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真言宗居士林及女居士林为香港首创的东密道场,前者由黎乙真阿阇梨创立於1926年,後者由张圆明阿阇梨创立於1930年。 黎乙真与张圆明俗居时原为夫妇,灌顶後化家庭为道场。於此之前,香港并无东密传承。黎乙真居士一直夙慕佛法,後读
禅宗的发展以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作用——崔玉卿. 憨山德清(1546—1623),接受了禅师云谷法会“三教一致”、“禅净兼修”、“宗教不二”的思想,认为“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 ...
1990年曾任《弘化月刊》主编、上海佛教居士林林长的游有维居士卒于上海。 1992年曾任北京居士林 林长,中国佛学院净土宗教授的黄念祖居士卒于北京。居士主张禅、净、密三宗一体不二,强调习禅修密者,须发愿往生净土。居士的主要弘扬净土著作有 ...
在得知孙传芳下野皈依佛门并建立了天津佛教居士林之后,施剑翘决定在这里行刺。 1935年11月13日早上,孙传芳计划在居士林主持诵经仪式,早在佛堂等候的施剑翘亲眼见到孙传芳出现后,租车赶回在英租界的家中取来她的勃朗宁手枪(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施剑翘要在孙传芳现身后再把枪带出英租界
林居士13岁开始学佛,曾在联合国专家办公室和欧洲公司工作20多年,在耀智大和尚的感召下,志愿用英语弘法,学修班每周六开班,学员大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和外国留学生及商人(见《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大佛寺分馆2006年工作总结和展望》,未刊稿)。
全国佛教居士受其影响相继成立“居士林”。抗战爆发后,因原居士林焚于战火,迁入境内哈同路(今铜仁路)慈厚北里111弄51号。1954年,更名“上海佛教居士林”。1956年,与佛教净业社、阐化法会和省心莲社合并为“上海佛教净业居士林”,林址设在觉园内。
3月 上海佛教居士林成立,为全国居士团体之首创,林址设海宁路锡金公所内,民国11年改组为世界佛教居士林和上海佛教净业社。 8月 佛教觉社在上海成立,推蒋作宾任社长、太虚任编辑。 11月 《觉社丛书》创刊,太虚任主编,后改名《海潮音》月刊。
香港佛教真言宗居士林及女居士林为香港首创的东密道场,前者由黎乙真阿阇梨创立於1926年,後者由张圆明阿阇梨创立於1930年。 黎乙真与张圆明俗居时原为夫妇,灌顶後化家庭为道场。於此之前,香港并无东密传承。黎乙真居士一直夙慕佛法,後读
禅宗的发展以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作用——崔玉卿. 憨山德清(1546—1623),接受了禅师云谷法会“三教一致”、“禅净兼修”、“宗教不二”的思想,认为“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 ...
1990年曾任《弘化月刊》主编、上海佛教居士林林长的游有维居士卒于上海。 1992年曾任北京居士林 林长,中国佛学院净土宗教授的黄念祖居士卒于北京。居士主张禅、净、密三宗一体不二,强调习禅修密者,须发愿往生净土。居士的主要弘扬净土著作有 ...
在得知孙传芳下野皈依佛门并建立了天津佛教居士林之后,施剑翘决定在这里行刺。 1935年11月13日早上,孙传芳计划在居士林主持诵经仪式,早在佛堂等候的施剑翘亲眼见到孙传芳出现后,租车赶回在英租界的家中取来她的勃朗宁手枪(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施剑翘要在孙传芳现身后再把枪带出英租界
林居士13岁开始学佛,曾在联合国专家办公室和欧洲公司工作20多年,在耀智大和尚的感召下,志愿用英语弘法,学修班每周六开班,学员大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和外国留学生及商人(见《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大佛寺分馆2006年工作总结和展望》,未刊稿)。
全国佛教居士受其影响相继成立“居士林”。抗战爆发后,因原居士林焚于战火,迁入境内哈同路(今铜仁路)慈厚北里111弄51号。1954年,更名“上海佛教居士林”。1956年,与佛教净业社、阐化法会和省心莲社合并为“上海佛教净业居士林”,林址设在觉园内。
3月 上海佛教居士林成立,为全国居士团体之首创,林址设海宁路锡金公所内,民国11年改组为世界佛教居士林和上海佛教净业社。 8月 佛教觉社在上海成立,推蒋作宾任社长、太虚任编辑。 11月 《觉社丛书》创刊,太虚任主编,后改名《海潮音》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