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云南斑铜工艺品的市场创新的策略分析

2015-09-22 09: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云南斑铜工艺品的行业、市场状况及创新意义
  从全国来看,云南工艺品企业至今仍呈“小、散、弱”的局面。从事斑铜工艺品生产的企业主要分布于昆明及周边地区,包括东川、富民、会泽、江川等地。较有影响的是昆明市斑铜厂、江川铜器工艺制品厂、富民青云工艺厂等。
  斑铜制品各厂家制作上大多沿袭传统工艺技术方式,除了少数企业为集体所有制,有一定的批量生产能力外,其余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在产品设计理念上也较为落后,对如何把握边疆与内地、民族与大众、传统与时尚、历史与现代的关系方面尚缺乏较为理性的认识。往往设计主题不明,难成特色,且不成系列;此外,题材单调,主要限于仿造云南出土的部分青铜文物以及稍稍翻新一下几十年不变造型传统工艺品造型,反映当今艺术审美的创新产品极少,当然作为旅游工艺品开发的小件产品更少,大多不便携带;品牌化产品极少,尚未出现兼具特殊地域文化特征及艺术价值的标志性产品。以上因素导致适销对路的斑铜工艺品不多,这使得斑铜制品难以在竞争激烈、变化多端的工艺品市场上形成大气候,进一步产生较大效益。
  现有的状况,显然难以适应市场对工艺品的需求,也难以适应云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工艺品企业产业化未来发展的新要求。
  斑铜作为云南在中国特有的工艺品种、云南省名牌产品,是云南工艺品深入研究、开发标志性产品的理想载体,加快斑铜工艺品的创新,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云南斑铜工艺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对斑铜制品企业的发展是十分迫切的要求,这对云南工艺品企业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斑铜工艺品的创新路径
  2.1确立中、高端、精品化定位目标
  云南是铜器的传统产地,历史悠久,而斑铜是云南铜器中具有独特风格的品种,因其表面有闪耀、金红交错的斑纹而得名。相传“斑铜”工艺自明末清初问世,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云南斑铜工艺品在国际和国内展评中多次获奖,曾在1914年和1933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和芝加哥国际博览会,荣获一等奖。1992年曾获得德国展评会“世界之星”最高奖。斑铜工艺在全国是唯一的一种特种工艺,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工艺独特、闻名中外的工艺品,斑铜工艺品的定位目标宜确立为云南工艺精品,以中、高档产品为主,并应努力将其培育为云南标志性工艺品之一。
  2.2深度挖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古滇文化内涵
  云南拥有过在世界高度发达的古代青铜文化。古滇青铜文化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化。据张增祺先生研究,滇国的青铜器受到了东南亚青铜文化、斯基泰艺术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古滇铜器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非常开放,富有创造性。这是云南斑铜工艺品创新的重要源泉及潜在优势。但由于云南地处边疆,目前消费者对云南青铜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因此,作为全国唯一的一种特种工艺,作为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品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工艺品,自然地,云南斑铜工艺品的主要内涵特征还是应确立为:充满远古东文明尤其是古滇文化神秘色彩,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物。因此,在斑铜工艺品的创新开发实践中,应以现代审美观为导向,对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尤其是古滇文化元素进行重构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工艺形体造型设计应用平台,在设计理念及造型选择上融入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多元化地突出呈现斑铜工艺品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厚重感、开放性和独特的原始神秘性,提高产品的收藏及欣赏价值。
  2.3提高产品的实用价值
  目前,云南斑铜品种有鼎、炉、瓶、罐、烟具及动物及民间人物、风景工艺品等,这些产品大多数主要体现斑铜产品的收藏及欣赏价值。云南斑铜独步中华,造型多变但又不失厚重;朴实,内敛本质,确实具有极高的收藏及欣赏价值,在斑铜工艺品功能价值设计中有所侧重是自然的,但与此同时,不应忽略其潜在、巨大的实用价值。在这方面,有的企业已有了成功的探索,例如昆明斑铜厂与贵州茅台酒厂合作,已经在酒文化系列上获得较好的收益,与茅台酒配套的仿古铜酒爵获亚洲之星奖。现需要在设计理念、合作范围上要有大的突破。此外,斑铜工艺品可作为纪念品、装饰品、节庆用品、玩赏品、日用摆设品、包装用品等,与各相关产业联合,开发旅游纪念品和开发城市标志性纪念品等。
  2.4合理融入人性化、时尚性元素,打造精装大众系列产品
