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研究
关键词:爱国情怀表达方式;丽水高校学生;理性爱国;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81-03
爱国主义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永不过时的话题,“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2作为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对于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而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指导着个人的行为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契机。爱国主义的含义更加多元化,增添了新的内容,那么与之相应的表达方式也必然随之改变。因此,新时期下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亟须重新审视。
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成员之一。丽水学院于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是一所地方性普通高校,学校现设39个本科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 197人,并且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丽水学院共有少数民族学生730多名,分别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32个少数民族。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12月升格为高职院校,设置31个高职专业,在校生7 2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01名。大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丽水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高校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研究背景
爱国情怀是国家和历史发展进步的内在精神动力,对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拥有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一个从爱国主义情感到爱国主义观念、再转变为爱国主义行为模式的由浅至深、由低到高的过程。”[2]大学生们面临中国面临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所表现的选择不尽相同,有部分大学生表达爱国情怀时存在不理性的举动。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爱国情怀的表达受到各方面多因素的影响。
(一)现实因素的刺激
1.各国间的摩擦日益增多
全球化下的世界紧密相连,伴随日益密切的国际关系,各国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国际摩擦争端也愈加频繁。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间发生了一些较为敏感的政治事件,例如钓鱼岛事件、南海领土争端等。与此同时,国内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涨。
在众多争端中,反日情绪最为高涨。2012年,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中日钓鱼岛事件升级,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当时,丽水许多商家门前都挂了反日横幅。同年9月16日,丽水发生大规模反日游行,游行中高喊“抵制日货”“还我钓鱼岛”的口号,其中不乏大学生的参与。部分学生参与散发关于抵制日货的传单。
2.韩流等外来文化的侵袭
全球化下大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韩剧、美剧目前在国内都有不小的收视人群,大学生亦占较大比例。以韩剧为例,伴随《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韩流再次席卷中国,相应抵制韩流的情绪也在高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碰撞,引发新一轮的口水战。支持者中不乏狂热分子,不顾一切,不论是非;反对者中亦有纯粹针对国籍的人身攻击,辱骂韩星及其粉丝。论战所反映的实际是: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如何爱国?
3.新时期爱国主义表达方式呈现新趋势
不同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的内涵拥有不同的意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表达方式也在发展和变化着。尤其是进入21世纪,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开拓了国人的视野。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也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所喜爱,他们以网络为平台,找到了更多的爱国主义的表达渠道。这些变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影响大学生在爱国主义表达方式上发生转变。
(二)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易受煽动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拥有深厚的情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使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其行为在社会上有重要的影响力,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大学生能否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年轻气盛,容易冲动,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判。在表达自身爱国情怀时,部分人不免有些激进,如果缺乏合理引导往往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但是,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少,在认识以及实践上都存在一些缺陷。他们绝大部分时间身处学校,对真正的社会生活并没有直接的、深刻的认识,社会实践活动不足,社会认识肤浅。再者,大学生情绪容易波动,不善于处理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受到煽动极易感情用事,从而成为情感的俘虏。除此以外,大学生拥有强烈的批判性,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其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其试图突破这层阻隔,以此宣告自己的成年。
(三)当前高校教育模式的不足
目前,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各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将“两课”放在了次要位置,以丽水高校为例,面临“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的局面,严重冲击了当地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表达,使大学生难以用正确、恰当、理性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爱国情感。
(四)丽水特殊的民族组成
少数民族问题容易引起关注,产生的问题容易被放大,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员或是组织利用,借此煽动民族间的仇恨情绪,破坏民族情感。而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体现着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果,与普通大学生又有差异。丽水拥有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因此丽水的两所高校有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丽水学院招收少数民族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何,爱国情怀的表达方式是否合理至关重要。 二、丽水高校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现状
本课题组设计了“《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表现》项目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抽样调查,共选取样本500人,丽水学院322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178人,共分发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8份,回收有效率为97.6%,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期了解两所高校学生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的基本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两所学校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高涨的,学生能够分辨出正确的爱国方式。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样怀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此同时,本次调查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以自我为中心,存在功利主义思想
部分大学生考虑问题从自身出发,以自我为中心,将精力过分集中于自我身上,过分关注自己的问题,更多的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尚未涉及自身利益时会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一旦发生冲突,便会迟疑,甚至逃避。问及“您会选择以下哪种方式来表达您的爱国情怀?”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在国家利益受损时,挺身而出”,而问到“当我国与其他国家爆发战争需要您入伍时,您的选择是?”有些学生选择“视战局走向而定”,还有的明确表示会“以个人安危为重”。这里并不是反对珍视生命,而是介于国家安危与个人安危之间的抉择,审视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丽水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在国家危亡之际爱国情怀的表达情况。不能否认这些学生内心存在正义感、爱国热情、责任感,只能说是不够积极,担心自身陷入危机。
