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科研创意图 图片来源:摄图网 2月23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SCI 「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 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 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版等载体。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 ...
“SCI至上”的背后,还是中国自主优秀期刊的缺失。 苏新宁回忆,中国大陆引进SCI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南京大学率先提出接受SCI评价体系,此后,南京大学在SCI发文连续7年、引用连续8年位列中国高校第一。
“SCI至上”的背后,还是中国自主优秀期刊的缺失。 苏新宁回忆,中国大陆引进SCI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南京大学率先提出接受SCI评价体系,此后,南京大学在SCI发文连续7年、引用连续8年位列中国高校第一。
扭转论文“SCI至上”,回归学术报国初心 杨三喜 针对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破除论文“SCI至上”,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 ...
破除“SCI至上”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三点:一是重塑科研人员的发展观;二是倒逼学术生态的重构;三是国内科技期刊要自强。 问 :SCI崇拜有哪些弊端?
在期刊上发表SCI 本来不是什么错误的事,SCI是同行评审并得到同行的认可,是科研人员知识创新得到认可的一种表现。实际上,真正造成了现如今“唯SCI至上”的问题可能是束缚在广大科研人员身上的各种看不见的桎梏,所以发表SCI 不是造成 ...
SCI期刊定位于刊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它们本来就不是发表工程科技论文的期刊。而以“SCI至上”的标准来评价工程学科成果,打个形象 ...
还跟我说不要在意这点蝇头小利,说国内现在破除“唯sci至上”,未来国内期刊一定会崭露头角的。我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就给编辑发了一封退稿信,现在还没有收到他的回复,他是不是给我拉黑了。。。 673 1 展开1条回复 2020-03-16 ms9669734295150018
打破“SCI至上”后,高校青年教师难“出头”了吗?28.33亿“冲补强”经费,给了33所高校!你们学校有多少?各高校注意!2020年何梁何利奖提名工作启动 博士毕业将更加困难?SCI评价改革带来的喜与忧 破除高等学校论文“SCI至上”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科研创意图 图片来源:摄图网 2月23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SCI 「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 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 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版等载体。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 ...
“SCI至上”的背后,还是中国自主优秀期刊的缺失。 苏新宁回忆,中国大陆引进SCI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南京大学率先提出接受SCI评价体系,此后,南京大学在SCI发文连续7年、引用连续8年位列中国高校第一。
“SCI至上”的背后,还是中国自主优秀期刊的缺失。 苏新宁回忆,中国大陆引进SCI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南京大学率先提出接受SCI评价体系,此后,南京大学在SCI发文连续7年、引用连续8年位列中国高校第一。
扭转论文“SCI至上”,回归学术报国初心 杨三喜 针对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破除论文“SCI至上”,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 ...
破除“SCI至上”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三点:一是重塑科研人员的发展观;二是倒逼学术生态的重构;三是国内科技期刊要自强。 问 :SCI崇拜有哪些弊端?
在期刊上发表SCI 本来不是什么错误的事,SCI是同行评审并得到同行的认可,是科研人员知识创新得到认可的一种表现。实际上,真正造成了现如今“唯SCI至上”的问题可能是束缚在广大科研人员身上的各种看不见的桎梏,所以发表SCI 不是造成 ...
SCI期刊定位于刊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它们本来就不是发表工程科技论文的期刊。而以“SCI至上”的标准来评价工程学科成果,打个形象 ...
还跟我说不要在意这点蝇头小利,说国内现在破除“唯sci至上”,未来国内期刊一定会崭露头角的。我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就给编辑发了一封退稿信,现在还没有收到他的回复,他是不是给我拉黑了。。。 673 1 展开1条回复 2020-03-16 ms9669734295150018
打破“SCI至上”后,高校青年教师难“出头”了吗?28.33亿“冲补强”经费,给了33所高校!你们学校有多少?各高校注意!2020年何梁何利奖提名工作启动 博士毕业将更加困难?SCI评价改革带来的喜与忧 破除高等学校论文“SCI至上”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