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现状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1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特点和形式 4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4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形式 5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5
二、表现形式 6
第三节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发展 6
一、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 6
二、新的形式不断出现,涉及范围越来越广 6
三、与标准、专利结合密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7
四、采用国际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强制性要求越来越高 7
第三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8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8
一、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逆差 8
二、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不断缩小 8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9
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9
一、外部原因 9
二、内部原因 9
第四章 我国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11
第一节 政府的政策选择 11
第二节 企业的应对政策 13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第一章 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现状
第一节 引言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灵活性等特点,正逐步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进行本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最常用、最有力的政策性贸易保护工具。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农产品与国外农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农产品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一些传统农产品出口增加的同时,逐步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从而带动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WTO 自由化进程,传统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所起的作用逐渐削弱,而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我国是农产品的生产大国,但并不是农产品出口大国。自2001年至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3.73%。尽管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世界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但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不仅连续9年增长,而且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然而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却由2007年的43.7亿美元急剧上升至2008年的181.6亿美元,增加3倍多。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放缓,进口高速增长,贸易逆差快速扩大。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 。2009年1~11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816.1亿美元,同比下降10.5%。其中出口351.1亿美元,同比下降4.4%;进口465.1亿美元,同比下降14.6%。贸易逆差为113.9亿美元,同比下降35.7% 。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呈现如下特点:
(一)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慢,占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缓慢,2000年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为15%,到2007年也只是增长到17.9%。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比例也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6.3%下降到2008年的2.8%。
(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自入世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增长,谷物类对外贸易呈现为净出口。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水产品、畜禽、水果、蔬菜、花卉等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会迅速提高,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成为拉动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主力。
(三)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远高于深加工产品。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以加工程度低、附加值较小的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能力不强,初级产品比重达到80%,深加工产品仅有20%。如2008年水产品出口额106.1亿美元,占全部农产品出口的10.7%。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加工品占其总生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增加2-3倍,而我国农产品加工量只占其总生产量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另外,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整体品质和收益。随着农产品出口的增加,我国也逐步提高了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如2005年农产加工品出口85亿美元,占全部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提高到31.4%,水产加工品出口19.3亿美元,占9.2%。
(四)农产品贸易持续6年贸易逆差。我国农产品贸易自2004年起连续6年出现逆差。2008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放缓,进口高速增长,贸易逆差快速扩大,成为中国历史上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最大的年份。
(五)亚洲仍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对欧洲及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有所增加。2008年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分别出口76.9亿美元、62.7亿美元、51.3亿美元、45.8亿美元、36.3亿美元、29.1亿美元。其中,对日本和韩国出口同比下降8.1%和12.1% ,所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0%和7.8% ,较上年分别下降了3.6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对欧盟、美国、东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了16.0%、16.1 %和16.0% ,所占比重分别为15.5%、12.7%和11.3% ,较2007年分别提高了0.9、0.7和0.6个百分点 。
(六)我国农产品贸易仍然以东部为主。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二以上。虽然2008年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长幅度比东部地区大,增长比值为中部21.75%、西部13.16%和东部9.27%,但是东部地区的出口额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七)农产品经营主体结构呈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上升,国有企业出口比重下降,经营模式呈分散状态。我国农产品出口过去一直由国有企业集中统一经营。近年来在农产品出口中仍占主导地位,但逐渐弱化。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农产品的地位逐渐上升。此外,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仍然是极其分散的农户,这种分散经营模式不易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成本的减少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制约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特点和形式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随着贸易自由化,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在国际贸易领域,数量限制和高关税已经成为历史。WTO各成员国原则上已不能使用通过限制数量和高关税为国内产品提供保护。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品的新手段,对各国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同时,贸易壁垒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和质量的更高的要求,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
