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绿色能源与环境》:一本年轻期刊的全球化之路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21年3月10日1版 发稿时间:2021-03-13 23:36 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蒋程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中国科学家致力于围绕我国能源、化工、环境领域的诸多科学问题 ...
期刊重点关注环境与健康、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工程与绿色可持续技术,生物过程与技术,绿色能源与技术、绿色发展相关标准、政策等内容。 ESE期刊主编为任南琪院士,编委会阵容强大由包括17位国内外院士在内的56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阵容强大。
与此同时,第一本立足于绿色能源与环境领域的英文期刊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绿色能源与环境》,以下简称GEE)在中国本土诞生。 该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锁江担 …
9月17日晚7点,能源与环境学院于能源楼307召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前沿专题讲座。楚化强教授和2019级动力专业全体研究生及部分高年级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中,楚化强首先介绍了能源与环境学院动力工程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详细讲解了本专业的历史、当前的发展状况 ...
2018年,EEM正式创刊,旨在立足中国,把握能源、环境、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跟踪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国际发展动态,探索出一条学科—期刊—人才的协同融合机制,为来自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 …
2015年创刊,2017年被SCIE收录,2018年获得首个SCI影响因子8.941, 排在材料综合类所有285种期刊的前24名; 中科院工程技术1区,JCR Q1区,3年平均IF 9.071, 2020年6月公布的影响因子预计达到9.8。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绿色能源与环境)
《能源与环保》原名《中州煤炭》,创刊于 1979 年,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州煤炭》更名为《能源与环保》,本刊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煤炭学会共同主办,河南省煤科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管理,是能源与环保科学领域的中国 ...
EEM杂志旨在立足中国,把握能源、环境、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跟踪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国际发展动态,探索出一条学科—期刊—人才的协同融合机制,为来自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多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学术交流
中国科学报:《绿色能源与环境》:一本年轻期刊的全球化之路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21年3月10日1版 发稿时间:2021-03-13 23:36 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蒋程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当下及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中国科学家致力于围绕我国能源、化工、环境领域的诸多科学问题 ...
期刊重点关注环境与健康、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工程与绿色可持续技术,生物过程与技术,绿色能源与技术、绿色发展相关标准、政策等内容。 ESE期刊主编为任南琪院士,编委会阵容强大由包括17位国内外院士在内的56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阵容强大。
与此同时,第一本立足于绿色能源与环境领域的英文期刊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绿色能源与环境》,以下简称GEE)在中国本土诞生。 该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锁江担 …
9月17日晚7点,能源与环境学院于能源楼307召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前沿专题讲座。楚化强教授和2019级动力专业全体研究生及部分高年级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中,楚化强首先介绍了能源与环境学院动力工程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详细讲解了本专业的历史、当前的发展状况 ...
2018年,EEM正式创刊,旨在立足中国,把握能源、环境、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跟踪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国际发展动态,探索出一条学科—期刊—人才的协同融合机制,为来自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 …
2015年创刊,2017年被SCIE收录,2018年获得首个SCI影响因子8.941, 排在材料综合类所有285种期刊的前24名; 中科院工程技术1区,JCR Q1区,3年平均IF 9.071, 2020年6月公布的影响因子预计达到9.8。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绿色能源与环境)
《能源与环保》原名《中州煤炭》,创刊于 1979 年,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州煤炭》更名为《能源与环保》,本刊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煤炭学会共同主办,河南省煤科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管理,是能源与环保科学领域的中国 ...
EEM杂志旨在立足中国,把握能源、环境、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跟踪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国际发展动态,探索出一条学科—期刊—人才的协同融合机制,为来自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多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