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传统藏族佩饰的艺术特征分析和探讨

2015-10-09 09: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Abstract
前 言 …………………………………………………………………………… (5)
一、传统藏族佩饰的概况…………………………………………………………(6)
(一)藏族的服饰文化背景…………………………………………………(6)
(二)传统藏族服饰的形成因素……………………………………………(6)
(三)传统藏族佩饰的分类…………………………………………………(6)
1、装饰性佩饰……………………………………………………………(6)
2、日常实用性佩饰………………………………………………………(7)
3、宗教信仰佩饰…………………………………………………………(8)
二、传统藏族佩饰艺术特征分析…………………………………………………(8)
(一)佩饰纹样分析…………………………………………………………(8)
1、佩饰中的几何纹样……………………………………………………(8)
2、佩饰中的彩色纹样……………………………………………………(11)
(二)传统藏族佩饰的色彩与材质…………………………………………(12)
1、藏族佩饰色彩与材质的关联…………………………………………(13)
2、藏族佩饰的色彩搭配…………………………………………………(13)
三、传统藏族佩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13)
(一)传统藏族佩饰在波西米亚服装风格中的体现………………………(13)
1、作为装饰点缀的元素…………………………………………………(14)
2、作为集中表现的元素…………………………………………………(14)
(二)传统藏族佩饰的具体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15)
1、腰带元素的运用………………………………………………………(15)
2、色条纹样的运用………………………………………………………(16)
3、“十”字纹样的运用…………………………………………………(17)
4、天珠中几何纹样的运用………………………………………………(18)
5、对比色的运用…………………………………………………………(18)
6、佩饰与服装结合………………………………………………………(19)
结  语  …………………………………………………………………………(21)
致  谢  …………………………………………………………………………(21)
参考文献…………………………………………………………………………(22) 


前  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等原因,在长期的发展后各自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藏族——中华大地上古老民族之一,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他们,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且绚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它之后才能进行传承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藏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学习,而作为民族文化显性表现的服饰就成了很好的突破口。传统藏族佩饰是藏族服饰中最闪亮的部分,也是其民族文化精髓的载体,自然成为我们优先选择的方向了。
传统藏族佩饰种类繁杂而且具有很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此我们以广泛性、典型性为标准进行筛选。从普遍性审美因素、实用因素、宗教和财富的象征意义三个角度对这些佩饰进行分类整理,进而了解其文化内涵。再从纹样、色彩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佩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对现代设计的分析总结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参考经验,我们只有在实践与总结周而复始的循环中才能进步;同时也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藏族佩饰,进而了解藏族文化,为其传承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一、传统藏族佩饰的概况
(一)藏族的服饰文化背景
藏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我国西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藏族人自称“博巴”。主要分为卫藏、康藏、安多三个藏区。
民族传统服饰往往与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涵着民族的审美情趣。藏族是青藏高原原住民与古羌人的一部分融合而成的,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在高原上创造了古老独特的文化艺术,藏族服饰正是其中典型代表,其服饰古朴、独特,凝聚着很深的民族精神、气质,而藏族传统佩饰则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二)传统藏族服饰风格的形成因素
1、普遍性审美因素
藏族主要生活在高原上,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他们独特的审美理念,追求自然之美和雄浑阳刚之美,同时强调华美、富丽的装饰,广泛运用金银、珍珠、珊瑚、松石等来装扮自己,这点在各个藏区服饰中基本都是相同的。
2、实用因素
藏族主要生活在高原之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经常需要举家搬迁,这使藏族对服饰的便携实用性要求很高,因此发展形成了将日常工具进行艺术加工并随身携带的服饰风格。
3、宗教和财富的象征意义
藏族生活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因此他们传统观念中更加希冀神佛的庇护。由此而产生一些宗教色彩的佩饰。同时全身披挂的佩饰形成了不菲的价值,成为藏族同胞用来衡量自身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
(三)传统藏族佩饰的分类
藏族生活分布范围很广,因此传统佩饰在名称、造型、材质上有很强的区域性,因此我们以广泛性、典型性为标准进行筛选。将选择出的传统佩饰按照其特殊目的性,如装饰目的、日常实用目的、宗教信仰目的等进行整理分类。
1、 装饰性佩饰
(1)戒指 
马鞍戒指是藏区最常见的一种,鞍上嵌有玛瑙、天珠等。盛装时戒指有戴满十指的,以金质镶嵌戒指数量多及硕大为美。
(2)耳饰
藏族耳饰分为耳环、耳钉、耳坠,主要的材质一般为金、银、铜和各类宝石。
2、日常实用性佩饰
藏族传统的游牧生活特性决定了其佩饰的高实用性,因此部分随身携带的佩饰在华丽装饰背后往往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或者佩饰本身就是从实用工具发展形成。
(1)霄藏、腰刀、火镰、针线盒等
霄藏(图1-5)、腰刀(图1-4)、火镰(图1-1)(图1-2)、针线盒(图1-3)这些悬挂于腰间的日常工具,在经过宝石镶嵌、精美镌刻等工艺之后,使得这些工具在保留了实用性能的同时又成为一件艺术品,悬于腰间成为精美的佩饰。
(2)帮典
藏族妇女腰上所围的彩条围裙,制作过程中,先将羊毛纺成线再染色,后按一定的色条排列编织。
(3)手镯
藏族妇女都有带手镯(图1-6)的习惯,在妇女们从事挤牛奶、捏酥油团等劳作时,将手镯往手腕上部一抹,即可防止奶水流入袖筒内。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3、宗教信仰佩饰
宗教信仰是藏族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受宗教信仰影响而产生的佩饰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往往蕴涵着藏族同胞对神佛的崇敬,寄托着他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1)卡乌、转经轮
卡乌(护身符)、转经轮(图1-8)一般为银质或铜质,盒面上玛瑙、松石按一定组织规律镶嵌,并雕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图1-7)。
(2)天珠
藏族同胞喜爱佩带的天珠(图1-9),其原材料是九眼石页岩,含有玉质及玛瑙成份。藏族先民发现此矿具有强大的磁场,于是开采此矿并研磨成杵、圆板等形状,认为佩带天珠后可以获得诸佛众神的加持与护佑。
          
