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昭平教授团队在高阻尼合金方面取得进展.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吕昭平教授团队利用Snoek弛豫效应和基于有序间隙原子复合体的应变硬化机制,设计出新型高温高阻尼难熔高熵合金。.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 ...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是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的主要材料之一。蠕变性能是衡量其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揭示和发现合金成分和微观结构演化等多尺度材料属性(微观内禀特性)与蠕变性能(宏观物性)之间的关联机制对于研发新型低成本高性能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机电工程学院戴景杰博士及其团队在金属高温腐蚀领域的研究又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and hot corrosion behaviors of Ti2AlNb alloy at 923 K and 1023 K”在国际腐蚀科学顶级期刊《Corrosion …
中国航空发动机材料获重大突破 强度质量超美国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新型钛铝合金承温能力比现有发动机核心部件材料的耐高温能力提高150 ...
卢柯等人认为,利用Schwarz晶体结构开发先进的铝和其他合金,将使材料在高温应用中具备有益性能。样品退火后元素分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卢柯2000年以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第13篇文章,此外其还于2010年在另一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过
近日,固体力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JMPS)报道了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润梓博士生、张显程教授等人题为“Multi-axial creep-fatigue life prediction considering history-dependent …
卢柯等人认为,利用Schwarz晶体结构开发先进的铝和其他合金,将使材料在高温应用中具备有益性能。 样品退火后元素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卢柯2000年以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第13篇文章,此外其还于2010年在另一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过1篇文章。
然而,高温、高压、高盐、高氧的超临界水氧化环境的腐蚀性极强。 例如,316L不锈钢在含硫酸铵、氧气的超临界水中的腐蚀速率高达560mm/yr。 国内外已有部分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由于设备腐蚀问题而被迫停运,设备材料快速腐蚀失效是限制该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
近日,我院青年教师董丹丹博士在合金成分起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Molecule-like chemical units in metallic alloys”为题,在线发表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DOI:https: ...
这一发现对开发用于高温应用的工程合金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以题为“Constrained minimal-interface structures in polycrystalline copper with extremely fine grains”于2021年8月6日发表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
吕昭平教授团队在高阻尼合金方面取得进展.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吕昭平教授团队利用Snoek弛豫效应和基于有序间隙原子复合体的应变硬化机制,设计出新型高温高阻尼难熔高熵合金。.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 ...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是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的主要材料之一。蠕变性能是衡量其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揭示和发现合金成分和微观结构演化等多尺度材料属性(微观内禀特性)与蠕变性能(宏观物性)之间的关联机制对于研发新型低成本高性能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机电工程学院戴景杰博士及其团队在金属高温腐蚀领域的研究又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and hot corrosion behaviors of Ti2AlNb alloy at 923 K and 1023 K”在国际腐蚀科学顶级期刊《Corrosion …
中国航空发动机材料获重大突破 强度质量超美国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新型钛铝合金承温能力比现有发动机核心部件材料的耐高温能力提高150 ...
卢柯等人认为,利用Schwarz晶体结构开发先进的铝和其他合金,将使材料在高温应用中具备有益性能。样品退火后元素分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卢柯2000年以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第13篇文章,此外其还于2010年在另一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过
近日,固体力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JMPS)报道了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润梓博士生、张显程教授等人题为“Multi-axial creep-fatigue life prediction considering history-dependent …
卢柯等人认为,利用Schwarz晶体结构开发先进的铝和其他合金,将使材料在高温应用中具备有益性能。 样品退火后元素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卢柯2000年以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第13篇文章,此外其还于2010年在另一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过1篇文章。
然而,高温、高压、高盐、高氧的超临界水氧化环境的腐蚀性极强。 例如,316L不锈钢在含硫酸铵、氧气的超临界水中的腐蚀速率高达560mm/yr。 国内外已有部分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由于设备腐蚀问题而被迫停运,设备材料快速腐蚀失效是限制该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
近日,我院青年教师董丹丹博士在合金成分起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Molecule-like chemical units in metallic alloys”为题,在线发表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DOI:https: ...
这一发现对开发用于高温应用的工程合金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以题为“Constrained minimal-interface structures in polycrystalline copper with extremely fine grains”于2021年8月6日发表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