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生态标签对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的特征分析

2015-09-23 09: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1
第二节  选题意义 1
一、本选题的理论意义 2
二、本选题的实践意义 2
第二章 纺织品生态标签及欧盟各主要成员国的生态标签制度 3
第一节    纺织品生态标签 3
一、纺织品生态标签与环境标志制度 3
二、纺织品生态标签与绿色壁垒 3
三、纺织品生态标签与制度效应 4
第二节 欧盟及欧盟各主要成员国的生态标签制度 4
一、欧盟纺织品环保标准和生态标准 4
二、欧盟各国各种主要生态标准 5
第三章 欧盟实施生态标签制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 7
第一节 欧盟实施生态标签制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 7
一、生态标签及中国申请状况 7
二、生态标签制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 8
第二节 相关案例分析 9
一、 绿色通行证 9
二、闯出大市场 10
第四章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应对策略 11
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 11
一、做好绿色信息的收集,建立绿色壁垒的预替机制 11
二、不断完善本国相关标准体系并与国际标准接轨 11
三、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创造绿色出口竞争优势 12
第二节 行业协会层面的应对措施 12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应对措施 14
一、企业应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4
二、研制开发环保纺织品、实施清洁生产 14
三、积极实施产品认证 15
第五章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200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废止了《纺织品与服装贸易》(ATC),束缚全球纺织品贸易30多年的配额措施不复存在。这意味着2005年后,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的到来。而纺织品贸易在世界货物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始终是各国相竞争的重要领域,也是贸易摩擦最多、限制最苛刻的商品之一。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在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所以,随着配额的取消,有利于我国纺织业扩大出口。然而,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技术优势适时推以环保法规、安全卫生标准、绿色标志认证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贸易壁垒,对市场准入设置了极为严格的条件。由于数量限制不能再作为控制纺织品进口的手段,所以各国越来越重视这种非关税壁垒,并成为战略性贸易工具之一。中国成为国际纺织品贸易矛盾冲突的焦点。
其中,生态标签作为环境标志制度的主要形式是指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而对产品的环境行为进行认证而授予的标志,又称为生命周期标志。以欧盟的Eco-label和生态纺织品标准(OKO-Tex standard 100)标签最具典型。生态标签最初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但在实践中由于其具有合理性和隐蔽性成为对外国生产者的歧视并成为贸易的非关税壁垒。实际上,由于发达国家实行的生态标签所选择的一些产品种类大多是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有利的产品,因此发展中国家受生态标签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刻。

第二节  选题意义

我国纺织品国际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后,由于数量限制不能再作为控制纺织品进口的手段,所以各国越来越重视这种非关税壁垒,并成为战略性贸易工具之一。中国成为国际纺织品贸易矛盾冲突的焦点。所以研究欧盟生态标签及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是目前我国纺织业亟待研究和探讨的一大课题。这对我国合理利用生态标签,跨越壁垒,增强纺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本选题的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标签的研究具有以下不足:一、对绿色贸易壁垒研究较多,对其中的环境标志壁垒研究较少,尤其是对环境标志壁垒中的生态标签研究就更少。而且单独的研究生态标签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少之更少。二、国内研究生态标签时常将其与环境标志相等同,而且研究不系统,不全面。三、定性叙述多,实证分析少。本论题将通过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深化对生态标签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我国对生态标签研究的理论。
二、本选题的实践意义
随着我国纺织业进入“后配额时代”,国外的关税壁垒、数量限制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逐渐减少,而非关税壁垒尤其是新兴的环境标志壁垒的作用正日益加强。但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环境的关注较少,又由于环境标志壁垒是近几年兴起的,所以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应对时缺乏经验和对策,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和缺陷,使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时由于不合规而碰壁积压在港口。生态标签对我国纺织业的出口竞争有哪些正面与负面影响,政府、行业和企业如何应对,如何合理利用生态标签进行绿色营销以加强我国纺织业出口欧盟的竞争力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都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选题的研究能够使我们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外延及相应的运用分寸,以避免纺织品出口在欧盟无端碰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而且通过深入研究有利于我国合理利用外国惯用的环境标志壁垒,有助于深化我国纺织业体制改革,对实现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纺织品生态标签及欧盟各主要成员国的生态标签制度

