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科学家和科研成果需要一流科技期刊的推广,同时也可助力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 。 学术机构认可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科技评价这个指挥棒一直影响着作者的投稿意愿,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2020年2月17日,科技部印发 ...
5月10日-11日,由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主办,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丹阳市科技局、丹阳市科技镇长团承办的“科技期刊与科技智库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丹阳市举行。
科技智库期刊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服务目标和对象明确。首先,期刊刊发文章的观点主要为科技战略的预见、科技政策的制定等,支撑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具备一定的“政府大脑”功能;其二,期刊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智库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引领科技前沿,服务科技创新等功能基础 ...
学清刊壇—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智库分壇会议举行. 7月8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发起成立的“学清刊壇—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智库”在安徽合肥召开 ...
9月24日,《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在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发布。“蓝皮书”中指出,中国科技期刊在国内外影响力逐步提升,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5-2019版数据,我国期刊刊均总被引频次从2014年的2111.52次,增加到2018年的 …
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交叉融合,为以科技期刊为核心的科技媒体智库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7]。曾有学者以国内计算机领域较有影响力的《软件学报》为例,分析国内计算机领域科研团队结构 [8]。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自2004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理论争鸣、学术探讨和实践分享,在有效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科技研究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肯定和好评。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20, Vol. 31 ›› Issue (4): 375-380. doi: 10.11946/cjstp.201912300911 • 论坛 • 上一篇 下一篇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普通期刊的价值与发展建议 刘碧颖 1),贾峰 2),武晓耕 1)
原标题:学术期刊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和谐共生 学术期刊可以为新型智库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学术环境,以学术期刊为载体,可以不断搭建多学科、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平台,从而推动学术创新。 作为学界专家、学者及相关机构传播学术信息、反映学术成果、表达和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媒介 ...
一流科学家和科研成果需要一流科技期刊的推广,同时也可助力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 。 学术机构认可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科技评价这个指挥棒一直影响着作者的投稿意愿,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2020年2月17日,科技部印发 ...
5月10日-11日,由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主办,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丹阳市科技局、丹阳市科技镇长团承办的“科技期刊与科技智库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丹阳市举行。
科技智库期刊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服务目标和对象明确。首先,期刊刊发文章的观点主要为科技战略的预见、科技政策的制定等,支撑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具备一定的“政府大脑”功能;其二,期刊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智库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引领科技前沿,服务科技创新等功能基础 ...
学清刊壇—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智库分壇会议举行. 7月8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发起成立的“学清刊壇—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智库”在安徽合肥召开 ...
9月24日,《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在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发布。“蓝皮书”中指出,中国科技期刊在国内外影响力逐步提升,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5-2019版数据,我国期刊刊均总被引频次从2014年的2111.52次,增加到2018年的 …
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交叉融合,为以科技期刊为核心的科技媒体智库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7]。曾有学者以国内计算机领域较有影响力的《软件学报》为例,分析国内计算机领域科研团队结构 [8]。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自2004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理论争鸣、学术探讨和实践分享,在有效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科技研究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肯定和好评。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20, Vol. 31 ›› Issue (4): 375-380. doi: 10.11946/cjstp.201912300911 • 论坛 • 上一篇 下一篇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普通期刊的价值与发展建议 刘碧颖 1),贾峰 2),武晓耕 1)
原标题:学术期刊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和谐共生 学术期刊可以为新型智库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学术环境,以学术期刊为载体,可以不断搭建多学科、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平台,从而推动学术创新。 作为学界专家、学者及相关机构传播学术信息、反映学术成果、表达和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媒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