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建筑工程论文

浅析建筑施工管理的薄弱之处

2016-12-05 17: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企业为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在从一开始接受施工任务到工程交工验收完毕整个过程中,对施工对象、施工现场等方面的组织管理被称为建筑施工管理。建筑施工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签订合同、落实施工任务、进行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施工中的一般性准备工作、进行施工过程的协调和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的平面控制、保障良好的施工环境以及组织工程交工验收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施工管理上存在的_些问题就突现出来,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招投标、合同管理方面的混乱现象


当前建筑业种行业保护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招标的过程当中存在明招暗定、招标人以及投标人暗中串标。在预审的阶段由于受人为因素千扰,在某些环节和评标组的监督不力的情形下,容易出现投标人串标、围标等等现象,有的甚至串通其它投标单位挂靠投标。更有招投标代理为了迎合业主的需求,违反招标相关规定。另外,有一些项目由于招标人条件苛刻,中标企业在施工过程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劣。有的投标企业为中标在标书中承诺的管理人员、机械设备等应有尽有,但到真正施工时难以到位。


1.2 施工企业承包项目的不规范操作行为


由于目前我国招投标市场的不规范环境,出现承包商挂靠和层层转包等非法现象。在无任何资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业务,提取一定的费用后违规分包或者非法转包。


1.3 施工项目管理薄弱


由于项目施工流变性大、不可预见的问题较多、施工面宽,涉及到法律、经济、行政、人事、技术等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1.4 施工现场管理缺少专业的操作规范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投标企业为了中标往往把预算压得很低,中标后工程利润太低因此用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工具、器材等放弃购置。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管理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有配置。农民工是目前建筑行业工人的主体,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又无专业培训,全都要依靠现场的专业人员指导,这样极易出现安全事故。


2.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规范招投标、合同的管理


招投标各方必须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招标、竞标,要做到公平、求实、合理以确保招投标的公正性和严密性。施工合同的管理分为:国家机关及金融机构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当事人及监理单位等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内容必须严密、细化、实际,特别是违约、争议以及索赔条款。这就要求不断完善审查制度以及备案制度,打破行业和地方垄断规范招投标程序。建立招投标及其它相关活动的集中场所,把招投标的一切活动纳入统一管理,加强执法监督管理以及对中标的承包商合同履行进行时实监督。


2.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分阶段,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施工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施工单位必须对所有现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必须由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问责制”和“以人为本”的责任体系。有计划、有意识的进行劳务人员的培训机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一律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情况。坚持“以质为本”的经营战略,从人、机械、材料、环境以及方法等要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一是基础施工、二是高空作业两个方面。基础施工一定要根据土质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这些措施都要经过设计计算。对于已经完成的部分基坑在雨后、解冻或者复工前都要进行支护,只有排除危险后方可施工。高空作业要设置禁区并围栏、挂警示牌、支搭防护棚。脚手架必须经技术负责人设计批准后才可搭设。另外,高层建筑施工时还应在工作面外侧搭设3米以上的安全网,在没有高空作业后才能拆除。安全帽必须有合格证耐低温、耐冲击、耐燃烧、耐侧压、耐穿透和绝缘性能好,如有磨损、破损应立即停用。


2.3 完善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运行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培养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明确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建立优秀的管理队伍。把好采购、检测、运输各关口,对建材、配件及设备实行全过程不间断的监控。除了合理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应在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有高新技术要求的,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文件要求,围绕质量、成本、工期等制定施工目标,使得工程顺利完工。


2.4 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首先,为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要做好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这包括:要有合格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技术指挥系统,还要有配套的机械、图纸及说明,要有规范标准和流程明确的技术要求。要制定严格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管理制度。其次,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检查监督工作。再次,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学习和会审。这要求承包企业与各个分包企业共同结图纸进行审核并对图纸中的的问题进行协商,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全面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最后,加强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由专人负责竣工图、设计变更登记、结构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沉降观测记录等,并报送相关机关备案。


2.5 创新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的创新,关键在于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又是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运用。当前_些建筑企业还在沿用旧的做法,把合同明确的范围做为项目、把项目定义做为合同而后进行管理,项目经理因合同的产生而产生,又随合同的终止而终止。不能将项目的动作与企业发展联系,建筑施工企业同数个进行的项目施工企业、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之间很难协调统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在建筑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建筑企业不断发展。


2.6 工程的交工验收管理


工程的交工验收是建筑后期施工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后期施工工期紧张、工种多、工序多、投入劳动力多、材料规格品种多、机械多、各个工种交叉多、专业性强的问题,所以后期施工的管理是确保整个项目保量保质按期交工的关键。可以从技术、管理、组织、经济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有组织力、权威、效率高的领导机构,要统一思想与管理目标相一致。验收时要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和相关文件、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施工图纸、设备仪器说明书以及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工程完工后就及时向建设单位交工。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在实际中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工作,最后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作者:吴德标(浙江湖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