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2015-09-01 13: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除了学历和技能的竞争外,不可忽视职业道德的竞争。作为职业院校,在重视专业主干课的同时,要对职业道德课给予应有的关注,真正而圆满地实现职业教育“既教书又育人”的宗旨。基于此,我们对戒毒心理康复方向的学生开设了《咨询师职业道德》课程。道德是不容易“教”出来的,怎么使学生能产生认知上的共识、情感上的共鸣、行为上的改变,作为授课者,笔者做了很多的探索,觉得案例教学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各种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职业道德课程脱离空洞的说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案例教学法在《咨询师职业道德》课程中的运用
  职业道德既有共性,又有各行业的特殊性。《咨询师职业道德》课程既要达到增强学生在一般职业领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激发职业道德情感,指导职业道德行为的目的,又要引导学生清楚在心理咨询领域的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咨询师职业道德行为。在教学内容设置时分成两大部分:职业道德和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在案例教学中,结合学生及其专业实际,从案例选择到案例讨论,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从课堂内教学到课堂外实践再到课程考核都充分发挥了案例的作用。
  1.案例的选择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
  《咨询师职业道德》课程内容设置涉及职业道德和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两部分,因此在案例选择的时候结合各部分内容进行了选择和设计。例如爱岗敬业、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开拓创新各部分均有相应的案例。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部分教材上的很多适合国外的情况,笔者参考国内实际,结合本人及同行在实践中碰到的情况进行了设计。例如保密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多重关系避免等方面都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设计案例。
  (2)根据学生思想现状选择
  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困难是一种现实,但就业困难的后面,有一种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的现状,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的职业道德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在特别看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课程就要发挥其作用。根据学生思想状况,笔者根据各部分内容选择选择案例时,特别注意选择有关大学生在职场因为某些具体的职业道德行为成功或失利的案例,从而使学生容易产生共鸣。
  (3)根据专业选择
  本课程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戒毒康复心理方向的学生,岗位设置是戒毒机构的心理咨询工作。在全社会还不太了解心理咨询,尤其是戒毒心理咨询的情况下,选择本行业的一些案例,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享咨询师择职业道德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
  2.案例的运用
  (1)课堂上案例讨论 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某案例进行学习、分析、讨论,然后请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再做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和补充。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之中,真正从当事人或工作岗位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知识点的现实指导性。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理解和接纳他人,整合他人的意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2)课堂外案例体验 除了课堂教师选择和设计案例外,笔者还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课外调查等形式搜集有针对性的案例,鼓励学生在实习见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对职业道德行为的观察与分析。课程学习中,笔者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了几次有关职业道德和咨询师职业道德的社会调查,有的学生还有实习和见习、兼职的经验。学生通过调查收集了相关案例,通过自身职业实践也体验了职业道德的重要。这种情感上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促使职业道德行为的形成。
  (3)考核中案例分析 道德不是死记硬背就能形成的,传统的考试方法对职业道德课的教学也不太适宜。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的案例分析。平时成绩中由平时表现,社会实践的表现,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学习中的表现。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考查范围,加强养成教育,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期末案例分析既能考查对职业规范的掌握,又能考查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考核中案例分析的引入也使案例教学贯穿到了整个课程学习始终。
  三、案例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1.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备课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要求教师要花大量时间作充分的准备。课堂讨论要求教师对所讲授的课程所涉及学科及相关学科都有较深的了解,而且要善于组织、鼓励和启发学生发言,善于总结和引申。
  2.案例选择要有针对性[1]
  案例教学要有针对性,同样是职业道德教育,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要求不一样,所选案例要能贴近学生,结合专业以及相关行业,才能更具说服性,更能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3.案例教学不要流于形式,要有目的性
  有些案例也许能一下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产生很大的震撼,但如果只是使课堂热闹一下气氛,而远离课程教学目的,不能引发深入思考,最终也会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所以要清楚课程教学目标,认真筛选案例。
  4.正反两方面案例都要兼顾
  本课程职业道德规范的每一个知识点正反面案例都有,要注意选择和分配。反面案例给人警示,正面案例给人鼓舞。笔者感觉有时反面案例太多会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和体验,只顾呈现正面案例又达不到警示的效果。所以不管先扬后抑还是先抑后扬,正反两面案例的有机结合效果最佳。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不少见,《咨询师职业道德》课程在国内不多见,教学也是一个摸索过程,期待以后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包永红.案例教学法在 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卷(期)
  作者简介:
  蒋玉芝(1976—),女,湖南湘乡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