高。这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指一国或区域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有关产品特性、生产方法、检验程序、标签、包装等要求的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措施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法律政策上的合理性而成为技术性贸易措施中最隐蔽的贸易保护工具之一。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产品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TBT领域的农产品技术壁垒主要是对农产品的质量、等级、成分、与安全无关的标签、与安全无关的包装及合格评定等方面的要求。而SPS 领域的农产品技术壁垒主要是对农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如农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物残留、动植物疫病等。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行农业保护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情况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直接使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遭受巨大损失,其扩散效应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计。与其他贸易限制措施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尤其是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隐蔽性,一旦出现,影响巨大,而且损失很难避免。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关税壁垒和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的弱化,为技术性壁垒提供发展空间。由于人们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意识的空前提高,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各国采取了各种措施,从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高科技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迅速提高,贸易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日益复杂,也构成了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高精度的检验、检测技术快速发展,为发达国家限制进口提供了依据,形成了事实上的技术壁垒。另外,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差异产生技术壁垒。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形式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一)内容上的广泛性。从产品角度看,TBT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显著;从过程角度来看,TBT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领域来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表现形式也涉及到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强制性或自愿性措施等各个方面。
(二)结构上的系统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系统,不但包括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定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等规定的措施;《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农业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都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规定。除WTO以外的其他国际公约、国际组织等规定的许多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也都属于技术贸易壁垒体系的范围。
(三)形式上的合法性。技术性贸易壁垒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诉求,具有合理性。并且,技术壁垒一般是以WTO《TBT协议》为依据,这使它又具有合法的形式。TBT就是抓住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活质量、关注生态环境的心理,使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目前国际上已经签订了150多个多边环保协定,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制定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持。
(四)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灵活性。第一,技术贸易壁垒与其他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许可证等相比,不仅隐蔽地回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视性等分歧,而且各种技术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第二,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没有限制在哪个国家,一视同仁,不存在配额问题,而且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是以高科技基础上的技术标准为基础,科技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做出判断。第三,TBT措施广泛地利用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武器,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五)实施效果的不公平性。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制订的技术标准和措施往往是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的。这些貌似公平的技术标准实际上形成了贸易保护的措施。
二、表现形式
颁布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 ;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推行严格的合格评定标准;利用工业产权、 知识产品形成技术保护;其他形式的技术壁垒。
第三节 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发展
一、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
TBT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隐蔽性强,影响范围大。以美国为例,其TBT大都以保障消费安全、保护环境及国内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几乎涉及到美国社会及公共生产、生活的每个层面,成为美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多属强制性法规或标准之列,法律地位越来越高。而且,TBT往往产生连锁反应,由一个产品涉及到相关的所有产品,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二、新的形式不断出现,涉及范围越来越广
新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不断的扩大化,其既涉及国际或区域性协议以及国家法律、法令、规定、要求、指南、准则、程序等强制性措施,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制定的自愿性原则。我们以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为例,美国针对每一种产品,包括其生产与进口行为,基本上都订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标准;并以标准、检测、标识及认证等手段,为进口产品设置高门槛及繁杂的检验手续。
另外,通过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认证等设限,包括安全、防恐、卫生、包装标识、信息技术、环保、社会、绿色等,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不断出现。除了TBT 协定内容外,还包括SPS 协定、TRIPS 协定 、GATS 绿色条款等内容,以及WTO 之外由国际社会签署的与环境和资源等问题有关的国际条约中与贸易有关的内容。
三、与标准、专利结合密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指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其中标准是重中之重,它既是技术法规的基础,又是合格评定程序的依据。专利的超前性与标准相辅相成,专利是标准的基础,是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发达国家认为谁控制标准制定权,谁就主导市场。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以知识产权作为技术支撑,
通过对技术标准的控制,将标准与专利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专利技术为依托形成技术标准体系,促使他人使用他们的专利。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不完全竞争市场博弈的产品技术构成的升级,带动各国建立相应的高技术壁垒,导致各国所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升级。
四、采用国际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强制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避免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对国际贸易构成不合理的壁垒,WTO 制定了《良好行为规范》,协调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建议各国采用国际标准,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制定了数以万计的国际标准和法规,并积极推广使用,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趋于统一,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被各成员方采用,而且国际标准已经日益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依据。比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O9000 质量体系标准和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已经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TBT 领域里,有许多是自愿性的措施,比如ISO9000、ISO14000、各种环境标志认证、HACCP认证 、有机食品认证等,以生产者自愿为原则决定是否申请认证。但近年来,有些自愿性措施正在与强制性措施结合并有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
