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涉及到劳动力市场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有一群学者(皮奥雷(M. Pioer)、多林格(P. Doering)、戈登(D. Gordon)、卡诺依(M. Carnoy)等)认为:筛选假设理论关于教育和工资收入这部分的假设是不正确、不全面的。筛选假设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因素。
那么,什么又是筛选假设理论呢?
筛选假设的意思就是把受教育水平(或者说文凭)当成一种筛选工具,文凭越高,你的价值就越高。文凭是雇主识别你的重要工具。通过不同的文凭,来识别你的能力,从而把你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
如今,筛选假设理论在中国依然非常流行。我们总有一种错觉(尽管这种错觉在不断弱化):学历或文凭越高,未来的职位就越好,收入也就相应的越高。
现实中,很多的例子都能推翻筛选假设理论。比如有人卖红薯可以月入30万,买煎饼可以月入90万等等。这与受教育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
说回劳动力市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和生产力本身并不相关。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哪个劳动力市场。而进入哪个劳动力市场有主要与一个人的年龄、性别、种族和教育水平相关。
劳动力市场又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简单来说,主要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表现出相对偏向于脑力劳动,工作稳定持续,社会地位高,工资收入相对丰厚等;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也就是说,未来的收入与学历水平没有直接的因果性。但也不可否认,未来的收入与学历水平存在某种相关性。
需要指出的是劳动力市场理论也不能完全解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尤其是在互联网兴起以后的这些年,收入与学历的相关性越来越被弱化。特别是在非工资性收入这一项。比如,我们会看到学历不高但是靠做短视频发家致富的人才。因此,我们应当弱化劳动力市场的两大分类,从社会和个体需求来考虑这个问题。
比如,你能够满足社会或个人的大量需求,直击市场痛点,那收入回报一定不会差。像直播这样看似没有内容的产品却满足了很多宅男宅女的需求,单这一项就可以创造丰厚的收入。
当然,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一定需要考虑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他因素,单纯地考虑收入和社会需求是不被认可,也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