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分析我校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以企业调研为基础,分析建筑企业岗位的职业需求,打破原有的学科性的课程体系,重构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岗结合”的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一直在不断变革和调整中。我校虽然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革,增加了实践环节,但整体的课程体系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中所需的技能有一定的脱节现象。
一、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缺陷
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不够。我校课程设置更多体现在建筑工程专业相关的与职业活动联系不大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是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学科型教育,没有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的特点。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学科性的模式下,教学始终还未从“教师、教室、教材”中脱离出来,虽然增加了实践环节,但和企业真正的工作任务相比仍然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不能立即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任务。
二、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通过大量的企业目标工作岗位及岗位工作能力的调研,针对中职学生在企业能胜任的工作岗位,考虑了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将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转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岗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1.调研主要的就业岗位——碎取岗位能力要求
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材料检测、质量检验、资料整理与汇编、工程算量等初级技术工作,它的主要岗位有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等。调研该岗位的主要岗位能力有:能正确识读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能熟练操作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会施工定位、放线、抄平,熟悉常见的施工工种的操作规范,会利用资料软件进行资料的制作及其收集、汇编、整理等。
2.转换教学任务——整合教学资源
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进行了解构性重组,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岗结合”的课程体系。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今后所从事的工作的能力要求,开设的课程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程两大模块。专业技术课中每门课程都根据中职生能够胜任的岗位工作及其工作任务转换为教学任务的,每门课程又由若干任务单元,每一个任务单元又由若干教学子任务组成。支撑新课程体系的主要框架就是基于工作过程中的各教学任务和教学资源,期间编制教学任务书、指导书、视频资料等。
3.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块化课程设置
模块一为文化基础模块,考虑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设置的,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艺术体育与健康等。模块二为专业技术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房屋建筑构造做法、测量仪器使用、建筑工程CAD绘图、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G101-1平法图集)、土工试验及地基处理、广联达软件及工程算量、工程资料编制软件、设备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等,这是学生在校两年的学习课程,其余的有关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等课程学生在第三年到企业去学习。
三、课程体系实施效果
(一)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采用了此课程体系后,学生有事干了,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坐在教室里听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课,而是根据实际的任务或项目做真正的“产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于不懂的知识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学习,然后加以指导即可。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小小的挑战,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某一项小小的任务时,他们很快就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这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这门课的教学也就容易多了。
(二)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了
以前,教师总是感觉自己花费了很多功夫备课上课,可是学生的上课表现时常让老师们生闷气。新的课程体系实施以后,教师们也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方式方法,他们成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指导者与组织者,不再为上课学生睡觉或玩手机而头疼了。
(三)更体现了中职教学“学得有效”
中职学生真正面对的不是专业研究,而更多的是与劳动生产有关的一些知识与技能,所以建立和施工、测量放线、材料检测、资料汇编整理等有关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工作系统化的,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材料检测试验方法、资料编制软件、绘图软件、预算软件的使用等比系统的专业知识对中职学生更直接实用。
四、体会
课程是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所构建的具有指导教学的重要依据,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关系着整个专业的发展趋势,也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完全打破原有的学科性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岗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更注重学生实际工作岗位技能的需要和要求。
作者:柳治交 来源:教育界·下旬 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