  目前消费者对新材料、新工艺、新题材的工艺品,特别是应用高科技制作的尤其青睐。新潮与个性,将使斑铜产品的市场拓展生动而有力。应加强对斑铜材料特性的研究,使产品的斑纹更加丰富,诱人;此外,可在部分创新产品中,根据营销目标尝试应用电子技术,在斑驳陆离、凝碧结翠、古色苍然的斑铜工艺品中,大胆、合理地增加会响、会叫、会走、会唱、会说的功能,融入人性化、时尚性元素,从产品的外观造型及包装、推广、创新设计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市场的审美和消费群体开发创新出一系列融入古滇文化元素的精装大众系列产品。
  2.5利用纳米材料改善斑铜表面处理工艺
  现代斑铜的熟斑工艺流程为:设计造型→翻模→做蜡型→铸造→整形制作→表面处理→显斑着色→钝化→上漆。其中铸造、显斑着色是斑铜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斑铜铸造的关键就是使Zn或Sn等金属在熔化的纯铜中保持“混而不合”的状态下进行浇注,但这也就导致了显斑着色后,这些人工烧斑的结晶体自然仅为表面一层,保护不好斑纹会出现被腐蚀、氧化、无光等老化现象。这直接降低了斑铜产品的收藏及欣赏价值。针对此问题,应注重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品质,着力开发与利用保护斑铜工艺品表面的自然仿生技术。即利用纳米材料的超双亲界面、耐老化、抗紫外线及耐腐蚀抗氧化等特殊功能,延长斑铜工艺品保存时限,提高其收藏价值。
  2.6加强研发队伍建设
  创新的成功有赖于斑铜工艺品的专业厂家规划好可行的战略,重视产品的研发工作和开拓市场,不断满足顾客需求。这要求独特的生产工艺、高艺术含量的设计开发和稳定优良的产品质量。总之,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云南斑铜在市场上长久不衰。这一切有赖于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和高品质的工作质量,这是 斑铜工艺品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品牌斑铜工艺品、规模化企业的发展之本。应在各方面鼓励、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研究所联合开发,相互合作,优势补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形成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合作,资源优势互补的技术创新研发队伍。
  2.7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斑铜工艺品的创新客观要求专业厂家必须应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云南传统金属手工艺生产,这特别是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应对创新产品及时进行专利申请,保持项目产品的独特性、独有性和品牌性,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以名牌为龙头,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资本的内部积累。只要保持不断创新的势头以及产品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严把产品质量关,是完全可以规避或减小市场风险,并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这也是改变云南工艺品企业“小、散、弱”不利局面的一条重要途径。
  2.8加强创新资金管理,抵御风险
  为了保障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必须加强创新资金管理,抵御风险。为此,必须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财务监控体系。企业财务审计业务须覆盖财务核算、成本控制、企业仓库联网管理、企业基础信息化管理几个方面,人员专业分工明晰。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能较为主动的回避创新投资风险、避免和减少资产的流失。
  2.9创新需要完备的开发生产策略
  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团队管理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在实现商品化之前,通过不断测试,充分把握目标市场需求状况。
  首先,进行斑铜新产品的商业测试,让目标市场对营销刺激物组合进行评价。其次,衡量消费者、消费商家偏好,完成产品综合功能满意度测试,使其符合、引领消费者需求。再次,进行产品市场测试。一方面,利用展销会等途径,企业可以在短短几天内考察新产品,观察买方对新产品的兴趣有多少,对各种特点和价格的反应如何,有多少表示了购买动机或订了货。另一方面,供应数量有限的产品,并提供给销售队伍在限定的地区销售,给予促销支持,印刷产品目录单等。最后,根据产品测试结果,制订合理的营销方案,组织工业化生产,实现产业化以推向市场。
  参考文献:
  [1]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22-23
  [2]李晓岑.云南的斑铜与乌金走银[J].中国科技史料,2003,24(2):158-165.
  [3]陈俊,等.论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定位[J].经济问题探索,2003(12):125-12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