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建筑美学论文参考文献_建筑美学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

2023-12-10 03: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建筑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建筑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

  摘要: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原则,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
  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
  及类型,并且从建筑平面、屋顶、色彩、整体布局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特征;色彩;韵律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
  艺术瑰宝,反映了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同时,古代建筑又象
  征着阶级社会的法权。中国建筑是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
  程技术,与西方建筑比较起来,也是极其特殊的。许多建筑物
  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而且是艺术的大宗遗产。
  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
  门类,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古典美学家把建
  筑列入艺术部类的首位,建筑和绘画、雕塑合称为三大造型艺
  术。建筑艺术的特征具有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时空交汇
  性、技术性。建筑使用者在实用过程中获得美感、得到享受。
  人们对建筑的美学感受是全身心的,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
  视角对建筑加以审美判断。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除了呈现在
  结构方面,还表现在屋顶、色彩和匀称的平面布置等方面。
  1 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格。
  中国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商周到秦汉,这一阶
  段是建筑的萌芽与成长期,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魏
  晋隋唐到宋朝是中国建筑逐步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唐代的成
  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的阶段,
  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分别以秦汉、隋唐、明
  清时期的建筑为代表。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
  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
  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等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
  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有着共同的发展历程,但
  在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上又有着不同之处。
  2 中国古建筑的美学特征
  2.1 独特的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建筑与欧洲及印度、伊斯兰等古建筑不同,它主要
  是木骨架结构的砖石建筑,而没有采用砖石承重墙式的结构,
  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以木构架为主要
  的结构方式。这与应用物质材料和技术结构相关,结构不但
  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并因其巧妙的组合而显现出独特的结
  构美和装饰美,表现出建筑美的内容。尤其木结构体系,它本
  身的复杂与精微是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也充分体现
  了中国人的智慧。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约材料、劳动和施
  工时间方面,比石建筑优越。中国建筑发展木结构的体系,主
  要原因就是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
  求的局限,在设计思想上确认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是最合理和
  最完善的,所以中国建筑是最节省的建筑。
  2.2 建筑平面丰富的空间序列
  中国的古建筑有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宅院式建
  筑群,表现出理性而规整的布局;一种是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
  结合的园林式建筑,它的构图是自由的。任何一种建筑形式,
  布局中程序的安排都是建筑创意的核心。因此布局中程序的
  安排是中国古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由于它们控制人在建筑
  群中运动时所得到的感受,景象大小强弱次序的安排就成为
  了表达完美意念的重要手段,不管哪种展开方式都形成抑扬
  顿挫,有前序、高潮、尾声的空间序列。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
  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
  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宅院式建筑群在设计
  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常采用中轴对称的
  严谨构图方式,以十字轴线展开如坛庙建筑;宫殿和民居建筑
  是在南北向的纵轴线上安排主要的建筑,在东西横向轴线上
  安排次要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扩大了建筑的实用空间,并
  且大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体的稳固性;在审美上,创造出具
  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建筑群体形象的美,显示出均衡、对称、
  协调、典雅、庄重的美感。用围墙和围廊围合成封闭式的整体
  空间,展现出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空间感,象征着我国古代
  有条不紊的人间秩序。
  园林建筑多以迂回曲折的轴线展开布局,采取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趣味盎然、返璞归真,并呈现出接近自然的模拟
  状态。环境空间的构成手法灵活多变,曲径通幽,疏密得宜,
  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
  中常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布置、组织空间,创造
  和扩大空间。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
  借等。这些手法都是为了丰富空间美的感受,并创造出艺术
  意境。正如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
  字也”。
  2.3 飞动的屋顶
  中国建筑的立面构成与西方建筑在组成上大体相似,即
  上为屋顶,中为屋身,下为台基。但中国建筑的这三者并非三
  位一体不可分割。有时这三者可以独立发展,自成一体,形成
  新的建筑形式。单独的台基为坛,没有屋身的建筑成为亭或
  榭。同时,他们在结合方式上还可以做不断重复,台基多层重
  复并加栏杆,屋顶多层重复形成层层出檐,由此构成丰富的轮
  廓线,取得强烈的节奏感。
  程式化的建筑屋顶体现了木构架体系条件下的使用功
  能、技术做法和审美形象的和谐统一。屋顶的设计,在中国建
  筑中受到格外重视,以此来概括整座房屋。木结构建筑不易
  增大建筑体量,而屋顶在设计上却可以发挥这一效果。同时,
  屋顶又是人们视线的焦点,从远景看,它可以构成城市的天际
  轮廓线,给人以优美和柔和的感觉;从近景看,它可以赋予整
  个建筑一种性格特征。屋顶的特点则是出檐远,富有装饰性
  的构件斗拱且屋面呈曲线,它具有保护构件的作用,取得较大
  的体量和更多的变化。屋顶与坡顶、正脊和翘起飞檐的柔美
  曲线,使得它成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形式特色。白宗华认为,
  中国建筑有的飞檐起到了动态的作用,具有飞动之美。《诗·
  小雅·斯干》中写到:“如 思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羽军斯
  飞”,这些诗句是以鸟的飞势来形容中国古代屋檐的飞动之
  美。建筑物原本是静止的,而这种飞动之美,化静态为动态,
  显得轻盈俏丽,翩翩欲飞,给人们以极大的美感。
  2.4 色彩在建筑中的表现
  中国古代建筑的用色方面极为大胆,惯用大面积的原色
  ———黄、红、青、绿、蓝、黑、白。在木料的表面涂上油漆,是为
  了防腐的实用目的,因其色彩分配得当,所以又起到美观的艺
  术效果。中国建筑色彩的分配是非常慎重的,并且在鲜明色
  彩的对比与调和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檐下阴影掩映部分,
  主要色彩多为“冷色”,如青蓝碧绿;柱和墙壁则以红色为主,
  与檐下幽冷的冷色正相反,加强阴影部分的对比。在山青水
  秀、四季长青的南方,房屋色彩受气候、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
  响,多用白墙、灰瓦和黑、墨绿等颜色的梁柱,形成了与环境相
  调和、秀丽淡雅的格调。
  除审美外,中国古建筑在色彩上的使用还受到封建社会
  中等级制度的限制。自西周“明贵贱,辨等级”以来,色彩严格
  分成等级:金、黄、赤、绿、青、蓝、黑、白、灰。宫殿建筑用金、
  黄、赤色;官邸用绿、青、蓝色;而民舍只能用黑、白、灰色。我
  们目前一般所见到的是清代的宫殿、庙宇建筑,用黄色的琉璃
  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的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再衬以
  白色石台基,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更加显得富丽堂皇。
  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鲜明的色彩而又得到如此完美的效果,
  在世界建筑上是少有的。
  2.5 整体布局体现的节奏和韵律美
  节奏与韵律,如果抽象为艺术的形式美法则,那就是有关
  时间的一种效应,这种艺术效应用在建筑上,就是把建筑作为
  一种象征时间的艺术对象。它具有与音乐一样的艺术效果,
  “建筑是一种冻结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是德国大诗
  人歌德的名言,因为“建筑所引起的心情很接近音乐的效果”。
  希腊帕特神庙殿堂全部用优良的大理石和黄金、象牙造成,不
  用水泥和钉子,它的这种结合使得建筑天衣无缝,可谓尽善尽
  美,在美术史上被称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人们每天瞻仰这
  样完美无缺的艺术品,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
  成健全的人格。这种建筑有音乐一样的效果。
  中国古建筑在造型艺术上所体现出来的节奏和韵律美,
  给予人心的涵养与陶冶以极大的影响。中国的组群建筑在平
  面布置上是用一些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相对复杂的群体结
  构,房间以间为单位,若干间并连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沿基
  地周边布置,共同围成庭院。形式上严格对称但也仍有变化,
  在多样变化中保持统一的风貌。小至宅院,大至宫苑都有其
  核心部位,越是重要的建筑,就必须有重重的院落为前奏,在
  人的行进中逐层展开,主次分明,相互呼应。如音乐一样,从
  正门到最后一座庭院,显示出序幕、高潮和尾声,气韵生动,韵
  律和谐。叔本华在《艺术特征论》中曾这样说:“如果从平面
  看,它是阁楼、廊楼、阁廊的排列,这就是音乐中的3/4拍子;
  从垂直方向看,它又是台、栏、柱、望板的叠起,这很类似于音
  乐节奏中的4/4拍子。”这种节奏感和韵律美称之为音乐美。
  中国建筑空间的组合和音乐一样,是一个乐章接着一个乐章,
  有乐律地出现,它常用不同形状、大小、敞闭的对比,阴暗和虚
  实等不同,步步引入,直到景色全部呈现,达到观景高潮以后
  再逐步收敛而结束,这种和谐而完美的连续性空间序列,呈现
  出强烈的节奏感。
  3 结语
  中国建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
  文明。中国建筑的构思、美学价值、丰富的文化是无价之宝,
  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我们的视
  线。近代以来直到今天,作为国人,在中国建筑传统的土壤
  上,建筑师们应吸收、借鉴并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刘学军.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思考与探讨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思考与探讨

