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及对策

2016-05-15 15: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实贱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灵魂,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搞好实贱教学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如何解决好课堂教学与实贱性教学的关系,为建筑工程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型人才,就成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伴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以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贱能力为主线的各种实贱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迅速推广应用。但在实贱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上,还只是注意到与理论教学的简单对应,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贱课程体系,使实贱性教学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试行起来不切实际,效果难尽人意。


  2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过分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前期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可是,现实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做法,如:数学、力学是该专业的基础课,可目前在部分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严重消弱了数学、力学等基础性学科的教学,否定它们在本专业的重要性;片面强调实贱操作能力的培养,追求短期效益,而不从根本上去考虑整个体系的真正内涵。这种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和没有经过系统培养的工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2.2没有形成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现有的实贱教学只是按知识结构而没有按能力结构实施技能训练。实贱教学和技能训练没有打破学科界线、专业界线甚至是课程界线,因此,实验或实训只是单一的或局部的技能训练,不能提高综合技能;技能培养规格没有按照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和对技能型人才的真正需求进行,很难培养出高等级的、适用性强的职业技能人才。


  2.3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低


  从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理论与实贱能力相融合的“双师型”教师为数不多。有些教师从学校毕业后便直接进入教学岗位,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贱经验。在讲授理论和指导实训时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不能有效地组织实贱教学,从而使教学与社会脱节,教学质量也随之难以保证和提高。


  2.4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不具备良好的社会功能


  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仅仅停留在院校内部层面,没有站在社会实际需要的角度结合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进行,因而实训基地建设得不到行业和企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因此,所建设的实训基地不能很好的服务社会,对社会的贡献也就不大。以这样的实训基地所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与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的距离。


  3改进办法


  3.1更新教学观念,调整课程体系


  从工程建设角度来说,建筑工程技术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还应掌握建筑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及地基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高职生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和理论知识的支撑作用,获取一种可以在工程实贱中终身受益的理论功底、科学素养和发展后劲,使现场的施工技术更合理、科学地实现。


  该层次的毕业生经过系统化、专业化学习后,应具备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的识读能力;能够进行建筑材料选择、检测;具备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标高引测的能力;具备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初步编写和施工组织初步设计的能力;能编制施工图预算、决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施工索赔;能分析、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问题,预防、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一般能力;具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他们是施工现场的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施工企业中的技术应用型操作人才。


  3.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训指导水平


  实训教学应当体现建筑工程的最新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操作流程、管理水平等内容。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贱技能、现场操作技能以及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途径有:(1)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贱技能培训,使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国内与国际新理论、新进展情况;了解新工艺,学习新技术,积累实贱经验,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训指导水平。(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和社会,特别是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选聘有实贱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


  只有教师走出校门,与建筑工程一线多联系、多合作,通过现场实贱,积累经验、素材,才能将枯燥的结构、材料等知识趣味化、生动化和具体化,才能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学生乐于接受。


  33编写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实训教材


  实贱教学改革应该与教材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编写实贱教材的形式,可以更有意识地对训练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论描述、概括和总结,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而且能够真正做到理论照着实贱说、训练遵循理论做。真正做到一体化教学,并带动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


  实训教材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训教学效果,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实训教材,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训系统。在设计实训资料时,也没有充分考虑高职院校生源的不同情况,针对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相同的实训资料,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实训教材的编写应当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和资深的从业人员请教、学习,因为他们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在教材结构上,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院校教材的成功经验,多采用实际案例,使教材更具生动性和说服力。实训教材仿真度要高,尽可能全面反映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更有兴趣。另外,对于生源结构和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应安排不同的实训资料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4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教育事业的出现和发展,并非是社会为了解决职业教育问题而特别推出的,相反,因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催生了职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必须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遵循行业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满足企业的实际经营需要这就是实训基地具有的社会性。所以,实训基地建设一开始就必须融入到社会经济中去,让其归属于社会,把为社会服务放在第一位。摆正了这种关系,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就会自然而然地与社会经济发展趋于一致。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规模、模式、格局、功能和技术含量等,都应该由区域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决定。只有请行业、企业参与,才能知道他们到底想什么、要什么和怎样得到,以便更加明确高职办学理念和方向,更加明白培养什么样的技能人才。也只有让社会、行业和企业参与其中,才能将企业的先进应用技术、设备、新产品、新工艺等以生动的方式引入实验、实训教学中去,使之具备工学结合功能。这样培养出的职业人才,才会受到社会欢迎。


  4结束语


  学校实贱教学改革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区域经济、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深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管理,形成特色,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能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学校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于红杰,姚艳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