存在因利益驱动而参与爱国主义活动的大学生。少数学生为谋取个人利益,出于自身考量,参与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非出于爱国意图。其爱国情怀的表达方式充斥功利主义色彩,事实上这样的行为也算不上是爱国行为。
(二)欠缺对爱国情怀表达方式内涵的有效把握
有的大学生对爱国情怀表达方式的理解不够全面,认识不深入,反映在问卷则是前后其回答的不一致。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比较理解爱国主义情怀的,可是对于有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宣扬爱国主义的活动时,产生了怀疑,有人说自己记不清,有的则表示没有参加过。事实上,丽水学院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均组织过不少爱国主义活动。例如,观看爱国影片,“12・9大合唱”比赛都属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亦是在表达爱国情怀,而目前学生尚缺乏这样的认识。
(三)意识和行为脱节
学生的想法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行为,想法与实际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许多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某项行为是爱国行为,却没能将其付诸实践。有学生认可以“了解国家时事,关注国家动态”来表达其爱国关怀,但是在问及“多久关注一次国家时事?”时,只是“偶尔关注”,甚至“几乎不关注”。“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3]好的思想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关键的另一半则需要去执行、去实践、去落实。丽水两所高校的大学生爱国情怀表达缺乏主动性。
(四)存在不合理的表达行为
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还是存在一些学生有较为偏激的行为。“抵制”指很反对一样事物,并且抗拒抑制它。有不少人将“支持国货,抵制外货”作为表达爱国情怀的方式。“看到网络上辱骂反华行为的文字及图片,您的感受是?”时,选择“觉得写得很好,很解恨”。
除此之外,需要警惕特定事件驱动下激发的爱国热情,可能会增加不合理行为的产生,需进行合理引导。“当某一国家故意挑衅我国时,您认为抵制该国商品是爱国的表现吗?”在这个前提下选择抵制外货的人数明显增加。尤其是受到紧张的中日关系的影响,反日情绪高涨。甚至有大学生通过网络大肆宣扬“抵制”就是“爱国”的壮举,把购买“洋货”指斥为“汉奸”的行径。
(五)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缺失,效果不显著
丽水两所高校均缺乏合理的引导。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教育内容、方式还是环境都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表达产生影响。大学生主要在学校生活和接受教育,提升爱国主义素养,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待在学校里,对于爱国主义教育而言,学校负有很大的责任。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不记得参加过学校的爱国主义活动,由此可见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不高,学生受到的影响不深。同时,少数学生受激进教师的影响,看待问题片面化,缺乏客观性,反映在行为上即是不合理的爱国举动。
三、对策与建议
不同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的内涵拥有不同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对理性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关于理性爱国,许多伟人、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观点,我们小组认为,理性爱国就是在理性指导下,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清醒、理智地表达爱国情感及理性的行动。“理性爱国是兼顾建设与权利的爱国,它可以正确处理建设与维权的冲突”。
(一)大学生爱国情怀的理性表达方式
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是弥足珍贵的,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爱国不可盲目,更不能激进爱国,大学生应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要做到理性爱国,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应建立在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时事的正确把握上。对于传统文化,绝对不可片面地全盘否定,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将之不断发扬光大。另外,更应积极关注当今时事,了解国家动态,以备必要时能更好地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关系。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越来越关注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绝对分不开的,因此,个人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社会是由个体组成,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社会,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大学生必须正确把握现代国家本质与社会属性及个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更应以一颗包容与自信的心,站在祖国的立场上,积极接纳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大学生既要对本国文化充满信心,又要辩证地吸收外国文化,从而不断强大发扬本民族文化,促进本国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在当今这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应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且网络信息传播十分迅速,因此,大学生更因谨慎发表言论,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总而言之,大学生要做到理性爱国,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化言论为行动。在校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备日后能更好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二)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怀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阶层,又在一定程度上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者,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他们处于青春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等都还不稳定,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是具有很大可行性的。
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必须要采取科学的途径,既不可盲目打压,更不能待突发事件发生后再进行临时教育。理性爱国教育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长期深入的渗透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紧密配合,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1.理性爱国教育应加强家庭教育
当今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因受到长辈的诸多宠爱,甚至是溺爱,养成了自私、霸道、怕吃苦的不良品质。家庭应适度宠爱孩子,从小培养孩子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吃苦的品质,形成尊老爱幼的家庭氛围,使他们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
2.理性爱国教育还要形成系统科学的学校教育
大学生能否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怀,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好学校教育,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积极开展各种相关活动,教师要注重身教,以身作则;其次,要加强历史传统知识的传授,改变以往简单灌输的方式,向渗透教育转变;最后,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理性爱国教育更要注重全面的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应扩大覆盖面,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体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另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化意识为实际行动,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4.理性爱国教育也要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必须要做好这一领域的引导和监督工作。我们要利用好网络的优势,建立“红色网站”,用以宣传理性爱国的精神,构建爱国教育的网络战地;但同时必须注意网络的负面作用,禁止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简单、本能的爱国心虽然暂时能激起强大的能量,但不能持久。只有富有理性的爱国情怀,才是表达爱国情怀的最佳方式,才是持久、稳定的。大学生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时,也应加强自身锻炼,把立志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心化为努力学习、掌握技能的实际行动之中,真正做到理性爱国。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对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一处论述的译文的订正[N].光明日报,1985-10-13.
