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TM)期刊采编系统,稿件管理平台 [1]付子堂王勇.“法理”:中国法学与法理学的理想图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04):5-20.
2021年6月26日上午,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彭中礼教授负责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司法政策百年发展史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南大学法学院210会议室举办。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学者特聘教授刘作翔教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 ...
三是法理学特色,法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所提炼的概念和理论需要体现自身规律。四是体系特色,即不是单个概念创新,而是相关概念、理论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结构完备、相互补充的体系。 构建当代中国法理学学术话语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实际。
中国法理学的学术贡献在于:运用整体、整合思维模式成就了“统合法理学”的出现,文化观念的引入是对法本质的多角度探索,引入法律方法论对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 陈金钊,1963年生,山东省莘县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 ...
2012-2014三年间,16种CLSCI期刊共发表论文4326篇,其中行政法学科共发表论文263篇,占论文总数的6.08%,低于民法学、法理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大国际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宪法学、高于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法律史,排名第八。
《法理学、法史学》杂志,精选国内外法理学、法史学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汇集法学基础理论、现实法治、法律文化、法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与新突破,突出法理的深度与法史的厚度,注重时代呼应性与现实指导性,营造法学基础研究厚重交流平台。
中国法律知识资源总库论文库. 全部论文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整合加工198种中国优秀法学期刊及7700多种综合性相关期刊、160余种国内各级政府公报政报、380余家博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540余家硕士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约1500余家 ...
从翻译到创新——李达的法理学探索及其启示-李达构建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体系的理论探索是他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20年代起,李达开始关注法律问题,并逐渐深入到学理层面的思考。1928年他翻译了日本学者穗积重...
法理学各成分元素有机结合构成和谐体系的时候,才是逻辑自洽的法理学;如果各元素缺乏内在融合的属性,那么法理学则是一座“沙质的城堡”,而非土木或钢筋水泥的城堡。. 回顾中国法理学史可以发现,中国法理学的统一化发生在两个时期:. 一是1983年前后 ...
摘要:. 法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它的本质规定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思维方式。. 反思的思维方式构成了法理学的本质规定性。. 以“反思”为基础,法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构成了当下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自身规律和内在逻辑。. 当代中国的法理学 ...
三才(TM)期刊采编系统,稿件管理平台 [1]付子堂王勇.“法理”:中国法学与法理学的理想图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04):5-20.
2021年6月26日上午,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彭中礼教授负责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司法政策百年发展史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南大学法学院210会议室举办。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学者特聘教授刘作翔教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 ...
三是法理学特色,法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所提炼的概念和理论需要体现自身规律。四是体系特色,即不是单个概念创新,而是相关概念、理论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结构完备、相互补充的体系。 构建当代中国法理学学术话语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实际。
中国法理学的学术贡献在于:运用整体、整合思维模式成就了“统合法理学”的出现,文化观念的引入是对法本质的多角度探索,引入法律方法论对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 陈金钊,1963年生,山东省莘县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 ...
2012-2014三年间,16种CLSCI期刊共发表论文4326篇,其中行政法学科共发表论文263篇,占论文总数的6.08%,低于民法学、法理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大国际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宪法学、高于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法律史,排名第八。
《法理学、法史学》杂志,精选国内外法理学、法史学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汇集法学基础理论、现实法治、法律文化、法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与新突破,突出法理的深度与法史的厚度,注重时代呼应性与现实指导性,营造法学基础研究厚重交流平台。
中国法律知识资源总库论文库. 全部论文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整合加工198种中国优秀法学期刊及7700多种综合性相关期刊、160余种国内各级政府公报政报、380余家博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540余家硕士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约1500余家 ...
从翻译到创新——李达的法理学探索及其启示-李达构建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体系的理论探索是他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20年代起,李达开始关注法律问题,并逐渐深入到学理层面的思考。1928年他翻译了日本学者穗积重...
法理学各成分元素有机结合构成和谐体系的时候,才是逻辑自洽的法理学;如果各元素缺乏内在融合的属性,那么法理学则是一座“沙质的城堡”,而非土木或钢筋水泥的城堡。. 回顾中国法理学史可以发现,中国法理学的统一化发生在两个时期:. 一是1983年前后 ...
摘要:. 法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它的本质规定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思维方式。. 反思的思维方式构成了法理学的本质规定性。. 以“反思”为基础,法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构成了当下中国法理学研究的自身规律和内在逻辑。. 当代中国的法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