              (图1-7)                                       (图1-8)
 
                             (图1-9)
二、传统佩饰艺术特征分析
(一)佩饰纹样分析
传统藏族佩饰种类繁杂,其表面纹样丰富,造型与色彩很具有民族特色,很多纹样还受宗教信仰和文化心理的作用,不仅是一种审美对象,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
1、佩饰中的几何纹样类
(1)“卍”或者“卐”纹样
佛教关于“卍”与“卐”有争议,在藏地“卍”与“卐”也有原始苯教与藏传佛教的区别,在此不考虑。
藏民衣物饰品上常见“卍(卐)”纹样,多见与衣襟与腰带上。一般采用二方连续的组织形式,沿衣襟或腰带排列,或者同样的“卍(卐)”纹样重复对称组合。“卍(卐)”纹样本身是很简单的一个 几何纹样,几组“卍(卐)”纹样简单的排列容易让人觉得单调乏味,因此藏族同胞在饰品底色上进行艺术加工创造。黑色与白色的间隔底色(图2-2)简单的对比映衬“卍(卐)”纹样,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由于制作过程中采用色织工艺,使得两面都具有纹样,增加了审美与实用性。另外,将“卍(卐)”纹样进行简单的加工改变四个一组叠加组合(图2-1,图2-2)装饰在腰带的正中,能够很好地成为一件饰品的视觉重点,而且避免了“卍(卐)”纹样过于简单单调的弊端,正中的位置也暗合藏族文化中宗教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2-1)                      (图2-2)                           (图2-3)
(2)扎染“十”字花
“十”字花藏语称“加珞”,是代表太阳的符号,而在佛教的教义中,“十”是完满的意思。藏族同胞认为“十”字纹样象征着“慈善”、“爱抚”、“与人为善”等吉祥含意,用它连续配置起来的“十”字纹样图案,更有和蔼可亲的感觉,在藏族服饰中具有十分普遍的运用。
氆氇是藏族传统的面料,在制作过程中常按单体横向排列的方式将“十字花”纹样组织起来,再衬以底色,织成装饰“十字花”纹样的色条,宽色条中间点缀渐变色的窄色条,形成简约而美丽的条纹。这种织有“十字花”纹样的彩色氆氇被广泛地用来装饰坐垫、靴子,还有藏袍的领口、襟边等,为藏族服饰增色。还有一种是白底彩色十字花氆氇,彩色的“十字花”纹样反复连续,不同色彩交替排列,整体形成变化又统一的纹样装饰,风格朴素,纹样简单却不单调。
 
