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乡学院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学院蒿宝珍副教授在小麦微量营养元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农林学科顶级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IF=5.224)发表。
由于全球变暖、缺乏高抗品种、小麦-玉米的大面积轮作、高产品种种植密度大、秸秆粗放还田等因素… 写文章 浙大农学院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IF 10.151)发表文章,发现植物防御物质诱导镰刀菌毒素合成的新机制
农林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以封面论文形式刊登食品院农产加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食品院农产加工研究团队在农林科学SCI一区Top 杂志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最新一期 (2020, Volume 68, Issue 13, pp 4005-4016) 发表题为 ...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华北平原小麦-大豆旱作体系生产力及可持续性. 旱作农业面积覆盖全球80%的耕地,但总产出却只占60%。. 旱作农业生产力低 ...
农林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以封面论文形式刊登我院农产加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农产加工研究团队在农林科学SCI一区Top 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最新一期 (2020, Volume 68, Issue 13, pp 4005-4016) 发表题为 ...
近日,我校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杨华博士等人在在农林科学领域1区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IF=4.192)在线发表题目为“Interactive Effects of Lanthanum and Calcium on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Whea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
杂交小麦被认为是今后全球小麦产量大幅提升的首选途径之一。据预测,如果杂交小麦推广应用达到杂交水稻同等水平,我国每年可新增小麦产量约1200万吨(按照中国小麦年总产量1.2亿吨,10%增产来估算),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院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周济实验室,在国际植物科学顶级期刊《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IF = 8.34)中的突破性技术、工具和资源(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Tools, and Resources)专栏,在线发表了最新的作物表型研究型论文——Large-scale field phenotyping using backpack ...
全球农作物也普遍受灾 目前在全球其他地区,农作物生产因恶劣天气而遭遇打击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上个月,国际谷物理事会(International Grains Council)下调了对2021-22年全球谷物收成的预测。该政府间机构最新的产量预测位22.95亿吨,比6月份的预测减少了
近日,新乡学院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学院蒿宝珍副教授在小麦微量营养元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农林学科顶级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IF=5.224)发表。
由于全球变暖、缺乏高抗品种、小麦-玉米的大面积轮作、高产品种种植密度大、秸秆粗放还田等因素… 写文章 浙大农学院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IF 10.151)发表文章,发现植物防御物质诱导镰刀菌毒素合成的新机制
农林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以封面论文形式刊登食品院农产加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食品院农产加工研究团队在农林科学SCI一区Top 杂志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最新一期 (2020, Volume 68, Issue 13, pp 4005-4016) 发表题为 ...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华北平原小麦-大豆旱作体系生产力及可持续性. 旱作农业面积覆盖全球80%的耕地,但总产出却只占60%。. 旱作农业生产力低 ...
农林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以封面论文形式刊登我院农产加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农产加工研究团队在农林科学SCI一区Top 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最新一期 (2020, Volume 68, Issue 13, pp 4005-4016) 发表题为 ...
近日,我校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杨华博士等人在在农林科学领域1区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IF=4.192)在线发表题目为“Interactive Effects of Lanthanum and Calcium on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Whea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
杂交小麦被认为是今后全球小麦产量大幅提升的首选途径之一。据预测,如果杂交小麦推广应用达到杂交水稻同等水平,我国每年可新增小麦产量约1200万吨(按照中国小麦年总产量1.2亿吨,10%增产来估算),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院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周济实验室,在国际植物科学顶级期刊《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IF = 8.34)中的突破性技术、工具和资源(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Tools, and Resources)专栏,在线发表了最新的作物表型研究型论文——Large-scale field phenotyping using backpack ...
全球农作物也普遍受灾 目前在全球其他地区,农作物生产因恶劣天气而遭遇打击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上个月,国际谷物理事会(International Grains Council)下调了对2021-22年全球谷物收成的预测。该政府间机构最新的产量预测位22.95亿吨,比6月份的预测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