当代建筑美学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对建筑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它反映了当今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向。

【摘要】 高层建筑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从古典复兴式、现代主义的国际式直至当代强调个性、高技术中环境的多元化趋势,高层建筑的美学问题始终是建筑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基本内涵,然后分析了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具体表现方式以及它的负面影响,最后阐述了高层建筑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建筑美学

前言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人类在建筑艺术中表现了复杂多样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建筑艺术语言,统一多变,主次分明,有和谐韵律的结构布局,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意境和风格。近年来,随着建筑美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还在进一步扩大。

一、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基本内涵分析

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是指作为客体存在的高层建筑的外部形状、内部构造、实际使用功能等方面是否满足使用主体人的审美标准和实际要求,如果基本符合或完全满足,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肯定,那么高层建筑就具有美学价值。高层建筑美学价值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是指建筑是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比如遮风挡雨,避免日晒,取暖),是否满足使用者提出的功能、技术以及安全方面的要求;精神层面的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是指高层建筑是否符合使用者的身份和气质,是否符合使用者的文化素养,是否让使用者在心理上产生认同和愉悦,产生精神上的满足。高层建筑美学价值侧重于精神层面的研究,这属于艺术美学价值的范畴。它强调高层建筑在作为人类生存生活基本场所的同时,其艺术美学价值给大家所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

二、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表现及影响问题分析

1、高层建筑包含了很强的城市美学价值。

“城市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城镇、大地景观等一般审美规律的综合性部门分支美学,城市美学所涉及的美学门类则主要有环境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艺术美学。城市美学是内容很广泛的一门学科,有很多表现形式,人们在谈论城市美学时,一般涉及城市标志、城市空间、城市形象3个方面。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各个城市都在极力发展高层建筑,先后涌现出很多标志性的建筑,人们在提到一个城市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其标志性的建筑,更或者,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和最好标记。

比如台北的101大楼,吉隆坡的皮特纳斯双塔,上海的东方明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些建筑极大地美化了城市天际线,它们与自然景观、邻近建筑高低错落,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白天,这些挺拔高耸的建筑轮廓就像跌宕起伏音乐节奏在律动;夜晚,高层建筑流光溢彩,霓虹闪烁,整个城市就像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高层建筑实现了建筑垂直方向的立体化发展,这使得建筑面积大大增加,节约了城市土地,这样可以把更多的土地开辟为公园和绿化场所,使得城市绿化率大大提高,净化城市空气,让城市实现生态化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高层建筑体现了多方面的科技美学价值。