(3)天珠纹样
藏族佩带的天珠饰品纹样十分丰富,从简单的几何纹样到复杂的吉祥纹样,每种纹样的背后都有各自所表达的宗教意义。○、□、△形符号在天珠纹样中经常可见,有时是单独出现,有时是组合出现,三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及作用各不相同:“○”代表“天”表示佩带者祈求灾难远离,转化厄运,消除障碍;“□”代表“地”表示佩带者祈求事业的顺利,财源广进,福慧双全;“△”具有武器的意思,表示祈求降伏鬼怪,消除魔障。
天珠纹样是从简单的几何纹样发展丰富起来的,不同的几何纹样交错组合并加入折线、圆孤等,使得不同的纹样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有通过对基本几何图形的旋转、套叠等形式派生出更为复杂多样的图形。
(4)植物纹样
藏族植物纹的典型代表是藏族化的卷叶纹和花头纹。区别于汉地的卷叶纹和花头纹,藏族化的这两种纹样中,卷曲的花叶发生几何化、抽象化衍变,使得这两种纹样局部与几何纹样十分接近。另外还有一些是象征性的植物纹,如佛教信仰中象征着修成正果的莲花纹样中也有类似变化。
藏族动物纹样相较于植物纹样一般都十分形象地出现在佩饰上,如猕猴与牦牛,这两种动物纹样出自有关藏族起源神话故事,这也是藏族同胞对图腾崇拜及神话信仰的体现。
(5)贝壳花
今天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但是几亿年前,这一地区却是一片汪洋,因此现在的高原上,古老的贝壳化石是比较常见的,藏民崇敬自然,认为这是神的恩赐,因此藏民比较喜欢用贝壳制作饰品。
简单的随身小包,采用四个一组的贝壳,组合形成似“十”字又似花朵的装饰纹样,简单不失雅致。受限于肩带的宽度,肩带上的装饰采用单列形式,而包面上却用整齐的横纵排列。两部位的“十字花”在组织形式上发生对比的同时又不乏单体结构上的交相呼应。体现出藏族佩饰粗犷朴实的风格,同时散发着一种原始的乡野情趣,与少数民族豪迈的个性相得益彰。
2、佩饰中的彩色纹样
(1)卡乌上的均齐对称纹样
藏族佩饰中宝石镶嵌比较多地采用均齐对称结构,卡乌(图2-4)上比较常见的松石镶嵌纹样就是这种结构的纹样。卡乌上采用四方等形、等色、等量的配置形式,以中心为轴四方环绕给人万象归一的感觉。纹样整体由相同成份的单体对称组合而成,用有节奏的重复形成多样的统一,用反复排列或连串的方法显示纹样的齐整对称,当齐整、对称、统一这些形式要素被充分调动时,表达出来的是一种和谐的美,这样镶嵌的佩饰纹样能够使人的视觉凝聚并且稳定下来。这类结构的纹样就以自身的和谐美获得了藏区人民的普遍青睐和重视,在藏族各类纹样中,它不仅数量多,比重大,而且精美程度高,广泛运用于传统藏族佩饰上。卡乌本身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卡乌上纹样以中心为轴的四方均齐对称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藏民围绕着宗教崇拜展开的生活。
(2)色条纹样
色条是氆氇的常见纹样形式,多用于制作帮典即藏族围裙(图2-5),上面比较多地采用宽窄不等的色条纹样装饰,宽纹是一般采用强烈的对比色条组合,细纹多以纤细的相关色组成。对三条不同色彩组合的氆氇进行横向拼合的形式比较流行,不同的色条相互错落,产生跳跃的效果。色条按照对比、递增、排比、粗细、疏密等形式组合排列,给人以色彩单纯、协调、严谨细腻的视觉感受。色彩对比强烈,艳而不俗的粗条纹显得粗犷豪放,同时比较耐脏实用,适合在劳作时佩带,如红黑色条为主的帮典;另外色彩娴雅素静,紧密精细条纹的帮典则装饰作用比较突出,大都在节日活动时佩带。每组色条按一定条理重复循环,不同组之间又错落排列,象征着生命的环环相生,也让人感受到其中强劲的律动,这正是藏族同胞对自然、生命的朴素理解。
 
