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业院校制药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方法的创新

2015-08-21 09: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各农业高校均建立了制药专业,并相应地建立了制药专业实验室。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成立于2006年,同年建立了实验室。实验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院级由教学院长主管,校级由教务处实践管理科主管。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实验室开放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理念差、实验设备维修滞后、实验室日常管理混乱等。为解决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借鉴企业和国内外多个实验室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探讨,从2009年9月开始在制药实验室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实验室日常管理中的矛盾,现阐述如下。
  一、采取的措施
  (一)日常管理的模式
  1.日常安全和卫生的管理
  农业院校的实验室经常进行以农产品(水果、蔬菜、鱼、牛肉等)、农药或牲畜等作为实验材料的实验,实验完成后卫生清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过去实验室卫生由实验人员打扫,但随着实验学生人数的增长以及实验项目的增多,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度提升,因此,实验室安全和卫生成为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①由学生负责每组实验区域的卫生,将卫生状况计入学生实验得分,每组设卫生组长,卫生组长的工作状况与期末奖学金评定挂钩;②实验教师在每项实验开始前和实验进行当中随时对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实验结束后由教师签字认可后,学生才可以离开实验室;③每次实验结束,值日学生对实验室进行全面卫生整理;④实验后残留农产品可以作为食品垃圾丢弃,农药进行回收待学校统一处理,牲畜的尸体统一收集,进行焚烧或掩埋处理;④每个实验室配备干粉灭火器,张贴《实验室安全守则》和安全通道指示牌;⑤每个实验室均指定专门的安全负责人,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⑥学生进入实验室前由安全负责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⑦危险生物试剂和化学药品由专人管理。
  2.日常药品的管理
  制药实验室因其课程设置中包括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所以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其中包括大量危险化学药品,因此药品的管理非常重要。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学校和学院配备了专门的药品柜和毒麻药品柜,实验员将液体药品、固体药品、易腐蚀药品、毒麻药品均单独放置。实验过程中危险化学品限量供给,由实验教师直接管理和发放。实验过程所产生剩余药品能用于其他实验的用于其他实验,不可废弃,不可用于其他实验的剩余药品回收待学校统一处理。
  3.日常耗材和仪器的管理
  耗材实行统一招标供给,日常由实验员统一管理;实验过程中学生损坏耗材按价赔偿;实验结束后实验教师验收耗材是否齐全,签字后学生方可离开。
  4.实验室信息的管理
  实验室采取信息互通模式,实验中心安装实验室管理软件,对实验室日常的课程设置、开课教师、实验项目、实验室常用物品、仪器、药品、开放情况均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查询。管理软件安装1年后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效果。
  (二)实验课程设置
  实验课程是制药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课程建设方面,设置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提取与分离、药物仪器分析、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技术制药、制药工艺学等实验课程。由于是农业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侧重于农药残留检测,药物化学侧重于农药化学成分的有关实验,药物仪器分析主要侧重于现代的先进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操作,药理学主要侧重于动物药理学,提取与分离实验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主要侧重于在农作物和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生物技术制药实验侧重于植物或农作物的药物价值开发中,制药工艺学侧重于向学生介绍现代制药新工艺。
  (三)实验室开放的相关规定
  制药工程专业是最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之一,因此,日常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场地。实验室管理人员制订了一系列措施:①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填写进入开放实验室申请单,由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共同签字同意;②开放的实验室属于公用实验平台,实验室只借用其基本的实验耗材和药品,并填写实验室物品借用清单,不提供危险试剂和药品,学生实验过程中要自备大部分耗材和药品;③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做实验,指导教师应全程指导。
  (四)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学校和学院对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明确提出了他们的职责,制订了《实验室人员工作职责》,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约束。每学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2~3次,内容包括:新型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室管理新措施和新经验、实验室事故通报等。针对制药实验室实验项目多、安全责任大、接触的药品毒性大等突出问题,学院还每年派出1名实验人员到国内先进大学的实验室参观学习。
