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农耕生活特有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亲和融洽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优越之处,同它很早就认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关 键 词:古代建筑 亲和 木构架 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寒来暑往,一枯一荣的自然现象;播种、收获,收获、播种的互动过程;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紧密相连的命运联系,构成了当时人们生存状态的全景图画。正因为处在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环境下,天时变化,节气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种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时,俯仰天地之间体察到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彼此联系的生命秩序,从而也认识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确认了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相互关系。经年累月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反映在中国古代知识系统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这样的认识,天与人的关系便建立在一个互动合理的范围内,绝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尽管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人们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关,但只有顺应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发展,形而下之器的创造与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规律才能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才能获得生命存在的确认。“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亲和关系。”①所以,亲和之道在早先的境况下一方面是环境的驱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价值上的取向。从此,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依恋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中国古代建筑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特别钟情于木材。面对随处可见的石料而选择木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是建筑观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仅如此,选择木材还在于木材优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过所加工的形态从中体现出柔韧、温和的品质,柱、梁、门、窗所散发的木质气息,以及那记录生长历程的纹理,都处处体现了与人的亲和关系,用木材营造的建筑自然会弥漫着家园的温暖。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无论是自然之木,还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心性对木性的认同,然而木性也适应心性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构架体系,柱、梁之间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相互联结、互相共存的结构关系,以相对稳定的构架秩序来应对多变的建筑需求。同样的柱、梁构架可以在往复延伸上构成宽大开敞的空间场所,可以在纵深的推进里形成重重庭院。显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结构关系与农耕社会特有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无疑建立在统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植根在有无相生的变化里,融汇在循环往复的发展认识上。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从一开始就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并始终认为人不能从宇宙自然中抽离出来,建筑不应该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脱离地球引力的尝试,均归依到重重的院落里与树木为伴,与山水为邻。在建造房屋时其营造法式规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顶、屋身、台基,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建筑的营造之中。“当西方建筑因应功能而改变时,传统中国建筑却以因应维持一种文化的价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国文化有多悠长,这三个部分的组合便多悠长。所以,当我们开始去看这几个看来只是基本部分时,其实我们也是在端详着整个中国文化的面目。”②中国古代建筑在木构架的体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断满足并组合为各种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建筑从来以亲和的姿态回应自然,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从剖析具体的建筑营造中更能体会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别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来自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的墙壁实际上并不承重,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无遮挡,有顶无墙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严实、空间封闭的仓房。由于木构架的原因,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同样也十分自由,为了在室内获得大面积空间,无须任何隔断,仅剩柱子的排列。与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间进行围隔,从而获得较小空间。特别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断样式,既划定了空间范围,又不阻挡视线,做到隔而不断,虚实相间。木构架结构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地形,既能把单体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庞大的建筑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构楼阁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这就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带来极大的可能性。以木构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从单体建筑来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间,房屋的几何形体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要想获得建筑空间的丰富性,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单体建筑的排列组合形成院落,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单体建筑通过平面纵深推进,就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空间聚合,如果作横向推移时会形成宽广的空间场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墙体就变成相对封闭的庭院。由此看来,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寻求突破自然的高度来体现征服自然的人工伟力,任何寻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尝试都消解在平面的展开上,与自然相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规划既有中轴对称形式,又有依环境而顺势的自由展开方式,从而达到了既有理性的规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问题上不露痕迹、巧用天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单从外部观看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好似一组封闭而没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进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内,明显感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处而生机勃勃。庭院空间作为各个单体建筑的联结纽带,促使每一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联系归于一统,形成了一个共享的空间单元。特别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间的通风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联系、种树养花、儿童游戏、休闲聊天均在这个共享空间里进行。“从庭中阳光的移动,可以感觉‘天时’的变化。从庭中阴雨风雪的来临,可以知道‘节气’的变化。从空气的新鲜、阳光的温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关。”③人与人、人与自然在庭院里和谐相处,人们在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气息,一种与自然密切交流的回应。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成为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而中轴对称则是获得整体空间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国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对称形式,一方面满足功能上、技术上的要求,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宗法礼仪、人际规范的要求,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宫殿、衙署、寺观,还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对称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以宫殿、坛庙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严格地按照以纵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空间格局。由单体建筑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对称布局,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平静、肃穆平和的环境氛围。一般而言,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其表现为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随横轴左右展开,其他的房屋则以主要建筑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庭院。重点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围墙所围系,在围合的环境下具有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盘布局里的视觉焦点。在对称轴线下的建筑组群还可以沿着纵轴串连成若干院落,每组称一“进”,所谓庭院深深便是这层含义。然而更为宏大的建筑群落还可在主院落的侧边营建次要的庭院和多进院落,形成多条纵轴并列,主轴线称“中路”,两侧为“东路”和“西路”。有鉴于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纵深发展而取得建筑组群与庭院空间的多重变化,才使人们在穿行重重院落的进程中,把人的兴奋情绪调适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转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调节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尊重,还体现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的态度上,从建筑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践行这一建筑理念的积极表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园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规则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势,而采取不对称的组群方式。由若干单体建筑沿着地势轴线作纵向移动,单体建筑之间的距离可长可短,在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间便形成了纵深的空间序列,各座建筑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流动线而串联。体察建筑空间的转换则以人流动线的时间过程来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动态变化。虽然单体建筑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然而采用流观的方法就很容易产生空间的节奏感,细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自由的散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仰卧山水之间尽显自然亲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我们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体认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国古代建筑对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P193.