(图2-4)
 
(图2-5)
(二)传统藏族佩饰的色彩与材质
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审美文化,而这些审美文化的载体之一就是色彩。
1、藏族佩饰色彩与材质的关联
藏族崇尚纯净的原色,用色多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与青藏高原的纯净相互衬托,体现出藏族同胞的博大胸怀与雄浑气魄。这种审美喜好在佩饰制作中体现为喜好选择蓝色或者绿色的松石、红色的珊瑚、黄色的琥珀或者蜜腊等。当然,这样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
(1)蓝色、绿色的松石 松石属优质玉材,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铁时呈绿色。其中以蓝色、深蓝色不透明或微透明,颜色均一,光泽柔和,无褐色铁线者质量最好。
在藏族文化中蓝色是极为高贵的色彩代 表蓝天,象征英雄无畏和正义,同时在西藏宗教神话中佩带松石能够起到净化血液的功效,因此在藏族佩饰中松石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
(2)红色的珊瑚 珊瑚的品种极多,只有红珊瑚是宝石级珊瑚具有较高的价值。藏族文化中红色象征空间护法神,表示智勇双全、兴旺刚猛,而在佛教信仰中有“尚红”的观念意识。
(3)黄色的琥珀、蜜腊 琥珀、蜜蜡的价值不是很高,但是在藏族文化中黄色象征大地,表示具有远见卓识,还代表着佛祖的旨意和恩典,十分神圣,因此也深受藏民喜爱。
这些天然的佩饰原料迎合了藏族先民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因此在装饰过程中偏好使用这些材质。而代代的传承积淀,色彩偏好与宗教崇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两者相互影响发展,逐渐根深蒂固地植入藏民的意识之中。
2、藏族佩饰的色彩搭配
藏族服饰强调对比色彩的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而又协调统一是藏族服饰的突出特点。藏族服饰中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红与蓝、黄与紫、白与黑等对比色,色彩上强烈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中巧妙地穿插金、灰等无彩色取得极为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
在传统佩饰中运用最广泛的是与绿、红与蓝的色彩组合,通常是红色的珊瑚、蓝色或者绿色的松石和具有暗淡白色的藏银搭配,在视觉和质地上十分相宜,拙朴随意的组合,透露出神秘而圣洁的气息,展现着高原民族的洒脱与真诚。你会被藏饰中流露出的强烈的生存意识深深振动,很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三、传统藏族佩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在不断地更新,设计师需要不断找寻灵感点,伊夫•圣洛朗的“非洲系列”,还有加利亚诺等不少设计师带来的“东方风” 、“民族风”让我们知道了原来传统服饰元素也可以成为流行时尚。中国的传统服饰有很多,不单只有盘扣和旗袍,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民族传统服饰做踏实深入的研究,相信还会有更广阔的借鉴空间。
(一)波西米亚风格设计中的藏饰元素
波西米亚风格在前些年曾火热一时,至今仍余温未消,其典型特点是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在服饰上具体表现为繁复的设计、奢华的另类与个性的高贵。浪漫、欢快、豪放不羁的整体风格与传统藏族佩饰的特点不谋而合,由此可见,传统藏族佩饰元素与波西米亚风格是具有很好契合点的。
1、作为装饰点缀的元素
 在系列服装设计中,佩饰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适当的佩饰能够对服装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正午拉萨”这一系列的服饰设计中设计师选择厚实的羊毛织物辅以羽毛、毛皮,再用合体的裁剪设计在表现出现代女性硬朗独立特点的同时又展现着女性柔美的曲线,色彩方面用黑色、棕色、藏青作为服装的主色调,再搭配色彩鲜亮明快的藏族佩饰作为点缀使服装免于呆板沉闷。
波西米亚风格设计中比较注重领口和腰部设计,因此这个系列的服装中藏饰的装点主要集中在胸前与腰部。贝壳腰带(图3-1)的灵感来源于藏族的贝壳花工艺品,紧密排列的贝壳风格粗犷却体现出精致,在正中所镶嵌的松石与胸前项链上的松石装饰相呼应,成为服装整体的亮点;悬挂大量佩饰的藏族腰带简化成镶嵌珠状的玛瑙松石的腰饰(图3-2)用来固定斜开襟的衣服,同时与镶嵌同样形状松石珊瑚的挂饰交相掩映;藏族同胞习惯在脖子上套大量的项链,这个传统与波西米亚风格中繁复的佩饰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采用开襟式设计的上衣与多圈缠绕的串珠项链这样的组合形成互补,使得胸前多重悬挂的串珠显得自然而不突兀(图3-3,图3-4)。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2、作为集中表现的元素
波西米亚风格没有具体的格式原则,它的具体表现千变万化,层层叠叠的褶皱、袒肩的上衣、花哨的镂空、纷乱的珠串装饰、手工的花边、比例不均衡的撞色……这些在下面这组服装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组服装出自05年毕业设计展上,在这个系列中藏饰元素成为了服装的重点。
图片中的几套服装装饰性的珠串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藏族佩饰中层层悬挂的项链,堆积大量褶皱的A字裙对佩饰元素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浪漫欢快之中自然展现着性感。大面积使用的佩饰,采用蓝色、红色、黄色的组合搭配,适当地进行对比点缀,这种色彩应用方式来源于藏族佩饰中松石与珊瑚的搭配。在这组设计中胸饰的设计演化自传统藏饰佩带时多重悬挂的项链,其中在珠串结合部位使用的金色(图3-6)、蓝色(图3-7)、橘黄(图3-8),与胸饰中的主色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样的对比形式还出现在手腕处蓝色的珠串(图3-9),这样的设计使人的视觉集中,自然而然地突出了重点。由焦点向周围扩散,在繁复的设计中感受其清晰的条理,使得层层悬挂的珠串达到繁而不乱的效果,在行走过程中有韵律地晃动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蓬松的A字裙(图3-6,图3-9)使用立体裁剪方法制作,不同色彩、材质的面料堆积产生厚重的体量感,使人对服装上半身大量佩饰的运用不觉突兀,整体造型趋于平衡稳定。间色的A字裙还与项链的色彩形成上下呼应统一,构成色彩上的协调。
 
