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 面对清末中国社会深重的民族危机和复杂多变的阶级矛盾,维新志士梁启超以其勇于革新的精神,远大的气魄,炽热的爱国心、责任心和救世心,进行了艰难的选择和不息的奋斗,同时建构和充分展示了他特有的文化人格意义,即是:深厚的传统文化根
晚清维新舆论的媒介建构与报刊命运的考量. 王天根. 甲午战后,政论性报刊以建构维新舆论为己任,从而为制度变革提供合法性。. 以《时务报》、《国闻报》为核心的南北舆论网络,与学术共同体复杂的人际交往、人际传播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整体性联动的同时,也 ...
梁启超女学与女性社会化思想及其影响. 黄炳琛. 【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中国封建旧礼教的抨击和对纲常伦理的批判及对女子人格独立、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妇女革命的呼吁,开创了我国妇女解放的新纪元,是中国妇女史上带有 ...
现在通常也会把清末的戊戌变法称为康梁变法,这里的“康梁”指的自然是康有为、梁启超这两位维新派领袖。这两人其实原本是师徒,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当然,戊戌变法最终是失败的,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不过如今的历史学家通常也会对这一次改良派的努力表示肯定,然而,对于康有为 ...
【摘要】:梁启超在维新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批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和“女子智力低于男子”的谬论,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受教育,并论述了女子教育对于女子自立、下一代的教育及健康成长以及民族国家的强盛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相夫教子”、“兴国智 ...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5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6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7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
摘要: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是提倡小说界革命的纲领性文章,他从文学的艺术本质和特征出发给小说进。 论梁启超对小说功用的理论创新,何轩;云梦学刊2007年第01期杂志在线阅读、文 …
梁启超对 杨朱学说的评价有一个从否定、部分肯定到肯定的过程。维新时期(维新变法前后一段时间),出于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需要,对杨学深恶痛绝;新民时期(主编《新民丛报》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出于改造国民性、建设新道德需求,对杨学有所 ...
梁启超原本就是革命维新 派里的激进一族。在戊戌变法之前,就在湖南时务学堂讲习“尝试革命”,虽然不能够与之后的革命派并驾齐驱,但是能够很明显的看到他思想的进步。梁启超逃亡日本流离的这段时间里,他从中国专制政体的约束逃脱 ...
梁启超的爱国论. 郑师渠. 【摘要】: 中国与忠君相联系的传统的爱国思想,在甲午战争前后,因救亡图存的刺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戊戌维新运动为载体,以西方社会进化论为中介,最终实现了向现代意义的爱国主义转换。. 梁启超作为维新运动的要角和 ...
【摘要】:正 面对清末中国社会深重的民族危机和复杂多变的阶级矛盾,维新志士梁启超以其勇于革新的精神,远大的气魄,炽热的爱国心、责任心和救世心,进行了艰难的选择和不息的奋斗,同时建构和充分展示了他特有的文化人格意义,即是:深厚的传统文化根
晚清维新舆论的媒介建构与报刊命运的考量. 王天根. 甲午战后,政论性报刊以建构维新舆论为己任,从而为制度变革提供合法性。. 以《时务报》、《国闻报》为核心的南北舆论网络,与学术共同体复杂的人际交往、人际传播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整体性联动的同时,也 ...
梁启超女学与女性社会化思想及其影响. 黄炳琛. 【摘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中国封建旧礼教的抨击和对纲常伦理的批判及对女子人格独立、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妇女革命的呼吁,开创了我国妇女解放的新纪元,是中国妇女史上带有 ...
现在通常也会把清末的戊戌变法称为康梁变法,这里的“康梁”指的自然是康有为、梁启超这两位维新派领袖。这两人其实原本是师徒,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当然,戊戌变法最终是失败的,这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不过如今的历史学家通常也会对这一次改良派的努力表示肯定,然而,对于康有为 ...
【摘要】:梁启超在维新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批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和“女子智力低于男子”的谬论,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受教育,并论述了女子教育对于女子自立、下一代的教育及健康成长以及民族国家的强盛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相夫教子”、“兴国智 ...
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5 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D];武汉大学;2006年 6 石莹丽;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7 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9
摘要: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是提倡小说界革命的纲领性文章,他从文学的艺术本质和特征出发给小说进。 论梁启超对小说功用的理论创新,何轩;云梦学刊2007年第01期杂志在线阅读、文 …
梁启超对 杨朱学说的评价有一个从否定、部分肯定到肯定的过程。维新时期(维新变法前后一段时间),出于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需要,对杨学深恶痛绝;新民时期(主编《新民丛报》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出于改造国民性、建设新道德需求,对杨学有所 ...
梁启超原本就是革命维新 派里的激进一族。在戊戌变法之前,就在湖南时务学堂讲习“尝试革命”,虽然不能够与之后的革命派并驾齐驱,但是能够很明显的看到他思想的进步。梁启超逃亡日本流离的这段时间里,他从中国专制政体的约束逃脱 ...
梁启超的爱国论. 郑师渠. 【摘要】: 中国与忠君相联系的传统的爱国思想,在甲午战争前后,因救亡图存的刺激,以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戊戌维新运动为载体,以西方社会进化论为中介,最终实现了向现代意义的爱国主义转换。. 梁启超作为维新运动的要角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