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dex,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H指数是指一个人在其所有学术文章中有N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他的H指数就是N。在一学科范围内,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往往该人的学术成就越大。在美国一般来说,副教授的H指数平均达10-12。
如何增加自己论文的引用次数。前几天,大叔的室友指着自己电脑屏幕上的一篇文章郁闷地跟大叔说:“奇耻大辱啊,发表2年了,一个引用的都没有。”哈哈那幺,有什幺方法能够提高自己文章的被引次数呢?大叔进行了如下总结。1.在概念和概念模型上多花些功夫,挖好坑,让别人跳。
若该期刊收录于「WOS」数据库中,可直接在「Publication Name」中输入期刊的刊名→「Search」。. 在此以国科会的「生医科学杂志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ISSN:1021-7770) 为例:. 查询结果就是「Journal of Biomedical …
被引用次数论文 根据被引用次数,可以看到目前最关注的研究。可以看到,中日友好医院医院的Cao, Bin教授主持的研究“Clinical course and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of adult in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
请问在哪里可以查到文章被引用的次数?. 作者 flyingtang. 来源: 小木虫 750 15 举报帖子. +关注. 如题,怎样查到自己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及被引用的期刊?. 谢谢。.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分享至: 更多. 今日热帖.
JCR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期刊分析与评价报告,涵盖5,000多种国际性科学技术期刊。它客观地统计Web of Science收录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数量、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包括:每种期刊在当前年被引用的总次数(Tot...
比如呢,某个期刊近2年共发表了1000篇论文,总的引用次数是2000次,所以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000/1000=2。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是想 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科研巨人 ,也有属于某人的专属标准哦,那就是 h-index,即某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h次 。
在特定领域里面有分量的工作,即使发表在一般的杂志上,也会被广泛引用,次数可达到成百甚至上千。有些文章,在刚开始发表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或者这个领域开始热起来的时候,引用率会骤然飙升。
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次数不能直接等同于作者的学术影响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研究同行对论文的认可度,所以也成为职称、资金和评价的重要指标。举例来说:有些机构将论文分成不同的等级,如果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多,它就可以升级,但是,如果发表是,评价等级比较高,但是在后续 ...
文章的热门与否,被同行的关注和引用更应该被关心。投高IF期刊固然心情愉悦,得到很多人的艳羡。但如果文章发表后,引用不佳,低于该期刊的平均引用次数(IF的计算方式可自己掐算),偶尔一两次还可以。如果一贯如此,也不是件露脸的事情。
H-index,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H指数是指一个人在其所有学术文章中有N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他的H指数就是N。在一学科范围内,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往往该人的学术成就越大。在美国一般来说,副教授的H指数平均达10-12。
如何增加自己论文的引用次数。前几天,大叔的室友指着自己电脑屏幕上的一篇文章郁闷地跟大叔说:“奇耻大辱啊,发表2年了,一个引用的都没有。”哈哈那幺,有什幺方法能够提高自己文章的被引次数呢?大叔进行了如下总结。1.在概念和概念模型上多花些功夫,挖好坑,让别人跳。
若该期刊收录于「WOS」数据库中,可直接在「Publication Name」中输入期刊的刊名→「Search」。. 在此以国科会的「生医科学杂志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ISSN:1021-7770) 为例:. 查询结果就是「Journal of Biomedical …
被引用次数论文 根据被引用次数,可以看到目前最关注的研究。可以看到,中日友好医院医院的Cao, Bin教授主持的研究“Clinical course and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of adult in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Wuhan, China: a …
请问在哪里可以查到文章被引用的次数?. 作者 flyingtang. 来源: 小木虫 750 15 举报帖子. +关注. 如题,怎样查到自己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及被引用的期刊?. 谢谢。.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分享至: 更多. 今日热帖.
JCR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期刊分析与评价报告,涵盖5,000多种国际性科学技术期刊。它客观地统计Web of Science收录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数量、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包括:每种期刊在当前年被引用的总次数(Tot...
比如呢,某个期刊近2年共发表了1000篇论文,总的引用次数是2000次,所以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000/1000=2。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是想 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科研巨人 ,也有属于某人的专属标准哦,那就是 h-index,即某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h次 。
在特定领域里面有分量的工作,即使发表在一般的杂志上,也会被广泛引用,次数可达到成百甚至上千。有些文章,在刚开始发表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或者这个领域开始热起来的时候,引用率会骤然飙升。
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次数不能直接等同于作者的学术影响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研究同行对论文的认可度,所以也成为职称、资金和评价的重要指标。举例来说:有些机构将论文分成不同的等级,如果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多,它就可以升级,但是,如果发表是,评价等级比较高,但是在后续 ...
文章的热门与否,被同行的关注和引用更应该被关心。投高IF期刊固然心情愉悦,得到很多人的艳羡。但如果文章发表后,引用不佳,低于该期刊的平均引用次数(IF的计算方式可自己掐算),偶尔一两次还可以。如果一贯如此,也不是件露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