第一节    纺织品生态标签

一、纺织品生态标签与环境标志制度
纺织品环境标志制度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纺织品生命周期标志制度和单方面环境标志制度。
纺织品生命周期标志制度也称纺织品生态标志制度,指纺织品从研制、开发、生产、运输、使用、循环利用到回收处置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无损害,并符合环保要求时才颁发环境标志。其中,以高标准著称的欧盟生态标签就对纺织品提出了3大类标准:①纺织品原料的有害物含量标准;②纺织品不同生产环节的环保标准;③纺织品的耐用性标准。而欧盟中另一种申请率较高的Oeko2TexStandard100标签,首次提出生态纺织品的概念,提倡通过利用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生产出符合人体健康要求的纺织品。这种标签主要检测的项目包括pH值、甲醛、重金属、杀虫剂、五氯苯酚、禁用染料、色牢度、有机氯载体及挥发性物质释放,同时规定产品不得有发霉、高沸点汽油、鱼腥、芳香烃等特殊气味 。
单方面环境标志制度反映的是纺织品的某个特殊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如“对人体皮肤无害产 品”等,而不提供纺织品其他方面和环境的关系。它不需要象生态标志那样经过复杂严格的分析程序,生产商取得这种认证的成本较低,因此,它常被一些生产商用来误导消费者 。
二、纺织品生态标签与绿色壁垒
    生态标签的使用对于保护人类生命健康、保护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各国(地区)使用的环境标志多种多样,某一国(地区)的产品要进入另一个国家(地区)境内,不仅需要符合本国(地区)的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还得符合进口国(地区)的相关要求,获得进口国(地区)的环境标志,而且颁发国企业更容易影响到生态标签的制定和实行,因此生态标签制度较多地反映了颁发国的商业和环保利益,而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体现 。因此,如果不能尽快建立环境标志的相互认可制度,尽可能地统一纺织品的环境标准,尽可能的研究各国的纺织品生态标准,那么,这一制度就会对纺织品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三、纺织品生态标签与制度效应
对环境污染最大、对生态破坏最严重的社会活动莫过于企业的生产活动了。因此,对污染密集的纺织业实施生态标签的制度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首先,纺织品生态标签的制度的实施,对在国际市场上符合环境标准的纺织品生产商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也遏制了生产污染品厂商的生产,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污染品通过国际贸易在全球的传播,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生态标签的制度的推行引导一些要进入国际市场的生产商更新观念,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要,生产商必须要进行绿色产品设计与开发;为了创造一流的新产品,必须改变耗能高、粗放经营型的传统生产模式,改进原来的生产工艺,实行清洁生产,从而获得良好的环境效果 。

第二节    欧盟及欧盟各主要成员国的生态标签制度

一、欧盟纺织品环保标准和生态标准
纺织行业作为一个高污染行业,产品在生产中的印花、染色及后整理等工艺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成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出台了许多针对纺织及服装产品的环境标准和要求,对纺织和服装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和限量做出具体规定。在欧盟出台的各项纺织品环境标准和要求中,有一些国家颁布了强制性法令,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1994年颁布的针对偶氮染料的禁令——《德国消费品法令第二修正案》;另外一些是生态标准。颁布这些标准的目的是促使企业通过自愿性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目前针对纺织品的生态标志种类很多,比较有影响的有荷兰的Milieukeur、EKO,德国的OKO-Texstandard100等。
2002年5月18日,欧盟委员会颁布了第2002/371/EC号决议,并于2002年6月1日起实施。该决议的附件中公布了纺织品生态标准。该标准共40条,包括纺织纤维、生产过程与有害化学物质、产品适用性等三个部分标准,涵盖了纤维生产直至产品使用的整个过程,旨在减少纺织生产过程对水环境的污染,以方便已获得或自愿申请“生态标签”的企业适应新的标准。其后,又在此基础上于2003年9月11日颁布实施了《关于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指令》。从即日起,在15个成员国市场上禁止使用销售(包括从第三国进口)与人体皮肤或口腔的使用有害偶氮染料的纺织品和皮革制品。随着欧盟的东扩,目前欧盟25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都受到此指令的约束 。
二、欧盟各国各种主要生态标准
欧盟纺织品生态标签较多,各国都制定了与自己相适应的生态标签制度,本文选取了欧盟各国主要的生态标签制度,如下:
表一  欧盟各国生态标签制度
生态标签 图标 制定目的


