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一句话:你去到哪座城市,读哪个大学,认识哪个人,都是注定好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我和落于姑苏的苏州大学的缘分是一早就定好的。
如果我是大一的新生,我会觉得这里风景很美,吃得不错,老师也好,但是再多说什么就很难了。不过积累了四年的时光,能感受到的显然更加深刻。苏州大学是传统积淀很深的一所高校,不仅是因为坐落在千年姑苏,而且它的前身东吴大学创建于1900年,每次在本部游逛就会被浓烈的文化历史气息打动,事实上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就是被本部的美景吸引过来的,来了后才发现文学院在新校区独墅湖这边。虽然比不得本部的历史深厚,但是也有自己的一番风味,尤其是周围的白鹭园非常美丽,经常和朋友一起去那里看落日。
当然大学最重要的还是授业传道解惑了。说到这里,我就要拼命地为文学院打call了,尤其是古代文学的老师们,从大一的顾迁老师,到大二的杨旭辉老师,再到大三的陈国安老师,讲课是三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但是每次听完都能学习到很多,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人最重要的就是磊落坦荡了。
充实了大脑,肠胃也不能落下。苏帮菜的口味偏甜和清淡,一开始是吃不惯的,但是越到后面越习惯,还因此改变了口味,顺带一提,这样吃对皮肤更好哦。虽然大学四年食堂窗口换了很多,但是有些味道总是很难忘的,藤椒鸡、鸡公煲、掉渣饼、冒菜、烤鸭泡饭等,绝对可以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偷偷说一句,独墅湖二期的五六食堂经常被人误认为图书馆,建筑上有一个很大的结合了篆刻艺术的标志,有机会可以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哦。
最后,也是我最感激苏州大学带给我的一点,是关于审美的提高。当前中国社会对于这方面似乎不怎么关注,但是它是真的非常重要的,不信去看看国内各大电影节的海报。当然这个和苏州自身所携带的美学意义有关,精致古典,又不乏现代气息,在这里有太多可以琢磨的了,而且学校里也有专门的课程阐释园林艺术。在苏大读了四年出去还没有提高美商可是要受罚的哦。
其实不论你在哪里读书,认识它,发现它,总是有收获的。是它在你最重要的年华里滋润了你,丰盈了你,让你了解了自己,知道了明天将要去向何方。希望你可以以母校为傲,就像此刻我以苏大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