[2]傅晓宇,王海稳.多维视野中的爱国主义内涵[J].理论月刊,2004(12).
[3]马志尼的新宣言[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616-620.
论当今时代何为热爱祖国
初次听到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论述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仿佛久旱逢甘霖一般,因为它解决了一个困扰在我心头多年而又不知该如何去处理的难题。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开放搞活理论以后,到现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已经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有了大跨步的提高。
但是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幅度却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这也就造成了现今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不正常现象,例如: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等,严重地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论述正确地把握了时代所产生的问题的症结,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鲜明地区分了光荣和羞耻的界限,为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八荣八耻”中,我着重想谈一谈的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一条,因为如果说“八荣八耻”是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的话,那么“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这个论述的总纲,所有的其它七条都是围绕着这条展开的,如果做不到这条,那其它的也不可能做的到。
不过,我现在想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在现今的社会究竟怎么做才叫热爱祖国呢?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忠君爱国”是每一个人首先要牢记的观念;在抗日战争时期,同仇敌忾,抗击日寇的侵略就是热爱祖国,但是在现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和平年代,什么才叫热爱祖国呢?从小学到大学,每一所学校都没有间断过对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个个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被我们牢记于心,不断的激励着我们。不过毕竟英雄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些教育对我们并不具有太多的现实意义,无法明确的指引现今的年轻人,从而也造成了现今社会中的两种走极端的人,一种是以“愤青”为代表,他们极端的抵制日、美等国,是这些国家的东西就不让使。应该这是不对的,毕竟人家的技术要比我们先进,我们应该引进来,从而加以学习和利用。另一种则是以“哈韩、哈日”一族为代表,他们疯狂的追逐着这些国家的一切,连自己是哪国人都忘了,这些当然是更不可取。
其实在现今社会有很多行为都可以被称作爱国,例如:做好本职工作是爱国;为国家多缴税,按时缴税就是爱国;甚至在植树节栽了一棵树,也可以算是热爱祖国的行为。总结起来,我觉得在现今时代的热爱祖国应该体现为: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祖国争荣,不给祖国抹黑,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争取早日使祖国腾飞,这是我们每一个国民都应该做到的。
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现在有很多人都认为学历高的人,素质也高,也就更知道爱国,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同学现在在美国留学,他在一家邮局打工,他的老板叫大卫,是个人很好的小老头。来这个邮局的大多数人都认识他,有时候顾客的信忘记贴邮票,他都会自己出钱帮人家贴好寄走,是个乐于助人,并不执著于金钱的人。有一天早上上班的时候,邮局收到了一张明信片,是寄给以前住在大卫家的一个中国女孩的,但这个女孩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已经回中国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突然有人寄这张卡片来。本来这类明信片只需要直接写上“人已不在”投回邮筒就好了,但大卫却突然生起气来,我同学感到很奇怪,问他怎么了?接着大卫就开始跟他义愤难平的讲了起来:
原来一年前这个女孩突然到邮局来,说想找工作。当时好像只有在邮局工作的另外一个中国女孩周惺在,于是周惺就跟大卫说有人来找工作。大卫以为这个女孩是周惺的朋友,于是二话没说就让她来上班了。工作了不久,女孩说想找房子住,因为要毕业了,想参加了毕业典礼再走,但是目前的房子合同到期了,几个月短期的房子又不好找,问可不可以住在大卫家里面。大卫家里正好有一间房子空着,于是就让这女孩住进来了。这个女孩看了房间以后,要求换床,换地毯……好像把大卫当房东看。大卫当时很困惑:为什么你开始要求住进来的时候把我当朋友看,一分钟后我马上就变成了你的房东,要帮你换这换那的。但大卫还是丢下工作马不停蹄的买了新地毯新床……不过讲好要收女孩的房租。但是更麻烦的事情却在后面。女孩住进来后,就不断对大卫指手划脚,而且一点也不顾及别人,凡事只图自己方便。举个例子说,女孩跟大卫说需要冰箱空间放东西,于是大卫帮她腾了空间出来。女孩却还质问大卫:为什么你要买这么多牛奶?!占了冰箱这么多地方? 大卫心想:这是我的房子,我喜欢fresh milk,况且我还只买了两瓶……。大卫说,住在他家里的另一个中国女孩子周惺都说,对这个女孩子跟大卫和他妻子说话的方式难以置信。这还只是很多事情中的一件,后来大卫和他妻子终于受不了了,于是要求这个女孩离开。女孩说可以,但是需要时间找房子,大卫同意了。这之后没几天,估计是礼拜一或二,这个女孩跟大卫说希望提前预支自己的工资,因为一般大卫付工资是在每周的最后一天上班的时候付,也就是星期六。大卫就提前开了一张支票给她,当天下午她就把支票存入了自己的账户。接下来第二天,当大卫下班回家的时候,发现这个女孩的屋子已经人去楼空,留下一堆垃圾,而且没有付前面的房租。当大卫气急败坏的跑到银行想要阻止那张支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我同学还了解到,原来寄明信片的对方是一家讨债公司,他们也是想要回这女孩歉下的另外一笔钱。大家可想而知,这个女孩给中国留学生乃至中国的形象造成了多坏的影响,而且像这样的留学生还有不少。所以要想做到热爱祖国,不光要提高一个人的学历,还要提高综合素质才行,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条很长的路。
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热爱企业应该就是热爱祖国的体现,因为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给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决心今后要以“八荣八耻”作为我的座右铭,从自身找不足,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注重工作中的一点一滴,把企业的荣辱当作自己的荣辱,做到诚实守信、勤奋爱劳,与同事团结互助,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富有针对性地结合公司“两会”精神进行学习充电,为公司将来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热爱祖国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们的祖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豪杰,他们为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和敌人做殊死的斗争,因为他们,我们的付出和牺牲,我们的祖国才得以富强。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而感到骄傲!”
人类的精神世界好比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高山,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就是做一个攀登者去攀登这座高山,因为山的顶峰有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团结一致,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我们要时刻牢记。
我们要从小树立起爱国精神。毛泽东主席主张学习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他曾经说过,有的人学习看起来是努力的,但是目的却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穿衣吃饭,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为了谋取个人的功名利禄,这是很没有出息的人,我们应该时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国家和社会而发奋学习,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做贡献。
爱国首先要从小事做起。在升国旗时,少先队员要行队礼,不是少先队员的同学要行注目礼。平时日常生活中要爱护红领巾,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在学校里要戴红领巾,上体育课时可以吧红领巾摘下来,叠好放进书包。回到家里要把红领巾放在床头,以便第二天起来时佩带。红领巾要定期清洗,保持干净整洁。虽然这些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但是却充分的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
爱国其次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进而推进到共产党注意的理想境地。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做准备。
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要具有创造意识,效率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劳动观念,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到那时,我们将真正成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昂首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教育我们要如何爱国,如何为祖国做贡献,为人民造福,让我们一起向着“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的目标前进吧!
