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的作用

2015-08-24 14: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学校和老师是学生所处的最主要环境,师生关系则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而且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更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对教学活动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好的师生关系胜过教育本身,师生间如果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心理关系,即使老师讲得再正确也没有用,因为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此时具备很强的叛逆性,他们急须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所以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1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是学生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比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会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的另一个方面是,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本身是影响学习的。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长期以来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卑、消极,无疑会降低学生的知识加工能力,造成学习成绩低下。而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学生自我感觉处于安全环境下,能够踏实地将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快乐的情境是学生喜欢的、向往的,而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想要逃避。就拿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来说,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女老师,可能是因为她也刚从大学毕业,所以对我们的心理很了解,即使上课,男生也会偶尔和她开玩笑,上课的气氛很轻松。然而到了六年级由一位经验丰富的男老师上,也许他在教学经验方面确实强了很多,可是我们的课堂确是惨淡无味的,他如同应付教学任务一般,上课内容刻板无趣,致使很多同学上课开始看小说、讲小话。由此可见一个关心同学的老师,一个良好的上课氛围,对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2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甚至超过父母的关系,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它有利于学生思想品行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其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被教师接纳和信任,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他们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学生与教师的真诚相处,进行智慧和感情的交流,他们就会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从而对人生充满希望,更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正如我们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一样,她同时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众所周知六年级的学生是最反叛的,可是她用她的关怀和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将我们从一盘散沙凝聚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我们从底端推向了顶峰。我们从未感到被如此重视过,当我们尝到第一名的骄傲和欣喜时,我们是如此感谢我们的班主任。如果不是她,也许我们会一直放任下去,明天我们也许不可能坐在大学的学堂里。
  当然,教师与学生会因为多种因素导致他们各自的语言、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当前这种社会大转型的特殊阶段,差异更加突出,学生的知识观、价值观等都与教师一代大不相同。通常是年龄相差越大的群体间的文化背景差距愈大,隔膜就越大。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的文化距离越远。教师传统的权威化价值取向和教育实施过程的强迫性。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使得愈来愈多的教师发觉学生问题难以处理,有时是身心疲惫和无可奈何,要么就卷地狂风般地简单化、武断化地强制控制。这样的处理方式只能恶化师生关系,双方都处于疲惫状态,冲突的力量日渐积累,甚至直接爆发冲突,不利于学生和教师的未来发展。多数人认为只要加大管理力度便能处理好学生问题,却鲜有人去探讨和理解学生,去思考两个群体在文化差异上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从而改进教育方式,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学生,很多教育行为将是徒劳,甚至适得其反。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先进行教育改革,积极提高思想素质及个人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不走形式主义,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怎样形成一种正确、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工作中发挥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转变观念。 我认为首先老师要放下架子,主动去接近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当前的学生知识面广,心理成熟早,老师还靠以前那种特有权威是不可能与学生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关系的,所以老师可以试着走进学生的学习中,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先做他们的忠实听众,再慢慢地对他们加以辅导和指引,使学生对你不再感到陌生,从而开始接近你、信任你,与你建立起一种友谊。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教育,使这种友谊转变为良好的师生关系。
  2.2 明确任务。 老师首先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要一视同仁。应主动接近落后生,帮助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结果。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和爱心,跟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运用得当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可以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他们就会很高兴,自然会萌发向上之心。这不但是一种教学经验之体现,而且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之体现。老师不是如何的惩罚学生,而是应该更多地关心学生,“严师”并不意味着老师对学生的训斥。再次,要注意抓反复,反复抓。当然这要求老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通过这些努力,你会得到落后生的认可,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带着他们取到自己的“真经”。
  2.3 乐于奉献。 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之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应该具有奉献精神。这并不是要把学生当成“上帝”,而是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多方面的服务。 当代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广泛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所以不仅老师自己要有渊搏的知识,还要引导他们自己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汲取正确的知识,给学生全方位的服务。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帮助他;学生需要答案的时候老师总是及时给予,这样,你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英雄”。老师与学生之间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默契的师生关系。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高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必须建立在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基础之上。同时,促进学生提高自我修养、身心健康的关键也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在此希望老师们与学生和睦共处,共建和谐课堂,让同学们在欢笑中学习。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