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for Plant 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 of East Asia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以下简称实验室)前身为1993年在吴征镒院士提议下成立的所级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20年度十大进展”揭晓。本次评选通过前期摸底筛选、意见征求、各部门推荐等环节,共推选出17项重要进展。经网络投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最终评议,评选出昆明植物所“2020年度十大进展”。
《植物多样性(英文)》( Plant Diversity )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期刊。 前身是 1979 年创刊的《云南植物研究》,其间曾更名为《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6 年昆明植物所响应国家建设高水平学术期刊号召,改革昆明植物所主办学术期刊定位,将《植物分 …
昆明植物所植物区系进化历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植物区系(flora)是某一特定地区生长着的全部植物种类,它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源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植物区系研究在植物种类清查、生物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起着至关 ...
昆明植物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取得新进展.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生物总和以及他们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形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它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源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
昆明植物所所长孙航,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宏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雷青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昆明植物园主任、 COP15生物多样性体验园 项目执行负责人孙卫邦研究员汇报了 生物多样性体验园 建设工作进展以及 COP15 大会期间体验园参观接待组织工作方案。
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多样性(英文)》(Plant Diversity)经严格评估,近日被SCI收录,成为昆明植物所继Fungal Diversity之后,第二本被SCI收录的主办期刊。Plant Diversity 前身是1979年创刊的《云南植物研究》,其间曾更名为 …
应用宏条形码技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Douglas课题组对“植物多样性精确预测昆虫多样性”的重要结论进行了验证和扩展。 昆虫具有宿主特异性,因此植物多样性应该能够预测昆虫多样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并不支持该结论;直到Basset et al. (2012, Science 338: 1481-1484) 在一个热带森林里进行 ...
昆明植物所揭示血红杜鹃复合群花色多样性形成机制. 植物花色多样化是物种适应性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重要创新性状之一,也是重要的园艺性状。. 植物的花色差异主要由花青素合成与分解代谢通路的相关基因调控,由苯丙氨酸生成花青素的黄酮类代谢通路过程 ...
在将来的研究中,需明确界定喜马拉雅的地理范围,进而基于整合分类学的思想,厘清物种的多样性及其格局,进而在全区域取样,开展多学科、多类群的整合生物地理分析;可通过景观基因组学研究来解析物种遗传格局的决定要素;应基于海拔梯度上的固定样方
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for Plant Diversity and Biogeography of East Asia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以下简称实验室)前身为1993年在吴征镒院士提议下成立的所级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20年度十大进展”揭晓。本次评选通过前期摸底筛选、意见征求、各部门推荐等环节,共推选出17项重要进展。经网络投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最终评议,评选出昆明植物所“2020年度十大进展”。
《植物多样性(英文)》( Plant Diversity )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期刊。 前身是 1979 年创刊的《云南植物研究》,其间曾更名为《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6 年昆明植物所响应国家建设高水平学术期刊号召,改革昆明植物所主办学术期刊定位,将《植物分 …
昆明植物所植物区系进化历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植物区系(flora)是某一特定地区生长着的全部植物种类,它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源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植物区系研究在植物种类清查、生物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起着至关 ...
昆明植物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取得新进展.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生物总和以及他们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形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它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源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
昆明植物所所长孙航,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宏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雷青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昆明植物园主任、 COP15生物多样性体验园 项目执行负责人孙卫邦研究员汇报了 生物多样性体验园 建设工作进展以及 COP15 大会期间体验园参观接待组织工作方案。
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于1938年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多样性(英文)》(Plant Diversity)经严格评估,近日被SCI收录,成为昆明植物所继Fungal Diversity之后,第二本被SCI收录的主办期刊。Plant Diversity 前身是1979年创刊的《云南植物研究》,其间曾更名为 …
应用宏条形码技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Douglas课题组对“植物多样性精确预测昆虫多样性”的重要结论进行了验证和扩展。 昆虫具有宿主特异性,因此植物多样性应该能够预测昆虫多样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并不支持该结论;直到Basset et al. (2012, Science 338: 1481-1484) 在一个热带森林里进行 ...
昆明植物所揭示血红杜鹃复合群花色多样性形成机制. 植物花色多样化是物种适应性进化和新物种形成的重要创新性状之一,也是重要的园艺性状。. 植物的花色差异主要由花青素合成与分解代谢通路的相关基因调控,由苯丙氨酸生成花青素的黄酮类代谢通路过程 ...
在将来的研究中,需明确界定喜马拉雅的地理范围,进而基于整合分类学的思想,厘清物种的多样性及其格局,进而在全区域取样,开展多学科、多类群的整合生物地理分析;可通过景观基因组学研究来解析物种遗传格局的决定要素;应基于海拔梯度上的固定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