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新疆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问题和发展的有效性

2015-09-02 09: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引言
  从2011年起,新疆将全面推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简称“民族汉考”或“MHK”),MHK考试综合了语言的各种实践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都将在考试中得以体现。体现写作技能的书面表达占了三分之一的比重。新疆各高校纷纷调整汉语教学课型,引进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强调训练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促进了整个新疆的汉语教学质量。但与此同时,预科学生在汉语写作方面所凸显出的问题,也影响了汉语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现阶段预科汉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预科生都是民族高中学生参加全国高考后录取来的,多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汉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由于与第一语言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不属于同一个语系。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在形态结构上属粘着语类型,依靠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分析型语言,它的语法意义主要由词序和虚词来表示。两种语言无论是在语音还是在词汇、语法上都存在极大的差异。这些来自民族高中的“民考民”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与同民族来自汉族高中的“民考汉”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民族高中的民族学生大多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汉语,但许多人的汉语写作能力与汉族小学的三、四年级学生都无法相比。这与民族高中的汉语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多采用传统的双语教学模式,即以母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汉语只是一门必学课程。很多学生在汉语课之外就再不说汉语了,一律以民语交谈。这就给学生的汉语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基本功不过关,汉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在书写、标点、语法(含词法和句法)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一>汉字书写不规范,错别字较多,有时甚至自己造字。
  例如:
  1.遗憾的是,他不原以继续读高中。(愿意)
  2.他每天晚上都在昌歌。(唱歌)
  3.我辜富了妈妈的希望。(辜负)
  4.这是你的愿因。(原因)
  5.著假的一天。(暑假)
  6.那个小孩手上拿着蓝球,身上穿着运动依。(篮球 运动衣)
  7.我给大家接绕了这个小男孩。(介绍)
  8.常常期服我。(欺负)
  9.他有事要求我的事候。(时候)
  10.互想说自己的心里话。(互相)
  11.上中学后他的皮气以前多好了。改为:上中学后他的脾气比以前好多了。
  <二>近义词使用不当:
  例如:
  1.妈妈一件事真对不起我,我没上你愿望的大学。改为:妈妈有一件事我真对不起你,我没考上你希望的大学。
  2.我辜富了妈妈的希望。(期望)
  3.我真心希望他能实现当一名画家的渴望。(愿望)
  <三>助动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 使用不当。
  1.助词多余。
  (1)我的妈妈今年57岁,个子不高不矮,身体有点胖的,脸色白白的,性格开朗的,在我心目中世界上最善良,最宽容,更是最伟大的母亲。改为:我的妈妈今年57岁,个子不高不矮,身体有点胖,脸色白白的,性格开朗,在我心目中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宽容,更是最伟大的母亲。
  (2)他觉得这个办法很了不起的。改为:他觉得这个办法很了不起。
  (3)很遗憾的是,他不是我的亲弟弟的。改为:很遗憾的是,他不是我的亲弟弟。
  (4)小明翻回去自己的房间的时候,爸爸才看了小明背后贴在的字。改为:小明返回自己房间的时候,爸爸才看到小明贴在背后的字。
  2.助词缺失。
  (1)暑假的一天,我几位朋友来我们家玩儿。(我的几位)
  (2)我亲手给他们做几种饭。(做了)
  (3)大家听我的话,都笑起来。(听了,笑了)
  (4)我微笑看着他可爱的样子。(微笑地)
  3.助词混用。
  (1)他直直的往前走,去桌子旁边拿出了有些糖,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改为:他直直地往前走,到桌子旁边拿出了一些糖,放在自己的口袋里。
  (2)他的爱好是唱歌,唱的特别好听。(得)
  <四>形容词及其重叠形式使用错误。
  (1)他个子越高了,长得越帅了。改为:他个子越长越高了,长得越来越帅了。
  (2)我们越来越大了,越懂事了,我和弟弟的关系越亲密了。改为:我们越来越大了,越来越懂事了,我和弟弟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了。
  <五>动词“是”缺失、误用。
  (1)我们三个妈妈的一切。(是妈妈的一切)
  (2)我的妈妈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是世界上)
  (3)我的爱好当一位合格的警察。(是当)
  (4)他的爱好就开车。(就是)
  (5)我看来他长大后可能有一个伟大的人。改为:我想他长大后可能是一个伟大的人。
  (6)弟弟现在是上三年级。改为:弟弟现在在上三年级。
  <六>介词结构 “把“字句,“被”字句,“给”字句使用错误。
  (1)他每次来我们家是把我们家弄的乱七八糟。改为:他每次来我们家都把我们家弄得乱七八糟的。
  (2)他把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我。改为:他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我。
  <七>一个句子出现不止一个方面的错误。
  (1)他想某种事的时候不要请教父母的意见。
 改为:他在想某件事的时候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
  量词使用错误,“某种事”改为“某件事”;否定词“不要”改为“没有”;动词“请教”改为“征求”。
  除以上举例说明的以外,还存在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不会使用引号、冒号、感叹号。一句话要么一逗到底,要么乱用标点符号。该断句的地方不断句,不该断句的地方又断句了。
  例如:1.《哥哥》《哥哥》一个小女孩大声地叫我。
  句中书名号应该改为双引号。
