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还修改稿的 cover letter 中,你应该向期刊编辑说明情况,在给审稿人的逐点回复中,提供详细的回复以及说明做出的修改。重投后 论文重投后,等待最终结果已经焦心,如果又发现修改的内容有错,肯定心慌。我的论文已经修回重投回去了。
期刊勘误、关注和撤稿:科研作者该知道的信息【本文为 Wolters-Kluwer 作者电子报Author Resource Review而写,经同意进行转载。Phil Daly 是 Wolters Kluwer Health 的高级出版人员,在 STM 编辑部有 25 年的经验,担任编辑与出版管理职位。Phil ...
论文勘误对作者有什么影响 来源:职称阁 分类:高级职称论文发表 时间:2021-04-22 16:18 热度: 论文勘误对作者有什么影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勘误?勘误就是针对论文内容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改的意思,论文发表的过程本来就很复杂,所以会遇到这样哪样的小问题。
另一个有趣但惊人的事实是过去30年来撤稿原因的改变,医德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2011 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指出 2000 年至 2010 年 742 个论文发表后遭撤稿的案例中,73.5% 是由于错误,26.6% 为行为不端,然而,最近 PNAS 期刊发表更 …
会不会上期刊黑名单? 2)如果不勘误吧,被同行发现写错了再写个comments就难说了,甚至会被人扩大负面作用,那时候甚至被迫撤稿了,这就玩大了。 个人以为,与其被同行负面评论,不如勇敢担待,及时纠正笔误,写个勘误提交期刊。
太阳能路灯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杨润,李斌,针对目前太阳能路灯采用独立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蓄能电池供电,路灯的供电回路使用状态和寿命不一,严重影响着太阳能路灯的实用效果等
因此,我们查询各期刊和出版商对预印本的有关规定,为大家做个总结。 阅读(860) 2021年03月09日 ... 我们不仅要多关注稿件状态,还要了解催稿、勘误、修改和撤稿,如何解决这些后顾之忧与稿件最终能否发表密切相关。
SCI接收后,不管是还能修改,还是只能发勘误,都会给期刊以及读者留下不严谨的印象。建议作者在提交SCI相关材料之前,对各方面的信息再三核实确认,降低接收后要修改的可能性。
没校稿之前都可以修改,一旦正式刊出带有期刊号的文章就不容易修改了,如果一定要修改就得要求编辑勘误 了 ckgbsg 引用回帖: 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liouzhan654 at 2016-05-11 22:49:02 …
期刊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来发布相应的更正通知。而发布更正通知,只是让出版社修正了出版记录,而不是改变出版历史,更正通知会伴随出版的论文。所以说,论文问题要尽量在出版前解决。 文章名称:论文出版后发现问题还可以修改么
在返还修改稿的 cover letter 中,你应该向期刊编辑说明情况,在给审稿人的逐点回复中,提供详细的回复以及说明做出的修改。重投后 论文重投后,等待最终结果已经焦心,如果又发现修改的内容有错,肯定心慌。我的论文已经修回重投回去了。
期刊勘误、关注和撤稿:科研作者该知道的信息【本文为 Wolters-Kluwer 作者电子报Author Resource Review而写,经同意进行转载。Phil Daly 是 Wolters Kluwer Health 的高级出版人员,在 STM 编辑部有 25 年的经验,担任编辑与出版管理职位。Phil ...
论文勘误对作者有什么影响 来源:职称阁 分类:高级职称论文发表 时间:2021-04-22 16:18 热度: 论文勘误对作者有什么影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勘误?勘误就是针对论文内容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改的意思,论文发表的过程本来就很复杂,所以会遇到这样哪样的小问题。
另一个有趣但惊人的事实是过去30年来撤稿原因的改变,医德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2011 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指出 2000 年至 2010 年 742 个论文发表后遭撤稿的案例中,73.5% 是由于错误,26.6% 为行为不端,然而,最近 PNAS 期刊发表更 …
会不会上期刊黑名单? 2)如果不勘误吧,被同行发现写错了再写个comments就难说了,甚至会被人扩大负面作用,那时候甚至被迫撤稿了,这就玩大了。 个人以为,与其被同行负面评论,不如勇敢担待,及时纠正笔误,写个勘误提交期刊。
太阳能路灯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杨润,李斌,针对目前太阳能路灯采用独立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蓄能电池供电,路灯的供电回路使用状态和寿命不一,严重影响着太阳能路灯的实用效果等
因此,我们查询各期刊和出版商对预印本的有关规定,为大家做个总结。 阅读(860) 2021年03月09日 ... 我们不仅要多关注稿件状态,还要了解催稿、勘误、修改和撤稿,如何解决这些后顾之忧与稿件最终能否发表密切相关。
SCI接收后,不管是还能修改,还是只能发勘误,都会给期刊以及读者留下不严谨的印象。建议作者在提交SCI相关材料之前,对各方面的信息再三核实确认,降低接收后要修改的可能性。
没校稿之前都可以修改,一旦正式刊出带有期刊号的文章就不容易修改了,如果一定要修改就得要求编辑勘误 了 ckgbsg 引用回帖: 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liouzhan654 at 2016-05-11 22:49:02 …
期刊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来发布相应的更正通知。而发布更正通知,只是让出版社修正了出版记录,而不是改变出版历史,更正通知会伴随出版的论文。所以说,论文问题要尽量在出版前解决。 文章名称:论文出版后发现问题还可以修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