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

关于社会保险费实施四方联网征管的方法建设

2015-08-15 11: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09年8月市直“金保工程”五险合一征缴运行后,加之省地税实施全省数据大集中后税费征收系统也随之调整,使得原来的养老保险费“四方联网”征缴模式处于停顿状态。参保人员停保、退休、转移、账户处理等关联单位缴费的实时性业务处理只能滞后到地税月底回账后才能进行,极大地影响了新业务办理的时效性同时给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带来不便。我们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仔细分析。针对五项社会保险费统一征缴的新的征管模式,高起点规划建设新的四方联网征管系统。
  一、确定四方联网征管的建设目标
  社会保险费四方联网征管是体现淮安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特色且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征管模式,其网络沟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征管中心)、地税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它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计划发送及地税回账等信息通过专用网络实时传输,实现了四方对上述信息实时接收和处理,从而提高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事宜。
  新的四方联网征管系统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三方联网网络硬件,通过socket通讯方式,以完全实时报文的方式,实现四方在参保单位基础信息登记、单位正常缴费计划、单位补缴计划、单位缴费实际到账反馈、滞纳金和利息收取等基础资料的双向传输,在金保工程业务系统上,开发征收计划及实际征收到账社保费查询系统,供四方相关业务部门查询,并充分考虑联网软件的可扩充性,按照标准地区代码预留县区数据接口,保证县区上线后即可使用,提高社保费的归集速度。
  二、确定四方联网征管的软件需求
  确定了四方联网征管的建设目标规划后,就必须围绕目标,制定具体、详细的实现途径。实现途径主要是确定四方联网征管的软件需求。我们在提出业务软件需求时要充分考虑各业务环节的可操作性、流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完善性等。经过地税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保中心、征管中心、信息中心)以及软件开发公司多次讨论、会商后按照相关业务流程及对应的流程特点和操作规范确定以下需求(主要是业务方面需求):
  1、单位新参保信息发送,“金保”系统设置独立的操作界面,操作后将新参保单位信息发送地税接收。
  2、发送的征收计划,可以在征管中心授权岗审核处理后生成与地税部门约定格式的报文向地税部门传送,计划表长期保存,定期备份。授权岗可按发送时间、单位代码、单位名称、险种、批次号、对应结算期等条件查询。
  3、地税实际征收到帐数据,在解析地税报文后,在劳动端前置服务器中以表的格式存储(并可以excel或dbf格式导出),长期保存,定期备份。由征管中心授权岗定期处理,并可按到账时间、单位代码、单位名称、险种、批次号、对应结算期等条件查询。
  (1)、对批次号、单位编号、险种、缴费金额等实际到帐信息与征收计划匹配一致的,操作员做标记后直接接收进入金保系统。
  (2)、对批次号、单位编号、险种缴费金额等实际到帐信息与征收计划不一致时,由操作员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或单笔做标记后接收进入”金保”系统,也可暂不处理。
  (3)、对已做接收标记实际到帐记录,只可查询,不可再次接收。
  (4)、对地税部门委托银行代收的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费集中缴入国库的记录也在表中存放,不做接收处理,但计入月末对账总额。
  (5)、实际征收到帐表应长期保存,定期备份.授权岗可按时间、险种、单位代码、是否接收入“金保”系统等条件综合查询,并支持按Excel或DBF等格式导出表格。
  4、在接收到地税部门月度对账报文后,软件应自动按自然月度,按险种汇总已接收和未接收的实际到帐数据与地税部门报文数据核对,并作出正确与否的提示。
  5、月度对账结束后,征管中心将书面的未达账项记录存档。
  其他方面需求如接口方案、数据交换方式、添加硬件的清单等技术方面需求由四方和其软件开发公司会商后确定。
  三、业务测试
  业务需求明确后,软件开发公司将需求转化为操作软件进行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前授权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对软件功能及准确性等进行系统测试,以确保业务的顺利运行。
  1、模块功能和完整性测试
  对计划发送模块、到账接收、处理等相关模块的功能完整性进行测试。对直观的外挂模块功能与金保系统功能模块的业务衔接性进行测试,确保四方联网软件与金保系统软件实现无缝对接。
  2、带入数据条件下各模块功能测试
  根据与地税部门约定好的计划发送和到账接收的格式,模拟真实环境下批量计划及到账,制作测试数据,带入相应系统进行测试。模拟的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及错误数据以及其他异常数据,测试在上述数据带入条件下,系统对数据的接收情况及系统反馈情况。尤其在带入错误数据及异常数据时,要全面、系统地分析金保系统对数据校验和报错的情况反馈。