第三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一、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逆差
我国自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6年呈现贸易逆差。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有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的比重,从20%上涨到近80%。 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壁垒形式涉及的品种多、范围广,导致我国农产品的外贸出口额大大减少。
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等国外技术壁垒制约, 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大幅增长,逆差规模扩大。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所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在第四季度方见成效,农产品进出口额有所增长,逆差规模缩小。据农业部统计,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6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 ,其中出口314.0亿美元,增长13.9%;进口3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7%。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仍为6.7亿美元。
二、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不断缩小
我国农产品主要的外贸出口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东南亚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欧洲是第二大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15%;北美洲是第三大市场,约占市场份额的8%,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正是技术质量标准先进的国家。随着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他们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在质量和技术标准等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也越来越健全。而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从而使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范围不断缩小。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产品竞争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在世界贸易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性因素。同样,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是评价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以及获利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指标。虽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产品自身的质量、成本等因素,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国外消费者形成对我国农产品的负面印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出口的成本,其结果是直接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相对的减少,导致其出口竞争力的持续下降。
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安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纷纷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例外条款,在环境保护上做文章,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相对苛刻的技术标准,从而限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农产品的低价正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使得农产品能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农产品中的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已经得到一些国家消费者的认可,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就势必会对进口国同行业发展构成威胁。这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行业,于是制定的条件多十分苛刻。
二、内部原因
(一)初级产品比重大,产品的附加值低。我国农产品的加工,特别是深加工由于企业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大部分农产品以原料或者初级加工产品的形式在贸易流通,而且大部分农产品包装简陋,造成价格不得提升,产品附加值低。此外,出口企业为了争夺海外市场,不惜成本,竞相压价,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的效益流失,同时也诱发了进口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出口农产品的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产品结构失衡,特色产品少,竞争性产品多。相对于高档、特色农产品而言,我国出口的中低档产品无疑是贸易技术壁垒冲击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市场结构失衡,市场风险集中。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源地,其政策法规比较系统和完善,而且要求严苛。
第四章 我国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第一节 政府的政策选择
政府应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活动,特别是在新一轮的WTO谈判中,表明我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原则立场,并加强信息搜集,建立预警系统。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其主要的出口市场,有效地收集和发布有关信息,特别是一些正在进行暗箱操作的,应该做到早预测、早辨别、早分析、早评估、早报警、早公布、早采取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有效利用有关弹性规定和保障条款
(一)组织力量对TBT协议进行认真研究,有效利用TBT协议的技术法规,包括实现正当目标的规定;研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批准和实施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成员国应享有的权利;研究如何充分应用TBT协议中在信息援助上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特殊待遇和区别待遇,争取获得更多的技术援助和照顾;研究TBT协议中关于磋商和争端解决条款的内容、程序及规定,以维护企业正当权利;研究在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方面,在国际贸易中设置技术壁垒的要
求;积极利用我国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充分利用WTO/TBT有关规则研究制定有利于我国产品发展、制约出口、保护民族工业的苛刻要求。
(二)建立现代化WTO/TBT服务体系,完善应对技术壁垒的预警机制。重视各国技术标准、法规及政策措施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权威、高效、开放、便捷”的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情报网,设立高效的咨询机构;扩大情报资料来源。
(三)充分利用WTO/TBT有关条款,特别要用好用该协议的“例外条款”。首先要学会运用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以及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保障出口产品在出口国家或地区享有平等待遇。其次,在积极引导出口企业消除或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同时,学会应用WTO/TBT条款的正当目标要求,即:在涉及到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等方面采取正当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于国际市场接轨的正当贸易技术保护体系,有效防止低质进口产品充斥国内市场。此外,我们开可以充分利用WTO的透明度原则,建立起联系快捷的世界性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区域标准化组织、以及主要贸易缔约国的标准化工作计划,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有权对成员国正在制定的标准或其提供的标准草案及时提出意见,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四)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世界贸易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贸易政策审议、争端解决、服务贸易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涉及的大量复杂的贸易规则及相关法律问题,专业性要求很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更是如此,不仅涉及诸多技术问题,而且涉及行政管理问题,专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都很强。这就需要加大对技术性贸易政策知识的宣传、培训与普及力度,加快建设咨询服务体系,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咨询队伍。
二、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标准化体系及认证体系,建立我国技术壁垒保护体系