“科技美学是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审美价值形态及其规律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是美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它肯定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科技美学由科学美学和技术美学两部分构成。”高层建筑本身就是物理学、力学、化学、材料学、数学、结构学、建筑学等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晶,蕴含了极高的科技美学价值,显示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使得高层建筑的科技美学价值有了更高的提升,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价值,逐步地鉴赏科技美学。高层建筑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任意一种科学的发展都会引起高层建筑在内部构造或者外观形式上的改变。

材料的改变会引起高层建筑整个材料及其审美价值的改变,玻璃材料和现代钢结构的出现使教堂从幽暗封闭转向了明亮开放,美国洛杉矶的水晶教堂就是最好的例证。整个建筑不再肃穆阴森,变得轻盈飘逸,晶莹剔透,甚至连砖石结构的钟塔也被玻璃塔所取代。可见科学美学散发着它非凡的魅力。技术是建筑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高层建筑更是通过技术在其内部构造以及外观造型方面的运用,达到技术与造型的完美融合,展现新的美学价值。不同时期的.高层建筑所展现的技术美学价值是与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相一致的。最早的高层建筑侧重于工程技术与建筑功能的运用,现代高层建筑极力表现技术在艺术创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当代高层建筑尤为强调人文环境,精神追求与科技的互相结合,这种技术美学价值包含了相当的人文精神和人为关怀。

3、高层建筑美学价值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既美化装饰城市,又使科技发展节节升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都有它的正反利弊两面性。我们在肯定高层建筑积极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到了一定的高度,其节约用地将不会太明显,但是其造价将会成倍地增加,极其昂贵。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曾提出过尖锐的批评,著名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就是其中一位,他对高层建筑的奢侈提出来强烈的谴责:“摩天大厦将永远是空想,它们永远是昂贵的,它们永远是额外的。在我们的时代当然能用摩天大厦的众多实例去庆祝文化,我们注视的生活方式由摩天大厦最好地表达出来了。摩天大厦在美国文化中有伟大的方面,但他们已经停止建造高层建筑了。”高度是高层建筑引以为荣的特征,同时也是它自身的一个弊病所在。在面对地震、飓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时,由于高层建筑内部构造极其复杂,再加上其内部容纳的人员多,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对人员进行安置和疏散,相较于底层建筑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高层建筑美学发展的方向

“生态美学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理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其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生态美学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同样和谐也是高层建筑生态美学价值所在。这种和谐不仅包括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也包含了它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和谐,并且要体现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未来的高层建筑将走向生态和高科技相结合的道路,将结合地域环境,实现生态化科技、园林化空间、仿生效益整体和谐的生态美学价值。

现在很多高层建筑都建有空中花园,可以增加高空中的氧气供给,同时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减轻高层建筑中的热岛效应,达到最佳居住状态。在高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它给人类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改善了居住环境,加大了绿化面积,美化了城市景观,并使得各种新技术可以很快地应用于实践中;但是这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虽然如此,我们对高层建筑还是应该抱着积极的心态予以肯定,用更新的技术让高层建筑走向生态高科技的方向,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更好的生态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武定.城市美学之一[J].规划师,2002

[2]冒亚龙.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

浅论建筑生命精神内涵哲学

浅论建筑生命精神内涵哲学

中国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生命哲学。那么,建筑生命精神内涵哲学探索是?

1.“生”字起源及涵义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卷六】【生部】生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下象土。上象出。此与出以类相从。十一部。凡生之属皆从生。作为动词的“生”的含义如表1所示作为名词的“生”的含义如表2所示。

2.建筑的生命精神内涵

古人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时间现象,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情感的生命感悟。例如:《周易》“生生之谓易”。这是从时间循环变异现象而产生的恢宏阔大的生命情怀。又如:《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具有生生之德,正是四时运行而化生百物,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生命顺序,“突现了生之理”(朱良志,1995)。尤其是自然景物随四季的盛衰荣枯更容易化时间现象为悠悠心境。这是从四时运行的时间现象而产生的对生命过程的感悟。中国传统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古人的时空观念或者说是宇宙观。宇是空间观念,宙是时间观念,宇宙连用是时空观念的综合体现。《庄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二字连用,始见于《庄子•齐物论》曰:“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可见,对中国古人而言,时间的体验虽然是具体的、经验的,但更是一种无法定质定量的心理时空。他们善于将物理时间转换成富有感性色彩的生命感悟,其关键就在于客观场景的具体时间现象能否在人的心理上引发情感。2.1建筑时间观建筑的时间观,体现在居住其中的人的心理感知从而对时间现象进行抽象的抒怀。而这种时间观往往是同“宇宙”的观念相连,指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人崇天“巍巍乎,为天为大”,古代的建筑甚至城市规划,也往往“象天法地”。《三辅黄图》上记载的营建咸阳时的“……信宫作极庙,像天极”,汉代宫室,如班固所谓“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1]P24-25,都是古人建筑时间观的体现。另一方面古人对时间秩序的感知上升为规范人们行为的“礼”的秩序,因四时四季不同,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所建设的建筑,形成的不同的空间与氛围。今日北京仍然保留有祭祀自然的坛庙如天坛、地坛、日坛、月坛。2.2建筑空间观当人们在院落中,触摸斑驳的墙体,看着白墙上枝桠稀疏的影像岁日光西暮,而逐渐挪移,时光在建筑上完成了传递,而人们也从光影的变换中体会岁月时间的流逝。完成了从时间到成空间的转变。传统建筑院落所构成的空间,在园林住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把构成院落的元素仅仅当成建筑元素的话,那一道门、一扇窗便只是具体的物质存在;那一面墙、一座游廊,只是空间的分割,但就是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建筑元素,在时间的作用下,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观。即时空的交错与融合。作为建筑的使用者,居于其中的人,在游廊中穿梭,透过一扇漏窗,望见如意门洞所框出的半枝芭蕉,于是多个空间在以人为主体的活动中,完成了空间的转化。“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多进院落形成的纵向纵深的空间序列与横向跨院形成的水平序列,往往通过不同的墙体或门的变化完成空间的转变或推进。建筑元素就变成了空间转换的节点而存在。

