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至1948年的580年间发生水灾387次,天津被淹70多次。从1907年至1948年的四十二年间,天津被淹7次,市区遭洪水侵袭3次。以1801年的洪水为最大,淹没天津旧城墙26级砖块,水深约3.9m。1890年永定河决口,天津市也遭洪水袭击。1917年9月,天津市区被洪水浸泡两个月之久,水深1m,街道行船。 1939年汛期,暴雨积水,津城部分地区顿成泽国。7月诸河水系陡涨,侵占天津两年的日寇及伪政权,不顾沦陷区中国人民死活,不但不采取防汛抗洪措施,反而于8月7日炸开南运河杨柳青附近的码头、桑园两处大堤,洪水便向津城西南洼地狂奔,到10日大水已把整个天津市区包围。20日,海光寺西南墙子河决口,洪水由南门外灌入市区,市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淹70余天,市区78%地区被淹,郊县的9/10被洪水所劫,受灾人口达15万户、80万人,水深1-2m,1.4万多户房屋倒塌。中原公司一楼被水淹,敌伪“华北建设总署”在这里临街的建筑物墙上,镶上“天津水灾高度永久纪念”的标志,一直保留至今。日本侵略者乘水泛船巡视街头。八里台一带的高台地上,筑起成片新搭的窝棚,有的灾民卖儿卖女维持生活。这次水灾损失折合小米25亿kg以上。水灾过后,瘟疫猖獗,许多人家没死于水灾,却接连死于霍乱。由河北省逃到天津的难民有5万余人。1963年8月上旬,华北地区出现大陆创记录的特大暴雨、南子牙河、大清河、滏阳河暴雨中心降雨量达2050mm,降雨量超过1000mm的地区达5560kmz。海河各支流越过京广铁路的洪峰流量达78000m’/s,而海河干流的泄洪能力仅为1300m’/s,连同其它河道也不超过4600m’/s,造成大水灾,使天津市受到严重威胁。在中央部署下,河北省积极组织抗洪,天津市动员了近100万人参加防汛斗争。在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并打开了津浦铁路25孔桥泄洪,利用团泊洼滞洪,扩大入海等措施,扩大了泄洪入海通道,确保了天津市区的安全。但洪水在海河流域造成了6145万亩农田受灾,粮食减产30多亿kg,棉花减产250万担,房屋倒塌1450万间,铁路被冲毁75km,损失总额达60亿元,接近天津市全年生产总值的一半。1985年8月2日下午,新港码头遭强海潮袭击,潮水漫过新港船闸桥面,直泻闸内。潮水通过下水道倒灌,码头上部分货物被淹。平均水深0.3m,最深处达0.5m。1985年8月19日适逢大潮,加之台风影响,最高潮位达5.5m,塘沽沿海及海河口一带水深0.5-2.0m,受害面积5.9kmz。初步统计结果,国家和人民财产损失达5620万元。大潮过后,为加固加高防潮堤,又耗资700余万元。1988年7月7日10-17时,全市平均降雨43.9mm,由于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超过了排水管道的承受能力,造成市区25处积水,最深0.3-0.4m。全市原有漏房和严重漏雨及危房21392间,7日大雨后,又发现了漏房8930间。7月21日6-22时,市区降雨120mm,海河水位上涨0.3m,造成市内低洼地区出现51处积水片,使参加保险的50多个企业和近百户居民家庭财产被积水浸泡,损失50万元。1989年6月8日凌晨一场大雨,使河北区新开路地道积水1m多深,过往该地道的行人车辆被迫绕行铁路沈庄子道口,使其从6至17时处于拥挤堵塞状态。1991年9月1日傍晚,突降大到暴雨,塘沽区大沽影院附近地势低洼,积水0.5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