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俄语:Константин Эдуардович Циолковский、波兰语:Konstanty Ciołkowski,1857年9月17日-1935年9月19日)。
是俄罗斯和苏联的火箭专家和宇航先驱,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他在莫斯科南部卡卢加郊外的木屋中度过的。
他出生于莫斯科南部的梁赞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俄罗斯人,由于他幼年得过猩红热,听力不好,所以不能升学,在家中学习直到16岁,他在自学期间,每天去莫斯科图书馆读书,后来参加中学教师资格的考试,人们对他的数学才能惊叹不已,他笑着说:“书籍是我的老师!”
后来他成为一位中学数学教员,直到1920年退休。齐奥尔科夫斯基研究了宇宙航行和火箭推动力的许多方面理论,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宇宙航行之父。1895年,他访问巴黎,受到新建成的艾菲尔铁塔启发,他是第一位提出天梯理论的人。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03年出版的《利用反作用力设施探索宇宙空间》,是第一部从理论上论证火箭作用的论文。齐奥尔科夫斯基计算了进入地球轨道的逃逸速度是8千米/秒,利用液氧和液氢做燃料的多级火箭可以达到这个速度。
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出版了500多部关于宇宙航行的著作,包括一些科幻作品。他还设计了火箭控制方位的推进器,多级启动器,空间站和密封仓,以及提供氧气和食品的密封生态循环系统。但遗憾的是他的理论并没有能够在旧俄罗斯变为现实。他的著作影响到整个欧洲和美国的航天事业。
齐奥尔科夫斯基当时也研究过大气中的飞行器,他的计算曾经取得和莱特兄弟同样的结果,但他没有能作出实际样品来。
苏联火箭之父弗里德里希·灿德尔对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推崇倍致,1924年在苏联成立了第一个宇航学会,8月23日选举齐奥尔科夫斯基为军事航空学院的第一位教授。
苏联于1930年造出OR-1液体燃料推进的火箭,1933年造出OR-2型。1929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他的著作《宇宙航行》中提出多级火箭的设想。火箭推进计算的基本公式是以他名字命名的。
他还相信哲学家尼古拉·费奥多罗夫提出的向外星殖民的想法,认为这能使人类永久存在下去。现在在卡卢加有一个以他命名的宇航博物馆;月球上有一个以他命名的环形山,有一个小行星(第1590号)也是以他命名的。
主要成就
他撰写了超过400件作品,包括大约90篇关于太空旅行和相关科目的出版物。 他的作品涉及火箭的设计、转向推进器、多级增压器、空间站、用于将太空船引入空间真空的气闸,以及为空间殖民地提供食物和氧气的闭合循环生物系统。
188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一篇名为《自由空间》的论文中,正式提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推进动力,他对这种火箭动力的定性解释是:火箭运动的理论基础是牛顿第三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
这些思想在1893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月球上》和1895年写的《地月现象和万有引力效应》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896年,他开始从理论上研究星际航行的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只有火箭才能达到这个目的。1897年,他推导出著名的火箭运动方程式。
出版于1903年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航天器设计的外观,是现代宇宙飞船设计的基础。 设计有一个船体,分为3个主要部分。飞行员和副驾驶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拥有燃料航天器所需的液氧和液氢。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齐奥尔科夫斯基于1898年完成了航天学经典性的研究论文《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接着,他又于1910年、1911年、1912年和1914年在《科学报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火箭理论和太空飞行的论文。这些出色的著作系统地建立起了航天学的理论基础。