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齐艳华博士,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6.9-2018.12),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年12月被内蒙古大学生命科科学学院聘为骏马计划B1岗特聘教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工程入选者。 研究方向为牧草与特色作物产量性状相关的生长素及矿质营养信号转导。
此外,我国选育的牧草品种的品质、生产能力和抗逆性都无法超越引进品种,导致我国牧草主栽品种以进口品种为主。 以苜蓿为例,美国的苜蓿育种工作从 1897—1909年在欧亚大陆进行的苜蓿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筛选开始…
戚金亮,男,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1 ) 2011 年入选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3 年入选南京大学 “ 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 ”2 年期项目。 ( 2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 10 余项 ...
报告题目:大豆耐逆功能基因发掘及利用研究 报告人:向凤宁 教授 报告地点: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室-理科楼 A201 时间: 2019 年 10 月 30 日(周三) 9:00 向凤宁,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在山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韩国首尔大学博士后。
植物逆境适应与耐逆 基因应用 干细胞分化及其表观遗传调控 发育调控分子网络构建与设计 ... 2014年发表 SCI 文章 10 篇 2013年发表 SCI 文章 17 篇 2012年发表SCI文章17篇 2011年发表 ...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耐逆性分子机制及基因工程和大豆基因组研究,对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2004年以来在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FEBS Letter、PNA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国际SCI收录25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获得受权专利9项。
2019年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交流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耐逆基因挖掘与信号转导通路。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hysiologia Plantaru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参与发表SCI论文7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
生命科学进展(2020)第四讲:细胞器与植物耐逆. 发布时间:2020-10-09. 授课人:武国章,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时间:10月10日,星期六,18:00-20:20. 地点:陈瑞球楼304.
Sci Rep :一种简单高效的棉花内源基因编辑筛选方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7年06月02日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编辑推荐 ... 棉花的两个耐盐相关的内源基因,为棉花的基因功能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Scientific ...
农学院举办“金穗”学术论坛报告会. 11月26日,由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主办的“金穗”学术论坛专家报告开讲。. 本次报告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徐云远研究员主讲,农学院部分教工、全体研究生参加。. 报告会由农学院教授孔英珍主持。. 报告以“mRNA的m5C修饰 ...
个人简介 齐艳华博士,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6.9-2018.12),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年12月被内蒙古大学生命科科学学院聘为骏马计划B1岗特聘教授。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工程入选者。 研究方向为牧草与特色作物产量性状相关的生长素及矿质营养信号转导。
此外,我国选育的牧草品种的品质、生产能力和抗逆性都无法超越引进品种,导致我国牧草主栽品种以进口品种为主。 以苜蓿为例,美国的苜蓿育种工作从 1897—1909年在欧亚大陆进行的苜蓿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筛选开始…
戚金亮,男,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1 ) 2011 年入选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3 年入选南京大学 “ 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 ”2 年期项目。 ( 2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 10 余项 ...
报告题目:大豆耐逆功能基因发掘及利用研究 报告人:向凤宁 教授 报告地点: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室-理科楼 A201 时间: 2019 年 10 月 30 日(周三) 9:00 向凤宁,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在山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韩国首尔大学博士后。
植物逆境适应与耐逆 基因应用 干细胞分化及其表观遗传调控 发育调控分子网络构建与设计 ... 2014年发表 SCI 文章 10 篇 2013年发表 SCI 文章 17 篇 2012年发表SCI文章17篇 2011年发表 ...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耐逆性分子机制及基因工程和大豆基因组研究,对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2004年以来在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FEBS Letter、PNA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国际SCI收录25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获得受权专利9项。
2019年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交流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耐逆基因挖掘与信号转导通路。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hysiologia Plantaru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参与发表SCI论文7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
生命科学进展(2020)第四讲:细胞器与植物耐逆. 发布时间:2020-10-09. 授课人:武国章,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时间:10月10日,星期六,18:00-20:20. 地点:陈瑞球楼304.
Sci Rep :一种简单高效的棉花内源基因编辑筛选方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7年06月02日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编辑推荐 ... 棉花的两个耐盐相关的内源基因,为棉花的基因功能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Scientific ...
农学院举办“金穗”学术论坛报告会. 11月26日,由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主办的“金穗”学术论坛专家报告开讲。. 本次报告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徐云远研究员主讲,农学院部分教工、全体研究生参加。. 报告会由农学院教授孔英珍主持。. 报告以“mRNA的m5C修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