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研究》由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设有栏目: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神话与历史、社会 ...
新时代学术期刊与民族理论动态研讨会专题报道 [2021-08-04] 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换届与期刊建设研讨会议在北京召开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21年博士后... [2021-07-15] 民族学系2021年中国 ...
今天,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向“地方”推展的趋向和动向。 “地方”于是成了一个新的关注点。 人类学对“地方”的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特殊的优势,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地方性”回归进行辨析和阐释,似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
【摘要】:遗产人类学研究遗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与解释现代性社会中遗产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反思与批判"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性社会的发展以及后现代性社会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现代性社会进一步分化出旅游社会、消费社会与景观社会的基础上,遗产的概念意涵在 ...
山东财经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试行)一、期刊分类原则为引导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强化科研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在《山东财经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政科〔2012〕4号)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参考相关高校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本学术期刊分类标准。
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人类学分析,杜华君;张继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6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野下的艺术人类学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发展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无先行理论指导。在研究实践中,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艺术学都为... (本文共6页)
遗产、记忆与后殖民时代的博物馆 对遗产与记忆的再思考 重新定义博物馆中的物品:中国遗产的井喷 中国的新博物馆时代到来了吗? “新型”民族志博物馆:数字化遗产技术、社区参与及文化还原 附录 物质文化与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迈克尔·罗兰专访 作者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落户我校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我校召开百余位业界专家学者共话“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12月20日,“中国...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始建于1949年初,由浙江大学人类学系创系主任、中研院院士吴定良教授创建。研究所汇聚了夏鼐、马长寿、金祖同、张宗汉、田汝康等多个分支领域的人类学家,形成了一个阵容强大、文理兼备的 “广义人类学”队伍,在中国人类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文学人类学研究》由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设有栏目: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神话与历史、社会 ...
新时代学术期刊与民族理论动态研讨会专题报道 [2021-08-04] 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换届与期刊建设研讨会议在北京召开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21年博士后... [2021-07-15] 民族学系2021年中国 ...
今天,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向“地方”推展的趋向和动向。 “地方”于是成了一个新的关注点。 人类学对“地方”的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特殊的优势,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地方性”回归进行辨析和阐释,似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
【摘要】:遗产人类学研究遗产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与解释现代性社会中遗产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反思与批判"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性社会的发展以及后现代性社会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现代性社会进一步分化出旅游社会、消费社会与景观社会的基础上,遗产的概念意涵在 ...
山东财经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试行)一、期刊分类原则为引导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强化科研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在《山东财经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政科〔2012〕4号)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参考相关高校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本学术期刊分类标准。
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人类学分析,杜华君;张继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6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野下的艺术人类学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发展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无先行理论指导。在研究实践中,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艺术学都为... (本文共6页)
遗产、记忆与后殖民时代的博物馆 对遗产与记忆的再思考 重新定义博物馆中的物品:中国遗产的井喷 中国的新博物馆时代到来了吗? “新型”民族志博物馆:数字化遗产技术、社区参与及文化还原 附录 物质文化与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迈克尔·罗兰专访 作者 ...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落户我校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我校召开百余位业界专家学者共话“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12月20日,“中国...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始建于1949年初,由浙江大学人类学系创系主任、中研院院士吴定良教授创建。研究所汇聚了夏鼐、马长寿、金祖同、张宗汉、田汝康等多个分支领域的人类学家,形成了一个阵容强大、文理兼备的 “广义人类学”队伍,在中国人类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