-----------------------------------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 一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所倡导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强调的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发展,是对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对于振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于凝聚全民族力量,紧密团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悠悠历史长河,无论经历多少沧桑巨变,中华儿女总是坚守着一份对祖国的无比忠诚、无限热爱。无数志士仁人为了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尊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舍生取义、精忠报国,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恰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以热爱祖国为核心内容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和传统美德,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
爱我中华,爱我祖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才使我们的祖国走上了富强、民主、文明的发展道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国内环境,在“热爱祖国”还是“危害祖国”这个大是大非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牢固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观念,坚决反对任何危害祖国、分裂祖国的行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模范,团结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一个民族,要讲民族大义;每个公民,要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这样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走向富强。知荣明耻,热爱祖国,就是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切实加强道德修养,时时处处都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特别是要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爱国热情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凝聚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上来,一言一行、点点滴滴,形成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奉献祖国的良好风尚,在全社会营造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良好氛围。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个新思想,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是社会主义学说和理论的新发展。
(1)“一国两制”构想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原则性。1986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着共同的血缘、共同的生活习尚、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理素质,有愿意维系在一起的民族感情,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分割的。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一国两制”构想充分尊重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几十年来,海峡两岸尚未统一的状态,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如果再动干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必将带来更多的伤害和不幸。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中国政府是不会轻易使用武力的。由于台湾和大陆分离的时间比较长,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政治经济制度缺乏了解,他们有久已形成的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所以,邓小平十分强调尊重台湾的现实,尊重台湾同胞的愿望和选择,提出了现行生活方式不变。几十年来,台湾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台湾的政治前途未卜,人心不稳,影响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台湾地狭人密,资源匮乏,市场有限。从这种现实出发,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对台湾是十分有利的。台湾可以依托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经济会发展更快,稳定繁荣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3)“一国两制”构想考虑到国际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邓小平说,如果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统一,美国利益也不致受损害。一旦通过和平共处的办法解决了台湾问题,这个热点也就消失了,这对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香港被英国统治了一个半世纪,英国在香港拥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同时香港又是国际金融中心,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在那里有大量的投资,中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首先涉及到的是中英关系,其次还有中国和世界不少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处理不好,同样给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影响。邓小平说,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做不到三方面都能接受。勉强接受了,也会造成混乱局面。即使不发生武力冲突,香港也将成为一个萧条的香港,后遗症很多的香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香港。所以,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当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董建华评述说:“‘一国两制’方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代表12亿中国人对当代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4)“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邓小平说,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当今世界,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的推动下,各国经济互相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日趋加深,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的两大主题。尽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依然存在,但用和平的、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所以,邓小平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一国两制”的构想,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带入新世纪,是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愿望。处在重要历史时期,中国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中国需要并十分珍惜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开创人类美好的未来,作出不懈的努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一、国防概念国防,是一门求生学问,也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言—语中的。国防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1、国防的主体:国家。2、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主权、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3、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4、国防的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5、地位和作用:⑴国家安全保障。⑵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⑶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我国古代国防:中国古代的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终结,大约经历了4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国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育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卫国御侮的尚武精神,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国家。⑴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我国古代为提高国防能力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一是“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等。遵循这些思想,使我国取得了无数次对外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使国防出现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鼎盛时期。⑵古代的兵制建设所谓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在武装力量体制上,我国古代一般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秦朝以前,武装力量比较单一,在军事力量构成上,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平时生产劳动,战时集合成军,以临时征集的方式组成军队。秦朝以后,随着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经济生产的发展,各朝代根据国家的状况和国防的需要,以及驻防地区和任务,将军队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并对军队的组织编制、屯田戍边、兵役军赋、军队调拨、军需补给、驿站通道、武器的制造和配发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通过法律形式颁布执行,如唐代的《卫禁律》、《军防令》等。在军事领导体制上,夏、商、西周时期还没有专门的军事机构,国王一般亲自主持军政,领兵作战。春秋末期,国家机构出现将相制,以将为主组成军事指挥机构。战国时期,将军独立统兵作战已很普遍。秦统一后,设立了专门管理军事的机构,最高的军事官员称太尉。隋朝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设立了三省六部制,专门设立了主管军事的部门——兵部。宋朝为了防止“权将”拥兵自重,在中央设立了枢密院,作为军事领导的最高机构,主官用文官担任。枢密院对军队有调遣权,但无指挥权;将军对军队有指挥权,但又不能调遣军队,造成枢密院和将军的相互牵制。各朝代在军事领导体制方面的做法虽然不尽一致,但皇权至上,军队的调拨使用大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在兵役制度上,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人口状况和军事需要而发展变化。