3.中国建筑艺术的生命论

3.1生——生命结构论张皓[2]认为立足在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广阔背景上,中国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生命哲学。他认为这一哲学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结构,以“生命即本体即真实”为其基本纲领,并通过时空两位的纵向横向展开,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有机生命之网。因此有了“生之为性”的'哲学命题。善即生即仁,人间之美乃生之美。故天地之大德曰生,这“生”是真善美的统一。3.2时——生命时间论中国文化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时间观,这种时间观十分重视生命,以生命的目光看待时间。“莫若以时”,以时就是应时,适时。具有两个侧面即莫错用时和莫错过时。而由此“奉天时”通过审时,窥时的到达“契时”最终达到“契生”和“与时俱化”。3.3气——生命基础论中国哲学以气为本原范畴,中国美学也以气为艺术生命之本,气是美的发生与作品的活力所在。中国文化思想以“气”为万物之本,生命之元,阴阳之化,精神之流;中国文化以“气”将精神与物质、运动与时空统一的思想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对于美学,以“气”阐发之,更有无可比拟的精辟、深刻、超然于贯通等长处。所谓“三来”盖之文艺创作由审美感应而的三种动因:神来,情来,气来。自魏文帝曹丕主倡以气论文之后,人们更多的从艺术创作本身来寻求气的奥秘,气范畴也更多的纳入审美主体的内涵。曹丕《典论论文》曰:文以气为主。“文以气为主”是一个划时代的命题,标志着文学由经学的附庸走向自觉、自立。中国美学素以生命之气来看艺术和审美活动。在中国美学中,神气既指创作个性才气的油然体现,又指艺术作品奇妙传神的审美特征。

4.结语

建筑的生命精神内涵,特别是传统建筑自营造之时,就同“生”息息相关。传统建筑观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便生利人”。人们从自然界中的万物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也认识到了阳光、水分、植物等条件对生命的重要性,“生”,是华夏先民对自然事物的一种极远古的认识。生命是有限的。一座建筑的生命可以很久远,远到建它的人随风逝去,而它依然挺立;一座建筑的生命也可以很短暂,短到它还未建成,可能就一夜间轰然倒塌。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亦是有感情的。建筑中承载着使用者的喜怒哀乐,保留着居于其中的人的痕迹。于是人们可以在古建筑中发忧思之情,才可以在建筑中缅怀曾经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王其亨,当代建筑史家十书•王其亨中国建筑史论选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年9月

[2]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3]萧默,建筑的意境,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月第一版[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6]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冯柯,说宅,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

[8]冯时,河南濮阳西水坡45墓的天文学研究文物,1990(03)

美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论文

摘要: 建筑美学通过将建筑设计与美学进行了较好的融合,对建筑艺术的基本审美特征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并且对建筑美学的风格、理念进行不断的深入发展,将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的设计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在建筑美学设计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是建筑师对艺术表现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美学;理念;建筑设计;研究

现如今,在当代社会中现代建筑物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传统的建筑形式并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感官需求,需要在艺术方面和美学方面进行创新,是当代建筑设计的重点所在。

一、美学规律的协调性

良好的建筑作品可以使城市空间中的人为因素和资源环境有机的融合,在提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使人们居住的精神生活也得到提高。由于人们对美学的理解各有所见,但建筑艺术中美学的应用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想要实现房屋设计的美学特征,就需要按照相应的美学规律进行设计,使房屋建筑设计符合艺术的要求。实现不同艺术的一大重要前提,是保证设计具有一定的协调性。房屋建筑具有多种设计方案,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也具有多种多样的设计意图。在当前的房屋设计中,由于出现多样性而造成协调性严重缺乏,导致房屋的美学特征丧失。第一,房屋建筑要实现几何形的统一,实现房屋建筑协调性主要基础条件就是几何形体的统一,要实现几何形体的统一,需要对几何形体中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多尺寸、形状等进行协调。第二,需要实现主次分明。例如,例如较小部位和较重部位的主次关系。第三,根据形状的协调性,尺寸协调,并且将其贯彻到建筑物中,这是能够将建筑物从内到外变成统一结构,最可靠的方法。对建筑进行分解,可以把其分解为从属与主体两个部分,在建筑的设计上,要明确对待从属这一部分,以防出现主次不分明的现象对建筑表现形式造成平淡与松散的影响。此外,设计建筑外观时,一定要对从属和主体进行各自对待,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主体部分需要从属部分去衬托,这样才会使建筑外形的表现力得到提高。其次,色彩的协调要特别的注意,选择建筑材料时,建筑色彩应该合理的搭配,这才会使艺术形成良好的风格,同时也可以达到色彩协调的目的。而且,选择色彩时,应该懂得不同色彩代表的事物也不同,以防矛盾的发生,同时还可能会降低建筑视觉效果,最后还会导致其艺术效果不明显。色彩方面的统一,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通过采用相同的材料,会产生一种,较为强烈的统一感。通过对建筑材料色彩的对比,也能产生一种较为戏剧性的效果,但是应该注意色彩的比对,避免在色彩上发生矛盾。建筑本身具有多样性,其具有许多的功能,如果建筑中不能实现一体化,就会导致其整体结构和外观出现不协调。