生态纺织品标准标签(OKO-Texstandard100)   OKO-Texstandard100标准主要规定了Ⅰ婴儿类、Ⅱ与皮肤直接接触类、Ⅲ与皮肤无直接接触类、Ⅳ装饰品等四大类纺织制成品中毒害物质的最高限量,包括PH值、甲醛含量、可萃取重金属、农残、氯代苯酚、偶氮染料、过敏染料、抗菌整理、阻燃整理、染色牢度等。


花型标签(Eco-label)   Eco-1abel,由欧盟委员会于1992年颁布实施的自愿执行的生态标签计划提出。该标签计划的推出是希望能够在欧盟各成员国提倡绿色设计、生产、营销和使用产品,从而达到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减少产品对生态的影响,并且能够提供消费者关于产品的环保信息。


荷兰生态标签Milieukeur   尽管欧盟有自己的生态标签,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的荷兰仍然制定自己的生态标签项目,以便为本国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Milieukeur理事会在选取产品目录和建立标准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事会成员由 建立基金会的政府、消费者、零售商、贸易及环境组织的代表组成。作为理事会的补充,另一个由理事会承认的认证机构承担产品的测试工作,对产品是否符合绿色标签定义的标准做出全面的评估。荷兰生态标签共认证77种产品,涉及纺织行业的服装、鞋类、毛巾(棉)等。

欧盟化学品新政策  REACH法规议案是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和许可机制的法规,它将取代现有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该法规不仅适用于化学品,而且也适用于纺织品服装、塑料玩具等化学品的下游产品。实施该法规,把确保化学品安全的举证责任将由原来的公共管理机构转移给企业,不仅加重了欧盟企业的负担,也增加了出口欧盟的企业的负担。REACH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
资料来源:戴宇欣.欧盟生态标签制度[J].《上海标准化》2005年第2期
第三章 欧盟实施生态标签制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

第一节 欧盟实施生态标签制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

一、生态标签及中国申请状况
由于目前对生态纺织品的认证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各方面的做法千差万别。以生态纺织品的发源地欧洲为例,目前,通行的纺织品生态标志就达十余个之多,如ECO-LABEL、OEKO-TEX标准100、MILIEUKEUR、WHITE SWAN和ECO-TEX等。推出这些标志的主体除了政府机构之外,更多的是民间团体,如国际性的学术团体、环境保护机构、生产商、消费者协会等。因此,这些标志的科学性、权威性、影响力以及被接受的程度都会受到一定的局限。而欧盟的纺织品生态标签是以法律的形式推出的,在全欧盟范围内的法律地位不容置疑,其影响力明显大于民间团体制定的标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起着规范有关标准、促进有 关标准实施的作用。
欧盟关于授权纺织品使用纺织品生态标签的最新生态标准根据纺织品大致的生态过程分成三个主要部分:一是纺织纤维标准,二是纺织加工和化学品标准,三是性能测试标准。目前,在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贸易中对对生态纺织品的认定主要采取3种方式:自愿申请、由买家指定、由卖家确定自己发验收标准 。但事实上,选择何种方式进行生态纺织品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买家指定的。因此,目前绝大部分买家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或进口国(地区)的法律规定确定自己的验收标准,由此必然会对出口国相关产品的出口造成影响。
目前中国对纺织品的环保缺少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只是中国环境标志委员会推出了一个对照欧盟标准制定的生态纺织品认证。全国5万多家服装企业,现在仅有18家获得中国环境标志 。
因此,欧盟对纺织品生态标签的生态标准的出台,将提升中国主管部门对服装的环保检测力度,统一纺织品生态标准,强化企业绿色生产的意识,也使有关部门加紧制定纺织品的安全通用国家标准成为更加紧迫的任务。
二、生态标签制度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的影响
纺织品生态标签制是一把双刃剑 ,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欧盟既有积极效应,又有消极影响。
(一) 积极效应
由于实施生态标签的制度,生产和使用生态纺织品的过程就不会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这就减轻了社会治理环境污染的负担。从严格意义上讲,生态标签的制度不仅仅是一个国际贸易的保护问题,而更是一个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问题。获得生态标签的标志就是获得了“国际绿色通行证”,这促进了对环境影响小的产品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改进 。环境标志产品、保护臭氧层产品、有机食品等产品的国际市场正在进行并不断扩大。生态标签的制度的实行,可以加速我国纺织业结构调整,加快中国绿色产品走向世界,为中国民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参与公平竞争准备了条件。生态标签的制促使国内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和环境标准,大力开发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排放,提高产品信誉度,从而扩大其产品在国内,国际的市场份额,还有利于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消极影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有关标准制度上在短期内还难以达到国外环境技术标准。此外,在环境标志推广应用方面还处于一个培育阶段,认证速度慢,资金投入不足都极大地阻碍了环境标志的推广。这种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导致出口产品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
一是认证费用。在发达国家取得纺织品生态标签认证费用过高或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增加手续,直接加大了出口产品的成本,进而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
二是适应性费用。发达国家与环境配套的标准水平是动态的,其趋势是不断上升的 。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要调整产品工艺以使其符合相关环境标志要求,调整产品工艺必然要增加投入,增加了出口国生产厂商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削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为跨越纺织品生态标签壁垒要不断收集信息,重新认证,由此增加了企业的适应性成本。
三是检测检验费用,发达国家在认证过程中实施过高、过严的生命周期评价;或对工厂、产品提出苛刻的要求,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技术负担。
四是其他派生费用或成本。 如出口商因绿色环境标志要回收废弃物支出等等。
2、导致出口产品数量与出口产品种类减少
欧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而欧盟更倾向于用绿色环境标志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近年来,欧盟加大对绿色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和生产,给我国纺织品进入欧盟市场增加了难度。今后如果我国纺织品得不到欧盟的标志认证,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出口市场也会萎缩 。
3、使出口贸易门槛提高,难度加大,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结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问题就是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基础,对产品实行环境标准认证的同时,对生产产品的企业实行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首先,针对产品本身而言,从其出生到走向坟墓的综合生命周期评价,是织品生态标签制定技术要求的根本依据 。其次,企业排污必须达标作为技术要求中的另一项基本要求已被确立。而我国只注重产品生产,忽视环境卫生和产品的废物回收利用。绝大多数企业防治污染环境的水平很低,仍处于排污口控制阶段,根本没有树立全过程防治污染的绿色管理思想,造成环境恶化为代价,所以欧盟会以此为由,抵制对我国产品的进口。
第二节    相关案例分析