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战争规模小,主要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度。封建社会时期,民军制度逐渐演变为与当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兵役制度,如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的卫所兵役制等。⑶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我国古代为抵御外敌的侵犯,巩固边海防,修筑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国防工程。如城池、长城、京杭运河以及海防要塞等。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城池建筑始于商代,之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一直延续到近代。由此,城池的攻守作战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中主要的样式之一。长城是城池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故址西起临眺(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后经各朝代多次修建连接,至明代形成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隋炀帝时在原有的旧河道上开凿连贯。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长1794公里,把南北许多州县连成一线,对军事交通运输和“南粮北运”起到了积极作用。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朝开始的。为防止倭寇的袭扰,明朝在沿海重要地段陆续修建了以卫城、新城为骨干,水陆寨、营堡、墩、台、烽堠等相结合的海防工程体系。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第一阶段:(1949—1953)外御侵略,内治创伤的恢复时期。第二阶段:(1953—1966)调整时期。第三阶段:(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第四阶段:(1977—1989)现代化建设时期。国防历史启示:⑴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平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科技进步,对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现行的国防领导体制:(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3)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5)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6)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武装力量体制:(1)中国人民解放军。(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民兵国防动员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要求。国防动员体制是国防动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组织制度,是国家关于国防动员的组织系统、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相互关系的规范。国防动员体制的功能状态,对于增强国家的国防动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内容:(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3)人民防空动员。(4)国防交通动员。(5)政治动员.我国国防的政策: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是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外来侵略服务的,我们加强国防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是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中国的国防政策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中国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发展与安全的统一,努力提高国家战略能力,运用多元化的安全手段,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谋求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的综合安全。三、国防法规概述:特征:(1)调整对象军事性。(2)公共程度有限度。(3)司法连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严厉性。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简介:〈一〉国防活动基本原则:①维护国家利益。②统一领导。③协调发展。④独立自主。⑤积极防卫。⑥全民自卫。〈二〉公民、组织国防义务和权利。第五十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各级兵役机关和基层人民武装机构应当依法兵役工作,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完成征兵工作,保证兵员质量。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完成民兵和预备役工作,协助兵役机关完成征兵工作。第五十四条公民和组织有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有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兵役制度:1、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2、民兵与预备兵相结合。平时征集:1、征集年龄。2、征集程度。3、缓征与不征。学生军事训练:学生军训工作是依据《兵役法》和《国防教育法》开展进行的。组织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国家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年学生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每年有1660所高等学校、27000所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训练学生达1200万人。学生军训工作已进入全面普及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通过军训,广大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得到强化,组织纪律性不断加强,意志品质得到磨练,吃苦耐劳精神和艰苦朴素作风得到弘扬。近年来,青年学生要求入党、参军和报考国防生的人数明显增加。各地普遍反映,学生军训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军的大事好事,育人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替代的。这项工作的开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各界的普遍欢迎。《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的颁布,确保了学生军训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将有力促进学生军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国防教育法:为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国防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国防教育法的方针是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国防教育法》在第三条中对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国防观念是指人们对国防的认识和态度;国防知识是指有关国防的基本理论、常识;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学习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知识和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人民防空知识和战场救护知识常识,开展射击、投弹、刺杀等军事训练活动,以及越野、跳伞、滑翔、航海、驾驶等军事体育运动。因此,国防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教育学科,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可以说,凡是与国防有关的理论、知识、精神等,都是国防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从完整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来讲,国防教育主要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理论教育是较高层次的国防教育,大体上包括国防地位和作用、国防构成、国防建设等三个方面的理论。国防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有灿烂和曲折两个方面,正确运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对后人进行教育,可以起到激励精神、催人奋进的作用,国防历史教育最有震憾力和影响力。国防常识。国防常识是指国民应该了解的国防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国家防卫知识,如领土、领海、领空的基本概念,防卫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原则等。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战时动员对国民的要求,以及形势战备、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一些知识,如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主要职责任务,国防科普知识等。国防精神。国防精神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中心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尚武精神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等三个方面。此外,国防法制、国防科技、国防经济、国防外交与形势、国防体育等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的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五、我心中国防。在我的心中,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事业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引以为高尚的事业,而从事国防事业的人是世界上最高尚与伟大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社会也变得更加文明。国家、种族的界限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素质也越来越高,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国防只有在战争年代才值得重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显得多余了。可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无论多强大的经济也会化为乌有。众所周知,落后便要挨打。当今霸权主义,强权横行。由于一次海湾战争,原本风光富裕的伊拉克也算一个经济强国,但现在却只能任人宰割,前几年的阿富汗和南斯拉夫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假如他们拥有自己强大的国防后盾,还会任人宰割吗?假如美国等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他们能够肆意的挑起战火吗?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宏伟蓝图,可是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威胁到全世界的和平。人民军队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没有他们,就不会有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就不能与霸权主义斗争到底;没有他们,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无法保障。摘自:其他参考资料:.cn/Periodical_jslsyj2002030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