(图3-6)            (图3-7)              (图3-8)              (图3-9)
(二)传统藏族佩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具体表现
1、腰带元素的运用
传统藏装的样式,无论男女装,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传统藏袍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体结构曲线的塑造。男女藏袍穿着后都是厚实臃肿的造型,配有腰带的在腰后系出漂亮的褶子,但是系时麻烦复杂。在现代设计中抛开传统腰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纯粹地从审美装饰角度出发去考虑对藏袍腰带进行减法设计。
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氆氇厚实而有质感,用其制成宽腰带(图3-10,图3-11)风格粗犷,与胸前佩饰相呼应很具有民俗感。腰带上的纹样是个很好的设计点,传统的腰带中通常装饰有“卍(卐)”、“十”等纹样。现代设计中不同的纹样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二方连续几何纹样(图3-11)中采用不同色彩进行填充产生跳跃感,此时缠于腰间的宽腰带对人体上下身比例在视觉上进行了重新分配,在实际穿着过程中通过腰带位置的调整可以对个人身材比例起到很好的调节弥补作用。
将思维扩散对腰带进行变换设计(图3-12)使得腰带变为悬于腰间的包,单边悬挂的不对称设计成为服装整体的一个亮点,使简单的服装搭配显得生动,拓展了藏袍腰带元素的设计方法,使得设计时候更 加灵活多变。
精美的藏族佩饰不单单只有腰带,同样其他传统藏族佩饰也可以参考腰带元素,从繁杂的佩饰整体中拆分出来,化繁为简地进行再设计。
 