一、 绿色通行证
宁波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服装生产基地,服装出口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出口金额在宁波市国民经济和进出口额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2005年随着纺织服装配额的取消,一季度宁波口岸纺织品出日呈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宁波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3月累计出口的纺织品达10.1亿美元,与去年同比增长50.7% 。
目前宁波众多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已经申请到或正在申请Oeko-texstandard100证书的可谓凤毛麟角, 而且其中有一部分是进出口公司,并非真正的生产型企业,这与宁波快速发展的纺织服装出口形势不相符合。随着宁波与欧盟贸易规模的扩大,生态纺织品标准必将对该市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对该市纺织服装的出口提出严峻的挑战 。
宁波市纺织服装企业的环保意识十分淡薄,对生态纺织品标准的认识严重不足。纺织服装的上游企业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尤为缺乏。宁波市的纺织服装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较弱,企业时科技开发的积极性不高。西方一些国家一旦在纺织品服装中检测出这些有害物质,将立即对所有的产品予以没收、销毁,其经销商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纺织服装企业的种种缺点,使之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仍面临着严峻的出口困难,生态纺织品标准已成为宁波市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新的技术贸易壁垒,对宁波市的纺织服装出口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提高纺织服装的质量,顺利通过纺织品生态认证,取得出口的“绿色通行证”,进一步提升出口纺织服装的档次,加快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突破国外绿色环保的“瓶颈”制约,是宁波纺织服装产品突破欧盟绿色贸易壁垒、进军国际服装市场的有效武器 。
二、闯出大市场
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丙烯腈厂强化质量 体系的有效运行,通过创新质量管理,几年来,使该厂从2003 年亏损5000万元到现在赢利5亿元,创造了令业内羡慕的良好效益。
在生态标签风行的国际市场,该厂首先盯住了在世界上最权威的、影响最广的纺织品生态标签,在欧美拥有极高的认知度国际环保纺织标准(Oeko-Tex Standard100)。 因此公司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提升产品的质量,使两种主导产品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维均通过Oeko-TexStandard100的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先后推出了白山、白金马等品牌打向国际市场,逐步占领日本、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外市场,不但拓展了粘胶长丝的市场空间,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且使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产品的知名度逐渐得到了提高。
 