二、美学规律中的均衡性

建筑自身的虚实变化、色彩、大小、质感、高低等都有很多的不同,这使建筑自身成为了一大特点在建筑美学中。很多情况下,材质较为粗糙、体积较大的建筑物,会给人们带来以稳重为主的感觉。相反材料较为光洁、体积较小的建筑材料,会给人们带来轻盈的感觉。提升人们对建筑物的感觉,这是建筑美学中的研究方向。建筑物中各个部分的重要关系就是建筑物的均衡,人们在观赏建筑物时,建筑物的均衡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影响。只有确保其均衡性,才会让建筑物的艺术效果有很好的体现。首先,我们必须关注与重视建筑物的对称,才能够实现其均衡性,如图1所示,著名的北京故宫建筑,十分注重对称,按照“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原则,依次将对称的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两边,表现出了美学理念,还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实现建筑对称对复杂的建筑物会带来很大的挑战,想要实现复杂建筑物的对称性,设计者们就必须通过不断努力去完成。表达没有规律的均衡特点时,就需要用到杠杆原理,同时还需要运用合理的设计手段,以达到使建筑物的均衡中心凸显的目的。合理的引导建筑物使用者,在确保建筑物均衡性时,还需要特别关注建筑物的稳重型。在实现其稳重型时,需要通过各种不一样的手法来实现,让人们感受到稳重型。现如今的建筑对其自身稳定性的表达,需要通过特殊结构的设计以及材料的质感等具体要求来实现,确保其稳定性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美学规律中的比例

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物的比例设计,同时也是实现人类感官的`重要基础。而所谓的建筑比例设计,所指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物的长、宽、高等属性的大小关系,进行一定比例的合理设计。建筑物本身从局部到整体都具有一定比例的关系,良好的比例关系,能够给人一种,很好的感官体验。如果在建筑的过程中不能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建设,或者建筑比例的设计存在相关的问题,会导致建筑的美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而对于不同的建筑物来说,在选择建筑物比例的同时需要根据其实际使用特点进行决定,而这种比例具有简单的基数比和动态比例,按照这些比例关系进行建设,有助于建立协调的比例关系。同时表情的协调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建筑物所采用的,都是同一类型的结构体系,并且能够使用结构的外观,来代替建筑的外观,这样做能够实现表情的协调性,并且,建筑物的功能,往往是决定建筑物性格的主要因素,所以,功能表现方面达到统一,也可以使其达到协调的效果。

四、美学韵律之中的规律

大自然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其自身的韵律所在,并且也是广泛的体现在自然之中个个物体和现象之中的,它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美学特征。韵律是一种重复性有规律的节奏,是一种重要的、体现美的形式。正是因为韵律具有这种重复性,所以才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之中,重视和利用韵律的美学特点,使其与建筑特征进行结合。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不同元素进行重复性设计,会给人们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觉,使建筑的协调性和表现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通过掌握建筑物的韵律特性,能够切实有效地实现建筑物规律化。通常来说,建筑物需要在设计上考虑韵律特性的方面有很多。在建筑物形状方面的重复,需要考虑建筑物中的墙、门、窗户以及立柱等物体,在建筑物尺寸重复的设计方面中,对建筑物内部的外部跨距尺寸和立柱间距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想要实现建筑物的韵律性,就必须使建筑物室外与室内进行结合,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建筑物中细节部分的工作做好,只有做好上述几点,才能使建筑物具有自身的韵律,由于建筑物的韵律体现的形式有很多种,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建筑物之中,只有真正实现了建筑物所具的韵律,并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才能够使建筑物所具有的感染力完整的表现出来。

五、美学序列性的规律

在建筑美学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使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进行完美的融合,并且将建筑设计完美的融入序列之中,进而达到实现建筑物美学有序性的目的。在建筑物的设计方面,明确了建筑物中建筑序列的同时,还要对开始处与结尾处进行较为缜密的构思,将自然引导的建筑物呈现出特定的序列,使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序列性,进而实现建筑物美学的要求。通过进行合理的设计,将艺术设计的高潮融入其中,并且将艺术气息体现在整个建筑序列之中,使建筑物美学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美学规律序列性之中,主要具有规则布局与不规则布局两种形式,规则的序列能够给人们一种较为简便、明朗、庄严的感觉,并且可以激发居民产生强烈的感官体验,通常规则序列适用于较为大型的建筑物,例如政府部门、社团等。而不规则序列,所体现的是一种灵活的运动感,能够使人们受到感染,彰显其自身个性,不规则序列通常适用于住宅、运动馆等建筑物之中。建筑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也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一种体现,它能通过直观的形式来反应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并且能够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通过精湛的建筑工艺以及精巧的设计构思,将自然风景与建筑结构进行完美的融合,使建筑文化的感染力得到增强。

六、实现美学理念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

美学理念是一条能够将精神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线,所表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体验,也是建筑设计的精髓所在。通过提高设计师的水准,并且加强理论美学实践的统一,以及传承中国建筑设计美学的精神,是实现两者完美结合的重要所在。建筑设计的作品,不仅仅是属于创作者自身的,也是属于环境、城市和居民的。设计师是建筑设计的总规划师,其自身素养和对美学的概念会体现在其作品上,这就需要建筑的设计师进行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美学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努力打造符合人类需求的作品。虽然在我国一些中等级院校已经开设美学理念等相关课程,但是其深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且在与社会建筑设计接轨的过程中,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提高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我国还需要为设计师提供与其他建筑设计师对话的机会,使其理解建筑设计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并且通过媒体对外开展相应的活动,并且创办美学设计大赛进行宣传,将美学的理念与建筑设计的融合面向全社会,使美学概念成为人们的基本文化素养。传承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方面,主要从从建筑形体、技术方面的应用与扩展和传统美学观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理解,合理的使用中国古典元素,来激发这种感悟的共鸣,释放人们忙碌的精神,使人们能够感受建筑美。

七、现在建筑中美学理念的应用

伴随着时代的迁移、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的形象,也需要符合人们需求,才能良好的反应当今社会的面貌和时代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现在建筑设计融美学理念的体现,建筑美学具有时空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种设计美是属于时代的,通过对建筑物的色彩、质感以及比例进行处理,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得以完善的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则是现代建筑设计美学的载体,在我国现在的建筑设计之中,依然具有古代建筑的色彩,既诠释了内涵,又伴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着改变,在建筑设计中,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成为现在建筑中比较热门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国内的现代酒店已经得到很好的实施(如图2所示),在设计之中能让人们感受到环境和建筑融合的美,在整个设计中,中间用于车流通过,左右侧为人流通过,车流和行人流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互相并不干扰,并且酒店门外和整个系统中的天桥公交车站进行紧密的相连,提高其使用价值,再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方面便捷的同时,还给人们一种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八、结语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建筑物是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生活内容的场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建筑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将建筑艺术与生活进行联系,同时建筑美学的理念、风格等因素,与建筑设计进行良好的融合,使美学规律得到良好的应用,以满足人们对美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孙琳.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274.

