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物质平衡是表征冰川积累和消融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目前国际冰川学界重点和前沿观测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天山冰川站)长期致力于物质平衡研究,近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并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
《冰川冻土》(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冰川冻土杂志收录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 ...
摘要 沉降到冰川表面的吸光性杂质(如黑碳、有机碳、粉尘等)对冰冻圈物质能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冰川分布集中区,也是开展雪冰吸光性杂质对冰川消融影响研究的理想区域.基于近几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雪冰中吸光性杂质特别是黑碳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该区域雪冰中吸光性 ...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现状与争议——兼记首届“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讨会[J].冰川冻土,2013(1):119-125. 被引量:13 10 赵井东,易朝路,郑本兴,苏珍,王杰,黄茂桓.施雅风教授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
海螺沟冰川成因浅析,冰川,成因,贡嘎山,四川。贡嘎山地区发育有71条冰川,其中长5公里以上的有五条,海螺沟冰川是其规模最大海拔最低的一条。根据冰川的分布、形状和规模,...
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及其对比研究——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研究为例[J].冰川冻土,2015,37(2):336-350. 被引量:10 5 刘巧,刘时银.冰川冰内及冰下水系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6):660 6
新京报讯(记者 刘名洋)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因刊发大谈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论文引发关注。今日(1月26日),该期刊主办部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宣布,2020年1月起对《冰川冻土》停刊,免去程国栋《冰川冻土》主编职务,免去沈永平《冰川冻土》专职副主编职务并调离 ...
姚檀栋院士简介: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席。首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和“冰川冻土基础理论奖”获得者,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近日,网上出现质疑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办期刊《冰川冻土》2013年第5期刊发文章《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性不足的信息。
祁连山区现代冰川面积变化研究-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亚大陆型冰川与极大陆型冰川的过渡地带,是我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发祥地。祁连山冰川变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
冰川物质平衡是表征冰川积累和消融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目前国际冰川学界重点和前沿观测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天山冰川站)长期致力于物质平衡研究,近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并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
《冰川冻土》(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冰川冻土杂志收录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 ...
摘要 沉降到冰川表面的吸光性杂质(如黑碳、有机碳、粉尘等)对冰冻圈物质能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冰川分布集中区,也是开展雪冰吸光性杂质对冰川消融影响研究的理想区域.基于近几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雪冰中吸光性杂质特别是黑碳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该区域雪冰中吸光性 ...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现状与争议——兼记首届“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讨会[J].冰川冻土,2013(1):119-125. 被引量:13 10 赵井东,易朝路,郑本兴,苏珍,王杰,黄茂桓.施雅风教授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
海螺沟冰川成因浅析,冰川,成因,贡嘎山,四川。贡嘎山地区发育有71条冰川,其中长5公里以上的有五条,海螺沟冰川是其规模最大海拔最低的一条。根据冰川的分布、形状和规模,...
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及其对比研究——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研究为例[J].冰川冻土,2015,37(2):336-350. 被引量:10 5 刘巧,刘时银.冰川冰内及冰下水系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6):660 6
新京报讯(记者 刘名洋)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因刊发大谈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论文引发关注。今日(1月26日),该期刊主办部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宣布,2020年1月起对《冰川冻土》停刊,免去程国栋《冰川冻土》主编职务,免去沈永平《冰川冻土》专职副主编职务并调离 ...
姚檀栋院士简介: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席。首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和“冰川冻土基础理论奖”获得者,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近日,网上出现质疑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办期刊《冰川冻土》2013年第5期刊发文章《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性不足的信息。
祁连山区现代冰川面积变化研究-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亚大陆型冰川与极大陆型冰川的过渡地带,是我国现代冰川研究的发祥地。祁连山冰川变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