  3、相关报表功能测试
  对四方联网到账功能的准确性校验主要依靠到账报表来实现。因此在数据测试时必须对报表的准确性进行同期校验。报表功能校验所采取的方法与带入数据条件下到账功能的校验一致。对不同类型到账数据(正常、错误等数据)的报表输出情况进行检验,确保到账实际数据与报表输出数据一致。
  4、月度对账测试
  月度对账测试是四方联网软件测试的闭环阶段。经过计划发送、到账校验、报表校验等方面的测试,最终以月度对账来收官。我们按照前期到账测试的具体情况及相关数据,制作地税月度对账报文(模拟多套报文,包括正确汇总报文、错误汇总报文以及其他异常汇总报文),软件按自然月度,按险种汇总已接收和未接收的实际到帐数据与地税报文数据核对,系统作出正确与否的提示,对提示的结果结合人工核对情况进行准确性校验。 2009年8月市直“金保工程”五险合一征缴运行后,加之省地税实施全省数据大集中后税费征收系统也随之调整,使得原来的养老保险费“四方联网”征缴模式处于停顿状态。参保人员停保、退休、转移、账户处理等关联单位缴费的实时性业务处理只能滞后到地税月底回账后才能进行,极大地影响了新业务办理的时效性同时给参保单位 和参保人员带来不便。我们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仔细分析。针对五项社会保险费统一征缴的新的征管模式,高起点规划建设新的四方联网征管系统。
  一、确定四方联网征管的建设目标
  社会保险费四方联网征管是体现淮安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特色且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征管模式,其网络沟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征管中心)、地税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它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计划发送及地税回账等信息通过专用网络实时传输,实现了四方对上述信息实时接收和处理,从而提高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事宜。
  新的四方联网征管系统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三方联网网络硬件,通过socket通讯方式,以完全实时报文的方式,实现四方在参保单位基础信息登记、单位正常缴费计划、单位补缴计划、单位缴费实际到账反馈、滞纳金和利息收取等基础资料的双向传输,在金保工程业务系统上,开发征收计划及实际征收到账社保费查询系统,供四方相关业务部门查询,并充分考虑联网软件的可扩充性,按照标准地区代码预留县区数据接口,保证县区上线后即可使用,提高社保费的归集速度。
  二、确定四方联网征管的软件需求
  确定了四方联网征管的建设目标规划后,就必须围绕目标,制定具体、详细的实现途径。实现途径主要是确定四方联网征管的软件需求。我们在提出业务软件需求时要充分考虑各业务环节的可操作性、流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完善性等。经过地税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保中心、征管中心、信息中心)以及软件开发公司多次讨论、会商后按照相关业务流程及对应的流程特点和操作规范确定以下需求(主要是业务方面需求):
  1、单位新参保信息发送,“金保”系统设置独立的操作界面,操作后将新参保单位信息发送地税接收。
  2、发送的征收计划,可以在征管中心授权岗审核处理后生成与地税部门约定格式的报文向地税部门传送,计划表长期保存,定期备份。授权岗可按发送时间、单位代码、单位名称、险种、批次号、对应结算期等条件查询。
  3、地税实际征收到帐数据,在解析地税报文后,在劳动端前置服务器中以表的格式存储(并可以excel或dbf格式导出),长期保存,定期备份。由征管中心授权岗定期处理,并可按到账时间、单位代码、单位名称、险种、批次号、对应结算期等条件查询。
  (1)、对批次号、单位编号、险种、缴费金额等实际到帐信息与征收计划匹配一致的,操作员做标记后直接接收进入金保系统。
  (2)、对批次号、单位编号、险种缴费金额等实际到帐信息与征收计划不一致时,由操作员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或单笔做标记后接收进入”金保”系统,也可暂不处理。
  (3)、对已做接收标记实际到帐记录,只可查询,不可再次接收。
  (4)、对地税部门委托银行代收的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费集中缴入国库的记录也在表中存放,不做接收处理,但计入月末对账总额。
  (5)、实际征收到帐表应长期保存,定期备份.授权岗可按时间、险种、单位代码、是否接收入“金保”系统等条件综合查询,并支持按Excel或DBF等格式导出表格。
  4、在接收到地税部门月度对账报文后,软件应自动按自然月度,按险种汇总已接收和未接收的实际到帐数据与地税部门报文数据核对,并作出正确与否的提示。
  5、月度对账结束后,征管中心将书面的未达账项记录存档。
  其他方面需求如接口方案、数据交换方式、添加硬件的清单等技术方面需求由四方和其软件开发公司会商后确定。
  三、业务测试
  业务需求明确后,软件开发公司将需求转化为操作软件进行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前授权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对软件功能及准确性等进行系统测试,以确保业务的顺利运行。
  1、模块功能和完整性测试
  对计划发送模块、到账接收、处理等相关模块的功能完整性进行测试。对直观的外挂模块功能与金保系统功能模块的业务衔接性进行测试,确保四方联网软件与金保系统软件实现无缝对接。
  2、带入数据条件下各模块功能测试