第四章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达国家设立的绿色环境标志壁垒限制了我国许多产品的出口。对此,我国应积极寻求对策,打破壁垒,扩大出口,努力实现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做好绿色信息的收集,建立绿色壁垒的预替机制
欧盟的生态标签制度等绿色壁垒措施是动态的,令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很难适应。而且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做到对绿色壁垒信息进行及时收集、整理、跟踪。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发挥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及时了解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信息。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资金和管理经验,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欧盟、美国、日本等)的包括各种绿色壁垒信息的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应包括产品生命周期中与环境、经济、技术、对策等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及时发布国外绿色贸易壁垒要求的相关信息和最新动态,从而使企业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二、不断完善本国相关标准体系并与国际标准接轨
我国的纺织品技术标准体系应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提高标准化水平促进我国纺织品国际贸易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创建国际认可的纺织服装产品检验机构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专业检验机构并未获得国际间实验室互认协议的认可,而且国内相关标准中某些内容、监测项目和技术条件与国际通行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品质方面获得国际认可遭遇诸多困难。企业通常是通过一些中介机构或直接将样品送到国外进行监测而获得相应检测报告和认证的,很多纺织服装企业还因其高额的费用而打了退堂鼓。所以,提高检验检疫技术,建立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实验室,并加强与欧盟等主要纺织品服装进口国的检验检疫实验室的双方认证工作是当务之急。
三、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创造绿色出口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对于绿色技术的创新意识、创新成果、创新应用方面都十分有限.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意识薄弱,绝大多数的创新并不是主动而是无组织、被动的创新。即使科研院所和企业有新的创新成果,但由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这些技术的使用和应用率都非常低。绿色技术创新是企业化解绿色壁垒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政府部门可以采取适当和合理的措施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进程。首先,政府应该适当在税收和资金方面给予绿色技术创薪企业一些优惠待遇,采取倾斜的产业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其次,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以绿色生态产业代替高污染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再次,建立和完善保障安全立法,对那些无法达到环境标准的产品和高污染生产企业进行严格整治和监督,建立严厉的违法处罚制度,加强行政措施。最后,政府应该有计划的建立一批环保高新技术研究基地和孵化器,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技术,推动我国绿色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升级 。

第二节    行业协会层面的应对措施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纺织行业协会进入了走向国际舞台的新时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行业协会不能只停留在为企业扭亏增盈、进行企业内部改革等方面,这与形势极不相称。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代言人和政府的中间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在新时期,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职能要渐渐地弱化,行业协会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首先,纺织行业协会应依据国家环保法规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实施其监督职能。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性规范、实行行业自律、推动企业联合进
行市场开拓、技术开发,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以及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自律,如通过章程、行业公约、行业服务规范、行业交易规则或惯例、行业质量标准、行业规范经营示范条例、违反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惩戒规则、商业争议处理规则等进行自律 。
其次,建立连接纺织企业、中介组织、政府与市场的高效信息网络,收集国际上关于纺织品的各种环保标准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及时给予企业咨询,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协助企业进行纺织品生态标签认证。并且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上最新纺织染技术和信息,将绿色技术应用到纺织品的生产加工中,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努力开发采用无毒、易降解的染料和助剂,采用少污染、无污染的工艺和处理技术。
另外,还要抓紧建立行业的预警机制,实现行业保护工作的前置化,有效保护行业和企业的安全 。目前在纺织行业这种快速反映机制虽然有建立起来,如深圳市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但是还远远谈不上有效。这一预警系统虽然有预警通报、成功案例、对策报告等,但是它缺少案例分析,缺少详细的对策,没有告诉企业针对这种壁垒该怎么去解决,这一系统并没形成详细引导方法。而且遗憾的是这一预警系统缺乏更新,比如当下沸沸扬扬的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等问题,这一预警系统并没有或者很少涉及,这样的一个系统,并不能有效的为企业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不能有效的为企业服务。
通过了解深圳市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我觉得其缺乏有效性的原因是政府主管机关、科研院所一方面不能全面了解国外法令,另一方面即使获得了某些资料,也缺乏渠道传达给企业,企业只能从进口商或境外检测机构听到支言片语,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行业协会必须与政府、科研部门、企业合作,建立一个高效的生态纺织品预警系统。从搜集到的生态技术信息中 探询、筛选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关键因素,如欧盟生态标签计划、指令等,并跟踪调查、研究、记录相关技术指标的变动情况,同时与国内外的历史最新记录比较,以便及时发现纺织品出口遭遇风险的可能性,提示相关企业及早做好准备和应对,实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最后,进一步完善我国纺织品生态标准并与国际标准进行协调,加强与同行业的其他国际环境标准化进行交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完善我国纺织品生态标准时,不能盲目地提高环境要求,要考虑国内的环保基础和技术水平,根据不同的种类制定不同的标准,同时给企业一个过渡期,要求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逐渐达到较高的标准,并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