  二、资料与方法
  (一)问卷调查
  措施实施后实验人员制订了调查问卷,包括《安全和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实验课程设置问卷》,对措施实施前后的学生和实验教师进行调查,共调查2008~2011级的4个年级的学生120人,每个年级调查1个班;调查教师20人,包括专业基础教师10人、专业课教师10人。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40份,调查后由专人对问卷进行审核,问卷合格率为100.0%。
  (二)资料采集
  从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及招生就业处收集2008~2011级学生实习、参加创新大赛、就业、考取研究生的资料,考察实习地点、比赛成绩、就业率、考研率。从财务处及教务处学生实践管理科搜集制药工程专业各学期的实验经费资料,实验经费只包括实验耗材和实验药品的费用,不包括仪器购置、装修等费用。
三、取得的成效
  (一)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和卫生意识提高
  采用自制的安全调查问卷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从2009年9月对各年级学生和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和采取一系列新措施以来,学生和教师的安全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见表1)。
  表1采取措施后学生和教师的安全和卫生知识知晓率
  身份1灭火器的正确使用1危险化学药品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1实验室安全守则的内容1卫生合格的标准1进入开放实验室的程序和守则1废液等的正确处理1实验用动物的正确处理1学生11111111111111实施前180166.7%150141.7%164153.3%180166.7%145137.5%160150.0% 179165.8%实施后11201100%1100180.3%190175.0%1115195.8%11201100.0%1112193.3%1112193.3%教师11111111111111实施前115175.0%116180.0111155.0%118190.013115.0%114170.0%1201100.0%实施后1201100.0%119195.0%115175.0%1201100.0%110150.0%1201100.0%1201100.0%1(二)实验项目设置合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
  根据自制的《实验课程设置问卷》,以百分制为标准,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实验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评分调查。除了生物技术制药外,120名学生对各门实验课程的满意率均在80.0%以上,平均满意率为83.6%。见表2。另外,还有86名学生对实验课程提出了建议,认为应当更多地参与实验的设计和准备过程。
  表2120名学生对实验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调查
  课程1认为实验内
  容合理人数1认为实验教师
  讲授详细人数1认为实验材料
  充足合理人数1认为动手实践
  的机会多人数1总体满意率人数1满意率
  (%)药物化学1951901116186197180.3药物分析1911951115193198181.7天然药物化学1941981120197196180.0药理学19719911151891102185.0药物制剂11001102111811181116196.7提取与分离199110411151901100183.3生物技术制药1901991891100190175.0药物仪器分析111011101901851104186.71制药工艺学11021991100188199182.51(三)实验室的整体费用下降
  从2006~2012年实验经费来看,2006年实验室刚刚成立,需要购入大量的实验设备和耗材,因此,2006年制药实验室的全年耗材和药品的购置花费8万元;2007年由于吉林农业大学接受评估,制药实验室作为新成立的实验室,学校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因此2007年的花费最多,为12万;2012年的实验经费最低(4.2万元)。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8年起实验经费逐年下降,说明新的实验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实验耗费。从2010年起,每年学校拨付的实验经费都有剩余,实验室利用剩余的经费购买了一些仪器及药品,用于补充实习、创新实验及开发实验室的费用。
  (四)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
  由于实验物品充足,学生们的实验热情大大提高,因此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大赛的人数明显增加,学生毕业实习地点也不断扩展,实习药厂从5家扩展到14家,还有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联系到各地的药品检验所实习,或到生物制品所及吉林省药物研究所实习。从学生工作处获得制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就业、考取研究生的情况,2010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为60.6%,考研率为39.4%;2011年就业率为70.5%,考研率为29.5%;2012年就业率为72%,考研率为28%。学生的就业率在稳步逐年提高。
  四、讨论
  (一)严格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了专业发展
  制药专业的发展必然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而现代化的实验室需要现代化严格的管理制度。过去实验室的管理比较落后,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学生和实验教师都不满意。实验课程效果不佳,长期下去,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学生实习和就业,从而间接影响整个专业的生源。为了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从2009年起,在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制药实验室的实验管理人员到国内先进实验室进行了调研学习。