(图3-10)                    (图3-11)                    (图3-12)
2、色条纹样的运用
色条纹样在传统藏饰中主要运用在帮典(围裙)(图3-13)上,藏族同胞以其自身对自然与美的理解在帮典上编织着色条纹样。色彩对比强烈的粗条纹与色彩娴雅素静的细条纹是色条纹样的主要形式。
在现代设计中提到条纹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经典的海军条纹,作为时尚圈中生命力最强的元素之一,以简单而个性鲜明的特征为人们所接受而且经久不息。藏族的色条纹样作为类似的纹样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借鉴海军条纹的,而且色彩对比、宽窄对比等方面的多样性也使得色条纹样在设计运用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在现代设计中色条纹样在色彩组合上不一定要照搬传统,可以取其形而后采用相近色拼接填充,相近色的组合方式更容易配合服装风格扩大应用范围;也可以尝试色条与块面结合的设计(图3-14),以此达到对色条映衬的作用,在运用色条时候不拘泥于传统的平行排列,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色条对比呼应,更加地突出了设计重点。在局部采用倾斜多角度的拼接,在服装中增加不对称的视觉感受,使简单的色条变得活跃,可以与其他部位的规则排列形成对比,增加色条的错落感,摆脱单一乏味。
 
(图3-13)                  (图3-14)                (图3-15)
3、“十”字纹样的运用
在传统的藏族氆氇纹样中“十”字纹样是和色条纹样一样广受藏族同胞喜爱的纹样。大量地装饰运用在坐垫、靴子和藏袍领口、襟边等部位,表示佛的庇护无处不在,同时也是对服装饰品很好的点缀。
现代设计中在进行改良加入收腰、露肩等时尚元素的藏袍(图3-17)上“十”字纹样沿用传统装饰方式位于襟边、底摆等部位,这样的装饰对藏袍起到了很好地点缀作用,使服装免于呆板单一。这种改良后的藏袍消费对象也不再单一地局限于藏族同胞;“十”字纹样的氆氇比较多地应用在传统藏族腰带中,将腰带进行简化(图3-16)成为纯粹的腰间装饰,同时与缠绕在手臂上的珠串藏饰形成呼应,展示出强烈的民俗风情;底色“十”字纹样区别于白色“十”字纹样的是其也是色条纹样的一种,可以被更加广泛地应用,抹胸的造型(图3-18)是对此的尝试,腰间来源于帮典(围裙)的设计,由于底色的衬托,“十”字纹样不再单调乏味,表现得简约且绚丽。
 
(图3-16)                  (图3-17)                 (图3-18)
4、天珠中几何纹样的运用
来源于天珠中几何纹样的灵感在这组一组服装设计中表现为点与线的组合运用,天珠纹样是宗教信仰中天地自然等的抽象几何化表达。现代设计并不热衷于重申原有的宗教意义,而更多的是对纹样本身的利用。下面的系列设计虽然仍延用天珠的圆与线条的构成形式,纹样表现时却发生了变形,如大小不对等的圆、圆弧曲线、粗细不等的线条等;同时纹样中的各元素的组合采用灵活多变的重复手法。色彩搭配则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单纯与醒目特质,黑白以外尝试其他亮色的加入。类似的纹样通过不同的服装廓形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如“X”型的廓形(图3-17)突出人体的造型曲线,不对称的下摆与内着衬衫上不对称的点呼应形成有机的统一。“A”型的廓形(图3-18)由上而下逐渐展开,活泼而浪漫。采用纹样丝巾(图3-19)对服装门襟进行装饰,局部竖条纹的应用使人体呈现修长的视觉感受,给人以干练的感觉。
 