[2]王丹.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1):239-239.

[3]韩晓娇.贝聿铭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4]时海峰.建筑创作过程中“接受美学”思维及设计方法初探[D].青岛理工大学,2015.

[5]沈康.从观念到实践—西方近现代建筑的视觉文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关于建筑审美的文化

  论建筑审美的文化机制

  【内容提要】建筑审美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建筑审美活动的这种历史具体性决定了建筑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在审美文化学的视野中,建筑审美标准的辩证法包含在审美冲突、审美分化、审美整合、审美调适等四个机制作用之中。

  【关 键 词】建筑美学/审美冲突/审美分化/审美整合/审美调适

  建筑审美活动是建筑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只有通过建筑审美活动,才能形成现实具体的建筑审美关系,从而使建筑的审美属性和主体的审美需要走向契合而促成建筑美的生成。然而,建筑审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具有历史具体性的特点。建筑审美活动的这种历史具体性决定了建筑审美标准的辩证法,即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或者说,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从建筑审美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建筑审美标准的辩证法包含在审美的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等四个机制作用之中。

  一、建筑审美的冲突

  建筑审美冲突是建筑审美差异性的必然结果和现实表现。建筑审美冲突既反映了性质相异的建筑审美文化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不同群体的建筑审美意识、建筑审美标准的相互区别和个性特征,是建筑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

  建筑审美冲突集中表现为群体性冲突。依据社会心理学,“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1](P296)一方面,群体内部具有建筑审美的共同性。由于群体是一种现实存在的、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他们有着共同的需要或相近的兴趣,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群体内形成共同的建筑审美观念和建筑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不同群体之间的建筑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存在冲突和差异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审美群体小型化,审美趣味个性化和多样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正如有论者认为:“民族作为审美群体,将日益丧失它的一体化结构,而不断地分化组合为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多的审美群体;世界范围内将不断出现跨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审美意义上的个体组合和群体组合,而构成新的审美群体。”[2]审美群体的分化和重组必将导致建筑审美的新图景,必将导致建筑审美更大的差异性和更广泛的多样性。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发展演变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和注解。有学者认为,“概括起来,西方当代建筑美学主要是由四种美学风格建构起来的:即历史主义、美学、新现代主义美学、技术主义美学和有机主义美学。这四种美学风格,分别体现了四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审美取向。”[3](P53)虽然关于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流派的划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课题,但西方当代建筑审美的多样性的事实足以证明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而且,就是历史主义建筑美学内部,亦存有新古典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新地方主义的审美取向之分,从而更充分地显示出建筑审美群体性冲突的多样性表现。若对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细加分析,则可发现,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总是通过区域性冲突、时代性冲突、民族性冲突和阶级性冲突而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

  首先,审美文化具有区域性,建筑审美也必然出现区域性冲突。普列汉诺夫曾经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4](P47)一定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由于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在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同时,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当外来审美文化传入时,区域文化的封闭体系就会产生一种排外性,必然产生审美冲突。回顾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城市(如上海、大连)、沿江城市(如广州、武汉)、沿边城市(如哈尔滨)等地近代建筑发展,从建筑选址到建筑类型,从建筑布局到建筑装饰,异质建筑文化之间的冲突给人印象深刻。比如近代广州的十三夷馆。日本学者松本忠雄在《广东的行商与夷馆》一文中有如下记述:“广东夷馆位于广州城郊外,据说在城墙西南约2m距离之处。在广东,从来不让外国人自由居住,宋代曾为阿拉伯人在府城之南、珠江之北建蕃坊作为居留地,明代在怀远站傍建房屋120轩让蕃人居住;并据矢野博士、桑原博士的研究,明代的怀远站与宋代的蕃坊差不多在同一位置,而清代的夷馆也在其故址上。夷馆位置在广东城郊外,珠江之北岸,南边隔江面对河南,东以河沟为界,东西约300m,南北约155m,背面邻接十三行街。”[5](P12)广州十三夷馆的选址建设固然有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但与建筑审美的差异性亦不无关联,是异质建筑文化在审美观念、审美心理、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等方面所表现的区域性冲突的历史见证。

  其次,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表现在民族性上,或称民族性冲突,这与区域性冲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特定的民族必定有其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其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也一定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可以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体现出民族特点的。黑格尔就曾谈到:事实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艺术使他们喜悦的东西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愿在艺术里感到一切都是亲切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生活的。卡尔德隆就是以这种独立的民族精神写成《任诺比亚和赛米拉米斯》的。莎士比亚能在各种各样的题材上印上英国民族性格。总之,“在艺术作品中各民族留下了他们的最丰富的见解和思想。”[6](P10)我们从古希腊罗马建筑的柱式,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即可感受到建筑审美文化的民族性冲突。就是在中华大地上,合院式、干栏式、帐蓬式、吊脚楼式、碉楼式……等等,在一一述说着中华建筑审美文化的民族性格和独特魅力。