  作为较早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1997年开始招收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本科专业学生,2002年建立制药专业本科实验室。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主要承担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涉及生物药物分析、药剂学、制药工艺学、生物技术制药、微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结合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制药产品的共性技术特点,以制药生产工艺技术、药物分析技术、制剂生产技术及下游分离技术为专业发展重点,组建制药工程专业下属的制药工艺、药物分析、制剂工程、分离工程四大新功能性实验室。并且按照功能性实验室的划分进行重点建设,对公用程度高的仪器设备进行优先购置,从而有效地配置了实验室资源,使有限的实验室经费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1]。
  广东工业大学制药工程实验室积极吸收企业实验室的一些管理经验,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力求改变以往管理混乱的局面。主要有以下措施:①系统建立专业实验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对实验室人、机(仪器)、物(实验耗材)、环境实施规范化管理;②为实验仪器设备建立档案和标准操作程序(SOP),实行专人负责、专人管理;③实验耗材实施计算机管理,定期盘点库存,建立物品领用及使用过程的跟踪管理制度;④执行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可追溯性记录管理程序,确保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良性使用[2]。
  此外,实验人员还参观考察了东北农业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制药专业的建设情况[3],从本科教学、日常管理、科研等全方面进行了学习,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了本文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结果来看,学生的实习、就业、考研成绩明显提升,学生和教师对此满意度很高。而且节约了实验费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实验室管理的进步,更是以此为契机将制药实验室建设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高水平实验室。
  (二)实验室需加强人才建设
  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人才的引进很重要。以往实验室工作常常由一些低学历者担任,但近10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实验项目不断创新,尤其是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发展更为迅猛,低文化水平的实验人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实验室建设的需要。通过借鉴其他院校的人才管理模式[4],从2005年起,学校开始大量招收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生作为实验人员,实验人才队伍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由于相关待遇的不完善,使得高学历人才的待遇与以前相同,比如对实验人员采用临时聘用制、工资水平低于教师、卫生保健费偏低等问题。虽然引进了人才,却没有很好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使得高水平人才并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制药专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专业建设以来,引进了2名硕士研究生作为实验人员,但并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实验人员的工作很辛苦、地位不高,几乎没有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造成了工作积极性不高、消极怠工的现象。专业带头人和领导必须重视这个问题,人才是竞争力的核心,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人才,才能建设出高水平的实验室。
  (三)农业院校的制药实验课程设置需要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
  近年来,兽药的研究、农药残留的研究、中药材的种植研究、植物药理、长白山野生药用资源研究等[5-7],都急需既有药学知识又有农业知识的人才,因此需要在农业院校建立制药专业。但是,在农业院校建立制药专业面临很多困难,比如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的引进等。为了解决这诸多问题,我们还在不断地探索,每年派教师到药学专业大学或学院学习,回校后结合农业院校的特色对课程进行调整。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基本形成了偏向药物分析检测和天然药物化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向,这两个方向以农产品检测和天然农作物药物研究为主。人才培养方向已经确立,我们正在根据人才培养方向继续对课程设置进行完善。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向其他院校学习。
  [参考文献]
  [1]邹祥,石虹.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02).
  [2]张磊,赵肃清,王海龙.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浅析[J].广东化工,2012(04).
  [3]蒋建兰,元英进,白鹏.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药学教育,2004(02).
  [4]陈六平.关于当前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1).
  [5]胡一晨,万丽,杨芳,曹纪亮.中药中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及相关研究现状[J].中药与临床,2012(01).
  [6]刘敏莉,张永刚.长白山区野生食药兼用菌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0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