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生在国际化学和化工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为解决复合型空气污染提供催化新思路. 近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官文峰教授团队在空气污染治理的新型催化剂设计和复合型污染净化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江治副教授指导的2018届硕士研究生王红超以 ...
颗粒物污染和臭氧污染是近年我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我院范绍佳教授团队利用我校车载有气溶胶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和拉曼测温雷达的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在珠三角、全国空气污染典型地区做过大量走航和定点探测实验,取得丰富的第一手探测数据。
关于臭氧,你需要了解这些. 每年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相信各位读者已经获悉南极“臭氧洞”正逐渐恢复的喜讯,但事实上,“臭氧洞”修复仍面临着来自气候变暖的挑战,而对流层臭氧污染也有许多难解的科学问题,且其很可能成为我国在成功控制大 ...
我院研究生在国际化学和化工领域期刊发表论文,为解决复合型空气污染提供催化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8-03-28. 近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官文峰教授团队在空气污染治理的新型催化剂设计和复合型污染净化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江治副教授指导的2018届硕士 ...
近年来,臭氧污染引起了科学界、决策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近二十年来短期气象条件对区域臭氧污染事件的影响。然而,由于缺少历史的臭氧观测数据,气候变率与臭氧污染关系的相关研究匮乏。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燕莹莹副教授课题组利 …
刘鹏飞副教授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发表关于气象因子和人为排放对中国近地面臭氧影响的科研成果. 近日,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刘鹏飞副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中科院SCI期刊分区环境科学领域1区TOP期刊,IF=5.71)发表题为 ...
臭氧污染阻碍植被吸收储存二氧化碳. 近期,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进行了一项新的国际研究,关注了大气污染物在阻碍地区植被吸收和储存大气二氧化碳方面的切实影响。. 该研究结果被刊登在《大气化学与物理学》期刊上。. 研究关注了近地面臭氧和气溶胶微粒这 ...
近日,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杨秀丽博士为第一作者、解明华博士为通讯作者、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 Postmodified Dual Functional UiO Sensor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Ozone and Tandemly Derived Sensing of Al 3+ 》( …
近期,我校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文刚教授课题组硕士梁智婷在环境领域国际著名期刊 Water Research ( SCI 一区,IF=11.236 )和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SCI 一区,IF=10.588 …
臭氧污染是怎么产生的?. -【维普期刊官网】- 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臭氧污染是怎么产生的?. 认领. 摘要 由于臭氧的危害日益明显,国际上对于臭氧的安全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欧盟规定的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已于2010年下降到了60nmol/mol(约等于120微克 ...
我院研究生在国际化学和化工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为解决复合型空气污染提供催化新思路. 近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官文峰教授团队在空气污染治理的新型催化剂设计和复合型污染净化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江治副教授指导的2018届硕士研究生王红超以 ...
颗粒物污染和臭氧污染是近年我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我院范绍佳教授团队利用我校车载有气溶胶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和拉曼测温雷达的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在珠三角、全国空气污染典型地区做过大量走航和定点探测实验,取得丰富的第一手探测数据。
关于臭氧,你需要了解这些. 每年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相信各位读者已经获悉南极“臭氧洞”正逐渐恢复的喜讯,但事实上,“臭氧洞”修复仍面临着来自气候变暖的挑战,而对流层臭氧污染也有许多难解的科学问题,且其很可能成为我国在成功控制大 ...
我院研究生在国际化学和化工领域期刊发表论文,为解决复合型空气污染提供催化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8-03-28. 近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官文峰教授团队在空气污染治理的新型催化剂设计和复合型污染净化机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江治副教授指导的2018届硕士 ...
近年来,臭氧污染引起了科学界、决策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近二十年来短期气象条件对区域臭氧污染事件的影响。然而,由于缺少历史的臭氧观测数据,气候变率与臭氧污染关系的相关研究匮乏。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燕莹莹副教授课题组利 …
刘鹏飞副教授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发表关于气象因子和人为排放对中国近地面臭氧影响的科研成果. 近日,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刘鹏飞副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中科院SCI期刊分区环境科学领域1区TOP期刊,IF=5.71)发表题为 ...
臭氧污染阻碍植被吸收储存二氧化碳. 近期,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进行了一项新的国际研究,关注了大气污染物在阻碍地区植被吸收和储存大气二氧化碳方面的切实影响。. 该研究结果被刊登在《大气化学与物理学》期刊上。. 研究关注了近地面臭氧和气溶胶微粒这 ...
近日,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杨秀丽博士为第一作者、解明华博士为通讯作者、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 Postmodified Dual Functional UiO Sensor for Selective Detection ofOzone and Tandemly Derived Sensing of Al 3+ 》( …
近期,我校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文刚教授课题组硕士梁智婷在环境领域国际著名期刊 Water Research ( SCI 一区,IF=11.236 )和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SCI 一区,IF=10.588 …
臭氧污染是怎么产生的?. -【维普期刊官网】- 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臭氧污染是怎么产生的?. 认领. 摘要 由于臭氧的危害日益明显,国际上对于臭氧的安全标准也越来越严格。. 欧盟规定的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已于2010年下降到了60nmol/mol(约等于120微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