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颠覆性成果 | 生命起源:二氧化碳逆转三羧酸循环. 最近领导人气候峰会有两个关键词“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个两个词和二氧化碳(CO2)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若是从上新闻头条的次数来比比哪个化学物质热度最高,那必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CO2 ...
新型纳米薄片 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转化. 科技日报记者7月19日从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了解到,该院云南省先进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郭 ...
CO2化工:离子微环境调控的CO2绿色高效转化.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28. 来源:中国科学杂志社. 二氧化碳 (CO2)是典型的温室气体, 又是重要的可再生碳资源, 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是国际前沿和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研究员等结合其课题组工作 ...
我国学者在酶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50003、21890743、21837005、21825703、 21927814、U1732275)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长麟课题组合作,在酶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方面 ...
该 研究首次实现将CO2转化为甲醇,不仅实现了CO2的资源化利用,而且对于温室效应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 研究预览 :电化学方法减排二氧化碳原则上可以将碳排放转化为燃料和增值化学品比如碳和酒精,但面临着工艺流程单一、效率低等的限制。. 分子 ...
兰亚乾教授课题组:气-固非均相CO2光催化还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兰亚乾,催化剂,化学,课题组 导语 通过光催化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工原料被认为是缓解全球变暖和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策略。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高敏锐教授课题组和俞书宏院士团队设计了系列具有“富集”效应的纳米催化剂,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到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转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和《美国
Chem. Soc. Rev.综述:工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 最新技术和未来的挑战. 第一作者和单位:高婉琳,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作者和单位:王强,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Sang-Eon Park,韩国仁荷大学化学学院. 关键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
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收藏 分享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来源、结构、性能以及化学转化的近况. 作者 高大彬 李同信. 机构地区 大连大学化工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出处 《湖北化工》 1993年第1期33-36 ...
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炭黑——现在有许多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研发项目,但这些项目大多是从烟囱开始的。现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与Power to X技术专家和流程工业工程师们一起合作,希望将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炭黑。项目的参加者既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成熟老道的年长者。
Nature颠覆性成果 | 生命起源:二氧化碳逆转三羧酸循环. 最近领导人气候峰会有两个关键词“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个两个词和二氧化碳(CO2)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若是从上新闻头条的次数来比比哪个化学物质热度最高,那必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CO2 ...
新型纳米薄片 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转化. 科技日报记者7月19日从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了解到,该院云南省先进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郭 ...
CO2化工:离子微环境调控的CO2绿色高效转化.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2-28. 来源:中国科学杂志社. 二氧化碳 (CO2)是典型的温室气体, 又是重要的可再生碳资源, 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是国际前沿和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研究员等结合其课题组工作 ...
我国学者在酶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50003、21890743、21837005、21825703、 21927814、U1732275)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长麟课题组合作,在酶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方面 ...
该 研究首次实现将CO2转化为甲醇,不仅实现了CO2的资源化利用,而且对于温室效应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 研究预览 :电化学方法减排二氧化碳原则上可以将碳排放转化为燃料和增值化学品比如碳和酒精,但面临着工艺流程单一、效率低等的限制。. 分子 ...
兰亚乾教授课题组:气-固非均相CO2光催化还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兰亚乾,催化剂,化学,课题组 导语 通过光催化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工原料被认为是缓解全球变暖和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策略。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高敏锐教授课题组和俞书宏院士团队设计了系列具有“富集”效应的纳米催化剂,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到目标产物的高选择性转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和《美国
Chem. Soc. Rev.综述:工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 最新技术和未来的挑战. 第一作者和单位:高婉琳,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作者和单位:王强,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Sang-Eon Park,韩国仁荷大学化学学院. 关键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
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收藏 分享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来源、结构、性能以及化学转化的近况. 作者 高大彬 李同信. 机构地区 大连大学化工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出处 《湖北化工》 1993年第1期33-36 ...
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炭黑——现在有许多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研发项目,但这些项目大多是从烟囱开始的。现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与Power to X技术专家和流程工业工程师们一起合作,希望将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炭黑。项目的参加者既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成熟老道的年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