的核心,一定要指向论点,多个“记住”例证后,一定要有一句话收束,这句话还要紧扣论点。比如论证“高科技带来的社会进步”,我们就可以用“记住”句式:
记住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充满艰辛的进步。记住苏格拉底的好问,记住亚里士多德的博学,记住布鲁诺的坚定和悲壮,记住牛顿的谦虚和专注,记住居里夫人的艰辛和执着……只有这样,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如果是从反面例证,最好的句式是假设句。比如论点是“抛却旧的习惯,进行不断探索的重要意义”,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写:
如果爱迪生习惯了黑暗,那么我们今天也许还点着蜡烛;如果史蒂文逊习惯了老牛破车,那么我们今天也许还老死不相往来;如果赵武灵王习惯了宽大的袍子、沉重的战车,也许赵国早就灭亡了;如果老祖宗猿人们习惯了爬行,也许人类今天还在山洞里穿树叶。习惯,多么可怕的习惯啊!
如果你很有文采,句子非常有现场感,建议你多多使用“当??时”的句式,这样的句子可以连缀起历史事实的某个有特定意义的瞬间、细节或情节。让人印象深刻,说理透彻。比如探讨诚信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写。
当“伤心桥”下的尾生在滚滚流水中久久伫立的时候,当古人在昏暗的灯下奋笔疾书“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的时候,当一箱箱假烟假酒、盗版光盘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却又鲜活的词语——“诚信”——在历史的词典里永生。
如果例证的跳跃性很大,纵横古今,连贯中外,不妨采用“无论是??还是??”句式,这种句式还给人一种“舍此之外,勿言其他”的感觉,能够理直气壮地证明观点。比如要论证“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写。
无论是经过两代人之手写成《汉书》的班氏父子,还是付出一生辛劳写成《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无论是徒步穿行南极的秦大河,还是靠轮椅周游世界的李克汉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
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历史人文到自然科学,多角度、全方位的证明论点,势如破竹,力透纸背。
方法四:阐释分析材料
同学们写议论文,常犯的错误就是材料加观点,给出材料之后,马上就把结论“贴”上去,缺少对材料的`阐释与分析。少了这四两拨千斤的轻轻一拨,材料何以能够证明论点呢?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例如:
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依然是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下面是一个缺少阐释分析的例子,看看有没有达到说明论点的效果:
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材料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可见”不“可见”呢?只能说依稀可见,能见度还不够高。因为一则具体的材料,往往可以证明好几个观点;凭什么就一定要证明你的这个观点而非其他呢?不作具体的阐释分析,是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的。比如上例,要是在“材料句”与“结论句”之间,加上如下的“分析句”就清晰可见了。
为什么钱学森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
然后接“可见??”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议论文之所以成为议论文,恰恰在于其中的阐释和分析。缺了阐释和分析,就失去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更不用说它的说服力、逻辑性和严密性了。
一般说来,理论性的材料,更需要辅之以阐释;事实性的材料,更需要辅之以分析。摆出事实之后,更需要讲好道理,否则再好的材料也是明珠暗投,价值全无了。
方法五:翻新旧材料
论据讲求贴切,新颖。同学们由于阅历浅、课外阅读教少,加上考场上紧张的气氛,有时候苦思冥想,脑袋里里也只能浮现几个为数不多的旧事例,这时候就需要对旧素材进行翻新。比如高考中,屈原和司马迁是两个用烂了的例证,几乎是材料使用的雷区。但是艺高人胆大,张曼菱同学在《择生与择死》中,却大胆对这两则材料进行翻新,析大异,求大同,最后,化腐朽为神奇。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
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一一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择生与择死》张曼菱)需要指出的是,一则材料不是抹哪都合适“万金油”,翻新旧素材要讲求贴切,决不允许生拉硬拽、牵强附会。
针对上面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下面观摩一篇作文的完成,给同学们做示范。
例文呈现: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
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结为:既然是坏的东西,那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
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有人就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可以由它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干干净净,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
请以“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
都台长官王廷相,曾给《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讲了个故事。一天他乘轿进城,刚好下大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一开始他小心翼翼的择地而行,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中,之后,轿夫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由此可见,为了拒绝“无所不至”的灾难,我们必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要轻易打破生活中任何一扇“窗户”——人生的高贵,在于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论点提出一定要快,可用名言,也可用材料推出。)
为什么要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呢?(对论点发问,一定要独立成段。议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阐释和分析,注重的是逻辑力量和说理力量。先讲清道理,再摆出事实。)
首先,从人们的心理惯性来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人们的态度就截然相反了。著名的破窗理论揭示了“墙倒众人推”的深层心理。
其次,从我们自身来看,因为人们业已产生的心理惯性,因为等而下之的社会评价,因为铄金的众口,可畏的人言,我们常常要为自己打碎的“窗户”,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而且,很可能就此一错再错,破罐子破摔,以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最后,从哲学上来说,任何的大错、大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了战战兢兢的第一次,很可能就会有心安理得的第二次,习以为常的第三次,理直气壮的第四次??以致于身在恶中不知恶!(证明论点最好分层讲出理由。用首先、其次、最后来表明顺序,从个人、
对一名学生来讲,要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是素材的积累,不断地有新的鲜活的素材补给,能够化为自己的学识见解,怎样写好议论文素材作文。而有了这些素材之后,重点在如何发挥它们的功能,体现素材在文章中的效用,正确理解写作素材的意义。素材本身无所谓优与劣,如矿山中的各类矿物质,主要看你的利用提炼的目的,所以先要对自己掌握的素材的内涵分析理解透彻。有些素材含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如预先不加以深入推究,在使用时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篇议论文像这样的有思想内涵的素材的应用,能够有力地提升文章的思想层次,加深文章的.精神内涵,作文素材《怎样写好议论文素材作文》。另外,有的学生在作文训练中为了提升文章的思想文化内涵,常常会引用一些民族传统文化类的材料,如儒道释、孔孟老庄、仁德礼教、黄老哲学、篆隶行楷、阴阳太极等,这当然是很好的写作文化素材,但这类素材大都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对其文化内涵要恰当把握,在一篇文章中引入尤要慎重。我常看到学生在语文作文中把《六祖坛经》当做道家来说,把《禅说》说成是佛教作品,把诸葛亮《诫子书》理解成学习才能的要义等,又把庄子孤独感与反叛精神理解成人生的励志精神。如有学生这样写:两千多年前的耶稣知道有人要陷害他,没有像屈原那样惶惶然去自沉汨罗江,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去桃花源做隐士,也没有像文天祥那样血洒刑场而殉大宋皇朝,他超越人类的一切,超越人类的所有苦难,因为他心中装有祖国与人民,以身殉自己以普度众生的理想。
这种文字看似旁征博引,很大气地引用了一系列思想文化类素材,但其实是一知半解。把耶稣同屈原等比较,这本身就是牵强可笑的,尤其不太了解西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而随意地把耶稣当做好像是为主义而献身的人一样来写,后面还同佛教知识混淆。这样的运用不是知识面广,视野开阔,而是滥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