  根据与地税部门约定好的计划发送和到账接收的格式,模拟真实环境下批量计划及到账,制作测试数据,带入相应系统进行测试。模拟的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及错误数据以及其他异常数据,测试在上述数据带入条件下,系统对数据的接收情况及系统反馈情况。尤其在带入错误数据及异常数据时,要全面、系统地分析金保系统对数据校验和报错的情况反馈。
  3、相关报表功能测试
  对四方联网到账功能的准确性校验主要依靠到账报表来实现。因此在数据测试时必须对报表的准确性进行同期校验。报表功能校验所采取的方法与带入数据条件下到账功能的校验一致。对不同类型到账数据(正常、错误等数据)的报表输出情况进行检验,确保到账实际数据与报表输出数据一致。
  4、月度对账测试
  月度对账测试是四方联网软件测试的闭环阶段。经过计划发送、到账校验、报表校验等方面的测试,最终以月度对账来收官。我们按照前期到账测试的具体情况及相关数据,制作地税月度对账报文(模拟多套报文,包括正确汇总报文、错误汇总报文以及其他异常汇总报文),软件按自然月度,按险种汇总已接收和未接收的实际到帐数据与地税报文数据核对,系统作出正确与否的提示,对提示的结果结合人工核对情况进行准确性校验。  
  四、四方联网征管正式上线运行后的实际监控
  四方联网相关软件通过各环节严格而又缜密的测试后,投入正常的上线运行。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使得软件在上线后还须进行较长时间的实际监控,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应做到及时发现并反馈给软件公司修改,通过实际监控来不断完善相关软件的功能,以实现业务的高效、精确运行。
  除了软件方面的实际监控外,我们还必须与地税、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以及参保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协调处理在单位参保登记、征缴计划发送、实缴回账、到账处理、月度对账等环节发生的非软件性问题,并对可预见性的问题做 好预案,同时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方法,并提高与各部门的工作协同性。建议在四方联网运行初期成立由征管部门、地税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以便于及时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确保新的征管体系运转顺畅。
  综上,四方联网征管提高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业务的办理时效,方便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办理停保、转移、退休、账户划拨等各项社会保险业务。同时又加强了社保征管部门与地税、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实时联系和业务协同。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加强职能岗位操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操作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经办的水平,把四方联网征管的优势最大化发挥!
  四、四方联网征管正式上线运行后的实际监控
  四方联网相关软件通过各环节严格而又缜密的测试后,投入正常的上线运行。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使得软件在上线后还须进行较长时间的实际监控,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应做到及时发现并反馈给软件公司修改,通过实际监控来不断完善相关软件的功能,以实现业务的高效、精确运行。
  除了软件方面的实际监控外,我们还必须与地税、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以及参保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协调处理在单位参保登记、征缴计划发送、实缴回账、到账处理、月度对账等环节发生的非软件性问题,并对可预见性的问题做好预案,同时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方法,并提高与各部门的工作协同性。建议在四方联网运行初期成立由征管部门、地税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以便于及时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确保新的征管体系运转顺畅。  
  综上,四方联网征管提高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业务的办理时效,方便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办理停保、转移、退休、账户划拨等各项社会保险业务。同时又加强了社保征管部门与地税、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实时联系和业务协同。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加强职能岗位操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操作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经办的水平,把四方联网征管的优势最大化发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