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如何办出特色

2016-09-29 17: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处在从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化建筑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与国外,都把实现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作为改革建筑产业、降低工程运做成本、提高行业工作效率的主要突破口,而信息化则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和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充分利用我校的办学优势,努力使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在互联网+”和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利用我校的办学优势,以就业为导向、办具有特色、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应能力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为目前思考的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一些看法。

 

  一、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1.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一定要突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应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培养,而不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器物和工具去锻造。我们要把人文素养、职业修养和职业操守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企业用人在看重职工职业技能的同时,更看重职工的职业操守和综合素质。

 

  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培育创新精神,开发创造灵性,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功能。人文教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科学与人文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人文素质教育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智育所不可代替的作用。

 

  2.打造专业基础平台

 

  根据我校的办学情况,培养目的就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实用性。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做到学生够用就行,如高数、英语学分可适度降低。与此同时,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所占学时适当提高,专业课程不但包括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还可以增加电工基础技能实践、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践、BIM等学习平台,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3.探索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鼓励教师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在考核内容上强调基础理论必须够用原则,着力提高能力、技能及工程实践。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考试加学习总结、开卷考试、带问题参加工程实践解决问题能力考核。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性和考核激励功能,注重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二、专业特色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确立了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1.建筑信息化发展阶段依次是手工”“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2000年的甩图板运动使得CAD技术实现了从手工到自动化的革命,2008年参与水立方建设的BIM技术开启了我国从自动化到信息化的转变,我国目前处于BIM技术的推广应用阶段,即从自动化朝信息化转变的阶段,同时以网络平台和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网络化发展阶段也已开启,与信息化阶段同步发展。

 

“建筑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如何办出特色


  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建筑技术投入加大、企业对信息化的认可度提高。建筑业技术投资的增加和企业引进技术步伐的加快,将加速信息化技术在建筑业的渗透。我国建筑业对技术的投入占比从2006年的50%上升到2015年的80%,表明我国建筑业在技术上的投资力度加大。另外,中国建筑业协会2015年对国内施工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在未来14年内计划使用信息化技术的建筑企业占比92%,表明我国建筑企业对信息化技术推动建筑业发展的认知已达到很高的程度。

 

  4.针对国家对建筑信息化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多增加信息化相关的一些课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实施方案等,还可以与我校计算机专业合作编写一些关于建筑信息化的教材。

 

  5.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中,应充分认识到要研究建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转变实践教学观念,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点,统合实践教学的目标、环节、方法、教师、环境、管理及质量监控等要素。不仅力求设备先进,同时要求控制方法先进,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方法设计、调试各个子系统。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营造良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

 

  三、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为切入点,制定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确定一批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支持并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访问交流,通过产学研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方式锻炼和培养教师队伍。聘请省内乃至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客座教授或任课教师,进一步完善、充实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通过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遴选与建设,培养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形成适应本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和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梯队。

 

  加强教学质量标准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科学化水平。教学质量标准要结合学校转型发展,结合教学规范。学院教务处按照教学质量标准来布置工作,教学督导室按照教学质量标准来督导工作。狠抓教学质量工程,取得一批教学成果。教学质量工程是代表学校教学成果的标志,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课堂教学是教学管理工作的综合体现,要建立健全维护课堂、校园公共场所文明行为的相关规定。

 

  四、凸显校企深度合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根据《纲要》的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适应校企合作要求的评价考核体系。学校要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全面协调和指导各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成立工学结合督导室,定期与不定期对校内外的教学进行监控,完善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2.建立适应校企合作要求的服务体系。建立开放的运行保障机制,需要学院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教师下企业锻炼、为企业开展科技、为工学交替的学生提供管理服务、为校企合作提供资金及管理服务,每年从教育支出中列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校企合作等。

 

  3.企业能够在合作中不断地获得高技能人才。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订单培养,也可以集中培训或委托培训来获得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直接上岗工作。

 

  4.企业在合作中可以依托学校资源,在员工培训、技能提升、技术成果转让孵化等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达到发展企业、提升企业的目的。同时,要保障合作方的合法权益,要明确接受学生实习、教师锻炼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建设和建筑信息化背景下,结合国家对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为核心打造有特色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建筑业人才。

 

  作者:林岚 来源:黑河教育 2016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