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 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 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 ...
一些期刊为了追求高影响因子,采用人为干预的手段,这是危险的。这些年,SCI数据库已经发现这种现象,并把这些期刊剔除。与此同时,中国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人员的水平是不对的,因为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
影响因子是一个量化和半质化的指标,该指标用论 文平均被引率反映了某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能客观反 映该期刊近年来的学术影响力。. 一般认为,影响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被使用 的真实客观情况,可以较公平地评价各类学术 ...庆功宴子杰请xox们吃了什么+成员们与各位总的socia...2020-8-19我发现!!青年大学习可以直接拖进度条!!!! - Douban2020-3-11神器! SSCI分区及影响因子查询, 还有国人发表比例 - Douban2019-7-18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自测表 我终于正常啦! - Douban2018-2-1查看更多结果
对于期刊评价指标,大家耳熟能详的、参考最多的应该是是汤森路透每年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 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IF,指的是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
对于期刊评价指标,大家耳熟能详的、参考最多的应该是是汤森路透每年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 JCR )》中的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IF )。 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 IF ,指的是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基于 Web of …
影响因子的滥用,事实上也对期刊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他坦言,不少国际期刊出版集团也在探索更多维度的定量指标,作为科研和期刊评价的新工具。 建立多元学术评价体系,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共同体 那么,不看期刊影响因子,学术评价又该看什么?
如果能够把创新性论点用令人信服的逻辑挖掘出重大意义来,那么可以试投高影响因子期刊。这种期刊的审稿速度通常较快。如果被拒稿,可以迅速转投低影响因子期刊。实事求是地评价论文的原创性意义,对于选择合适的影响因子并提高首发命中率非常重要。
据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2021期刊引证报告(JCR),上海大学新创期刊《电化学能源评论》以28.905的影响因子领跑全国,“首发即夺冠”的奇迹在业界引发极大反响。然而,这张榜单带给大家的惊喜远不止这些。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钠一连列出了三组数据:今年JCR中共有262本 ...
该评价指标兼顾了期刊质量、历史、规模等因素,利用“期刊量效指数( JMI )”修正个别期刊发文量大影响因子低的特殊奇异现象。 《年报》对每个学科期刊按照影响力指数( CI )排序,并按期刊数量等分为 4 个区( Q1 、 Q2 、 Q3 、 Q4 ),更加客观地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相对水平。
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EI、SCI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EI、SCI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影响因子: 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 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 ...
一些期刊为了追求高影响因子,采用人为干预的手段,这是危险的。这些年,SCI数据库已经发现这种现象,并把这些期刊剔除。与此同时,中国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人员的水平是不对的,因为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
影响因子是一个量化和半质化的指标,该指标用论 文平均被引率反映了某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能客观反 映该期刊近年来的学术影响力。. 一般认为,影响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被使用 的真实客观情况,可以较公平地评价各类学术 ...庆功宴子杰请xox们吃了什么+成员们与各位总的socia...2020-8-19我发现!!青年大学习可以直接拖进度条!!!! - Douban2020-3-11神器! SSCI分区及影响因子查询, 还有国人发表比例 - Douban2019-7-18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自测表 我终于正常啦! - Douban2018-2-1查看更多结果
对于期刊评价指标,大家耳熟能详的、参考最多的应该是是汤森路透每年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 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IF,指的是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
对于期刊评价指标,大家耳熟能详的、参考最多的应该是是汤森路透每年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 JCR )》中的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IF )。 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 IF ,指的是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基于 Web of …
影响因子的滥用,事实上也对期刊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他坦言,不少国际期刊出版集团也在探索更多维度的定量指标,作为科研和期刊评价的新工具。 建立多元学术评价体系,让学术评价回归学术共同体 那么,不看期刊影响因子,学术评价又该看什么?
如果能够把创新性论点用令人信服的逻辑挖掘出重大意义来,那么可以试投高影响因子期刊。这种期刊的审稿速度通常较快。如果被拒稿,可以迅速转投低影响因子期刊。实事求是地评价论文的原创性意义,对于选择合适的影响因子并提高首发命中率非常重要。
据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2021期刊引证报告(JCR),上海大学新创期刊《电化学能源评论》以28.905的影响因子领跑全国,“首发即夺冠”的奇迹在业界引发极大反响。然而,这张榜单带给大家的惊喜远不止这些。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钠一连列出了三组数据:今年JCR中共有262本 ...
该评价指标兼顾了期刊质量、历史、规模等因素,利用“期刊量效指数( JMI )”修正个别期刊发文量大影响因子低的特殊奇异现象。 《年报》对每个学科期刊按照影响力指数( CI )排序,并按期刊数量等分为 4 个区( Q1 、 Q2 、 Q3 、 Q4 ),更加客观地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相对水平。
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EI、SCI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EI、SCI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