(一)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支持竞争,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大采用国际标准的力度,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争取主动权;转变观念,加快我国标准化体制改革。
(二)大力推行国际认证,取得国际市场“通行证”。采用IS09000系列标准,使国内企业积极迈向国际市场;推行ISO14000体系标准认证,与国际环境接轨,发展绿色经济;推行认证体系的互相认可制度,提高消除技术壁垒的有效性;积极利用条码技术,信息技术为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保证。
(三)加快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的建设。针对加入WTO的新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并适时构筑我国国内贸易技术壁垒体系,在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诸方面制定强行性标准,制定和实施对国外相关技术产品有一定针对性、抑制性和限制性的有关法律、技术标准和检验制度,把未达到技术标准的产品拒于国门之外,同时使用外国因害怕报复而尽量减少歧视性的技术规定。具体措施包括:按照TBT的规定,明确可以制定技术法规的设计的领域和范围;确定技术法规的形式和种类;明确技术法规制定、批准的权限;尽快研究如何使现有强制性标准成为技术法规的组成部分;对现行的技术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充分、协调。
三、提升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中国农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长期战略,应该选择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的竞争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以促进传统农业发展战略的改变,实现从自己自足型农业向市场竞争型农业的转变,从增产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从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与资本和知识密集相结合的转变,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向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性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
第二节 企业的应对政策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入世后中国市场经济正式与国际接轨,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企业入手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其实很具有针对性,具有最迅速的效果。并且,宏观层面的种种调整措施也是最终为企业服务的,企业针对自身制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法和计划,是当务之急,也是改革发展不容回避的阶段。
一、强化标准意识,培育创新能力
(一)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的竞争力。一方面,要切实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要真正掌握引进技术的先进之处,为我所用,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自身的技术。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归根结底,不管是吸收先进成果,还是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都需要一定的科研水平与能力作为保障,都需要依靠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只有真正具备了“造血”功能,才能摆脱输血的依赖。
(二)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改善管理水平是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采用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获得质量体系认证,从而在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获得对方的信赖,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优秀的企业固然要有卓越的技术、一流的质量和出色的管理,企业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因素,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问题的今天,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感莫过于环境保护了。企业在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同时考虑到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让企业获得长足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所信赖。
二、熟悉目标市场国的有关规则和标准
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地区)美国、日本、欧盟也同时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上诉地区凭借其自身的经济、技术优势高筑技术壁垒,成为影响我国出口的重要因素。而且各个国家技术壁垒侧重点各异,且具有很多具体的环节和规定。所以我国企业要对自己的目标市场加以锁定并研究。
三、了解国外实施技术壁垒的一般程序
充分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尤其掌握其程序和步骤,对于我国企业更好的应对技术性壁垒,维护自身利益时十分重要的。由《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争端解决规则及程序的谅解》等协议可以归纳技术壁垒的一般程序为:技术性法规与
标准的制定、采用和实施—合格评定程序—信息的获取、技术协助以及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争端解决程序。通过对这些基本程序的了解,能够尽可能的减少面临的技术壁垒时遭受的无谓损失。
【参考文献】
[1] Ping Zhao. The External Factor Constraint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and Countermeasures[J].World Rural Observations 2009;1(2):73-76
.IEEM,2008,1-3:1600-1604
[3] Yuzhong Li. The adverse influence on Chinese agricultural export of foreign technical barrier and its countermeasure.Journal of Heze Universtiy 2007;8:61-65
[4]王英.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08(7):93-96
[5] 宇方成.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8):99-103
[6] 黄冠胜.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5):18-22
[7]陈湘霞.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法律对策[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5.
[8] 宋宇. 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非政府行为研究[J].国际贸易题,2003,(3):19-23
[9] 王稚琳.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福利影响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4):57-60
[10] 齐欣,岳晋峰.标准制度互认机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突破[J]. 国际贸易 2005,(6):36-40
[11]王江,龚丽等. 构建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体系的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06(5):65-68
[12] 余倩倩,张晓涛等.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4,(2):7-9
[13] 谢娟娟. 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理论、实证、对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59-167
[14]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协调委员会编. 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服务手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181-182
[15]王琪.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J].今日南国,2009,(05):92-93
[16]夏合群.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础金融危机背景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10):52-59
[17]王中豪.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发展及其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2009,(2):57-67
[18]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2009年1~11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N].农民日报,2010-01-19(005)
[19]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2008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09):46-47
[20]徐睿霞. 试析外国对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突破策略_基于美国_欧盟和日本经验的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9,(1):19-21
[21]孔庆峰等.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规则和案例[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158-189,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