  再者,建筑审美的时代性冲突也是建筑审美差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中国美学史上“燕瘦环肥”的审美史实就是明证。它充分说明了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说明审美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变化发展的。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维纳斯”几近成为美的代名词,维纳斯雕像随处可见。可是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徒们却“把所有的维纳斯叫做女妖,只要有可能就到处加以消灭。”[7](P838-839)在欧洲建筑发展史上,建筑风格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就很好地反映了建筑审美标准的时代性,古希腊罗马柱式严谨地模仿了人体的度量关系,充满了对现世人体的热情讴歌,反映了对人本主义世界观和对理性美的崇拜,表达了欲将理想美和现实美统一于艺术构图法则之中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理想。而到了以宗教神学为本的中世纪时期,其建筑风格完全脱离古希腊罗马的影响,高耸的尖塔随处可见,垂直线条的广泛运用,成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基本形式,故称“高直式”风格。它表现出一种向上飞腾的气势美和威严神秘的宗教意蕴,流露出鲜明浓郁的时代气息。同样可以看到,由古希腊罗马向中世纪过渡的时代变迁,是教会神权和封建王权走向结合的过渡时代。这也直接反映在建筑审美风格上。“罗马风”建筑即是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真实写照。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建筑群,“它们既不追求神秘的宗教气氛,也不追求威严的镇摄力量,作为城市战胜强敌的历史纪念物,它们是端庄的、和谐的、宁静的。”[8](P90)中国近代社会的“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主题也同样影响并铸塑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审美风格。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继承创新以及西洋古典建筑的输入和演化。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则主要表现为“中国固有形式”建筑的提倡和“现代国际式”建筑的出现。

  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不仅在空间、时间上显现,也在人类社会的特定阶层中显现。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有其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势必产生建筑审美的阶级性冲突。例如,在欧洲建筑史上,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出现了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的分野。它们二者正好表现了文艺复兴以来那种动荡不安、充满矛盾、追求内心情感的奔放和感官刺激的积郁难抒的社会心理的两个侧面。

  二、建筑审美的分化

  分化本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它的含义就社会体系而言,是以一种既有的社会体系外分化出新的社会系统的过程。”[9](P378)建筑审美活动一方面包容于既有的某一建筑文化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自我统一体。上文所述的建筑审美冲突的群体性、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等种种表现,实际上恰恰构成了建筑审美分化的种种原因。

  建筑审美文化出现分化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来自建筑审美系统内部的原因,也有来自建筑审美系统外部的原因,更有来自不同的社会系统的原因。这种分化,既是不同的审美追求的结果,又是其自身发展的阶段性使然。

  建筑审美的分化如同建筑审美冲突,也表现出建筑审美的历史具体性,也是促进建筑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正是由于分化,使得建筑审美文化出现异彩纷呈的局面,从而更为丰富多样,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这里以广州近代城市骑楼为例就建筑审美分化的原因和作用力加以简析。骑楼建筑是广州等岭南城市的一道建筑景观。作为一种建筑样式,骑楼建筑之所以能够分化独立而且在广州勃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来自建筑审美文化系统的内部原因。广州地处亚热带,其气候特征突出表现为炎热多雨,能遮风雨、避骄阳的骑楼具有很好的气候适应性,适合广州的气候特点。而且,从商历史悠久的广州人都希望不断完善自身的商住合一的生活环境,骑楼正好创造了良好的步行购物环境,有助于广州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广州的商业繁荣又促使骑楼商业街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骑楼在羊城大受欢迎,成为广州近代商业街的一大特色。其次有来自建筑审美文化系统之外即不同社会系统的原因。比如,社会的变革、城市的发展为骑楼的建设供了可能性;政府的强制性法规及其导向,成为推动骑楼商业街发展的有力保障;政府的惠侨政策吸引大量侨资投入广州的房地产,也是推动骑楼商业等建设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有生命力的建筑形式具有重要而巨大的影响。建筑审美的分化是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机制。广州骑楼商业街的成功,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重要的示范作用。于是,骑楼商业街这一城市商业街的形式,就以广州为中心,从20世纪20-30年代起,辐射至广东全省以及广西的梧州、北海、南宁等地,海南的海口、文昌等地,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福州等地,甚至江西、贵州,成为岭南近代建筑文化的新的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近代岭南建筑文化。

  三、建筑审美的整合

  审美文化有排他性,也有融合性。当不同的审美文化碰撞在一起时,它们必然相互吸收、融化、调和,发生形式和内容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审美文化体系,这是审美文化的规律性。建筑审美文化亦然。所谓建筑审美的整合,即指不同的建筑审美文化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建筑审美的整合不同于相异的建筑审美文化所具有的各种审美特质的机械的组合,而是一种有扬弃又有吸收、有批判亦有继承、有创造又兼顾借鉴的新的综合,是在相互吸收、融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审美文化。从上文所述的建筑适应性理论看,建筑审美的整合也就是以建筑的自然适应性为基础,以建筑的社会适应性为动力,以建筑的人文适应性为目标的新的建筑审美文化走向生成的过程。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对印度佛教建筑文化的“中国化”即是建筑审美整合的很好例证。佛塔是印度佛教建筑的主要代表。它作为一种满足人们宗教崇拜的精神象征,体现了印度人民的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当它随佛教传入具有悠久建筑审美文化史的中国时,由于两大民族的建筑审美文化在民族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等方面的相异,必然出现建筑审美冲突。然而中国古代建筑审美文化决不保守和排外,在与印度建筑审美文化碰撞激荡的过程中,而是以自身广博而深厚的文化融合力不断进行调整。一方面吸收印度佛塔建筑文化的长处,另一方面舍弃其不适合中华建筑审美文化的部分,并与自己的建筑审美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中国佛塔建筑审美文化新的特征,即实现了印度佛塔的中国化。从感性特征看,中国佛塔在塔刹、浮雕、彩画装饰方面,明显地继承了印度佛塔的特征。但在体量和型制、平立面造型等方面,则与印度佛塔迥异其趣,甚至大相径庭。在外形上,印度佛塔为半圆形的覆钵体,一般建有三层,以存放经卷和佛舍利。而中国佛塔则多为多边形的楼阁式。之所以出现这种改造和整合,主要缘于民族传统的建筑审美观念。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中国早有神仙观念,自汉代开始便建有不少“迎仙楼”。正是这种建造迎仙楼的经验和神仙信仰心理,使得人们很自然地用神仙说来理解西土印度而来的佛教,从而也很自然地把印度的佛塔改造成中国化的佛塔。

