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作文教学中“活”的艺术的创建

2015-09-16 09: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让脚下的事物鲜活起来》
  生活有时枯淡无味,平淡无奇展开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你会联想吗?
  多媒体展示:
  叶子——裙子花朵——星星雾气——牛奶
  师:找出它们的相似点。
  生1:环保、质地把叶子和裙子联想在一起。
  生2:雾气和牛奶在颜色上面很像,所以雾气可以联想成牛奶。
  生3:花朵如果在数量上很多,在颜色上面也非常鲜艳,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啊!下面请看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里的片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师:怎样把联想用到朱自清的文中呢?大家思考2分钟。
  生:叶子——舞女的裙子。
  生:这是用了动态美和形态美把它们联想在一起的。
  师:很好,那么在作文时,应该怎么样来联想呢?
  点:找相似点、用修辞。
  (1)抓特征,联想生趣(相似点)。
  例题:讨论“鸟巢”
  得出:鸟巢——外形:奥运会的鸟巢、帽子、蓬松散乱的头发颜色:乌云、金色的鸟巢、想到金元宝
  生:续写一段文字(从外形、颜色、材质)3分钟。
  师:走动观看学生的写作情况。
  生1:鸟巢→家、老鸟、小鸟(形状)。
  生2:颜色:乌云。
  生3:密密的头发丝(材质)。
  师:总结点评,引出所教学的文字。多媒体呈现: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生:朗读朱自清《春》的“春雨”.
  师:点评
  联想到“牛毛、花针、细丝”“乡村傍晚”具体落实到文中。
  (时间、地点、景物——突出清新的特点)
  抓生回答的字眼,多媒体展示:
  (2)设场景,细描成文。(烘托)
  师:时间、地点、活动、景物。
  生:回答每个要素放的位置,5分钟,紧接着上段隔段写,在此基础上放一个要素具体写。
  师:走动观看学生的写作情况。
  生1:读自己写的文章
  师:点(场景:清晨,鸟蛋即将诞生小鸟)
  生2:读自己写的句子。
  师:评(拟声词:呼啦啦,生动形象)
  多媒体呈现:
  (3)抒感受,由景生情。(真情)
  生:写感受(1-2句话)
  师:1-2句话无法抒写完,多添句也无妨。
  播放轻缓的音乐。
  生1:朗诵他自己写的感受的话语。
  师:1.同学们下去再有感情的朗读下自己写的感受的句子,好好体会一下。
  2.总结、围绕鸟巢讲解。
  下课(刚好拉铃)
  板书设计:
  让脚下的景物活起来抓特征,联想生趣(相似点)设场景,细描成文(烘托)抒感受,由景生情(真情)
  二、反思分析
  作文教学是当代语文界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虽然关于写作的教材和专著出版了不少,但由于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几十年一贯的作文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与热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丰富想象力,从而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一部分老师在这方面积极地专研、探讨。
  前段时间,笔者亲自去听了一个优秀的老师上的一堂优质课。他所教学的是作文,并且还是“让脚下的事物鲜活起来”的作文。像这样的作文,往往很多老师就觉得头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但这位老师上出了他的风格、他的特点,紧密地和新课标、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位老师在导入时,非常巧妙地联系生活,和学生身边紧密结合。随即让学生们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叶子和裙子,花朵和星星,雾气和牛奶联想起来。老师提醒学生找出相似点,明白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
  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分别从环保、质地方面把叶子和裙子联系起来,从颜色方面把雾气和牛奶联系起来。顺着思路,老师马上呈现有关《荷塘月色里》有关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片段。选取的片段也是非常巧妙地,和本课所要教学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其中“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在这一具体环境中,把叶子和舞女的裙子联系在一起,正是用了它们的形态和动态的美这样的相似之处。
 在找相似点,用修辞时引出作文的第一个内容:抓特征,联想生趣。
  同学们此时此刻对老师所要教学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了,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用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鸟巢”,看似很普通平常,试着给它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那就不一样了。在它们共同的努力下,鸟巢可以是奥运会的鸟巢,可以是帽子,可以是散乱蓬松的头发,也可以是乌云,鸟巢也可以是金色的金元宝……
  外形:奥运会的鸟巢、帽子、蓬松散乱的头发
  以上分别是从它们的外形和颜色方面说的,在课堂上还现场让学生运用此时的知识写一段文字,练习趁热打铁。紧接着展示了《春》中的“春雨”的片段,抓住字眼引出:设场景,细描成文的教学内容。这个场景主要是四个要素:时间、地点、活动、景物。学生又练习,然后自然地 过渡到第三个内容:抒感受,有景生情。
  同样的让学生在先前的基础上再接着写,这样下来学生们的感受是如滔滔江水,波涛汹涌,热潮澎湃。加上音乐的陶冶,学生们对这样的一堂写作教学课是非常的喜爱,在他们觉得原本一堂枯燥的作文课,写作如此的生动,感情的真挚流出,使得自己在课堂上受益匪浅,也正是他们所想要的教学。
  这堂作文教学课,笔者认为是相当成功的,原因在于自然地触发了学生的学习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发现了其实自己身边的景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让自己刻骨;成功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充分在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自由翱翔。让学生由眼前的人、事、景的触发,唤起昔日相关的记忆,使得相通、相关、类似的情景相互交融,形成涵蕴丰富的意象。俗话说:“情感好比火,想象好比风,风愈扇火愈旺。”这位老师的这堂作文课从先前要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开始,逐步烘托,达到真情地流露。逻辑思维环环相扣,步步融汇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活跃了思维,也活跃了课堂。
  笔者认为:在这堂课上,老师的认识是非常清晰的。想象力是作文的生命:如果把写作比作是一只大鸟,那么,联想和想象就是它的双翼。《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正因为这样,才让作文的教学“活”了起来。善于抓住课堂的契机,激活想象,练笔仿写。同时也善于捕捉灵感,拓展想象,创意写作。相反的,如果没有运用想象和联想,或者只是讲讲理论是怎么样的,这样的教学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吗?学生会在作文方面有好的提升吗?应该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们在作文时或在作文教学中得用联想和想象呢?首先,联想和想象能引发思想感情。其次,联想和想象能拓展作文思路。再次,有助于作文选材。接下来,能给写法提供借鉴。最后,有助于作文的语言美。可见,联想和想象越丰富,语言就更形象,更富于表现力。在生活中,联想和想象十分活跃,在作文中,联想和想象可大显伸手。而联想和想象又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积累,积累生活,积累思想,积累知识,积累语言,这样,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腾飞起来。运用联想和想象还须切记:联想和想象不是随意地、漫无目的地乱想,那没有什么意义,它的目的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要放得开收得拢,做到形散而神一。
  那么,缺乏联想,作文的思路就会拘泥于眼前和生活,冲不破时空的限制,反应生活的天地必然狭窄;有了联想,作文的思路就像长上了翅膀,可跨越时间限制,冲破空间的阻隔,反映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好的作文,好的作文教学,让作文能“活”起来,作文教学能“活”起来,就给它们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吧!(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写作教学与智力发展》[M].北京: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快速作文大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宋淑莲1997年第5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