第三节    企业层面的应对措施

尽管从目前来看,国外越来越苛刻的生态纺织品标签越来越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但从长远来看,这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它要求我们的许多企业提高环保意识,遵守绿色壁垒的规则,从商品的原料准备、生产制造、包装、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都要符合绿色要求,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企业应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应对欧盟绿色壁垒,首先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要提高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深入了解欧盟等发达国家和主要贸易国相关技术标准的有关条款、规定,密切关注进口国对有关产品“绿色”、“环保”需求的新动向。全面、清醒的认识绿色壁垒促进和阻碍纺织品出口的双重作用。要加强对国外纺织服装业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标准的研究,只有掌握了这些新成果、新技术、新标准,才能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阻碍作用变为对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二、研制开发环保纺织品、实施清洁生产
我国纺织行业运行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印染行业装备的质量稳定性差耗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较大的问题突出。我国印染企业的单位产品耗水量一般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印染废水占全国纺织废水排放总量的80%,且平均回收利用率只有7%。纺织印染行业生产量越大、出口量越多,资源和环境压力也就越重 。
粗略估计,2005年我国出口棉布54亿米,每出口100米棉布,出口金额达110美元,而我国企业平均可获利润约30元人民币 。我国目前棉纺织工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是,每生产100米棉印染布大约要消耗4吨水、60千克煤和39度电,同时要排放3.2吨废水,产生2.6千克COD和0.6千克BOD5。以工业用水价格4元/立方米计算,多生产100米棉布将直接增加资源环境成本为用水成本16元、用电成本30元、耗煤成15元、废水处理成本16元而来自废水处理行业的观点认为,纺织印染废水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每排放吨高浓度印染废水,将造成20吨清洁水体污染,如果按85%废水达标排放率计算的话,那么出口百米棉布,要做到废水完全到标排放,至少还需要投人48元,而这笔费用足以抵消企业获得的出口利润,并产生大量的生态环境逆差 。
以上仅是一个非常简单粗略的计算,由纺织品生产带来的生态逆差还远远不止这些,例如棉花作为纺织原料在其生产中要耗水并产生大量面源污染,纺织用染料生产中给空气、水体和生态环境均会带来污染,纺织印染废水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纺织品运输中产生的污染等等,这些污染损害或者说是生态逆差尚无法一一计算清楚这说明我国在以低廉的价格大量出口纺织品换取微薄利润的同时,我们的生态逆差正在迅速加大,如果继续沿袭这种不可持续的贸易增长方式的话,我国资源和环境将难以继续。
从以上数据看出,纺织行业所产生的浪费和环境负效应之大,如果企业再坐视不理,那么整个行业都会在这个环保意识渐强的社会无法立足,更不用说符合环保标准,实行“走出去”战略之类的话。那么企业要想彻底的根除病根,只能选择增强环保意识,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改进技术,从事清洁生产,生产出有益于健康与安全的产品,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要密切关注国际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变更动态,加快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和消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损失。
三、积极实施产品认证
获得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认证”认证的纺织企业会比未获得认证的企业具有以下三大优势 :其一,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从而获得更多利润。其二,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客户群体。欧盟的进口商受消费者影响,越来越青睐加贴了绿色标签的纺织品,甚至有些欧盟成员国的进口商非绿色纺织品不买 。这样,不带绿色标签的第三国纺织品就很有可能被许多欧盟进口商拒绝,开拓市场的空间自然也就比较狭小。生态纺织认证在欧洲,尤其是德语地区,已经由最初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条件,逐渐变为一个基本条件。其三,可以不用担心欧盟关于纺织品所含有害物质的限量。欧盟对纺织品中有些物质含量是有严格限量的,如果第三国进口的纺织品不符合欧盟对有害物质的要求,那么欧盟将禁止在其欧盟市场销售。但获得加贴这两类绿色标签的产品可以不用担心欧盟关于纺织品所含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因此,申请获得这两种绿色标签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生产企业进入欧盟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  总结

