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用性工具。在大学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并要熟练掌握,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材,他们更渴望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计算机操作能力[1]。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为高职的学生上好计算机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为学生讲明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技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其重要性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21世纪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生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人,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没有计算机信息处理意识的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会处处碰到麻烦,其思维方式、工作效率将明显落后于时代。
其次,计算机技能是各专业学习的基础。现在,不管是古老的学科还是新兴学科,无论中哪种职业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计算机,计算机进行生产控制、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计算机进行辅助制造、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已相当普及,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专业在应用阶段都要用到计算机,一个有良好计算机基础的人,在运用计算机进行本专业工作时,自然会学以致用,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专业性质,运用已有计算机知识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第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是就业的敲门砖。正是因为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普及运用,对于一个单位来讲,要保持不败之地,要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地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引进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是必然和经常性的事,对于他们来说,最缺乏的是有更新、更强的技术的人才,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具有较强较新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这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
高职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明白计算机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公共计算机的教学,为学生后续专业的学习在思维上、技术上和知识上提供基础。
二、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职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都有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而且实践知识为主,不同的是,计算机作为现代人的一种工具,学生在比其它学科更多的场合运用它、学习它,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要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但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课外学习应该与课内学习同等重要,应该同样加以重视。现代大学生中,学生有哪一天不上网,完成的工作中有哪些不与计算机相关,学生运用计算机的机会多,使用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这个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地关心学生课外学习的过程。如学生中成立的一些专业社团,组织的一些活动,教师不仅是鼓励、支持,还应积极主动地组织、指导,把他们的工作纳入到教学工作中。
二是课堂教学与辅助教学相结合。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相当成熟,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许多教学软件(光盘)和远程教学的水平都很高,教师应该很能够分利用,把课堂教学(包括实训)与辅助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起来。现在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许多高职院校学生进校时就有了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另外,也有许多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比较简单,没有必有都要教师讲解和组织集体实训,要发挥学生自身学生积极性,许多内容可以采用教师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练习的办法完成[2]。
教学方法上,要针对计算机知识技能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比较有效的学方法有:
(1)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互动式教学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在机房现场教学模式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比方说在讲到修改文件和文件夹名的方法时,让学生来讲,每位同学讲的方法都不能雷同,最后让大家来评判那种方法最简单。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3]。
(2)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模式提倡教师不要满堂灌,而从案例出发,将课程内容提炼出来,以问题形式交给学生,不要过早给出结论,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多种形式,达到对问题的充分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圆满解决问题。例如,在WORD2007的教学中,设计难度适中的上机题,要求学生自己根据要求处理一篇文档,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3)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就是把教学目标隐含在每个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探索问题来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提出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这样极大地拉近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方法的选取
考试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考试方式的选取上应该坚持四个为主:
一是坚持考实践操作为主,考理论知识为辅。学习计算机的目的除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外,主要是学会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提高计算机的运用能力,这些只有靠实践操作才能很好的检验。
二是坚持无纸化考试为主,纸质考试为辅。通过计算机进行无纸化考试本身就是计算机的运用过程
,真正意义下的无纸化考试使用的是计算机操作的真实环境、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对学生的知识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检验和评价。
三是坚持以案例式考试为主,标准化考试为辅。案例式考试就是引入了以某些现实生活大家面临的一些问题,比方说制作一份精美的求职简历,统计一个班级某门科目的平均分,排名及成绩的分布图表,制作一家公司的宣传PPT等等,最后比较来做出评判。这种考试方式克服了简单客观题为主的标准化考试的弊端,学生不是死记硬背,转而是动手操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当前,国内许多诣在考察学生操作能力的考试仍采用标准化考试为主的形式,笔者很不赞同,许多学生通过了较高级别的等级考试,而实际操作能力很差,这就是考试的误导产生的后果[4]。
四是坚持分散考试为主,集中考试为辅。任何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并非一天两天就能迅速提高的,为了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检验平时学习的成绩,应该把考试重点放在平时,放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学院近几年在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考试上采取的是以动手实践操作解决具体问题为主,即把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分成中英文录入、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幻灯片制作和Office综合的简单操作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和优秀四个级别,学生的综合成绩取各模块的最低成绩,每一模块的考试都是完成具体的实际问题,全部在机器上完成,考试时间放在平时,而且此上机成绩还占期末考试的50%。此办法试行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得到了普遍提高,最后学校的评价还是与全国办公自动化技能鉴定考试相接轨,使学生能真正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础内容。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师必须要思想敏锐,善于学习,不仅从网络上、从书本中学习,还应该向学生学习,更新知识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人才。(作者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课部)
参考文献
[1]冯治国.浅谈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37-38.转
[2]谢柏青张铭.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5,10
[3]周安宁文科计算机教育的“自助式”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5,5
[4]杭国英.突出实用性改革高职计算机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