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学研究与社会运动. 王雪. 【摘要】: 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尤重士人参政议政的入世情怀,近代历次战争使国人体会到国将不国,精英危机意识敦促转型中的知识分子延续古代士人脉络,在经典文化中寻找自信,希冀力挽狂澜。. 与此同时,民国 ...
晚清国学期刊辑丛(32开精装 全十二册 原箱装). 近代学人通过创办国学期刊,旨在发扬国粹,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同仁的学术见解。. 晚清时期第一种国学期刊是邓实、黄节等人在1905年创刊的《国粹学报》。. 此后陆续创办的国学期刊有沈宗畸等人在1908年2 ...
《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名人年谱(套装共6册)》收入从70余种民国期刊中遴选出的历代名人年谱越150篇,反映谱主130多人。谱主生活的年代自汉代至晚清。其中包括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
益世报(天津)(1915~1949). 中央日报(1928~1949).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 (1833~1911) 新闻报(1893~1949). 字林洋行中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1850~1951) 小报(1897~1949). 民国日报(1916~1947). 晚清期刊篇名数据库 (1833~1911) …
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 晚清时期的报纸杂志六合丛谈 1857 月26日在上海创刊。. 月刊。. 英国传教士 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主编,墨海书馆印行,是近代上海 第一份综合性杂志。. 内容有科学、文学、新闻、宗教等。. 主要撰稿 者为英国传教士慕维廉(W ...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桑兵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1-10 / 15.00元 8.2 (109人评价)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国学研究与西学、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大学史学课程设置与学风转变等等,系统地阐述了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本书内 ...
晚清民国学术名家辈出,佳作如云,既有研究还相当不够。《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从具体历史情境出发,关照到文本的前后左右,论述由整体而具体,从宏观落脚细部,对于近代中国新史学、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社会学人类学对史学的影响有深度剖析,对于当时的学术交往、学会活动与学术 ...
而中小学国学教育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嬗动也发生了重要改革,传统的修身教育演变为公民教育,读经讲经转变为国文、国语教育。 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读背诵转变为“儿童本位”的形象化教育形式。晚清,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改革派 ...
而艺术教育的提法却是一个晚近的概念,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教育的确立与发展而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的。. 但是关于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史的研究仍相当薄弱,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对相关史料缺乏全面的发掘与整理。. 《晚清民国时期艺术教育期刊志 (1900—1949 ...
国学一词的近代意义,转借自日本。据小学馆《日本国语大辞典》,国学本为江户时代兴起的一门学问,主要是对日本的古代典籍进行文献学式的研究,以探明其固有文化,又称和学、皇学或古学。荷田春满、贺茂真渊、本
民国时期国学研究与社会运动. 王雪. 【摘要】: 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尤重士人参政议政的入世情怀,近代历次战争使国人体会到国将不国,精英危机意识敦促转型中的知识分子延续古代士人脉络,在经典文化中寻找自信,希冀力挽狂澜。. 与此同时,民国 ...
晚清国学期刊辑丛(32开精装 全十二册 原箱装). 近代学人通过创办国学期刊,旨在发扬国粹,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同仁的学术见解。. 晚清时期第一种国学期刊是邓实、黄节等人在1905年创刊的《国粹学报》。. 此后陆续创办的国学期刊有沈宗畸等人在1908年2 ...
《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名人年谱(套装共6册)》收入从70余种民国期刊中遴选出的历代名人年谱越150篇,反映谱主130多人。谱主生活的年代自汉代至晚清。其中包括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
益世报(天津)(1915~1949). 中央日报(1928~1949).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 (1833~1911) 新闻报(1893~1949). 字林洋行中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1850~1951) 小报(1897~1949). 民国日报(1916~1947). 晚清期刊篇名数据库 (1833~1911) …
晚清及民国时期的报纸杂志. 晚清时期的报纸杂志六合丛谈 1857 月26日在上海创刊。. 月刊。. 英国传教士 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主编,墨海书馆印行,是近代上海 第一份综合性杂志。. 内容有科学、文学、新闻、宗教等。. 主要撰稿 者为英国传教士慕维廉(W ...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桑兵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1-10 / 15.00元 8.2 (109人评价)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国学研究与西学、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大学史学课程设置与学风转变等等,系统地阐述了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本书内 ...
晚清民国学术名家辈出,佳作如云,既有研究还相当不够。《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从具体历史情境出发,关照到文本的前后左右,论述由整体而具体,从宏观落脚细部,对于近代中国新史学、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社会学人类学对史学的影响有深度剖析,对于当时的学术交往、学会活动与学术 ...
而中小学国学教育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嬗动也发生了重要改革,传统的修身教育演变为公民教育,读经讲经转变为国文、国语教育。 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读背诵转变为“儿童本位”的形象化教育形式。晚清,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改革派 ...
而艺术教育的提法却是一个晚近的概念,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教育的确立与发展而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的。. 但是关于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史的研究仍相当薄弱,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对相关史料缺乏全面的发掘与整理。. 《晚清民国时期艺术教育期刊志 (1900—1949 ...
国学一词的近代意义,转借自日本。据小学馆《日本国语大辞典》,国学本为江户时代兴起的一门学问,主要是对日本的古代典籍进行文献学式的研究,以探明其固有文化,又称和学、皇学或古学。荷田春满、贺茂真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