  建筑审美的整合与建筑审美文化体系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一个建筑审美文化体系越是“整合”了不同的审美特质,其体系本身便越丰富,生命力也越旺盛,而这体系的层次越是丰富多彩,其生命力也越是旺盛,它的整合能力亦愈见其强。近代岭南建筑审美文化的演变发展就印证了这一点。近代岭南建筑审美文化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逻辑阶段:自我调适、理性选择和融汇创新。在经过艰难而长期的自我调适之后,近代岭南建筑审美文化便面临着矛盾而复杂的理性抉择,其内容和目标非常明确,即调和民族性和科学性的矛盾,以使中国传统建筑审美文化与西方建筑审美文化相互融合。近代岭南建筑审美文化的整合从当时的现实表现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平面布局与西洋立面样式的结合,二是洋人建筑设计和国人建造施工的结合,三是装饰内容和题材上的中西结合以及中西建筑文化符号的创造性借用。正是这种整合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的快速显著发展,促成近代岭南建筑的融汇创新,从而实现了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的文化转型,构建起新的岭南建筑文化体系。

  四、建筑审美的适应

  从建筑审美的文化机制的历史性关系来看,审美整合是建筑审美文化体系获得新生命的前奏,而审美适应则开始向人们展示建筑审美文化体系在经历了“新的综合”之后新的生命的辉煌。

  适应,作为一种文化机制,是指人类群体为求生存发展而与所处环境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建筑审美适应,实际上也是构成整个人类适应中的重要一环,是不同的建筑审美文化(主要是形成建筑审美冲突的文化主体)经过长期的接触,联系、调整而改变原来的性质和模式走向新质的发展过程。它揭示了建筑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发展变化的丰富内涵,表征着建筑审美标准历史具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建筑审美适应不是单向的文化制约或移植,而是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建筑审美适应的完成和实现意味着审美互动取得了结果。它一方面失去一些审美特质,另一方面又获得一些审美特质,在交互作用中不断调整、不断变化、不断出新、不断发展。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建筑审美适应是一个建立新的建筑审美文化模式的过程。建筑审美文化体系内审美特质的变化必将引发审美规范、审美观念、审美标准等等的再解释,必将导致审美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再取向。因此,建筑审美的适应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一些旧的审美特质,或采纳一些新的审美特质,而是一种新的综合过程,也是产生新的建筑审美文化体系的过程。

  例如,近代广州的教会建筑,其审美取向的形式表现的总趋势便是“在新功能新平面组织以及新的内部空间上冠以变化了的中国式屋顶,以适应所处的环境,缓和人的日益高涨的反帝爱国情绪,能为人们所接收。”[5](P5)也就是说,近代广州教会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审美文化,既不同于广州传统建筑文化,又相异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文化,而是中西建筑审美文化的融合。如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的哲生堂和陆佑堂,“仅从建筑设计而言,墨菲的设计是在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有更多的西方建筑特色,反之在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有更多的中国古代建筑特色。”[10](P200)它们较好地融合了西方建筑因素和中国古典建筑因素。董黎先生曾对哲生堂和陆佑堂所包含的西方建筑因素和中国古典建筑因素各作了四个方面的分析,从而认为“墨菲的设计主要是借用西方古典主义的竖向三段,横向五段的构图原则来组织中国古典建筑构图元素”[10](P201)。

  一种建筑审美特质只有适应一定社会审美需要的时候,它才能与原来的建筑审美文化系统相结合、相融化,才能产生新的建筑审美文化,并求得发展。否则,它必将遭到原有建筑审美体系的排斥、抗拒而与之相冲突。对此,当时在建筑设计界表现活跃且有较大影响的墨菲(Henry K.Murphy)和小洛克菲勒(John D.Rockfeller)是十分明白的。小洛克菲勒在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典礼上的讲话就表明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深刻理解。

  “在绘制医学院诸建筑及医院时,于室内是必须要遵循西方设计和安排以便落现代科学医学执业之要求。然而在这同时,我们也尽其可能在不增加花费之下,审慎地寻求室内机能性与中国建筑外貌之美丽线条及装饰,特别是其高度、屋顶和装饰相结合。我们之所以如此做是想让使用如此设计建造之建筑的中国老百姓得以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并且也是我们对中国建筑之最好部分欣赏之最诚挚表现。”[11]

  以上从建筑审美的冲突、分化、整合和适应四个方面简要论析了建筑审美的文化机制,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关注建筑审美的标准问题。一般意义上说,建筑审美标准是指在主体的建筑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用以评价对象的一种内在尺度。由于具体的建筑审美活动总是以单个人作为审美主体来进行,因此个体审美标准必然因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等个性特点而存在差异性。但是,个人是社会的产物,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没有社会就没有个人,社会作为人类存在的群体形式,对人的建筑审美活动具有极大的规定和制约作用。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个体审美标准的差异性,又要看到这种差异性往往淹没在社会群体审美标准的一致性之中,个体审美标准在总体上是与社会群体审美标准相一致的。这就是建筑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它取决于审美主体生存的时代,取决于审美主体所处的地域,取决于审美主体所属的民族,所属的阶层。总之,它取决于审美主体的社会性本质。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 曾小逸.审美方式的个体化与世界结构的一体化[J].萌芽,1985(5):75-79.
  [3]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M].北京:三联书店,1963.
  [5] (日本)田代辉久.广州十三夷馆研究[A].马秀之.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23.
  [6]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9]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0] 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11] 傅朝卿.传教主义与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J].建筑师(台湾),1992(12):14-1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