②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77.
③王镇华.华夏意象——中国建筑的具体手法与内涵.中国文化新论·艺术篇·美感与造型,三联书店.1992,P716.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中国古代涌现出了许多建筑大师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的诸如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代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中国古代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个组成部分.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块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的构件称之为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以承托屋檐和屋梁与天花板的荷载,又具有装饰的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了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给我们以审美享受,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中国古代建筑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
摘要: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
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
及类型,并且从建筑平面、屋顶、色彩、整体布局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特征;色彩;韵律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
艺术瑰宝,反映了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同时,古代建筑又象
征着阶级社会的法权。中国建筑是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
程技术,与西方建筑比较起来,也是极其特殊的。许多建筑物
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而且是艺术的大宗遗产。
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
门类,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古典美学家把建
筑列入艺术部类的首位,建筑和绘画、雕塑合称为三大造型艺
术。建筑艺术的特征具有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时空交汇
性、技术性。建筑使用者在实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
人们对建筑的美学感受是全身心的,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
视角对建筑加以审美判断。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除了呈现在
结构方面,还表现在屋顶、色彩和匀称的平面布置等方面。
1 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格。
中国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商周到秦汉,这一阶
段是建筑的萌芽与成长期,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魏
晋隋唐到宋朝是中国建筑逐步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唐代的成
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的阶段,
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分别以秦汉、隋唐、明
清时期的建筑为代表。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
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
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等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
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有着共同的发展历程,但
在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上又有着不同之处。
2 中国古建筑的美学特征
2.1 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建筑与欧洲及印度、伊斯兰等古建筑不同,它主要
是木骨架结构的砖石建筑,而没有采用砖石承重墙式的结构,
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以木构架为主要
的结构方式。这与应用物质材料和技术结构相关,结构不但
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并因其巧妙的组合而显现出独特的结
构美和装饰美,表现出建筑美的内容。尤其木结构体系,它本
身的复杂与精微是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也充分体现
了中国人的智慧。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约材料、劳动和施
工时间方面,比石建筑优越。中国建筑发展木结构的体系,主
要原因就是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
求的局限,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最合理和
最完善的,所以中国建筑是最节省的建筑。
2.2 建筑平面丰富的空间序列
中国的古建筑有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宅院式建
筑群,表现出理性而规整的布局;一种是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
结合的园林式建筑,它的构图是自由的。任何一种建筑形式,
布局中程序的安排都是建筑创意的核心。因此布局中程序的
安排是中国古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由于它们控制人在建筑
群中运动时所得到的感受,景象大小强弱次序的安排就成为
了表达完美意念的重要手段,不管哪种展开方式都形成抑扬
顿挫,有前序、高潮、尾声的空间序列。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
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
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宅院式建筑群在设计
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常采用中轴对称的