纺织品生态标签制度作为新一代的环境标准,在世界各国相继推广实施,获得纺织品生态标签已从原来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基本条件,而且这一趋势已是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我国纺织业进入后配额时代,生态标签已成为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一大因素。
从上述的分析可知,纺织品生态标签制度可带来经济效率,有利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短时间呢,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和相关环境标准以及检验检查设备较落后,以及环保意识薄弱,所以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比较难,在短期内对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在绿色纺织品成为一种潮流,成为国际纺织品竞争的新热点,而且实施绿色纺织品生产将会是一种发展趋势。那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我国纺织业应尽早积极行动起来,完善我国纺织品相关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相互认证,并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树立全过程防治纺织品生 态污染的观念。只有这样,中国纺织品出口才能不会因不合规而碰壁,减少纺织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燕珍,李瑞华.中国纺织业应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以融消绿色壁垒[D].《内蒙古财经学院报》2001年第3期
[2]王琦安.欧盟生态标签奖励计划简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11卷第1期
[3]苏玲.欧盟纺织品环境标志及其综合评价[J].《印染》2000年第5期
[4]温小乐,林征峰.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环境标志[J].生态经济,2000,(8)
[5]王建华.生态纺织品认证不可忽视[J].中国纺织,2002,(1)
[6]黄志清.以‘绿色’标签拓欧盟市场[J].《纺织信息周刊》2002年第24期
[7]靳颖,吕丽.我国纺织品环境标志认证的现状[J].中国检验检疫,2002年05期
[8]朱和平.论欧盟实施TBT的现状及我国纺织业的对策[N].《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报》2003第10卷第2期
[9]童金柱.Oeko2Tex标准100与Eco2Lable纺织品生态规范[J].纺织标准与质量,2003, (1):22-25
[10]王建平.欧盟生态纺织品绿色禁令的新发展[J].《纺织导报》2004年第2期
    [11]曾凡银.绿色壁垒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75):23-24
[12]戴宇欣.欧盟生态标签制度[J].《上海标准化》2005年第2期
[13]杨波.论欧盟化学品新政策和我国纺织品贸易[J].纺织学报,2005年04期
[14]王锐.欧盟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N].《武汉工业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
[15]李济群,杜敏,於涛.生态纺织品标签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纺织》2005年第3期
[16]王梅.如何跨越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J].《经济论坛》2005年第3期
[17]马涛.欧盟阻击“中国制造”中国纺织行业寻求对策[J].WTO经济导刊,2005(6)
[18]袁凤.欧盟与中国纺织品协定解读[J].中国检验检疫,2005年第8期
[19]孙敬水,曹彦芹.绿色环境标志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5年第1期
  [20]朱受欢.生态纺织品标准对宁波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活力,2005年1期
[21]徐生强,勇冰,冯小洁,王荣强.纺织品生态标志认证对外贸出口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06.年10期
[22]宋明姝.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的现状与发展[J].《辽宁丝绸》,2006年第4期
[23]陈卫群.论如何提高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J].《大学时代》2006年第7期
[24]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纺织工业统计年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
[26]国家统计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7]尹立群,金达.生态标签 闯出大市场[J]中国质量报,2007年1月24日第007版
[28]赵丽晖.从生态纺织品认证角度论纺织品服装出口[J].职业技术,2007年16期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9,81:801- 811.
[30]Cason TN,Gangadharan L.Environmental labeling and in complete consumer information in laboratory marke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2,43:113-134.
[31]Daniel Melser and Peter E.Robertson著杜丽丽、马海燕译,生态标签与贸易-环境争议[J].The World Economy,VOL.28No.12005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6) 1-10
[33]Marie¨tte van Amstel*,Peter Driessen,Pieter Glasbergen,Eco-labeling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a comparison of five eco-labels in the Netherland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6(2008)263—27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