  2.据分析,我们这次考试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句中感叹号应该改为冒号。
  3.你太可恨了,
  句中逗号应该改为感叹号。
  (二)欠缺汉语思维能力、文章的结构建构,审题、篇章安排等能力差。由于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学生进行汉语写作时,先用 母语进行思考,再将母语转换成汉语,而不是直接用汉语进行思考。平时缺少汉语的锻炼,写作时自信心还不足。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错误百出的民族式汉语作文。不会安排文章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律不清楚。不会审题, 抓不住文章的中心。文体判断不清,要求写成说明文的写成了记叙文。篇章安排上:句子连接能力差,语篇错误较多。在组句成段,组段成文时,句与句、段与段衔接不当,单看每个句子都没问题,总体看整个段落或篇章、文理不通, 或逻辑混乱、条理不清,不知所云。
  例如:《姐姐、姐姐》一个小男孩儿大声地叫我。转过身一看认出他。这就是每次来我们家小店里,喜爱吃糖果的小弟弟。瘦瘦小身弟弟每次来我家小店里。小小的手里抓零钱,黑黑的小眼睛盯着他喜爱的那些糖果,叫我《姐姐!姐姐》我要吃糖,给我多一点糖。》把乱抓的零钱放在店铺上。然后我把钱数起来,拿给他三四个棒棒糖。遗憾的是,他心里满不足盯我一眼出去!这样的事每次发生,我微笑看着他可爱的样子。
  (三)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展开写作,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学生大多数知识面较窄,缺乏主动获取、积累知识的意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时难以下笔。
  三、解决汉语写作教学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发展的深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教学,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教学的认识。近十年来的资料显示,研究者要么将侧重点放在了高校预科阶段,如王祝斌的《谈新疆高校预科汉语写作教学》(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3年第3期),李建宏、刘欣枫的《高校预科初、中级阶段写作课教学探索与实践》(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杨伟、崔新丹的《新疆高校预科汉语写作教学探讨》(语言与翻译(汉文)2010年第1期)。要么将专业阶段(预科后)的双语教学作为侧重点。如董晔、杨文革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阶段汉语写作状况调研》(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都没有涉及到打基础的初高中阶段。但初高中阶段的汉语写作学习却是最重要的。真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若初高中的汉语写作知识不过关,进入高校后对预科阶段以及以后专业阶段的学习将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为了解决初高中阶段民族学生在汉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同行交流。
  1.对现有汉语教师进行培训,或选派现有民考汉和汉族老师承担汉语写作教学任务。
  据调查,汉语写作在民族初高中阶段早已成为一个老大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此问题回避三分,教学时老师要么直接略过不讲,要么讲的不清楚、不详细。原因在于相当数量的汉语教师本身就是民考民,自身汉语写作能力都不过关,怎能寄希望于他们能够“以已昏昏使人昭昭”。可对现有汉语教师重点培训汉语基础知识,只有老师明白了,才能给学生讲的明白。或者直接选派民考汉和汉族教师承担汉语写作的教学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民考汉和汉族教师经过十几年的汉语熏陶,再通过系统的培训,和民考民的汉语教师相比在知识讲解方面更容易给学生讲解得清楚透彻。
  2.由双语特岗教师承担汉语写作课教学任务。
  双语特岗教师招聘中要求“报考小学、初中、高中双语教学岗位,HSK等级必须分别达到5、6、7级或MHK相应水平;报考小学、初中、高中少数民族‘汉语’学科岗位,HSK等级必须分别达到6、7、8级或MHK相应水平,民考汉考生普通话测试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乙等。”若汉语写作课的老师都是由这些符合要求的老师来担任,那可以预测3-4年后进入高校的预科生,汉语写作水平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结语
  汉语写作教学对于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很重要,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也很重要。通过对现阶段预科汉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在应试,以及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等方面,汉语写作教学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而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技能当中汉语写作能力又是弱项,需要加强。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应该在打基础的初高中阶段,就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实现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文娟. 初级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9):121-124.
  [2]肖可意,张建军新.疆预科汉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2011年10月.
  [3]王祝斌.谈新疆高校预科汉语写作教学[J].语言与翻译,2003(3):57-59.
  [4]董晔,杨文革.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阶段汉语写作状况调研[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
  [5]马燕,孟彩霞.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J]. 长江大学学报, 2011( 2) .
  [6]董爱华.也谈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7]李建宏,刘欣枫.高校预科初、中级阶段写作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3).
  [8]王芳,戴泽辉.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