严谨构图方式,以十字轴线展开如坛庙建筑;宫殿和民居建筑
是在南北向的纵轴线上安排主要的建筑,在东西横向轴线上
安排次要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扩大了建筑的实用空间,并
且大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体的稳固性;在审美上,创造出具
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形象的美,显示出均衡、对称、
协调、典雅、庄重的美感。用围墙和围廊围合成封闭式的整体
空间,展现出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空间感,象征着我国古代
有条不紊的人间秩序。
园林建筑多以迂回曲折的轴线展开布局,采取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趣味盎然、返璞归真,并呈现出接近自然的模拟
状态。环境空间的构成手法灵活多变,曲径通幽,疏密得宜,
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
中常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布置、组织空间,创造
和扩大空间。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
借等。这些手法都是为了丰富空间美的感受,并创造出艺术
意境。正如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
字也”。
2.3 飞动的屋顶
中国建筑的立面构成与西方建筑在组成上大体相似,即
上为屋顶,中为屋身,下为台基。但中国建筑的这三者并非三
位一体不可分割。有时这三者可以独立发展,自成一体,形成
新的建筑形式。单独的台基为坛,没有屋身的建筑成为亭或
榭。同时,他们在结合方式上还可以做不断重复,台基多层重
复并加栏杆,屋顶多层重复形成层层出檐,由此构成丰富的轮
廓线,取得强烈的节奏感。
程式化的建筑屋顶体现了木构架体系条件下的使用功
能、技术做法和审美形象的和谐统一。屋顶的设计,在中国建
筑中受到格外重视,以此来概括整座房屋。木结构建筑不易
增大建筑体量,而屋顶在设计上却可以发挥这一效果。同时,
屋顶又是人们视线的焦点,从远景看,它可以构成城市的天际
轮廓线,给人以优美和柔和的感觉;从近景看,它可以赋予整
个建筑一种性格特征。屋顶的特点则是出檐远,富有装饰性
的构件斗拱且屋面呈曲线,它具有保护构件的作用,取得较大
的体量和更多的变化。屋顶与坡顶、正脊和翘起飞檐的柔美
曲线,使得它成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形式特色。白宗华认为,
中国建筑有的飞檐起到了动态的作用,具有飞动之美。《诗·
小雅·斯干》中写到:“如 思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羽军斯
飞”,这些诗句是以鸟的飞势来形容中国古代屋檐的飞动之
美。建筑物原本是静止的,而这种飞动之美,化静态为动态,
显得轻盈俏丽,翩翩欲飞,给人们以极大的美感。
2.4 色彩在建筑中的表现
中国古代建筑的用色方面极为大胆,惯用大面积的原色
———黄、红、青、绿、蓝、黑、白。在木料的表面涂上油漆,是为
了防腐的实用目的,因其色彩分配得当,所以又起到美观的艺
术效果。中国建筑色彩的分配是非常慎重的,并且在鲜明色
彩的对比与调和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檐下阴影掩映部分,
主要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柱和墙壁则以红色为主,
与檐下幽冷的冷色正相反,加强阴影部分的对比。在山青水
秀、四季长青的南方,房屋色彩受气候、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
响,多用白墙、灰瓦和黑、墨绿等颜色的梁柱,形成了与环境相
调和、秀丽淡雅的格调。
除审美外,中国古建筑在色彩上的使用还受到封建社会
中等级制度的限制。自西周“明贵贱,辨等级”以来,色彩严格
分成等级:金、黄、赤、绿、青、蓝、黑、白、灰。宫殿建筑用金、
黄、赤色;官邸用绿、青、蓝色;而民舍只能用黑、白、灰色。我
们目前一般所见到的是清代的宫殿、庙宇建筑,用黄色的琉璃
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的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再衬以
白色石台基,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更加显得富丽堂皇。
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鲜明的色彩而又得到如此完美的效果,
在世界建筑上是少有的。
2.5 整体布局体现的节奏和韵律美
节奏与韵律,如果抽象为艺术的形式美法则,那就是有关
时间的一种效应,这种艺术效应用在建筑上,就是把建筑作为
一种象征时间的艺术对象。它具有与音乐一样的艺术效果,
“建筑是一种冻结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是德国大诗
人歌德的名言,因为“建筑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乐的效果”。
希腊帕特神庙殿堂全部用优良的大理石和黄金、象牙造成,不
用水泥和钉子,它的这种结合使得建筑天衣无缝,可谓尽善尽
美,在美术史上被称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人们每天瞻仰这
样完美无缺的艺术品,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
成健全的人格。这种建筑有音乐一样的效果。
中国古建筑在造型艺术上所体现出来的节奏和韵律美,
给予人心的涵养与陶冶以极大的影响。中国的组群建筑在平
面布置上是用一些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相对复杂的群体结
构,房间以间为单位,若干间并连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沿基
地周边布置,共同围成庭院。形式上严格对称但也仍有变化,
在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貌。小至宅院,大至宫苑都有其
核心部位,越是重要的建筑,就必须有重重的院落为前奏,在
人的行进中逐层展开,主次分明,相互呼应。如音乐一样,从
正门到最后一座庭院,显示出序幕、高潮和尾声,气韵生动,韵
律和谐。叔本华在《艺术特征论》中曾这样说:“如果从平面
看,它是阁楼、廊楼、阁廊的排列,这就是音乐中的3/4拍子;
从垂直方向看,它又是台、栏、柱、望板的叠起,这很类似于音
乐节奏中的4/4拍子。”这种节奏感和韵律美称之为音乐美。
中国建筑空间的组合和音乐一样,是一个乐章接着一个乐章,
有乐律地出现,它常用不同形状、大小、敞闭的对比,阴暗和虚
实等不同,步步引入,直到景色全部呈现,达到观景高潮以后
再逐步收敛而结束,这种和谐而完美的连续性空间序列,呈现
出强烈的节奏感。
3 结语
中国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
文明。中国建筑的构思、美学价值、丰富的文化是无价之宝,
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视
线。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作为国人,在中国建筑传统的土壤
上,建筑师们应吸收、借鉴并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刘学军.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