                    (图3-17)             (图3-18)            (图3-19)
5、对比色的运用
对比色搭配在藏族佩饰中使用十分广泛,在传统佩饰中主要表现为红珊瑚与绿松石的色彩对比,再结合金银等金属材质达到调和的目的。在卡乌、火镰等传统佩饰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在传统佩饰中除了红绿、红蓝的对比方式以外,色条纹样中还有黄紫、黑白等对比的存在。在服装设计时采用对比强烈的颜色进行搭配能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在对比比例的掌握上很具有挑战性。
在裘皮设计(图3-20)中,来源于藏袍穿一个袖子的灵感再对服装结构进行变化,使外套重点集中在身体的一侧,内着红绿对比色的裙子,巧妙地在灰白色的外套遮掩下露出一角,无彩色的加入调和了色彩上的突兀,同时服装整体形成斜向的对称。使得服装整体既有裘皮本身的厚重堆砌出的量感与体积感,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6、佩饰与服装结合
狭义上的服装与佩饰是分开存在的,这使佩饰与服装的组合具有很大的自由度。而将服装与佩饰合二为一,使佩饰元素直接成为服装中的一个亮点,        (图3-20)
这对于藏饰的开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服装与佩饰结合这样的形式,也能为藏族佩饰的推广提供便利,使得广大消费者在选择服装的过程中同时接受藏饰。
 
          (图3-21)                                        (图3-22)
在(图3-21)中是藏族传统项链与抹胸的结合,在其中用项链元素取代抹胸中的系带的设计。服装面料上采用精美但是繁杂的刺绣,突显高贵,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而新加入的项链元素亮丽的色彩却能将分散的视觉巧妙地集中,避免了服装杂乱无章的感觉,使得观众在感受服装高贵的同时又不会忽视其展露出的性感。在(图3-22)中水滴型的装饰与领口形状形成反差对比增加了服装在视觉效果上的美感。

结 语
传统藏族佩饰分门别类具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也有其独特艺术特征及历史文化内涵。强烈的民族特性使得传统藏饰元素在现代设计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一定完全适用于现代服饰上,所以在现代设计中照搬照抄是不现实的。对两组波西米亚风格设计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藏饰在现代设计中的两种表现方式作为装饰点缀的元素和作为集中表现元素。这不单单局限于某种风格设计,而是可以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法。
通过对现代设计中腰带、色条纹样、色彩等具体藏饰元素的设计案例分析,我们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在现代设计中对藏饰元素的应用中必须化繁为简,提取设计元素再对其利用,如对腰带元素的纯装饰性运用;其次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元素的采用与流行趋势的关系,如波西米亚风潮中藏饰的应用,色条纹样对海军条纹的借鉴等;最后藏族传统佩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也要从市场角度考虑,如何让更多消费人群接受我们的设计、产品如何批量化生产、如何进行推广等,都是我们必须面 对的。因此,我们对于传统藏族佩饰设计元素的运用要从现实性、时尚性、产品化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致  谢
感谢学校四年来的培育和教育,四年的时间中我受益非浅。同样感谢老师和同学四年来的关怀与帮助,让我度过这愉快和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在此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张慧坤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耐心讲解,在此表示万分感谢,同时也对其他参与指导的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杨清凡. 藏族服饰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10
[2] 李春生. 雪域彩虹-藏族服饰[M]. 重庆出版社, 2007.3
[3] 张鹰. 服装佩饰[M]. 重庆出版社,2001.5
[4] 辛华泉. 形态构成学[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6
[5] 鲁闽. 服装设计基础[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5
[6] 袁姝丽,李 明. 川西康巴藏族染织装饰纹样的分类及审美价值[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7] 纵瑞彬. 藏族装饰纹样的历史文化考察[J].西藏艺术研究,2000.1
[8] 李立新. 新藏族服饰之配饰艺术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 2008.6
[9] 李玉琴. 藏族服饰区划新探[J].民族研究, 2007.1
[10] 王高媛,吴秋英.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7.3
[11] 杨琳. 藏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NO.22
[12] 周凤兰. 略述藏族服饰的独特材料——氆氇[D].中国民族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2004
[13] 隋姗姗. 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资源保护[D].天津工业大学,2007
[14] 刘睿平. 藏族服饰研究——在现代服饰理念下对藏族服饰文化的系统研究与借鉴[D].天津工业大学, 2001
, Springer New York, 2004.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