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期刊相册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 创刊于1980年1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创办,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 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 …
《江南》老编辑们回顾了《江南》40周年的创刊历程,总结了《江南》办刊的优点和不足,并商讨未来的方向和可能性。到场的其他文学杂志主编、编辑则分享了办刊的艰辛,向《江南》的编辑同行们表达了敬意。他们认为,《江南》在时代浪潮中一直坚守着自己
我们的编辑团队来自欧亚美非各国,利用互联网无远弗届的优势,希望为读者带来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学作品,呈现当代文学形形色色的面貌。 《渐近线》的名字原为数学概念,取其越来越靠近但距离接近零时趋於无限大,不会完全汇合的意思。
3月23日至26日,文学院本学期“非百讲坛·学术名师工作周”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今教授,应邀莅临现场并担任主讲嘉宾。她分别作了“汉译文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设想”“在今天,我们如何阅读张爱玲”两场学术讲座,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学科点的部分教师,讨论了 ...
5月12日,又一个周三。星星予茶中国纯文学期刊作品品读会第二期如约而至。这一期作客的诗人嘉宾,是来自熊猫故乡雅安的 ...
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过8年儿童文学编辑,2000年调入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社,2003年至2011年2月任《十月》杂志副主编,2011年3月调入《人民文学》杂志社任编辑部副主任。
8月20日至25日,“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博士后讲习班”在开封铂禧酒店举办。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夏晓虹教授,中国社科院王达敏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李频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孟庆澍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陈斐研究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胡春玲副编审、曾辉副编审,人民文学出版社宋强 ...
《读友(清雅版)》是是一份面向8-15岁少年儿童的文学期刊。坚持丰富多彩、兼收并蓄的内容取向,倾力打造模式新颖、独具风格的刊物面貌。打破传统“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划分,坚持“对读者有益,被读者喜欢,应读者需要”的宗旨,精心打造了“清雅版”,该刊倡导文学阅读,以清新 ...
孙海涛(杂志编辑)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15日 02 版) 我从没想过,写作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于部队服役期间爱上文学创作的。那时,军营的训练生活艰苦、枯燥,文娱活动少,一些报刊如《解放军报》、《中国青年 ...
近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文学类)主编论坛暨《芳草》改版十周年座谈会在武汉举行。会上,《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当代》、《收获》等全国十余家 中文核心期刊(文学类)的主编,以及著名评论家朱小如、李鲁平,新锐批评家李遇春、周新民等五十余人出席会议。
散文期刊相册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 创刊于1980年1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创办,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 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 …
《江南》老编辑们回顾了《江南》40周年的创刊历程,总结了《江南》办刊的优点和不足,并商讨未来的方向和可能性。到场的其他文学杂志主编、编辑则分享了办刊的艰辛,向《江南》的编辑同行们表达了敬意。他们认为,《江南》在时代浪潮中一直坚守着自己
我们的编辑团队来自欧亚美非各国,利用互联网无远弗届的优势,希望为读者带来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学作品,呈现当代文学形形色色的面貌。 《渐近线》的名字原为数学概念,取其越来越靠近但距离接近零时趋於无限大,不会完全汇合的意思。
3月23日至26日,文学院本学期“非百讲坛·学术名师工作周”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今教授,应邀莅临现场并担任主讲嘉宾。她分别作了“汉译文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设想”“在今天,我们如何阅读张爱玲”两场学术讲座,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学科点的部分教师,讨论了 ...
5月12日,又一个周三。星星予茶中国纯文学期刊作品品读会第二期如约而至。这一期作客的诗人嘉宾,是来自熊猫故乡雅安的 ...
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过8年儿童文学编辑,2000年调入北京出版社《十月》杂志社,2003年至2011年2月任《十月》杂志副主编,2011年3月调入《人民文学》杂志社任编辑部副主任。
8月20日至25日,“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博士后讲习班”在开封铂禧酒店举办。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夏晓虹教授,中国社科院王达敏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李频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孟庆澍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陈斐研究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胡春玲副编审、曾辉副编审,人民文学出版社宋强 ...
《读友(清雅版)》是是一份面向8-15岁少年儿童的文学期刊。坚持丰富多彩、兼收并蓄的内容取向,倾力打造模式新颖、独具风格的刊物面貌。打破传统“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划分,坚持“对读者有益,被读者喜欢,应读者需要”的宗旨,精心打造了“清雅版”,该刊倡导文学阅读,以清新 ...
孙海涛(杂志编辑)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15日 02 版) 我从没想过,写作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于部队服役期间爱上文学创作的。那时,军营的训练生活艰苦、枯燥,文娱活动少,一些报刊如《解放军报》、《中国青年 ...
近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文学类)主编论坛暨《芳草》改版十周年座谈会在武汉举行。会上,《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当代》、《收获》等全国十余家 中文核心期刊(文学类)的主编,以及著名评论家朱小如、李鲁平,新锐批评家李遇春、周新民等五十余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